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了很多道理,可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是電影《後會無期》裡的一句臺詞,電影沒什麼好看的,儘管可能有些人愛看的「思想性」,但樸樹唱的歌是真好。
之所以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天意弄人,命不好;一個是聽的道理不對,或是道理對了,但是成了耳旁風,沒按道理去做。
聽過很多道理
前者不論,畢竟傳說中八字不好的人很少見,一般都是史書上說的某某某懷才不遇,造化弄人,具體什麼情況我們也不知道。
後者我們可是見多了的,身邊隨便都能找出幾個來。
爭鬥是天性
有許多人聽從的道理是不對的,比如小孩子被大人教育有便宜多佔,打架要用拳頭捅人眼,等等。
怎麼能捅人眼呢,小孩子打架至於嗎,有多大仇多大恨啊,打壞了你賠得起嗎。最多也就朝肚子上踹兩腳就算了。
這樣的大人估計也是聽從那些不好的道理長大的,還有那些厚黑學的「古之為英雄豪傑者,不過面厚心黑而已。」之類權謀奸詐,厚黑學變成了成功學,爾虞我詐,兩面三刀,背信棄義,統統成了堂而皇之的大道理。
至今,有許多成年人修煉這些神功,說不定還有你,對嗎?
哪個衣冠楚楚之輩,不是人前人後兩幅面孔,口是心非,人話鬼話,表面一套,背後一套。
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世人都是功利的,道理抵不過利益。
能夠助我奪取利益的就是真理,不能夠獲益的道理再大也是耳旁風。
所以,才能彰顯出「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英雄氣概。
《狂人日記》
一個人的傑出,通常是從不遵循常人的思維慣性和行為規範開始的。
隨波逐流的必然流向平庸,不為環境同化而能改變環境的才是人中豪傑。
隨波逐流
無論是書上的道理,還是別人口中的道理,都是各人的生活體驗所得,但別人的生活怎麼能代替你的生活呢,沒有人的生活是完全一樣的。
只有一個道理是人所通用的,就是獲得內心的安定滿足。
對此,老方有個好方法:
努力賺錢
好多爭鬥,好多不滿,好多抱怨,好多煩惱,好多問題。。。都可以通過賺錢來解決,如果你還沒有動力,看看下面的幾個年輕人:
《財富》40歲以下商界精英
肚裡有糧,心裡不慌,兜裡有錢,心裡就有安全感。
有了安全感,才能更好的追求精神滿足。
是賺到錢再去追求精神滿足,還是追求精神滿足的過程中賺錢,看你選擇嘍。
平凡之路
說來說去,別人的道理只能是借鑑,「批判的吸收」,你的任務是找到自己的道理,然後信受奉行,不然就是手捧珍珠,依然是襤褸度日。
自己創造
整個人類歷史對地球來說只不過是一眨眼的時間,整個人生對人類歷史來說也不過如此,但屬於你的歷史痕跡,和你所能夠享有的幸福是你自己所創造的。
活著
最後,以上所說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