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之於太空實在太過於渺小,猶如滄海一粟。古往今來,神秘而浩瀚的宇宙總是吸引人類前去探索。人們總是會設想:人類何時才能走出地球,尋找到更廣泛的生存空間?除了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中還會存在生命體嗎?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國也紛紛展開了太空領域的研究,航天事業應然而生。探索太空不僅僅是尋找未知,對於地球上人類的現有生活也著不小的幫助。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廣泛運用的導航系統,就需要通過向太空中發射人造衛星,運用雷達和衛星系統技術來實現精準定位。
同一軌道是不能發射另一個人造衛星的,在有限的空間裡,誰率先發射衛星,就可以佔領這個太空軌道。所以,人造衛星的發射數量,一定程度上來說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航天科技水平。世界上發射人造衛星較多的國家,基本就是中美俄三個科技大國了。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這三個國家的衛星數量各是多少,進行一個排名,其中中國的數字則令人驕傲。
我們先來說說美國。綜合實力最為強大的美國在航天領域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是世界上發展人造衛星最多的國家。據公開的資料顯示,美國在太空中發射的衛星數量高達600顆,這個數量佔據著絕對的優勢,排名第一。
這並不奇怪,美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擁有足夠的資本去支持航天事業的發展。早在1958年,美國就往太空中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名為「探險者」。
實際上,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它在當時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去支持本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蘇聯解體後,其大量科技和軍事遺產都由俄羅斯繼承,但是俄羅斯卻深陷經濟蕭條的泥沼,因此本國的航天事業並沒有較為明顯的進展,衛星數量僅有135顆左右。
中國在航天領域的起步是晚於美俄的,目前中國發射的人造衛星共計200顆左右,這個數量雖然和美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已經超過了俄羅斯,排名第二,令國人感到驕傲。這些都是國內航天科學家們夜以繼日奮鬥的結果。
目前中國每年平均會往太空中發射20顆左右的人造衛星,也已經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壟斷,建立並開放了屬於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即北鬥定位系統。
中國的航天事業雖然落後在起跑線上,但是我們的發展速度卻是最快的,且發展速度正穩步上升。在科學研究領域,追求的便是嚴謹,我國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在時間內超過美國,而是像現在這樣做到腳踏實地、穩步發展。
從事實上來看,中美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未來在航天領域登頂,對於中國來說也不是不可能。所以我們要牢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科技領域繼續探索和創新,堅持不懈地提高本國的科學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