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6日晚,受疫情影響推遲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3·15」晚會與觀眾見面。海參養殖使用敵敵畏、漢堡王售賣過期食材、「黑心」毛巾貼國標……多個企業違規違法操作被曝光,部分涉事企業連夜作出回應。
我們先來看看
今年都曝光了哪些消費陷阱?
節目單
1.海參「水深」
2.「過期」的漢堡王
3.毛巾的正反面
4.沒完沒了的變速箱故障
5.精裝修還是「驚」裝修
6.套路推銷,插翅難逃
7.趣頭條廣告藏貓膩
8.曝光手機竊賊插件
9.嗨學網退費為何這麼難
養海參整箱放敵敵畏
南方海參冒充北方海參
山東即墨是我國主要海參養殖區域之一。2019年10月,正是海參苗培育期,記者來到栲栳灣養殖基地,發現一個池塘邊堆放著近百個玻璃瓶,上面寫著:敵敵畏。
養殖戶坦言,為了清除不利海參生長的其他生物,他剛剛往池塘裡加入了不少敵敵畏。
往池塘裡投放這麼多的敵敵畏,難道不怕將海參殺死嗎?一位獸藥店經營者告訴記者:「海參抗藥性是最厲害的,敵敵畏都藥不死海參。」
此外,養殖戶告訴記者,使用過農藥的海水還會被重新排回大海。一些大棚海參養殖戶也偷偷告訴記者,他們在養殖過程中還經常用到抗生素等各種獸藥原粉。
2019年11月,到了海參苗出苗的時間,記者再次來到了山東青島市即墨區,發現來這裡收購海參苗的大多是來自南方的商人。從業者向記者透露了一個行業秘密:海參養成後,還會再次大費周折拉回北方市場加工、銷售。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銷路都靠北方人,市場裡80%是南方海參。」由於北方水溫低,海參需要3至5年的生長期,且價格高。而南方水溫高,海參會生長得很快,一般三、五個月後即可捕撈成品,且價格低。一般消費者很難辨別,因此不少商家都會用南方海參冒充北方海參。
山東青島即墨回應:已組織聯合執法,將嚴懲涉事者
針對晚會曝光的部分海參養殖戶違規使用農藥等問題,山東青島市即墨區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等多個部門聯合開展執法檢查。
漢堡王用過期麵包做漢堡
雞腿排保質期隨意改
全球大型連鎖企業漢堡王,宣稱「味道為王、食物新鮮」「每一個皇堡都符合漢堡王的皇冠標準」,然而315晚會接到內幕人士舉報,漢堡王的標準在實際執行中,存在嚴重問題。
在南昌市漢堡王紅谷灘天虹店,記者發現在製作漢堡的過程中,員工煞費心機地操作,就為了少放一片西紅柿,或者一片芝士。
南昌市漢堡王紅谷灘天虹店員工:「兩片肉就放一片芝士,三片肉就放兩片芝士。」「老闆摳門。」
隨著調查的深入,記者的發現更加令人震驚。當班經理發現麵包到期後,很自然地吩咐員工更換標籤。員工將這批漢堡上舊的標籤撕掉,換上了新的標籤。第二天記者發現,這批過了保質期的麵包被陸續拿出來,做成漢堡賣給了顧客。即便到了食物容易發黴變質的夏天,保質期照改不誤。
記者隨後又對南昌市其它幾家漢堡王餐廳進行了調查。在漢堡王南昌王府井店,不僅僅是過期麵包被重新修改保質期再銷售,過期的南美風味雞腿排同樣被要求修改標籤,延長保質期。
對此,南昌市多家漢堡王餐廳的員工們已經見怪不怪。南昌市漢堡王王府井購物中心店員工: 「有一次發黴了,是因為麵包放太久了。」南昌市漢堡王銅鑼灣店店長:「總部也知道。對啊,人家都是從基層做起,當店長當了多少年了。」記者查詢南昌市外賣平臺發現,有不少食客反映漢堡王的食材不新鮮、漢堡缺斤短兩,甚至有顧客吃了食物以後拉肚子。
點擊查看視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漢堡王回應:深表歉意,已成立工作組對問題餐廳進行停業整頓調查
漢堡王16日晚發表聲明稱,漢堡王中國對此非常重視,立即成立工作組並對這些餐廳進行停業整頓調查。報導中提及的江西南昌餐廳隸屬於同一家加盟商,這幾家餐廳的行為與我們「顧客為王」的企業宗旨嚴重背離,是我們管理的失誤,辜負了廣大消費者對漢堡王的信任,對此我們表示深深的歉意。我們將全力配合政府部門進行調查,對該事件進行嚴肅處理並引以為戒。
企查查數據顯示,漢堡王公司全稱為漢堡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時間為2013年9月10日,公司實繳資本為600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0月25日,漢堡王曾因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被列入經營異常名單;2019年10月22日該公司因違反本法第九條第(七)項規定,發布廣告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被罰款30萬元。
據了解,漢堡王在中國市場採取特許經營制度,目前漢堡王在中國有超過1300家門店,2018年底,品牌還曾表示,3年內要在中國新開1000家店。
舊襪子舊內衣
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然而記者走訪了高陽,卻了解到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當地企業的生產線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毛巾可以保證檢查合格,而另一種毛巾則會用便宜的紗線加工,達不到國家標準。有從業者曝出了其中的隱秘:「正規的棉花一噸16000多元,14支紗線的下腳料多便宜,但脫毛率沒一個達標的。」
那麼,這種紗線用的是什麼原料、如何生產出來的呢?
