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央視3·15晚會播放,寶駿汽車、趣頭條、嗨學網、漢堡王等被點名。美股盤前趣頭條股價直線跳水,跌逾8%。
養海參整箱放敵敵畏
南方海參冒充北方海參
1.海參養殖竟然使用敵敵畏
山東即墨是我國主要海參養殖區域之一。
2019年10月,正是海參苗培育期。記者來到了栲栳灣養殖基地,這裡有大大小小近百家海參養殖戶,在一個池塘邊上的草叢裡,堆放著近百個玻璃瓶,上面寫著:敵敵畏。
怎麼會有這麼多用過的敵敵畏空瓶子呢?養殖戶坦言,為了清除不利海參生長的其他生物,他剛剛往池塘裡加入了不少敵敵畏,「用敵敵畏,這個使了8箱,那個使9箱,這個使20箱。」
養殖戶告訴記者,這些用過敵敵畏的池子面積分別是24畝、26畝和50畝。
記者注意到,每箱敵敵畏重6公斤,按養殖戶的說法,記者粗略地計算了一下,每畝池子裡大約用了2公斤的敵敵畏。
「清池務必使用敵敵畏。」一位養殖戶這樣告訴記者。
他坦言,使用多少敵敵畏完全憑經驗。有個池子裡剛剛加入了敵敵畏,由於敵敵畏毒性很大,池塘裡的螃蟹、魚蝦等生物幾乎滅絕。
這位養殖戶指著池塘的死螃蟹說:「你仔細看看,這池蟹子都藥死了。」
敵敵畏能用於海參養殖嗎?
按照我國農藥管理條例規定:農藥使用者不得擴大農藥的使用範圍。而敵敵畏的使用範圍顯然不包括海參養殖。
然而,記者在山東即墨調查發現,在海參養殖中使用敵敵畏的現象非常普遍。
記者問道:「使敵敵畏的多不多?」
「使敵敵畏的多。」養殖戶回答道。
恒生源是當地規模較大的海參養殖基地之一,擁有上百個海參養殖池塘,在恒生源這個基地內,養殖戶告訴記者,他們以每畝2000多元的價格承包了這裡的池塘。
在一個海參養殖池塘旁邊的草叢裡,同樣堆放著一堆敵敵畏農藥空瓶。
養殖戶也承認,他經常要用到敵敵畏:「敵敵畏,一個池子我使三箱、四箱,魚蝦都死了。」
記者很是詫異,往池塘裡投放這麼多的敵敵畏,難道不怕將海參殺死嗎?這位獸藥店經營者告訴記者,那是因為海參有很強的抗藥性:「海參抗藥性是最厲害的,敵敵畏都藥不死海參。」
養殖戶告訴記者,使用過農藥的海水還會被重新排回大海。
而對於使用這些農藥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影響,從業者心知肚明。
記者問道:「那個髒水怎麼弄?」
「放出去了,排出去還是回大海了。」養殖戶回答。
記者追問道:「這水,不處理是不是?」
對方承認:「對。」
2.抗生素原粉隨意買賣
除了露天水池養殖,在即墨還有一種大棚養殖海參苗的方式。在這家畜牧獸藥水產藥品服務中心,老闆告訴記者,大棚養殖海參在換水的時候,容易誘發疾病,這時就需要使用一些抗生素來預防。
記者問道:「咱這養海參的用土黴素嗎?」
這位獸藥店老闆毫不避諱地回答道:「用,殺蟲。」
老闆打開庫房門,從角落的一個大桶裡盛出一些黃色粉末,大桶外包裝上寫著:土黴素。老闆告訴記者,這是土黴素原粉:「這就是原粉,含量98%的。」
由於獸藥原粉濃度高,使用時容易引發毒副作用,以及食品安全問題。
我國獸藥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將獸用原料藥拆零銷售或者銷售給獸藥生產企業以外的單位和個人。
然而,記者在當地多家水產藥店都買到了一些獸藥原粉。
一位獸藥店經營者明確告訴記者:「這個(土黴素)130元,這個(土黴素)含量是98%的。」
記者問道:「土黴素是吧?。」
「嗯,都是海參用的。」獸藥店經營者回答道。
一些大棚海參養殖戶也偷偷告訴記者,他們在養殖過程中也經常用到抗生素等各種獸藥原粉。
一位養殖戶指著池子邊上的黃色粉末告訴記者:「這是土黴素,使用的土黴素。」
一位獸藥店經營者告訴記者:「拌抗生素,都偷著用,有查的,汙染水質。」
另一位獸藥店經營者則坦承:「如果用原粉被查住很麻煩,現在就是判刑。」
3.北參南養 海參養殖有文章
2019年11月,到了海參苗出苗的時間,記者再次來到了山東即墨,發現來這裡收購海參苗的,大都是來自南方的商人。
一位海參養殖戶告訴記者:「苗子讓福建客戶提前預訂了。」
另一位海參養殖戶則告訴記者,他也在南方養殖海參:「在霞浦。」
在即墨培養的海參苗,為什麼要大費周折,拉到南方養殖呢?
