詛咒敏感期孩子愛說狠話,面對「撓頭」孩子,「情境」教育很重要

2020-12-24 豆寶奶奶育兒經

「文/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如今每個家庭最多兩個孩子,可是越來越多的寶媽卻表示養一個孩子都實屬不易,雖然大多數時候都可以給父母帶來歡樂和幸福,但是當你辛辛苦苦為孩子付出,卻換來孩子的「狠話」時,那種扎心的感覺,沒有經歷過是不會懂的。

「前兩天收到一位寶媽的私信,她說寶寶剛滿4歲,一直是一個非常乖巧的孩子,可是最近她發現孩子一反常態,經常說一些髒話,甚至狠話,有一天就因為媽媽拒絕給他吃零食,便怒氣衝衝地對媽媽大爆粗口,甚至說:「如果你不給我吃零食,我就把你切成兩段,咬碎了吞下去。」這讓她非常詫異,也為此傷透了心。

「你去死。」

「你有毛病啊。」

「敲扁你、打死你,」......

當孩子脫口而出這些「狠話」的時候,媽媽們先不要忙著傷心,更不要對孩子發脾氣,其實,孩子根本不懂這些詞的意思,所以,事情並沒有家長想像的那麼嚴重,這只不過是孩子進入了「詛咒敏感期」。

一、了解什麼叫詛咒敏感期,有什麼表現和特點?

一般三到五歲的孩子是學習語言的初期,他們剛開始接觸語言的時候,會發現它有非常大的力量,尤其是一些狠話,可以讓身邊的人產生很強烈的反應,所以他們喜歡不分場合的使用,甚至越被制止越喜歡頻繁使用,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孩子便會恢復正常,專家便將這一時期稱之為孩子的詛咒敏感期。

▲表現:閨蜜的兒子3歲,一天早晨,兒子突然瞪著眼睛對著正在廚房忙碌的閨蜜說:「你這個壞蛋,我要把你殺死。」閨蜜驚訝的看著兒子,而他卻早已咧著嘴對閨蜜甜甜的笑了,正當閨蜜徘徊不定,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兒子的時候,又聽到兒子開始說髒話,閨蜜立刻生氣的批評道:「不許說髒話,這不是好孩子。」「哼,我就說。」兒子抗議,然後跑到一邊,對著滿腔怒火的閨蜜得意的笑了。

★特點:這就是語言的力量,它可以輕易的操控別人的情緒,正因為孩子掌握了這一項技能,於是他們會反覆使用,不斷的去試探,以此來觀察別人的反應。

「耶魯大學的保羅·布盧姆博士說:「這只不過是孩子的語言學習。一句髒話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什麼特殊意義。他們以後才會逐漸了解到這些話犯了禁忌。」

因此,面對詛咒敏感期的孩子,家長完全不用擔心,我們只需耐心引導就好,詛咒敏感期不邀而至,也會自然而去。

二、了解這些狠話從哪裡來,讀懂「狠話「背後的情緒

很多家長可能會有疑惑:全家人平時在孩子面前從來不說髒話和狠話,而且非常注意語言的用詞,孩子是怎麼學會說狠話的呢?其實他們從小天使到小惡魔都是有據可循的。

1. 這是孩子的「學習成果」

孩子並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雖然家庭氛圍非常好,但是總會面對外界各式各樣的人,自然也會聽到並且學習,況且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尤其是對於新鮮事物,他們更是充滿好奇,其中就包括這些充滿力量的「狠話」。

記得小外甥3歲的時候,有一年過年回家,他在一邊玩,老公在一旁打遊戲,玩到激動處,他爆了句粗口:TM的,竟然被乾死了。然後旁邊的小外甥馬上模仿:TM的。

由此可見,這個時期的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模仿,而他們的那些髒話和狠話,也大多都是從別人那學來的,而他們本身是不懂這其中的含義的,只是單純的學習、模仿而已。

2. 這是孩子的「社交需求」

孩子們之間的友誼很單純,而他們成為朋友的前提也很簡單,一些簡單的話語便可以讓他們成為親密的戰友。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個時期的孩子和別人玩耍時,非常喜歡喊打打殺殺,要麼就是各種「髒話「

