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中科大菜場攤位費15年沒漲 低菜價引校外居民趕集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希攝影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黃士峰
昨日8時,光谷居民蔡女士來到華中科技大學集貿市場,花3.8元買了一斤有機花菜,這裡的有機花菜比附近菜場每斤便宜兩角錢。
這家菜場因為菜價比周邊低,吸引了學校周邊許多居民前來買菜。
這裡的菜價為何便宜?這與該市場攤位費15年未變有直接關係。「不漲攤位費,目的是平抑菜價。」華中科大集貿市場經理鄂駿說,市場管理員每天都會與菜販溝通,親自寫明菜價。
菜價低客流翻番
昨晨,華中科大菜場的攤販們正忙著鋪貨,鄂駿和另五位管理員穿梭其中挨個兒寫每一種菜品的價格。「你這白絲瓜賣2元,青絲瓜應該便宜一點吧?」一位管理員與菜販協商。「好,那就1.8元。」菜販滿口答應。
控制菜價是管理員每日工作的第一項任務。如果雙方談不攏,怎麼辦?
鄂駿解釋,管理員心中都有桿秤,他們每周都會2-3次到蔬菜批發市場、周邊的菜場和超市去打探菜價,有時遇到較真的攤販,管理員就帶他們去別的市場轉轉,讓他們心服口服。
見記者採訪,家住關山大道保利花園的李爹爹主動對記者說:「這個菜場菜價確實便宜,而且賣相好,菜場也乾淨衛生,我來這裡買菜五六年了。」
菜場副經理鄒瑜表示,如今菜場每天客流量1.2萬人,比三年前翻番。
記者就豆角、有機花菜、絲瓜三個菜品,與附近一家批零兼營的菜場比較,有機花菜持平,絲瓜和豆角華中科大菜場便宜。
如果玩秤就趕出菜場
「華中科大菜場管玩秤是最嚴的,三年沒有一起關於缺斤少兩的投訴。全國各地的同行都來學經驗。」洪山區質監局計量科蘇科長說。
昨晨,記者看到,管理人員在巡查中,隨意將對講機放到6個攤販秤臺上,顯示均為295克。「對講機就是295克,平時巡查時就靠它。」鄂駿介紹,但凡玩秤,第一次不僅10倍賠償,還停業寫檢討並對外公布,第二次就直接取消經營權。
菜販們表示,以前確實有同行玩秤被罰,不光彩也沒意思。重慶小夥陳小武說:「菜市場的名氣打出來了,來買菜的客流明顯增多了,地大的老師和附近的居民都到我們這裡來買。我每天都要進上千斤菜。」
華中科大退休教師陳老師說:「這個市場確實管得好,無論水產還是蔬菜,絕不差一兩。」
15年不漲攤位費
15年菜攤費沒變,是真的嗎?
49歲的陳興全26年前隨父來華中科大賣菜,他說,「這個菜場2000年開業,15年攤位費確實沒變。」來自陽新的駱師傅等多位攤販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集貿市場靠什麼支撐運營呢?「這個市場就姓『公』。」鄂駿介紹,讓利於民,這是學校和後勤集團的定位。市場運營成本主要靠賣日用百貨的門面支撐,另外在「省」字上做文章,辦公室的防盜門生鏽都沒換,能用就行,菜價標牌沒收攤販一分錢,是找學校木工定製的。
漬水和腥臭味是大多數菜場的衛生頑症。該市場規定殺魚必須在盆子裡,垃圾要及時清理。菜販如隨意扔菜,要罰款並通報批評。每半個月菜場所有經營戶進行搬家式大掃除,不合格的停業繼續打掃衛生。「雖然還是大棚菜場,依舊水泥地面,但菜場用管理彌補硬體設施不足,經營戶都很配合,10年以上的老經營戶超8成。」鄒瑜說。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