從業者向記者透露了一個鮮為外人所知的行業秘密,由於北方水溫低,海參需要3到5年的生長期,而南方水溫高,海參會生長得很快,一般三五個月後就可以捕撈成品。
海參養成後,還會再次大費周折拉回北方市場加工、銷售。
一位業內人士坦承,南方海參還會運往北方銷售:「基本上都是北方走了,銷路都靠北方人,市場裡面,80%是南方海參。」
4.人工增重 海參加工貓膩多
2019年12月,記者來到山東蓬萊灣子口村,這裡是國內有名的海參加工基地。在該村較大的一家海參加工廠,車間最裡面,擺放著一些白色的泡沫箱,一些看上去頗為黏稠的、漂著白色泡沫的液體,浸泡著海參,散發著甜腥的味道。
工廠老闆告訴記者,這是在用麥芽糊精醃泡海參:「(麥芽)糊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行業標準《幹海參》明確規定,加工幹海參的食品添加劑中,僅允許使用食鹽,不允許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劑。
工廠老闆承認,在海參加工過程中加料是常有的事:「 俺一般就加個五六斤、六七斤。」
工廠老闆告訴記者,海參要在這樣含有麥芽糊精的液體裡浸泡三天,之後經過清洗、烘乾等步驟就製成了可以銷售的幹海參,業內把這種用麥芽糊精加工的海參稱之為料幹:「這是料幹,這是純料幹。」
為什麼在加工幹海參的過程中要用麥芽糊精浸泡呢?工廠老闆向記者透露了其中的秘密:「純料幹,二十斤左右活海參幹一斤,純淡幹的就是三十左右,二十七八斤到三十一二斤幹一斤,就是三十斤左右幹一斤。」
僅僅經過兩元來錢一斤的麥芽糊精浸泡,一斤幹海參的用料就可以減少三分之一,這其中的利潤空間可想而知。
工廠老闆還向記者透露,行業內給海參所加的料有好幾種,包括鹽、糖、麥芽糊精等等。「高檔的、中檔的、低檔的都能加工,中檔的是料幹,低檔就是加糖。」
除了養殖環節濫用農藥,加工環節違規加料,一些經銷商還告訴記者,真正的北方海參生長周期長,肉質緊實,價格高,而南方海參生長周期短,價格低,一般消費者很難辨別,因此不少商家都會用南方海參冒充北方海參。
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 你們不懂,告訴你哪兒的就是哪兒的。」
另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像這種貨,這種價格,實際上就是南方參。」
這位經銷商也向記者坦承,這種南方參同樣是當本地參賣:「嗯,本地。」
漢堡王用過期麵包做漢堡
雞腿排保質期隨意改
全球大型連鎖企業漢堡王,宣稱「味道為王、食物新鮮」「每一個皇堡都符合漢堡王的皇冠標準」,然而315晚會接到內幕人士舉報,漢堡王的標準在實際執行中,存在嚴重問題。
在南昌市漢堡王紅谷灘天虹店,記者發現在製作漢堡的過程中,員工煞費心機地操作,就為了少放一片西紅柿,或者一片芝士。
隨著調查的深入,記者的發現更加令人震驚。當班經理發現麵包到期後,很自然地吩咐員工更換標籤。員工將這批漢堡上舊的標籤撕掉,換上了新的標籤。第二天記者發現,這批過了保質期的麵包被陸續拿出來,做成漢堡賣給了顧客。即便到了食物容易發黴變質的夏天,保質期照改不誤。
記者隨後又對南昌市其它幾家漢堡王餐廳進行了調查。在漢堡王南昌王府井店,不僅僅是過期麵包被重新修改保質期再銷售,過期的南美風味雞腿排同樣被要求修改標籤,延長保質期。
南昌市多家漢堡王餐廳的員工們已經見怪不怪。南昌市漢堡王王府井購物中心店員工: 「有一次發黴了,是因為麵包放太久了。」南昌市漢堡王銅鑼灣店店長:「總部也知道。對啊,人家都是從基層做起,當店長當了多少年了。」記者查詢南昌市外賣平臺發現,有不少食客反映漢堡王的食材不新鮮、漢堡缺斤短兩,甚至有顧客吃了食物以後拉肚子。
毛巾生產線的暗黑面: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然而記者走訪了高陽,卻了解到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當地企業的生產線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毛巾可以保證檢查合格,而另一種毛巾則會用便宜的紗線加工,達不到國家標準。有從業者曝出了其中的隱秘:「正規的棉花一噸16000多元,14支紗線的下腳料多便宜,但脫毛率沒一個達標的。」那麼,這種紗線用的是什麼原料、如何生產出來的呢?在高陽縣辛留佐村,記者找到了一家專門生產毛巾紗的企業,記者看到,工廠生產車間有一個配料池,池子裡是用來紡毛巾紗的原料,有的上面還沾染著綠色的汙漬,有刺鼻的味道,裡面的雜質清晰可見。負責人馮經理告訴記者,這些原料大部分是再生棉。業內所說的再生棉,指的是一些紡織廠的各種下腳料、碎布片、線頭等經過再梳理、再開花,就成了再生棉或者叫回收棉,這種棉花比新的棉花便宜近一倍。高陽及周邊多家為毛巾廠生產紗線的企業,每家產量少則一百噸,多則數百噸,那麼,這些再生棉,又是如何加工而成的呢?
