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人心!由浙江大學研製的皮星三號A星在酒泉搭載發射成功!

2020-12-06 浙江大學

2020年6月17日15時1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

高分九號03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

搭載發射的皮星三號A星由浙江大學研製,主要對多模式測控應答機、星載綜合電子系統等皮納衛星技術進行在軌試驗;和德五號衛星由北京和德宇航技術有限公司研製,可在軌開展全球船舶航行狀態採集、全球航班飛行狀態採集和全球物聯網信息採集。

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5次飛行。

內容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原始來源:央視新聞;原標題《高分九號03星發射成功 搭載發射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編輯:向冬雪)

今日編輯:佳樂

責任編輯:李靈

相關焦點

  • 高分九號05星發射成功
    2020年8月23日10時2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5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多功能試驗衛星、天拓五號衛星。高分九號05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
  • 長徵6號首秀一箭20星:暴露恐怖的東風41-長徵,六號,一箭20星,天文...
    2013年4月26日12時13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多星」髮式,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首顆衛星「高分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同時還成功搭載發射了兩個荷蘭衛星分配器和三顆分別由厄瓜多、阿根廷和土耳其研製的小衛星。
  •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中國經濟網酒泉8月16日電(記者佘惠敏杜芳)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 一箭13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
    一箭13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慎終如始 眾志成城——北航在行動北京時間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製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
  • 快舟一號成功發射行雲二號衛星
    本報北京5月12日電 (餘建斌、朱霄雄)5月12日9時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參觀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泉城外,碧雲端,海洋衛星衝蒼穹
    參觀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泉城外,碧雲端,海洋衛星衝蒼穹 2020-09-23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繼星「鵲橋」發射成功建立地月通信 嫦娥四號年底「奔月」
    而此次發射所搭載的「龍江一號」「龍江二號」則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的月球軌道編隊超長波天文觀測微衛星。  「嫦娥」奔月先架「鵲橋」  2008年4月25日,我國首顆數據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1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2011年7月11日,我國成功發射天鏈一號02星。02星主要用於中國神舟載人飛船及載人太空飛行器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  2012年7月25日,「天鏈一號03星」順利發射升空。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將有效服務我國自然資源調查監管
    央視網消息:今天(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自然資源部為該衛星工程牽頭主用戶部門。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7次發射。海洋二號衛星明年完成組網 預警海洋災害今天發射的海洋二號C衛星是海洋二號系列的第三顆星,此前發射的A星是試驗星,B星已經進入業務化運行。
  • ——「風雲四號」衛星順利抵達發射基地
    這架飛機上搭載的神秘「乘客」下機後,馬上被「保鏢」送至50公裡外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不到2個月之後,它將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送至距離地球3600公裡外的軌道中,「捕捉」大氣中的雲雨和雷電。沒錯,這位神秘的「乘客」就是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星——「風雲四號」科學試驗衛星。對了,它的頭銜可了不得,世界上首個「一個頂倆」、可抓閃電的高軌氣象衛星說的就是它!
  • 「北理工1號」衛星成功發射 將首次驗證「空間帆球技術」
    2019年7月25日下午13:00,「北理工1號」衛星搭乘星際榮耀公司的雙曲線一號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進入距地面300千米的地球軌道。據了解,這將是國內第一次在太空發射任務中使用和驗證空間帆球技術。
  • 長徵六號一箭發射20星 解讀「天女散花」背後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的「首秀」就創造了國內單次發射衛星數量之最,僅次於美俄兩國,這標誌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功突破和掌握了多星發射技術,為我國發展系列化、標準化的多星發射接口裝置,推動小衛星技術發展與應用奠定了技術基礎,同時也標誌著我國在運載火箭現代化、模塊化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那麼,讓剛「出道」的長六火箭帶20個「孩子」出遠門是一種什麼體驗?
  • 天儀研究院第14星發射成功!聯合一汽馬自達CX-4將Flag立上天
    北京時間 2019年8月31日上午7點41分,由天儀研究院自主研製的瀟湘一號07星搭載快舟一號甲型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天儀研究院的第8次太空任務,至此天儀已成功將14顆衛星送入太空為客戶提供在軌服務,在衛星發射數量和服務能力上繼續領跑中國民營航天。
  • 「一箭七星」發射成功 「金牌火箭」長二丁再拓潛能
    中新社上海2月2日電 題:「一箭七星」發射成功 「金牌火箭」長二丁再拓潛能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的消息,2月2日,由該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二號丁火箭(以下簡稱長二丁)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張衡一號」以及其他6顆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2018年宇航發射圓滿收官,長徵火箭37次發射全勝戰績創造歷史!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ID:cascwx)12月29日消息,12月29日16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二丁火箭/遠徵三號上面級成功將首顆鴻雁星座試驗星「重慶號」和6顆雲海二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宇航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 科學網—我國首顆軟體定義衛星成功發射
    本報訊 11月20日上午7點40分,「天智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行雲工程首發星發射成功,天基物聯網星座要來了!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5月12日9時16分40秒,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星、02星發射升空。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獲悉,作為該集團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行雲二號」將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此次發射成功,也標誌著該集團「行雲工程」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圓滿完成。「行雲二號」雙星有何本領?行雲工程將發揮什麼作用?本文為您講解。
  • 神舟十一號發射時間發射地點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是誰
    據央視網援引《京華時報》10月12日報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計劃將由長徵二號FY11火箭於10月1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乘組由兩名男航天員組成。  據悉,神舟十一號入軌後經變軌調相,將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構成組合體。航天員進入天宮二號開展實驗。組合體運行第30天,兩者分離,航天員乘返回艙返回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 「北理工1號」衛星發射成功 將驗證「帆球技術」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記者魏夢佳)「北理工1號」衛星搭乘由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雙曲線一號遙一長安歐尚號運載火箭2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記者從北京理工大學獲悉,這顆科學技術驗證微型衛星將在太空完成一系列科研驗證任務。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0日12時37分,由廈門大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簡稱「中國電科38所」)等單位聯合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嫦娥四號中繼星成功發射 拉格朗日點是什麼—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