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大蓋的蓋其實是一個如此精妙的設計,日軍使用40年背後的無奈

2020-12-15 騰訊網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鞏

在一些關於二戰的戰爭片中,我們經常看到日軍拿著一桿很長的步槍在幹壞事。這種很長的步槍就是三八式步槍,日軍的最標誌性的武器,我們的戰士通常叫它「三八大蓋兒」。當年,無數的抗日戰士死在這樣的槍下,但因為我們同樣繳獲了大量三八大蓋兒,無數的日軍也死在了這樣的槍下,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支槍呢?

一款經典的槍械的誕生,大多蘊含著設計者無數的心血,三八式步槍的前身是三十年式和三十五年式步槍,但是他們在裝備部隊後問題多多,因此三八式步槍也可以稱為改良版。

三八式步槍在戰鬥中非常實用,就連我們的戰士用得都非常順手,日本陸軍也一直把三八式步槍作為主要武器,甚至到1945年日軍投降,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裡,日本陸軍都基本上沒有改變過步兵的武器。

三八式步槍重量達3.9kg,槍首加上三零式刺刀,整槍長度超過1.5m,甚至超過了有些日軍的身高。性能上,6.5mm三八式步的槍彈經日本人改進後,新一代子彈的背甲,射入人體後容易造成翻滾,從而形成巨大的傷害。也就是說,在近距離內三八式步槍容易造成貫穿傷,根據當時日軍的作戰部署,他們會在距敵800米的時候,先使用重機槍開火,距離600米時在使用輕機槍開火,300米時使用步槍開火。

綜上所述,在50米到300米之內,三八式步槍威力是很大的,大多數在這段距離被擊中的人不死也是重傷。因此也能理解,此槍為什麼在戰場上能有出色的表現。

說了這麼多,大家肯定還有一個疑惑?我們的戰士為什麼稱三八式步槍為三八大蓋兒呢?它的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正如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在戰場上炮火連天,經常揚起很多塵土。這些塵土很容易在槍栓前推後拉的過程中被帶入槍膛,對槍膛造成損害,同時降低射擊的精度。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蓋來阻止塵土進入槍膛,所以說三八大蓋的蓋兒實際上就是一個防塵蓋。防塵蓋這個設計應該算是三八式步槍的一個獨創,也是極其精妙的設計。

雖然三八式步槍有以上等等優點,但是畢竟是手動步槍,各方面和自動步槍還是有一些差距的,那麼日軍為什麼一直堅持使用三八式步槍呢?

除了它的確有一些優點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日本的工業水平落後於西方,當年的日本工業能力連美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是日軍的戰場卻拉的非常大。在國家經濟實力不夠的情況下,再加上軍隊由於戰爭需要不能裁員,所以只能減少陸軍的資源供給,而大力發展空軍海軍。

日軍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生產出來的彈藥,不僅滿足不了正常的供需,而且精度也達不到要求,彈藥卡殼的情況特別多。

在這種情況下三八式步槍顯然成了最好的選擇,首先它的槍機只有5個部件,非常容易製造,組裝,生產起來能夠節約大量資源,士兵們操作起來也很簡單。其次防塵蓋的設計讓它在戰場上非常可靠,而且出彈也相對穩定,命中率也有提高。當然重要的一點還是需要配備的子彈比較少,根據相關資料,一名普通日軍配備的子彈從幾十顆到一百多顆不等,而裝備了大量自動武器的美軍,單兵配備的子彈是日軍的幾倍到幾十倍。