在高陽縣辛留佐村,記者找到了一家專門生產毛巾紗的企業,記者看到,工廠生產車間有一個配料池,池子裡是用來紡毛巾紗的原料,有的上面還沾染著綠色的汙漬,有刺鼻的味道,裡面的雜質清晰可見。負責人馮經理告訴記者,這些原料大部分是再生棉。
在河北邯鄲南井寨村,這裡生產再生棉的原料讓人震驚。廠子裡的舊衣服堆積如山,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褲,甚至穿過的內衣、襪子等。在沒有經過任何消毒程序後,經過機器絞碎、幾道開花程序,舊衣服重新變成了棉花。同時,產品包裝上,依然沒有任何警示標誌。
這些下腳料、甚至舊衣服加工的再生棉,沒有標註任何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到紗線廠做成了紗線,紗線上同樣也不標註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給了毛巾廠,最終做成毛巾。而對於原料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各環節的從業者都心知肚明。「這種不合格的毛巾,貼著符合國標的標籤,通過中小超市、批發市場、電商等銷往全國各地。」一位紡織品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這種達不到檢測標準的毛巾,他們一年的銷售額大概能賣到五千萬元。
京東蘇寧淘寶平臺下架"永亮"毛巾
企查查顯示,今晚央視「3·15」晚會曝光的永亮毛巾公司全稱為河北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2年1月11日,公司實繳資本為1000萬元。2019年8月12日,曾因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被處罰3000元。
目前,記者在京東、淘寶等平臺搜索永亮毛巾未搜索到結果,而蘇寧也已經下架相關產品。
7月16日晚間,記者採訪廣州華潤萬家得知,該公司全國門店已第一時間在全渠道下架涉事品牌及產地的所有產品,並成立專項調查小組進行商品質量與原料證照自查,確保在售商品的各項指標符合相關商品安全標準。
據記者了解到,針對「永亮「毛巾,沃爾瑪、家樂福、永旺等超市也立即在全國門店內展開了自查,結果顯示門店所售的毛巾均無晚會點名品牌。
寶駿560故障沒完沒了,投訴無處可去
河南駐馬店的趙先生在2017年10月花費14萬元購買了寶駿560汽車,然而,2019年2月的一天,車子在路上突然失去動力。
廣東中山楊先生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在更換了只開了一年的寶駿560的變速箱後,不到4個月,車子在高速上又突然失去動力。楊先生的車被廠家召回維修,而5個月後,車輛新換的變速箱再次出現問題,故障頻發。
楊先生表示,召回之前跟召回之後還是一個樣,該失速還失速,該故障碼跳出來還跳出來,故障燈全部亮。
楊先生去了幾次4S店,故障也沒得到有效的解決,維修方式,只是強行消除故障碼讓故障燈暫時不亮,對於這種掩耳盜鈴的維修方法楊先生很是無奈。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面對問題,4S店給出的解決方案都是更換變速箱,而一些已經換過一次甚至多次變速箱的車子,問題依舊存在。
更讓他們擔心的是, 廠家表示,一旦超出保修期,變速箱的高額維修費用,將由車主們自己承擔。
寶駿廠家400電話錄音中表示,如果車輛過了質保期之後,按照他們這邊的維修政策是要自費的。
修也修不好,一旦超過三包期限還得自掏腰包,而如果車主們選擇退車,按照汽車三包規定和寶駿560車輛用戶手冊,要扣除一筆不小的費用。
車主們了解到,2018年3月,上市僅3年的寶駿560汽車突然宣布停產,如今找廠家投訴無門,看不到一絲徹底解決問題的希望,車主們不知道,這樣的問題車輛他們還要開多久。
上汽通用五菱回應被315點名,稱將負責到底
在本次315晚會上,上汽通用五菱因旗下寶駿汽車、五菱汽車變速箱故障沒完沒了被315晚會點名。
據悉,上汽通用五菱曾於2016年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6年8月16日起,召回2016年1月5日至2016年7月13日期間生產的部分2016款寶駿560汽車,共計12485輛。而召回範圍涉及部分2016款寶駿560智能手動檔車型,其變速箱傳感器線束接插件端子在特定條件下可能接觸不良,極端情況下變速箱控制模塊(TCM)故障燈點亮,以及車輛進入空檔行駛,存在安全隱患。上汽通用當時承諾,為召回範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TCM線束及TCM模塊,以消除安全隱患。
