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著小寶在公園,竟和一些小學低年級學生玩起來,他們玩得很開心,但我很忐忑。玩的過程中,嘴裡時不時就帶著髒話,我家小人正處於語言敏感期,也是一口一口的髒話。我試圖制止,可哥哥們告訴我,這樣說話很酷,大家都這麼說。我想有很多家長會和我一樣擔心,懷疑孩子成為了壞孩子。
甚至打罵,試圖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可是孩子卻說,我不說,反倒顯得不合群了。對於學生們口中的髒話、狠話,教育專家怎麼看呢?
語言敏感期曾在蒙臺梭利的敏感期理論中被提到,這是一個0-6歲孩子語言發展最快速的時期。
如果在這個階段進行合理地幹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有所提高。而小學生的髒話來源,則是進入了詛咒敏感期。這是語言敏感期中的一個特殊時期,其根源是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語言敏感期被分為七個階段,分別是:先聲期、前語言理解階段、以詞帶句階段、簡單句階段、複合句階段、自我語言階段和語言發展階段。
分布在小朋友年齡的0-6歲,而我們所說的詛咒敏感期主要在3-5歲左右體現,每個孩子會有所不同。
所以像很多小學低年級學生或者幼兒園大中班的孩子出現爆粗口,很可能就是正處於這個時期。
雖然從他們嘴裡經常各種髒話或者狠話,但是他們並沒有攻擊和辱罵的意思,家長也不需要多度的緊張。
在平時的育兒生活中,我們不禁感慨,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時期,為什麼有的孩子都不經歷,有的孩子要經歷好幾年?其實,不是他們不經歷而是表現形式和環境不一樣而已。
如何幫助正處於這個時期的小朋友平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
處理得當
當孩子對你爆粗口時,不要打罵,不要貼標籤,要冷靜。很多小朋友習慣說髒話的根源都在於覺得好玩,或者逆反,當你不讓我做這些的時候我就偏要做。
家長沒能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小寶貝們也會用這種方式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當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獲得成功之後,他們就會經常用這種辦法獲得關注。
久而久之,就習慣滿嘴髒話。所以在孩子變成「壞孩子」之後,家長不要表現的過於重視,有時候你越覺得是個事孩子越覺得有意思,倒不如視若不見,一段時間之後,也就不會再說了。
環境很重要
有一些孩子是老人帶的,老人普遍都帶有一定的口音,時間久了,孩子會受其影響。說髒話也是一樣,如果家裡的老人或者父母、同學經常說,孩子就會學習。
尤其是3-5歲的孩子,正處於詛咒敏感期,他會不自覺地說出這些粗話,並沒有惡意,但聽上去感覺十分沒有禮貌。
遇到不理解的家長,還會給孩子貼上標籤,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帶孩子去汙雜的環境,比如KTV或者棋牌室,這些地方魚龍混雜,易出現不文明的現象。
孩子的模仿能力又強,經常出入這樣的環境,更容易使孩子變得髒話連篇。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或者書吧,多讓孩子感受文明,他們自然也就會變得文明。
通過感受來引導
一般孩子說一些不好的話語都並沒有惡意,但是聽者會覺得受到了傷害,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感受一下受傷的感覺。
再告訴他,如果你說了傷人的話,別人也會難過想哭。但是用到這樣的方式,孩子必定自身也會受到一定的傷害,他們也會傷心的哭或者有其他的表現。
這個時候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情緒,及時安慰和引導,不要讓這種傷心的情緒伴隨著孩子。
等他們冷靜下來,再向孩子講明事情的原委並告訴他這樣行為的危害,使孩子明白他的出言不遜,給別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以此來改變這些不好的行為。
有人說,小學生最不好管教了,到了一個自己覺得什麼都明白卻又什麼都懵懂的年紀,還什麼都想嘗試,又無法聽進家長的勸告,還要帶著叛逆。
是的,小學生就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齡段,如果家長不了解這些孩子的生長特點,就會覺得束手無策,甚至覺得孩子大了不好管了。
我可以推薦大家兩本書《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這本書不僅囊括了小朋友成長的所有階段和規律,更是將男生女生的特殊地方總結出來,幫助家長全面了解孩子全部心理想法,又指導家長引導孩子成長的一本工具書。
現在只需48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書在手中拿,輕鬆應對每個孩子的任何一個階段,培養出出色的孩子。
總結:不對孩子的行為大驚小怪也許並不是一件壞事。他們都在不斷的成長,我們需要留給他們足夠的機會來知道善惡、好壞,如果一有苗頭就撲滅,哪裡來的探索和成長呢?只是我們的職責,是在探索的過程中,引導並保護好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