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種人需要混幾代白人,膚色才會變白?

2020-12-12 八兩科學

在一個半世紀前,科學家將人類按膚色分為3個不同的人種(種族):黑種人、黃種人及白種人,細分之下還有棕色人種。這幾大人種之間不僅膚色差異大,而且體格、毛髮和眼睛顏色、某器官長度等等都不一樣。但無論差異有多大,各個人種之間都不存在生殖隔離,可以自由結合併繁育後代,混血兒到處可見。

那麼問題來了,黃種人、黑人和白人的地域曾相隔了幾萬年,為什麼沒有形成生殖隔離?

人類屬於同一個種!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了解什麼是生殖隔離。在科學層面上,生殖隔離一般用來界定物種。通俗來說,如果兩個族群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它們屬於不同的物種。其中生殖隔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同物種之間不會結合(普遍現象),另一種則是不同物種能相結合,但所產下的後代沒有生育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馬和驢生下的騾子沒有生育能力,因為騾子的染色體不成對

至於為什麼人類不同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答案很簡單,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以及棕色人種都屬於人屬(Homo sapiens),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而不是不同的物種。再者,「種族」二字只是過去人們根據語言、膚色和相貌等外部特徵劃分而來,屬於文化(社會)概念,不是生物學的概念。

但歸根結底,人類各個人種之間沒有形成生殖隔離,主要還是人種分化的時間太短了。

根據人類學家的研究推測,人類整個繁衍歷史只約短短的幾百萬年。在大約80萬年前,非洲的尼安德特人和智人開始分道揚鑣。尼安德特人到達歐洲後,一部分又進化出了丹尼索瓦人。而一直蝸居在非洲智人約20萬年前走出非洲(也有理論說是7萬年前走出非洲),最後在大約3-4萬年前被智人滅掉。

不過現代基因測序顯示,現代人類大約有1%-4%的基因來源於尼安德特人。也就是說,非洲智人在滅絕尼安德特人的戰爭過程中曾與尼安德特人通婚,還誕生了數量不少的混血後代。顯然,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分化了幾十萬年都沒有形成生殖隔離,現代人種的分化才幾萬年,基因積累的變異太少不足以形成生殖隔離。要積累足夠多的變異,至少要以百萬年為單位。比如黑猩猩與人類的祖先在600多萬年前分開,這才真正形成了生殖隔離。

歐洲人如何成為「白人」?

既然現代人都是同源的,為什麼在膚色上有這麼大的差異呢?正如其他人指出的,膚色的變化由體內黑色素的變化控制。表面上看,人類的膚色與太陽光照強度有直接關係,膚色的變化主要是體內黑色素產生變化。但本質上,是維生素D生成和防護紫外線之間的平衡。

維生素D對人體各種生理過程都很重要,例如骨骼發育和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但維生素D在許多食物中都不是天然存在的,主要是通過暴露在陽光下產生的。

這裡可以將黑色素的產生視為一種蹺蹺板。如果紫外線持續不斷且強烈,那麼您獲得的陽光就足以生產所需的維生素D。在這些情況下,您需要大量黑色素生成以防止細胞受損。另一方面,當陽光很少或變化很大時,光線對細胞造成損害的風險確實很小。在這種情況下,過多的黑色素就會成為限制因素。而減少黑色素可以使紫外線更輕鬆地穿透皮膚,從而產生更多的維生素D。

通俗來說就是:

高紫外線=細胞傷害風險高,易於製造維生素D→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增加黑色素;

低紫外線=細胞傷害風險低,難以製造維生素D→為更易獲得維生素D=減少黑色素;

因此當人類走出非洲進入歐洲,從低緯度地區進入了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人類為保暖穿上厚厚的皮毛。太陽光強度變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黑色素了。而皮膚合成黑色素也需要耗費能量的,減少黑色素的個體獲得了生存優勢。久而久之,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類的膚色就變得越來越淺了。

所以歐洲人的膚色在1萬年前還是和非洲人一樣,都是那麼黝黑。有研究佐證: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在一具具有1萬年歷史的遠古遺骸「切達人(Cheddar Man)」的頭顱中取出DNA作臉部重建,結果顯示英國人祖先竟是黑皮膚、藍眼睛和黑色捲髮

而科學家檢測發現,歐洲人由黑變白的關鍵是SLC24A5基因的出現,出現時間應該是在7000年前。也就是說歐洲人的膚色變成白色與古埃及文明只相差2000年左右。

另外研究表明,最初的歐洲人由三個不同的群體組成。第一批進入歐洲是以狩獵為主的人類祖先,大約在40000年前。第二批是大約7000-9000年前,來自中東(可能是土耳其)的人類進入歐洲。第三批是歐亞大陸的原始印歐人祖先,約在4500年前進入歐洲,接著他們徵服了整個歐洲。

黑人需要混幾代白人,膚色才會變白?

相信大家都清楚,不同膚色的人種結合,他們後代的膚色也會有所改變,不過黑人與白人結合的後代都是黑色皮膚(當然,並不是絕對百分百的黑色皮膚)。那黑人需要混幾代白人,膚色才會變白?