對此,上汽通用五菱相關負責人向媒體回應稱,「央視的報導我們已經關注到,目前我們已經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對此事展開調查。後續進展,我們會第一時間在官方微信和微博進行公布。」
目前,寶駿汽車已在其官方微博發布了關於央視315晚會相關報導的聲明。寶駿汽車表示,對於央視315晚會晚會報導的寶駿560變速箱故障的問題,我們對此高度重視,並已成立專項工作組,對此事展開調查。同時,寶駿汽車現已開設「寶駿560DCT專屬熱線」,進行專人溝通與報務,並承諾將不惜一切代價,對用戶遇到的產品質量問題負責到底。
萬科尚城精裝房漏成水簾洞
春秋華庭問題房被強制收房
2018年11月廣州萬科尚城業主驗房時,發現自己的新房在樓上做蓄水試驗時,樓下衛生間「秒變水簾洞」,其中最先收房的201戶中,竟有146戶出現漏水情況。漏水問題不但嚴重,每家的漏水情況和原因也極為相似,都發生在蓄水測試後。樓上衛生間蓄水,樓下衛生間下雨,有的甚至從燈裡漏出來,產生極大的安全隱患。
2018年12月18日,面對業主們的質疑,萬科做出回應,稱施工標準符合國家規範要求。並且組織專家組進行審查檢測,得出的結論是「萬科採用的廣州鴻力公司的整體衛浴體系,可不做防水層,排水管穿樓板孔洞也可不做封堵」。
那麼暴雨似的漏水,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廣州鴻力公司的工程師在查看現場後表示,衛生間漏水,與主管道沒封堵好,有很大關係。萬科公司派駐萬科尚城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承認,衛生間的施工存在問題。
2019年3月,在業主們的強烈要求下,開發商勉強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在整體衛浴下方安裝7釐米的不鏽鋼踢腳線,打膠固定,並在衛生間增加建築防水層。
原來的衛生間漏水問題貌似解決了,2019年6月,急於入住新房的一些業主,陸續搬進了新居。然而令業主們頭疼的新問題又出現了。
一位業主對記者表示,在入住的三個月裡,家裡就出現了三次漏水情況,有從插座裡滴水的,還有從牆壁裡滲出水來的,更令業主崩潰的是,滲漏出來的是排糞水,臭味刺鼻。出現問題的不僅是這一家,一棟樓就出現十幾戶類似問題。
業主們就此不斷地找開發商解決問題,對此,廣州萬科客戶關係中心魏經理表示,大家都想把事情全部做好的話,根本就不用搞售後部門了。
在浙江杭州,春秋華庭小區的業主們收房時也遭遇了類似的遭遇。合同中約定房屋每平米2萬8千元,其中6000元為裝修款。
當業主們按照合同約定的日期前來驗房的時候,卻發現地板還沒鋪上、地平也是潮溼的、廚房門隨時都會掉落,房間還在施工。
後來,業主們陸續發現,問題越來越多,一套房子問題少則幾十個,多則上百個:地暖開了沒兩三天,地板居然變黑了;有的衛生間外牆出現了滲水現象,且相當普遍;有滲水的,還有直接從牆裡不停地往出噴水。
此外,有些業主還發現更大的安全隱患,煤氣嚴重洩漏。
每平米6000元的裝修款,究竟有多少真正用在裝修上,業主們不得而知,面對問題不斷、如此粗糙的所謂精裝修,業主們有苦難言。
萬科回應被3.15晚會點名:房屋質量問題去年六月已整改
7月16日晚間,萬科發布官方聲明:針對央視3.15晚會當天報導萬科廣州尚城項目出現工程質量問題,表示誠懇接受輿論監督和批評。
聲明表示,該項目於2018年11月開始交付,部分房屋出現滲漏引發客戶投訴。針對上述問題,公司高度重視,調集技術力量成立專項小組,開展整改與維修。截至2019年6月30日,該問題已經整改完畢。對於因產品質量給客戶帶來的困擾與麻煩,萬科表示「公司將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持續重視和妥善解決產品質量與服務問題。」
美容院推銷「步步驚心」:
「連環計」設套 學生成「小白鼠」
免費送護理、免費送面膜,這種以「免費」做噱頭,實則推銷高價美容項目的行為,似乎已經成為美容行業的套路。他們以「免費體驗」的名義把顧客攬進店門後,用一環扣一環的「連環計」來給顧客下套。這個過程中,多個項目老師、門店經理,蹲牆角、爬門縫,想方設法偷聽掌握顧客的情況,一旦有需要,隨時扮演不同的身份進入房間,同美容師打配合。