相關焦點

  • 三八大蓋步槍,其實威力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二戰期間,三八大蓋作為日軍的主戰輕武器,這款槍從1905年生產定型,一直使用到了二戰結束,日軍整整用了40年。一些人,看了二戰中美軍的加蘭德、德軍的衝鋒鎗,認為三八大蓋的威力太差,主要的體現就是射速太慢、殺傷力太小。
  • 日軍的「三八大蓋」,真的是二戰中最差勁的步槍嗎
    相信對於被稱為「三八大蓋」的日軍三八式步槍,人們應該是不陌生的。拜很多抗日影視劇所賜,「三八大蓋」+後綴兩片垂布的鋼盔+土黃色的昭和五式軍服在大家的印象裡就是鬼子步兵的標準行頭。 然而,每當軍迷們提起三八式步槍時,往往對其惡評如潮,說什麼它威力比中正式小太多,,經常打不死人;什麼三八槍是為白刃戰設計的,裝上刺刀當長矛用才是正途;連八路軍繳獲三八槍都對其不屑一顧,等等。
  • 「三八大蓋」步槍在抗日戰爭時期有多厲害?
    如今許多抗日題材的影視作品中,都少不了「三八大蓋」的身影。那麼,「三八大蓋」在抗日戰爭時期有著怎樣的傳奇歷史呢?「三八大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陸軍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該槍定型生產是在1905年,也就是日本的明治三十八年,因此被命名為「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槍」,俗稱三八式步槍。
  • 侵華日軍的槍炮:一戰的三八大蓋二戰時仍在用(圖)
    然而,在70多年前,如果把這部熱劇播給國人看,可能會引致更大的反響,原因在於真實的日軍難纏得很。  這裡,就幫您回憶當年侵華日軍的陸軍單兵槍枝彈藥的真實狀況,讓您時刻警惕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帶來的深重災難。  一戰的三八大蓋,來二戰得瑟  時間重回1930年的日本熊本縣。
  • 二戰時期的三八大蓋步槍有多猛
    其實,設計三八大蓋步槍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候,那時候的日本為了分的一杯羹,設計出了先進一點的三八大蓋,用到了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明顯有點落後了。在太平洋戰爭時候,日本人引以為榮的三八大蓋,被美國大兵的m1加蘭德步槍差點打出翔來,簡直是生生受虐的地步。可是這款步槍卻在中國戰場發揮了其特有的優勢。
  • 三八步槍為啥叫「三八大蓋」?原因竟和我國東北有關
    抗日戰爭是20世紀中期我國抵抗日軍侵略的一場全面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二戰亞洲戰場的主戰場之一。抗日戰爭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當時日軍侵佔我國東北地區,並建立了滿洲國,之後陸續向華北、上海等地發起進攻,挑起事端,直到1937年發生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 抗戰時日軍步兵不僅有三八大蓋,還有新銳的九九式步槍
    抗日戰爭時期的日本侵略者單兵作戰武器主要還是久經考驗的三八式步槍,也就是我們口中的三八大蓋。可以這樣說,如果說MP40衝鋒鎗是德軍的重要標誌之一的話,那三八大蓋簡直就是二戰日軍唯一的標誌。事實上在很多人的腦海中根本想像不出二戰日本步兵還有除三八大改以外的其他單兵武器,事實上二戰時期日軍還有一款大規模裝備的制式步槍,這就是九九式步槍。日本侵略者在侵華戰爭時期使用的三八式步槍的確是一款優秀的單兵武器,射擊零度高、射程遠、無煙無火焰等。但是到上世紀30年代它已經落後了。
  • 抗日時我軍士兵繳獲三八大蓋能高興半天,三八大蓋是否真的很厲害?
    抗戰初期,我軍浴血奮戰卻難敵日軍,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我軍戰士的身體素質普遍低於日軍,大部分將領的指揮才能略遜於日軍將領。第二,由於長時間的閉關鎖國,我國的生產力遠落後於經歷過明治維新的日本,嚴重缺乏各類軍事武器,許多軍隊連人手一隻槍都十分困難。
  • 日本侵略者的幫兇 詳解三八大蓋步槍
    曾幾何時,多少中國爺們以得到一支「三八大蓋」為夢想,唱著「我扛起了三八槍,我子彈推上膛……我撂倒一個,俘虜一個,繳獲他幾支美國槍」的時代主打歌。 「三八大蓋子」 這種當年中國大陸最常見的步槍。給中國人民帶來過殺戮和災難。