答案是5代或更少,即第一代黑白結合的後代都與白種人結合。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普希金。普希金的外曾祖父是純正的黑人,到普希金是第三代混血,其身上依舊還有黑人特徵。但到了普希金的外孫女(第五代混血),基本上沒有黑人特徵了。

那黑人和白人的結晶有沒有可能出現白人呢?也有,概率是四分之一。

最後:

其實生殖隔離是基因保護的一種機制。有了生殖隔離,地球物種才會豐富而又不會亂套,生物界才會有序。

相關焦點

  • 黑人需混血幾代,才能接近白人或黃種人膚色,無明顯黑人特徵?
    在4大人種中(白人、黑人、黃種人和棕種人),黑人的體貌特徵是最為明顯的。他們膚色黝黑,頭髮黑呈波浪或鬈曲,黑眼睛,鼻子寬扁,鼻根低矮或中等,鼻突出度小、鼻孔橫徑較大,凸唇,口寬度大,嘴唇厚,鬍子和體毛較少等等。
  • 印度人那麼黑為啥屬於白種人,區分黑種人和白種人不是靠膚色嗎?
    地球上有70億人口,就要劃分為四個大類分別是黃種人種,白種人中,黑種人種和棕色人種。在這其中白種人的數量是最多的,佔了總人數的55%。現在也是呈現著逐年上升的趨勢。其次就是黃種人了,我們黃皮膚大約佔了人類總數的37%,黑種人佔了總人數的8%,棕色人種佔據的比例是最小的也就是說全球的人加在一起,白種人佔了一大部分,基本上是兩個人當中就會有一個是白種人。在很多人看來,世界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因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是中國和印度,而這兩個國家都屬於東方國家。在中國和印度他們看起來並不是白種人,我們都知道中國是黃種人。
  • 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完全擁有白人特徵?
    比如:已經退役的NBA球星諾維斯基就是個典型的案例,他老婆屬於黑種人,他則屬於白種人,他們一共有4個孩子,老大的膚色和特點與黑人差不多,老二則是呈現中間態,介於白人和黑人之間,而老三和老四則是很典型的白種人的膚色和特點。
  • 印度人明明長得很黑,為何卻不是黑種人,而是白種人呢?
    寫在前面:印度人長得那麼黑,為什麼卻屬於白種人,而不是黑種人?地球上的70億人口,主要可以分為4大人種:白色人種、黃色人種、黑色人種和棕色人種。這其中,白種人數量最多,佔人類總數的55%;其次是黃種人,大約佔人類總數的37%;其次是黑種人,大約佔人類總數的8%。也就是說,全世界白種人的數量,超過了人類總數的一半。但是在很多網友的眼裡,世界不是這樣子的。因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是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都是東方國家。
  • 四大人種因何而分,膚色黝黑的印度人為何大都被歸為白人
    北歐人種高加索人種又可分為北歐顯白人種與地中海暗白人種南北兩大類,「北歐白人」膚色更白,身材更高大,且常有金髮碧眼的特徵,而「地中海白人」膚色、發色、眼色都較深,與黃種人差不多,大鬍子印度人也屬於暗白人種,擁有大眼睛、高鼻深目等特徵三、尼格羅人種又稱非洲人種,俗稱黑種人,其原生地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廣大地區,主要體型特徵為黑皮膚
  • 膚色怎麼和全世界都不一樣?
    白種人的定義丨你說的白是什麼白 人種,是體質學概念,涉及人體生理結構,不止膚色、毛髮等表面特徵。 白種人,又稱歐羅巴人種、高加索人種,並非僅指傳統歐洲白人。地中海區域南歐人,及周邊西亞人、北非人,還有南亞人,他們皮膚要比歐洲白人深,但他們真的是白人。 白人原住民分布: 歐洲、北非、西亞、中亞和南亞。澳大利亞人是早年被流放的歐洲人。 人種認定,除了膚色和外觀特徵,還有生理認證,比如骨骼。
  • 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其實並不是我們的膚色真的從白色變成了黃色,而是世界變了人們的看法思想變了而已在人類的歷史上種族被分為三六九等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同樣世界上的人也根據膚色和體質等特點,把這個世界的所有人給分為了三大種類: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也有得分為四個種類在加上一個棕色人種。
  • 為什麼在印度會有白人和黑人之分?而且皮膚越白的人,地位也越高
    馬上就要過年了,想必大家內心非常的期盼,有的人盼望著回家和家人團聚,也有很多人願意利用假期時間,好好出去走走,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不知道各位朋友們,大家有什麼樣的想法呢?雖然現在出國旅遊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出國能夠看到一些美麗的風景,還能看異國的風採,品嘗各種各地的美食。
  • 基督教的耶穌變「白」史:本是中東深膚色人的耶穌為何成了白人
    雖然在聖經裡並沒有對耶穌外貌的具體描寫,但根據聖經所載耶穌生活過戰鬥過的環境來看,至少耶穌在外貌上應該是更接近中東的深膚色,而非歐洲的白膚色;黑髮黑眼的可能也遠遠高於金髮碧眼。但為什麼大家卻默認了白耶穌呢?(這真的不是顏值的問題) 當基督教處於萌芽時期,耶穌他老人家在教眾的心裡並沒有具體形象。
  • 黃種人體質稍遜一籌?白種人和黑種人,體質上更佔優勢?