豆寶剛上幼兒園沒幾天,有一次去接她放學時,聽到她和小朋友有說有笑的一起出來了,但他們的對話卻讓我哈哈笑不得:

「你是牛糞」

「你是豬糞」

「你是羊糞」

然後兩個人嘻嘻哈哈的互道再見。

每次家庭聚會時,小朋友們聚到一起,他們也會互相追打,嘴裡還喊著「別跑,我要殺了你「。

在這樣的熱熱鬧鬧中,小朋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好,所以說,這些大人所謂的髒話、狠話,其實在他們看來,是建立友誼的重要武器。

3. 這是孩子的「關注需求」

還記得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3》中,霍思燕家來了兩個小朋友做客,由於霍思燕忙著照顧他們,因此忽略了嗯哼,他非常委屈,便對媽媽說了狠話:

「我不想和你說話了」

「晚上不和你睡了」

「絕交了」

甚至還要離家出走。

「西爾斯博士說:得不到父母關愛的孩子,更容易陷入情感的狂風暴雨中。

一向被稱為「小暖男「的嗯哼之所以會對媽媽說狠話,正是在尋求關注,雖然孩子已經學會了用語言來表達內心的需求,但是還不會正確表達情緒,因為能力有限,於是他們會用說狠話、髒話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內心的不滿。

三、面對「撓頭」孩子,家長要學會正確處理,「情境」教育很重要

1、「我覺得這是個好玩的遊戲」

▲情景:天天最近不知從哪學來了「屎尿屁」這些話,每次一說完就偷偷觀察家人的反應,如果父母對他嚴厲訓斥,他非旦不會難過傷心,反而為自己的「成果」洋洋得意。

有一天媽媽送他去幼兒園,聽到一個小朋友說:「琪琪的裙子顏色就像一坨狗屎,哈哈!」然後班上其他小朋友哄堂大笑,有一些小朋友還不斷重複這句話。

★原因分析:孩子在3歲之後,就開始有了性別意識,也開始對身體一些隱私部位漸漸敏感,比如屁股、大便之類的,他們知道這些是禁忌,但又忍不住好奇,當有一些孩子將這些說出來後,他們會覺得非常好笑,為了博得笑聲,便會爭相模仿,這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好玩的遊戲。

解決方法:

1), 裝作沒聽到,避免強烈的情緒反應,讓孩子認為他所說的並沒有很有趣,長此以往,孩子便也不會將這些話當作好玩的事情去反覆說了。

2), 父母可以將孩子認為好笑的詞拿出來,給孩子進行解釋,讓他們有一個認知,當孩子徹底了解了這些詞的意思時,就不會認為有什麼特別和好玩的了。

2、「媽媽,你為什麼不關注我」

▲情景:詩詩最近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只要她不開心,就會說髒話,有一天媽媽正在手機上回復客戶的問題,詩詩大喊道:「媽媽,你快來看看我畫的畫。」媽媽嘴上雖然答應著,卻沒有動,這時詩詩生氣的說:「你的耳朵聾了嗎?你這個臭媽媽。」這時,媽媽立馬氣衝衝的跑了過去。

★原因分析:孩子們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關愛,那樣會讓他們有安全感,而他們一旦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注,就會開始想很多辦法,比如故意發脾氣,說髒話,哭鬧不止,甚至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舉動,而當他們知道說狠話會引起父母的注意時,就會說個沒完沒了,當父母怒氣衝衝的站在他們面前時,他們會認為這樣的行為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因此會屢試不爽。

解決方法:

1)、 父母要正確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千萬不要一味打罵,訓斥,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更加變本加厲,適得其反。

2)、 孩子為尋求父母的關注而出現這樣的行為,父母就要開始反思了,平時要多回應孩子的需求,儘可能的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

3)、 父母要耐心的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明白,即使爸爸媽媽在外工作忙碌,不小心忽略了他,但是對他的愛是永遠不會變的,並且告訴孩子,當大人在忙自己的事情時,要學會等待。

