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在「滬上糧倉」的松江區,田野已經恢復了生機。農機、農資、農技,各個條線的人員開始忙碌起來,只待春耕農時為全年的糧食生產打下堅實基礎,在這個非常時期,發揮好農業「壓艙石」的作用。
圖說:保養農機以待春耕。受訪者供圖
一年之計在於春。去年收好糧食,小崑山鎮的大農戶範紅輝如期完成了田地的冬翻和理溝工作。趁天氣晴好,粉碎、翻曬要裝進秧盤的泥土,家中的拖拉機、播種機等10來臺農機,用黃油和機油上潤滑,將插秧機上的秧針調準精度……雖然這個春節很特殊,但隨著春耕在即,範紅輝早已抖擻起精神,開始了新一年的春耕備耕工作。加上自家的336畝農田,範紅輝和合作社幾位成員共承包了村裡1000餘畝農田的農機服務。「下個月開始,這些農田都要翻耕。」範紅輝說,這幾天要做好「排班」,千萬不能誤了農時。
農時不等人,雖然按照往年的時間,3月份才正式進入春耕階段,但是供應種子、化肥的相關部門已經早早行動起來,為春耕備耕提供物資「剛需」。
圖說:去年,冬翻和冬季理溝工作如期完成,春耕即將全面開展。姜輝輝 攝
「現在倉庫裡有500多噸的農肥,磷肥、尿素這些底肥可以充足供應春耕時期的用肥需要。」松江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繼勇介紹,上周公司又採購了40多噸肥料,在春耕大幕即將拉起之前,這些農肥已經分發至遍布松江10家農資超市。「因為考慮到價格波動因素,農資會根據市場行情適時加採,渠道是暢通的,保供應不成問題。」潘繼勇介紹,為了保障採購到價格實惠的農資,農資需求的高峰期,公司還會改變從市內經銷商的供貨途徑,從浙江等地的廠家直接進貨。「火車皮拉回的農資不進經銷商的倉儲,直接由我們的進貨車在火車站點接駁。」這樣減少了銷售環節,價錢也更加實惠。
農肥保供應的同時,種子也是春耕備耕的重要農資。泖港鎮農技站副站長、高級農藝師梁榮介紹,作為松江三家種子基地之一,泖港鎮種子基地的種源已經準備就緒。「去年秋天收好的稻穀種子,經過控制水分後在常溫倉庫中進入休眠期,松江區農業執法大隊通過專業的恆溫箱檢測,出芽率可以達到90%。」梁榮介紹,目前這批種子主要供泖港、新浜兩鎮近5萬畝農田用種,按照超15%至20%的原則,泖港鎮種子基地共計準備了近6萬畝的種源,保證春播時有充足的種子供應。
雖然下個月才進入春耕時間,農技部門關於雜草稻防治的通知已經在這個特殊時期,通過在線等「不接觸」方式,發送到各個農場主手中。「接下來將進入春季田間管理的高峰期。」「老農技」梁榮說,雖然現在還沒有全面進入春耕農時,但是農技部門也做好了準備,看疫情形勢,會及時調整農技進田頭的方式,從而一手抓防控的同時,指導好農戶科技增產。
農技之外,農機也是科技備耕、打好全年收成戰的主力軍。松江區農機服務中心主任陳勇介紹,目前全區有600多臺春耕農機,接下來在春耕工作全面開展前,農機將陸續進行上門維修保養,目前正在進行服務統計統籌。另外,對於維修的零配件,年前已經採購好,目前庫存充足。
通訊員 李諄諄 新民晚報記者 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