    在如今這個社會群體中,有著不同的群體,國家與國家不同,也會產生差異感,從膚色就能明顯看出不同,主要會有三種膚色,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黃種人就是中國人,那首《龍的傳人》中就有描述,我們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炎黃子孫。
  • 印度人皮膚黑,為什麼是白種人?東亞人有的很白,卻是黃種人?
    首先,印度主要是由白種人構成的,並不是所有的印度人都是白種人,就好像你不能說法國人都是白種人一樣。對於東亞人也一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黃種人,比如我國的西北少數民族大部分都是白種人。世界人種分布圖其次,人種的劃分是一般是根據面部骨骼來劃分,而不是根據膚色,並不能簡單的認為皮膚白就是白種人,皮膚黑就不是白種人。
  • 中國人追求「白」,卻沒想到「黑皮膚」還有這等神奇作用!
    大家都知道咱們中國人追求白富美,以白為美,更是認為「一白遮百醜」,卻不曾想到,原來黑皮膚還有我們所不知道的作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膚色深的人,其實更加容易被曬黑!三種人膚色加深變黑的程度是:黑人最快,白人最慢,我們黃種人介於二者之間!
  • 印度人是白種人還是黑種人?專家給出正確的答案,很多人不信
    白種人還是黑種人?亦或者黃種人?美國NUI研究機構專家麥克給出了正確的答案,麥克說:印度人是白種人!這個答案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之外,印度人明明是棕黑皮膚,為何與白種人扯上關係了?   麥克給出了研究成果,他說現代印度人可能是淺膚色的遠古歐亞人群、印歐人群和比較深色的古亞洲人、南亞土著融合的後代,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印度父系近一半的人是印歐人類型。
  • 康有為人種改造:鼓勵中國男娶白人女,計劃100後中國人是白人
    康有為是中國維新運動的先驅,可以說他的思想非常開放,畢竟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當時康有為在學習西方文化的時候,卻不知好歹,竟然把西方人種學也引入了中國,康有為認為西方「白人至上」的思想應該在中國也奉行。
  • 為何跟亞洲普遍膚色不同
    印度人有著自己的文明,印度人的祖先,是印第安人與蘇門答臘人的後裔,在幾千年的雜婚風俗下,印度出現了白色人種與棕色人。如果和我們相比,印度人似乎黑了點;但是如果和非洲黑人相比,印度人又白了點,感覺印度人就處在這種不黑不白的中間狀態,看著讓人很不舒服。
  • 這個世界上並不只有黑人,白人,黃種人,其實還有一種你不知道
    很多人的印象裡會覺得世界上只有黑人,白人,黃種人這三種膚色的人種,實際上,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四種人種,接下來依次介紹一下黃種人他們的主要特徵是黑色且較為硬直的頭髮,眼有內眥褶,體毛不發達,淺膚色。黑種人主要特徵是黑色呈小捲曲狀的毛髮,一般分成南非和北非兩個類型,前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鼻矮,通常為圓顱型,膚色相對較深;後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北的地區,鼻高唇薄,總體膚色較深。
  • 印度獨特的種族文化:達羅毗荼人膚色很黑,但不屬於黑人
    印度不光有白種人中的雅利安-旁遮普人,還有東北部的黃種人。其中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構成了現今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此外,印度還有膚色和撒哈拉以南類似的黑人。那麼,印度的黑人是從哪裡來的?這是印度人這也是印度人01達羅毗荼人膚色很黑,
  • 為什麼有的人皮膚很白,有的卻很黑?黑的有望變白嗎?
    為什麼有的人皮膚很白,有的卻很黑?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有的人皮膚很白,有的卻很黑?」也很好理解,有些人基因就決定他是比較白的,後天護理地好是我們這種黃皮羨慕不來的。有些人天生就很黑,後天很難變白的,這是一個悲傷的事實。每個人在出生的時候黑色素母細胞就定額定好了。
  • 你見過除了黃、白、黑種人以外的「神秘人種」嗎?快點來看看
    你見過除了黃、白、黑種人以外的「神秘人種」嗎?快點來看看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黃種人,黑種人,白種人和棕色人種之外,人們無意間發現了藍種人,綠巨人和紅種人。這也引起了很多科學家們的重視,都在為此研究其原因以及改變之法。藍色人種。曾經有一支探索隊伍,在非洲西部的一個原始部落發現了一些擁有著藍色皮膚的部落。
  • 既然黑人這麼受歧視,為什麼在美國還有白人與黑人通婚呢
    中國是一個黃種人的國家,在中國你幾乎看不到白種人和黑種人。即使你偶爾在中國看到白人和黑人,也一定不是中國人,而是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在中國,判斷一個人是否是中國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他的膚色。黃種人是中國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是外國人。而在美國,它不起作用,錯誤率至少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