在拓客活動期間,沒有固定收入、涉世未深的學生,是最受歡迎的「小白鼠」。可諾丹婷美容院的梁經理告訴記者,「沒錢也能有辦法讓她們花錢辦卡」,她們會推薦各種網貸讓學生來借錢美容,有一個月收入只有3500元的女孩,就在勸說下從網上借了20000元來做美容。同時,為了防止顧客事後反悔,美容院會以格式條款或其它各種藉口,拒絕消費者的退款請求。一位員工告訴記者,「我們這裡就這樣子的,為了錢不擇手段。」
趣頭條屢現違規廣告,
「套戶」黑產業鏈浮出水面
在「趣頭條」上,充斥著許多虛假宣傳療效的廣告,例如一款屬於壓片糖果的普通食品,它的宣傳卻號稱:「比偉哥還好使,一粒恢復男人本色」。
記者在一家自稱是趣頭條的廣告核心授權代理商——廣州天拓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了解到,負責人林經理向記者保證,就算沒有資質,天拓也可以開戶,幫助投放廣告。
在趣頭條上,不僅有虛假宣傳療效的廣告,「邊玩手機邊賺錢」的廣告也會頻頻出現,這些廣告無一例外地宣稱如何輕鬆賺錢,同時不停跳出一個微信號。
記者添加這個微信號後,對方發來一個網址,原來號稱輕鬆賺錢的方法,實際上竟然是吸引用戶參與賭博!
記者在一家自稱「為趣頭條等30多家平臺提供廣告開戶投放服務」的聚億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只要將賭博廣告包裝成「網絡賺錢」的形式,就能登上趣頭條。賭博是非法的,但可以用其它公司的閒置帳戶來投放廣告,業內俗稱「套戶」,廣告裡的文案素材也無需廣告主提供。
趣頭條:正在全平臺徹查廣告
7月16日晚間消息,針對中央電視臺3.15晚會報導的關於趣頭條平臺廣告問題,趣頭條在晚會播出後隨即發表聲明稱,平臺高度重視並充分意識到在平臺廣告生態管理方面仍有諸多不足,對於給用戶帶來的困擾和影響,趣頭條表示誠摯道歉。
聲明稱,針對央視指出的問題,上海基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已迅速成立廣告生態治理專項工作組正在對平臺涉及的廣告進行全平臺徹查,一旦發現相關問題,堅決嚴厲清查和封禁。
手機裡的竊賊插件:
你的簡訊可被全部傳走,包括網絡交易驗證碼
SDK,是在手機軟體中,提供某種功能或服務的插件。2019年11月,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委託第三方公司對一些手機軟體中的SDK插件進行了專門測試,卻發現一些SDK暗藏玄機。
依據《信息安全技術 移動網際網路應用(App)收集個人信息基本規範》《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等相關規定,技術人員檢測了50多款手機軟體,這些軟體中分別含有上海氪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招彩旺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SDK插件,這兩個插件,都存在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竊取用戶隱私的嫌疑,涉及國美易卡、遙控器、最強手電、全能遙控器、91極速購、天天回收、閃到、蘿蔔商城、紫金普惠等50多款手機軟體。
檢測人員:它會讀取這部設備的IMEI、IMSI、運營商信息、電話號碼、簡訊記錄、通訊錄、應用安裝列表、傳感器信息,這些都屬於用戶隱私的東西。
這些App裡的SDK讀取用戶的隱私信息只是第一步,讀取完成後,還會悄悄地將數據傳送到指定的伺服器存儲起來。除了電話號碼、通訊錄這樣的個人隱私,北京招彩旺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SDK,甚至涉嫌通過菜譜、家長幫、動態壁紙等多款軟體,竊取用戶更加隱私的信息。
檢測人員:會未經用戶同意,收集用戶的聯繫人、簡訊、位置、設備信息等等。尤其簡訊,簡訊內容被全部傳走,這個是很嚴重的。手機中存在真實的簡訊記錄,它的下行號碼、簡訊內容,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
