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網訊 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區成立於1984年,社區面積0.09平方公裡,共有35座居民樓,居民1630戶,總人口5077人。作為一個典型的開放式老舊小區,第三社區為更好解決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問題,初步形成了「黨員管家班」,使廣大黨員爭當先鋒有舞臺,志願服務有載體,發揮作用有抓手,把社區當「家」管起來。
凝心聚力建強團隊立規範
文體、宣傳、調解......為了更好的服務社區居民,社區建立起6支不同職能「管家隊」組成的黨員管家班。依據個人特長,在原有的志願者隊伍中選拔隊長,在其他黨員志願者中設置「輪值隊長」,引導志願者輪流上崗,輔助隊長工作。這有效強化了志願者的參與感與責任意識。
有系統有組織是第三社區志願服務隊伍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關鍵。社區通過建立「黨員管家班」成員登記備案、行為規範、網格職責、公開承諾等制度,明確志願服務的範圍、內容和方式,規範服務行為。種種制度性的舉措提升了社區志願服務的效率,更讓規範成為與其他服務隊伍區別的顯著亮點。
「有規範才有動力,有制度才是對居民負責。」第三社區主任焦潔表示,管家班志願服務隊伍是社區黨員群眾自發組織起來的,大家主動提出完善規章制度。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逐漸完善和規範。
精準發力分類服務專業化
根據志願者特長和群眾需求,社區對志願者們進行登記、編號、管理,分為文體、環境、治安、調解、幫扶、宣傳6支管家隊。社區結合各支隊伍專業特長,圍繞「社區所需、居民所盼、黨員所能」,開展了各項志願服務活動,搭建起為民服務的「連心橋」。
「文體管家隊」挖掘社區文藝能人,創建群眾性文藝團隊8個,吸引參與群眾500餘人,通過日常文體活動、節假日舉辦活動等方式,豐富居民群眾文娛生活。大家在主動參與平等交流中獲得教育,在互動中產生共鳴。「環境管家隊」吸納了各樓院組長、網格員、熱心居民,負責社區環境整治。轄區裡每一處令人舒心的景處,都離不開他們的細緻工作。同時,這支隊伍在「創城」中更是發揮了生力軍作用。
「幫扶管家隊」與社區困難群眾結成15個幫扶對子,累計捐款捐物50000餘元,幫助困難群眾解決難題。落到實處的每一項款物,都是他們努力的成果。「宣傳管家隊」緊抓社區重點工作,通過創作宣傳快板書、張貼相關提示標語,營造良好氛圍。
「治安管家隊」在社區主要幹道、居民小區、沿街商鋪等重點區域和公共場所進行治安巡邏,排查安全隱患。「調解管家隊」在社區協商中當起「和事佬」,調解矛盾糾紛,促進鄰裡和諧。
據了解,自服務隊伍成立以來,開展集中服務活動70多次,志願服務時間達2000多小時,服務群眾累計3000餘人次。
齊心戮力「一聚一引」搭平臺
聚,就是發揮帶頭作用,通過「老帶新」、「志願服務伴你行」、「先鋒論壇」等活動,選拔覺悟高、有特長的志願模範,組建為「黨員管家班」核心骨幹。目前,黨員管家班共有40歲以下黨員26名,匯聚、帶動新註冊群眾志願者300餘人。
引,則是發揮年輕志願者的行業優勢,由他們引入外部資源,合力提升服務,社區現已引進「向陽話開」心理諮詢站、星光維修志願隊等服務居民群眾的有效載體。如今,甸柳街道第三社區成立志願服務隊32支,服務轄區居民群眾5000餘人,「有困難找黨員,有時間做志願」已成為居民群眾的共識,社區逐漸構建起「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和諧幸福體系。
聚來活力,引來動力。一聚一引中,社區的志願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服務模式不斷創新,服務平臺不斷擴大。大大小小的志願活動,讓管家班的服務隊伍越來越大。從文體活動到志願服務,從積極參與到社區治理,從參與者到管理者,主人翁意識已深入人心。人人參與,人人建設,管家班正以活力的氛圍、踏實的服務,用心詮釋著「管家」的力量。
原標題:志願服務「一站到底」 甸柳新村街道黨員管家班把社區當「家」管起來
值班主任:高原
【來源:舜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