3、「很多人都這樣說」

▲情景:笑笑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是由爺爺奶奶照看,而平時奶奶經常與爺爺拌嘴,生氣的時候會說:你個老東西、死老頭子等,笑笑不明白其中的含義,時間一久,便也喊爺爺「死老頭子」,兩位老人每次聽到都會樂呵呵的笑,覺得孫女聰明伶俐,笑笑聽到這樣的話,說的更起勁了。

★原因分析:這就是我們一直說的模仿的力量,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模仿力最強的時候,同時也是求知慾旺盛的時候,但他們還不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不管好的壞的,統統都要學習。

解決方法:

1)、和孩子進行溝通,告訴孩子這樣說是不對的,並且可以引導孩子換位思考,讓他們體會一下自己聽到這些話的心情,並且以遊戲的形式,約定一個規則,隨時提醒孩子不要說髒話、狠話。

2)、告訴家裡人,尤其是老人,不要當著孩子說一些不文明的話,而面對有些人為了逗孩子故意引導孩子說髒話時,也要嚴肅的制止,千萬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而視而不見,不然以後受影響的還是孩子。

4、「媽媽,我非常不高興」

▲情景:文文周末和媽媽去超市購物,她看中一個樂高玩具,媽媽以家裡有一個一模一樣的為由,拒絕給她買,為此文文一直悶悶不樂,當路過巧克力區的時候,文文嚷著要買一盒最大的巧克力,可媽媽卻只拿了一塊,這時文文徹底爆發了,吼道:「我想要什麼你都不給買,你這個壞媽媽,你滾。」

★原因分析:這是因為孩子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他們用攻擊別人的方式去發洩內心的不滿,這時髒話和狠話便脫口而出。

解決方法:

1)、父母不要以暴制暴,嚴厲批評,阻止孩子發洩情緒,這樣孩子只會出現叛逆情緒,越不讓幹嘛越要幹嘛,出現對抗行為。

2)、我們首先要冷靜下來,等孩子發洩完情緒後,再耐心的與孩子交流,讓孩子明白自己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說狠話不但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還會傷害他人。

總結:

