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印象裡會覺得世界上只有黑人,白人,黃種人這三種膚色的人種,實際上,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四種人種,接下來依次介紹一下
黃種人
他們的主要特徵是黑色且較為硬直的頭髮,眼有內眥褶,體毛不發達,淺膚色。主要包括分布在亞洲東南部的東南亞人、東部的東亞人、西伯利亞人以及位於南北美洲的大陸上的印第安人。
還有北海道阿依努人、太平洋群島的玻里尼西亞人在相貌體質上具有類似地中海人種的特徵,同時兼有一些蒙古人種特點,分子人類學證實了這兩者的基因出自亞洲,與蒙古人種同源,與歐洲人沒有密切的遺傳關係,其獨特體質也許是在隔絕的孤島中獨立進化的結果。
黑種人
主要特徵是黑色呈小捲曲狀的毛髮,一般分成南非和北非兩個類型,前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鼻矮,通常為圓顱型,膚色相對較深;後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北的地區,鼻高唇薄,總體膚色較深。
白種人
主要特徵是呈大波浪狀且較為細軟的毛髮,毛髮顏色主要有:白、金、紅、棕、黑等主要的五種大色調,顴骨不明顯,鼻高唇薄,通常為長顱型,膚色較淺。白色人種主要起源自白人化之後的北非土著,後來經過長期的演化和定居,擴散到北非、西亞、中亞、南亞、歐洲以及16世紀以來逐漸擴散至整個大洋洲和南北美洲。
棕種人
這個人種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他們也是完全獨立的
主要特徵是粗壯的眉弓 、通常為長顱型、黑色捲髮、下顎粗大、突頜、巧克力色膚色、眼睛深棕色或者黑色。一般來說,棕色人種包括澳大利亞土著人、美拉尼西亞人、巴布亞人和維達人(原始澳大利亞人)等支系。棕色人種是大洋洲、南亞次大陸和南洋群島地區最早的居民,過去曾廣泛分布於大洋洲、東南亞及南亞地區,但是在白人和黃種人到來後受到新移民排擠。只有美拉尼西亞人和巴布亞人仍是大洋洲島嶼的主要居民,其餘人群僅分布在澳洲、南亞次大陸、南洋群島部分偏僻地區的深山或沙漠裡。
四大人種是以人類膚色將人分為四大人種。最早的人種分類,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墳墓的壁畫,它以不同的顏色區別人類,將人類分為四種。將埃及人塗以赤色;東方人塗以黃色;南方尼格羅人塗以黑色;北方人塗以白色。成為今日將人類分成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棕種人的基礎。
1684年,法國內科醫師伯爾尼埃(Francios Bernier)將全人類分為4個人種,即歐洲人、遠東人、黑人和拉普人。
1735年瑞典生物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é),在出版的《自然系統》一書中,依據膚色和地理分布的不同,將人類劃分為四個亞種(Sub-species),俗稱「四大人種」:亞洲的黃色人種,歐洲的白色人種,非洲的黑色人種,美洲的紅色人種。
1781年德國解剖學家布魯門巴赫(Johann F.Blumenbach)根據顱骨測量研究結果,作出了更為系統的劃分法,將全人類劃分為五大人種:白種、黃種、棕種、黑種和紅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