  • 三八大蓋名稱的由來是什麼?取決於我國東北
    抗日戰爭時期,不管是我軍士兵還是民兵,軍事素養高的確實沒幾個,可即使如此當年日軍發動侵略戰爭時,手中曾大量裝備著三零式步槍,可沒用多久,就全都改換成了三八式步槍,也就是俗稱的三八大蓋,雖然說起來很順口,但卻有不少人對這一叫法感到好奇,為何會被叫做三八大蓋呢
  • 日本侵華使用的「三八大蓋」是亞洲最強步槍?真的那麼厲害嗎?
    說起二戰時期赫赫有名的「三八式步槍」,大家都不會陌生,該槍械頻繁出現在各大抗戰題材類影視劇中,是日本的主力槍械。據記載,三八式步槍是日軍二戰中裝備量最大的制式武器,在日本侵華時期被日軍廣泛使用,一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時才退出歷史的舞臺。
  •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隊的三八大蓋到底有多厲害?
    從很多的抗日影視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人如果繳獲了日軍的三八大蓋,會非常高興,那麼鬼子的三八大蓋到底有多厲害呢?
  • 中日戰場上的神器,三八大蓋,以及強悍的日本單兵素質
    而我們今天要說一說的就是二戰時期的日軍以及那柄在中國戰場上的殺人利器——三八大蓋。一日本的軍國主義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以一種坐火箭一般的速度飛速發展,短短幾十年的時間,日本經過了節衣縮食,以及不斷的推動工業科技的發展,終於在黃海,賭上國運的一戰,險勝大清,在甲午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 抗日時日軍使用的是三八大蓋,現在日本士兵用的是什麼槍?
    雖然近代史上的兩國因為戰爭鬧的很不愉快;但另一方面日本的動漫與質量高、設計人性化的產品卻深受中國國民所喜愛。而日本的軍事武器也像日本的產品一樣在世界上頗受好評,今天的日本早已不是二戰時期那個使用三八大蓋的日本了,他們的自衛隊如今所所使用的步槍是在性能、設計上都比較受國際歡迎的89式步槍。這款自動步槍的性能十分的優越,可以支持連擊。
  • 三八大蓋到底有多好?抗戰時,我軍繳獲一把都要激動半天
    在侵華戰爭中,日本最常用的武器就是三八式步槍,俗稱「三八大蓋」。今天咱們就來看看三八大蓋到底有多好?據說抗戰時,我軍繳獲一把都得激動半天。三八大蓋是日軍侵略中國時使用的主要武器,早在1904年的時候,日本和沙俄曾爆發過一場戰爭,當時的日軍就是憑藉這把三八大蓋把俄軍打得節節敗退。
  • 志願軍手中「三八大蓋」打出巔峰!被詬病的步槍,也要看誰在用
    被詬病不斷三八式步槍,已經落後於時代同樣,被國人俗稱為「三八大蓋」的日軍三八式步槍,和其他日式輕武器一樣,也被認為存在著許多缺陷:某影視劇裡一位老兵在給新兵講三八式步槍的知識,說這款步槍威力並不大,人如果被中彈後也就鑽個小孔,休養一下很快就好了,而中正式如果打入人體會鑽個血洞。
  • 三八大蓋有什麼優勢?抗日戰爭時,我軍繳獲一把都要激動半天
    而三八大蓋則是日軍最鍾愛的一種武器,那麼三八大蓋在二戰時到底有多好?有什麼優勢嗎?抗戰時,我軍繳獲一把都能開心激動半天。 日軍在二戰期間侵略了不少國家,但是無論他們去到什麼戰場,他們手裡都拿著那杆三八大蓋,基本上就沒怎麼變過,而且靠著這種步槍也贏下了很多場戰爭。
  • 「三八大蓋」抗戰時才來中國?日本人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60萬支
    受道具條件的限制,很多時候也不得不用替代品將就使用。對此我們應該給予一定的支持和理解。 紅軍長徵時就用過日本「三八大蓋」? 在如今的一些與長徵相關的影視作品中,如果你看到有紅軍戰士在使用抗戰時期八路軍裝備過的「三八大蓋」,你會認為這是一部神劇嗎?
  • 「三八大蓋」的大蓋是咋來的,詳解三八式步槍
    抗日劇中,最有名聲的武器就是「三八大蓋」了,給人印象最深的特點就是「長」。他實在是太長了,長度達到了1275㎜,同時期的M1加蘭德步槍也只有1.1m,這和日軍矮小的體型形成鮮明對比,也被戲稱為「能發射子彈的長矛」。
  • 三八大蓋威力很小?其實威力驚人,距離千米還能打出大洞
    而且,步槍使用時間也比之前使用的要久。抗戰時期,在我國戰場上最常見的就是三八式步槍,由於步槍防塵蓋上刻有「三八」字樣,我國更願意叫它三八大蓋。這款三八大蓋也是仿製德國的毛瑟步槍,經過改進後,三八大蓋不僅射程遠,命中率也比其他步槍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