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舉行的歐盟峰會,是德國擔當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六個月中的最後一次歐盟峰會。
本周的歐盟峰會,對於27個成員國組成的歐盟來說,挑戰前所未有:新冠疫情讓歐盟陷入了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此外,還有包括懸而未決的英國脫歐議題,以及匈牙利和波蘭兩個東歐國家和其他25個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破壞性分裂。
這一系列問題,都讓擔當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德國及其總理默克爾頭痛不已。
從下個月起的6個月,葡萄牙將接替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而在9個月之後,德國將舉行大選,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明確表示不尋求連任,在此之後,德國和歐洲將進入「後默克爾時代」。
在本周的這次峰會上,這一系列的爭端威脅著歐盟前不久達成的一項非凡政績——11月10日,歐洲議會與歐盟27國就歐盟2021年至2027年1.8萬億歐元長期預算達成共識,其中包括歐洲議會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達成的將歐盟預算資金支付與遵守法治掛鈎的協議條款。
該條款規定,如果成員國有威脅「民主價值觀、人權和法治獨立」的情形發生,歐盟委員會可在多數成員同意的情況下,啟動針對該國的資金凍結機制。這項長期預算案還需要在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獲得通過。
歐洲外交關係理事會柏林辦事處負責人Jana Puglierin稱:
長期預算的共識,本將成為德國總理的主要政治遺產,甚至也許是默克爾擔任德國總理期間能拿得出手的「巔峰之作」,但目前,這一共識卻是命懸一線。
匈牙利和波蘭挑戰歐盟預算案
11月16日,匈牙利和波蘭領導人以歐盟「將預算撥款與尊重法治掛鈎」為由否決了預算案,直接導致7500億歐元的疫情後歐洲經濟重建計劃無法啟動。
在這一共識中,包括歐洲議會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達成的將歐盟預算資金支付與遵守法治掛鈎的協議條款。該條款規定,如果成員國有威脅「民主價值觀、人權和法治獨立」的情形發生,歐盟委員會可在多數成員同意的情況下,啟動針對該國的資金凍結機制。這項長期預算案還需要在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獲得通過。
德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的Josef Janning說:
默克爾正在盡全力地尋找大家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但是當一個成員國威脅動用否決權時,這就是在給她下絆子。
潛在的否決票影響深遠。
歐盟各國領導人一直希望利用本周的峰會就歐盟的排放目標達成一項重要協議,即計劃到2030年減排55%。但這些計劃能否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有多少資金可用。
因此,有歐盟的外交官警告說,如果沒有達成預算協議及復甦基金,歐盟的氣候議題框架可能就此脫軌。
英國脫歐仍無定數
困擾歐盟的不只是錢的問題,英國「脫歐」談判也開始進入「高壓時間」。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報導,由於歐盟領導人正在集中精力抗擊疫情,對於「脫歐」談判的進展並不關注,這導致歐盟「脫歐」事務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壓力巨大。
報導稱,英國和歐盟達成貿易協議的期限實際是11月23日,雙方需要於期限前將文件交給歐盟翻譯員翻譯成為除了英語以外的歐盟23種官方語言,才能趕在年底前通過協議,否則將面臨「技術障礙」。法國、荷蘭和西班牙則擔心過於急切達成協議可能會傷害歐盟的利益,還不如直接無協議「脫歐」。
法國政府負責歐洲事務的國務秘書博納12月4日再次警告,歐盟和英國仍然有可能無法達成相關協議;如果歐英雙方不能達成很好的協議,法國將對協議予以否決。
博納表示,他想就歐英談判的相關議題告訴法國的漁民、生產者和廣大民眾,法方不會接受「惡劣協議」。他說,每個國家都有否決權,法國將對協議草案文本自行展開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