在河北邯鄲南井寨村,這裡生產再生棉的原料讓人震驚。廠子裡的舊衣服堆積如山,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褲,甚至穿過的內衣、襪子等。在沒有經過任何消毒程序後,經過機器絞碎、幾道開花程序,舊衣服重新變成了棉花,同時,產品包裝上,依然沒有任何警示標誌。這些下腳料、甚至舊衣服加工的再生棉,沒有標註任何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到紗線廠做成了紗線,紗線上同樣也不標註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給了毛巾廠,最終做成毛巾。而對於原料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各環節的從業者都心知肚明。「這種不合格的毛巾,貼著符合國標的標籤,通過中小超市、批發市場、電商等銷往全國各地。」一位紡織品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這種達不到檢測標準的毛巾,他們一年的銷售額大概能賣到五千萬元。
寶駿560高速上突然失去動力
故障沒完沒了投訴無處可去
寶駿560,一度被車主們戲稱為「神車」。但就是這輛廣告中號稱車主們最可靠夥伴的「神車」,卻一次又一次將一些車主帶入窘境。
河南駐馬店的趙先生在2017年10月花費14萬元購買了寶駿560汽車,然而,2019年2月的一天,車子在路上突然失去動力。
廣東中山楊先生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在更換了只開了一年的寶駿560的變速箱後,不到4個月,車子在高速上又突然失去動力。楊先生的車被廠家召回維修,而5個月後,車輛新換的變速箱再次出現問題,故障頻發。隨著寶駿560變速箱問題的出現,越來越多的車主反映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面對問題,4S店給出的解決方案都是更換變速箱,而一些已經換過一次甚至多次變速箱的車子,問題依舊存在。修也修不好,一旦超過三包期限還得自掏腰包。天津車主姜先生表示「我是14.3萬元買的,退車退了不到6萬元錢,廠家的缺陷為什麼讓老百姓來買單。」
車主們了解到,2018年3月,上市僅3年的寶駿560汽車突然宣布停產,如今找廠家投訴無門,看不到一絲徹底解決問題的希望,車主們不知道,這樣的問題車輛他們還要開多久。
萬科尚城精裝房漏成水簾洞
春秋華庭問題房被強制收房
2018年11月廣州萬科尚城業主驗房時,發現自己的新房在樓上做蓄水試驗時,樓下衛生間「秒變水簾洞」,其中最先收房的201戶中,竟有146戶出現漏水情況。那麼,為什麼精裝修費高達每平米10000元至13000元的房子,會漏得像「水簾洞」呢?
2018年12月18日,萬科回應稱施工標準符合國家規範要求。而廣州鴻力公司的工程師在查看現場後表示,衛生間漏水與主管道沒封堵好有很大關係。2019年3月,開發商勉強給出了解決方案,但根據入住的業主反映,家裡仍然有漏水情況,而且滲漏出來的是排糞水,臭味刺鼻,一棟樓就有十幾戶人家出現類似問題。
在浙江杭州,春秋華庭小區的業主們收房時也遭遇了類似的遭遇。合同中約定房屋每平米2萬8千元,其中6000元為裝修款。當業主們按照合同約定的日期前來驗房的時候,卻發現地板還沒鋪上、地平也是潮溼的、廚房門隨時都會掉落,房間還在施工。對此,開發商給出的方案是邊驗房、邊收房、邊維修的「強制收房」。後來,業主們陸續發現,問題越來越多,一套房子問題少則幾十個,多則上百個。地暖開了沒兩三天,地板居然變黑了。在業主群裡,每天都有業主曝出自家地板發黑的問題。這樣所謂的精裝修,實在令業主們頭疼。地板變黑可以更換,但是有的問題,就沒那麼好解決了。一些業主家做了蓄水測試後,衛生間外牆出現了滲水現象,問題相當普遍。有滲水的,還有直接從牆裡不停地往出噴水。
此外,有些業主還發現更大的安全隱患,煤氣嚴重洩漏。開發商表示,煤氣洩漏是因為管道沒裝好,無需擔心。每平米6000元的裝修款,究竟有多少真正用在裝修上,業主們不得而知,面對問題不斷、如此粗糙的所謂精裝修,業主們有苦難言。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