「您好我是陳思」「驗證碼為903474,請勿告知他人」等等,用戶如此重要而私密的信息就這樣被傳送到第三方伺服器,檢測人員介紹,因為SDK能夠收集用戶的簡訊,以及應用安裝信息,一旦用戶有網絡交易的驗證碼被獲取,極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此外,雖然SDK只是一個看似普通的插件,但是因為它對所有的手機App具有通用性,很多手機軟體可能都嵌入了同一個SDK,因此一旦某個SDK竊取用戶個人隱私,將會涉及眾多手機軟體。
檢測人員:這些SDK會分別嵌在不同的App中,這樣涉及的量就比較大了。
在此次檢測當中除了內嵌SDK插件以外,工作人員還發現一些知名手機App也有收集用戶隱私的現象,涉及酷音鈴聲、手機鈴聲、鈴聲大全等多款軟體。
嗨學網銷售當面說一套
協議背後籤一套
「你為什麼不考個消防工程師,挑戰一下年薪20萬。」2019年初,成都的潘女士被嗨學網的廣告所吸引,聲稱只要通過嗨學網的培訓,就有機會考到國家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證,每年都會有一筆不小的收入。
潘女士在中國人事考試網查詢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參加該項考試的資格。但嗨學網銷售卻表示,找代報名機構肯定能報上名。於是潘女士交了4498元,購買了嗨學網的網絡培訓課程。然而考試日期臨近,她的報名信息一直沒有通過,退款又困難重重。實際上不少嗨學網的學員都陷入了交錢容易退錢難的境地, 3·15晚會的郵箱就收到了數百封投訴嗨學網的郵件。一些學員告訴記者,在報名之前,嗨學網的銷售會給出各種承諾,什麼「保過班型,籤訂不過退費協議」「一科不過,100%保障退費」「100%保障順利報名」等等。
記者調查發現,成交一單,嗨學網銷售可以拿到6%到13%的提成。在嗨學網入職培訓時,培訓師特別告誡新員工,在交錢時儘量不要引導學員查看《嗨學網服務協議》具體內容。有老員工們告訴記者,要特別注意溝通方式,不要通過公司官方系統留下證據:「在私人手機上說」「微信裡,用語音電話溝通」。一旦交了錢,當學員們發現上當受騙要求退錢時,嗨學網的投訴部門則會拿出協議,否定之前銷售們的各種口頭承諾。
嗨學網:已成立特別工作組調查
7月16日晚間,央視315晚會在財經頻道召開,點名了嗨學網退費難問題。
記者了解到,嗨學網一直備受學員投訴困擾,還因此多次引發與學員的法律糾紛。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7月9日,嗨學網就因「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罰款20萬元。此前兩年,嗨學網已因同樣的「虛假宣傳」問題,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反覆處罰6次,累計罰款共計7萬元。
2019年8月,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北京嗨學卓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作出處罰,罰款10萬元,處罰原因為「廣告主發布利用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教育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的教育、培訓廣告」。
此外,2016年至2018年,北京嗨學網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後 4次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處罰,處罰金額1萬元或1.5萬元不等。
針對315晚會報導,嗨學網回應稱,已於第一時間成立特別工作組,對相關事件展開調查,並將及時向社會公眾通報進展。
「凝聚力量、共築美好」
3·15晚會已經三十年了
看到屢屢曝光的
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商家
不少網友也進入思考模式!
不少人表示:
就應該曝光,
一年一次的3·15完全不夠!
還有人說:
道歉並沒有用
整改才是這些企業該做的!
這屆網友不好「騙」了……
「問題一直存在,
年年3·15、年年道歉
我們真的應該追究
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
「等消費者不靠『3·15』
才能維權的時候,
才是真正的好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