孩子的詛咒敏感期只是成長路上的一個小插曲,很快就會過去,但如果父母之間不好好說話,孩子最終也會習得父母的樣子。所以小編在此要提醒大家,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我是豆寶奶奶育兒經,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孩子愛說狠話,是不是心理陰暗?心理學家的解釋讓人長見識了
    什麼是詛咒敏感期在《捕捉孩子敏感期》中作者寫道:心理學家認為,三到五歲的孩子,一般會經歷詛咒敏感期,孩子突然發現語言也可以非常有力量,而詛咒更能把語言的力量發揮到極致,當孩子發現自己說狠話能刺激到大人的神經時,就對這樣的話樂此不疲。
  • 詛咒敏感期孩子罵人,冷處理不當危害更大,立規矩請用這三種方式
    本以為三四個月後,孩子就能重新變回有禮貌的乖寶寶。沒想到一次家校互動中,老師找媽媽談話,說她的孩子,在校和孩子們起衝突時,經常會罵別人,而且用詞觸目驚心,什麼剁手跺腳,扔出窗外等。原來他的"狠話"只是不在家說了而已。詛咒敏感期不是能自行過去麼?育兒專家說的冷處理,為什麼沒有用呢?面對孩子"說髒話"的習慣,又有什麼辦法能糾正呢?
  • 孩子滿嘴髒話讓人尷尬,家長別擔心,其實是詛咒敏感期到了
    後來跟別的家長在一起聊天才知道,原來並不是我家孩子一個人有這種情況,了解原因之後才知道,原來孩子之所以喜歡說狠話,是因為孩子的「詛咒敏感期」到了。什麼是詛咒敏感期呢?詛咒敏感期,一般是指兒童在學習語言的初期,一般在三歲左右,當他們在接觸到一些髒話或者帶有詛咒的話語後,就喜歡不分場合地使用,越被制止越喜歡使用,不過爸爸媽媽不用擔心,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就會恢復正常,專家把兒童這個時期稱為「詛咒敏感期」。
  • 5歲的孩子說「髒話」、「狠話」,多次被請家長,專家:詛咒語言
    他的兒子叫圓子,今年5歲,因為在幼兒園總是說「髒話」和「狠話」,已經被老師請了很多次家長了。我問:」具體說些什麼呢?」她給我說了三件事。圓子有個好朋友叫拉拉,她們在教室裡常常互相對喊:「圓子是個臭粑粑」、「你好拉拉大臭屎」等等。
  • 5歲的孩子說「髒話」、「狠話」,多次被請家長,專家:詛咒語言
    他的兒子叫圓子,今年5歲,因為在幼兒園總是說「髒話」和「狠話」,已經被老師請了很多次家長了。我問:」具體說些什麼呢?」她給我說了三件事。圓子有個好朋友叫拉拉,她們在教室裡常常互相對喊:「圓子是個臭粑粑」、「你好拉拉大臭屎」等等。有些孩子聽到這類話語通常哈哈大笑,表現得異常興奮。
  • 孩子滿嘴髒話讓人尷尬,家長別擔心,其實是詛咒敏感期到了
    後來跟別的家長在一起聊天才知道,原來並不是我家孩子一個人有這種情況,了解原因之後才知道,原來孩子之所以喜歡說狠話,是因為孩子的「詛咒敏感期」到了。什麼是詛咒敏感期呢?詛咒敏感期,一般是指兒童在學習語言的初期,一般在三歲左右,當他們在接觸到一些髒話或者帶有詛咒的話語後,就喜歡不分場合地使用,越被制止越喜歡使用,不過爸爸媽媽不用擔心,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就會恢復正常,專家把兒童這個時期稱為「詛咒敏感期」。
  • 「媽媽,我恨你」當孩子說狠話時,媽媽別急著生氣,該偷著樂才對
    後來一問,同事才解釋說:其實是孩子正處於語言詛咒敏感期,孩子出口罵人,其實不是打罵就完事的,更多的是要引導,並且孩子罵人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為什麼說孩子罵父母,反而不是壞事呢?其實孩子罵人中,也隱含了孩子其實正在慢慢成長。
  • 「媽媽,你去死」,孩子說狠話時,你的回答很重要
    她說孩子最近特別喜歡說髒話、狠話,動不動就對人「呸」個不停,「打你」「去死」時不時掛在嘴邊,越制止越來勁兒。為什麼孩子會突然從人見人愛的「小天使」,變成了一個人見人厭的「大魔王」呢?因為,鼎鼎大名的「Horrible3」來了!
  • 孩子常常跟媽媽說狠話,《遊戲力》:孩子的話越狠,越需要大人
    原來,是「詛咒敏感期」到了。什麼是「詛咒敏感期」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中寫道:兒童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話有時候會產生一種強有力的效果,或者像一把劍一樣能刺傷別人,詛咒的敏感於是到來了。2、屢教不改,適當懲罰經過循循善誘後,孩子依然沒有改變,對於孩子重複性錯誤,家長需要作出適當的批評和管教。李玫瑾教授說,孩子的最佳管教期是0到6歲,孩子年齡越小,教育效果越好。
  • 詛咒敏感期內,孩子喜歡說髒話,不需要打罵,3個方法正確引導
    玩的過程中,嘴裡時不時就帶著髒話,我家小人正處於語言敏感期,也是一口一口的髒話。我試圖制止,可哥哥們告訴我,這樣說話很酷,大家都這麼說。我想有很多家長會和我一樣擔心,懷疑孩子成為了壞孩子。甚至打罵,試圖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可是孩子卻說,我不說,反倒顯得不合群了。對於學生們口中的髒話、狠話,教育專家怎麼看呢?
  • 「媽媽,你去死」,孩子說狠話時,你的回答很重要
    孫瑞雪老師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寫道: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有些話能像利劍一樣,會產生一種強有力的效果,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是詛咒,於是便開始沒輕沒重、快樂地隨便使用。成人很怕兒童使用詛咒詞彙,一聽到就反應強烈。
  • 孩子說狠話、髒話該如何應對?
    小A說自己當時想死的心都有了。每個媽媽心裡,孩子就是自己的命!可是,在孩子心裡,自己怎麼動不動就是神經病,壞媽媽,還要被戳死才解氣呢?孩子為什麼會從人見人愛的「小天使」,變成了一個人見人厭的「大魔王」?1、孩子為什麼說狠話?
  • 2周歲的孩子不會說話,是錯過了教育的敏感期嗎?
    孩子的語言發育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從出生到5歲左右才能基本完成語言發育過程,當然有的孩子發育快一點,有的孩子發育慢一點,單從發音上來說,正常情況下兒童一般可以在三四歲的時候達到準確清晰,發育慢點的也可以在5歲左右達到常人的發音水平,並且在理解表達上五歲也一般都能完善了。話說敏感期這個感念,經常被延伸細化分類,從本職業角度出發,我們更願意稱呼成長敏感期教育。
  • 「媽媽,我恨你」,當孩子說狠話的時候,家長的反應決定孩子一生
    但是當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我們會發現孩子會說出一些語出驚人,讓人意想不到的話,甚至會對父母放狠話,出言詛咒父母,有些狠話出自孩子的口中,經常把父母嚇得不輕。現在小麗表示,當聽到女兒說出這樣的狠話時,她覺得和女兒越來越陌生了,然而卻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也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出現「說狠話」的習慣。孩子說「狠話」時,家長不同的反應,養出不同的孩子。1、衝動易怒的家長。
  • 專注兒童敏感期教育 奇卡讓孩子一生受益
    兒童敏感期意味什麼?何為敏感期?兒童在某一階段由於智力、秩序感、節奏感、行走、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而產生的對環境,秩序,感官,動作,社會規範等一系列井噴式的興趣愛好現象,被稱為敏感期。在相應的敏感期,給孩子提供豐富多元的環境刺激。例如:活動、遊戲、音樂等等。
  • 「媽媽,我恨你」當孩子發脾氣說狠話時,父母該怎麼辦?
    但是孩子亂發脾氣、說狠話,對他的生理、心理髮育都不好,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讓親子關係恢復正常。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說狠話」的現象?在孩子3至5歲的階段,他們的心理極速發展,語言敏感期的活躍,很容易接受外界的語言信息。
  • 牆壁、衣服上都是孩子的畫,面對塗鴉敏感期,不如試試放養式教育
    要我說啊,家長們先別急著指責他們,不妨放心大膽的讓他們去畫,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呢!一、你是否意識到孩子進入了"塗鴉敏感期"?其實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對於繪畫都沒有詳細系統的認知,並不知道在孩子1~5歲之間,會有一個手的敏感期,也叫做"兒童塗鴉敏感期",在這個時候,孩子會想要試圖通過畫畫塗鴉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 孩子愛罵人說髒話?打罵冷處理都沒用,這4個方法也許可以幫你
    "詛咒敏感期"對於孩子的意義就在於學會語言使用的社會規範。所以,冷處理由於父母的放任不管反而會錯過教會孩子"語言規則"的絕佳時期。除了這個方法,父母們在面對孩子的雷人語言的時候,常用的方法還有比如:講道理、說教、打罵,但這些方法的效果依然也沒什麼用。
  • 孩子出口成「髒」,可能是語言敏感期到了,表達不清楚容易被孤立
    愛說「粗話」的孩子 家長應該好好重視孩子需要敏感期間產生的問題表妹本來想大發雷霆,轉念一想,他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於是就無視孩子詛咒的話語。慢慢的,兒子覺得不好玩了,也就不再叫「壞媽媽」了。 聽完表妹處理孩子說粗話的方式,我覺得很好。
  • 孩子3歲開始滿出口成「髒」?別擔心,可能是「詛咒敏感期」到了
    其實這是孩子來到了他這個年齡的特殊時期,「俄狄浦斯期」,我們也稱為「汙言穢語敏感期」或者「詛咒敏感期」。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將人性的發展做了詳細的階段分化,其中3-6歲的孩子,經過肛欲期來到俄狄浦斯期之後,他們會從自己的排洩過程中獲得快感,同時語言能也得以飆升。因此,兩種情況碰到一起的時候,孩子就會習慣性的滿嘴「屎尿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