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刻佛像經「土味修復」,真真是一波令人窒息的操作(組圖)

2020-12-13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講解員許鑫(微博@許鑫NixUx)到四川省安嶽石窟想看千年石刻,卻被窟內佛教造像的「土味修復」驚呆了。

看這修復前後的對比,把莊嚴肅穆的佛像,變成了穿紅戴綠的秧歌隊領隊。

此事一出,網友炸了。古代佛像原本的造型、髮飾、衣品紋絡,及莊嚴感蕩然無存!網友稱之為「毀容式修復」,真的半點不過分。

這尊佛像為縣峰門寺摩崖造像,開鑿於南宋,2012年被評為為四川省級文保單位。清冽的佛像本自帶歲月的古樸美感,而經過所謂修繕過後的造像,高飽和度鮮豔的紅黃藍,讓原本充滿仙氣的佛像一秒下凡。

隨後,安嶽縣官方微博發布情況說明,這是20年前群眾自發妝彩,「善男信女」把翻新佛像當成了自己的功德。

安嶽石窟造像被野蠻重修面目全非,讓多少人為之心痛。然而這樣讓人心痛的事情還不止一起!網友在網上紛紛曝出其他類似的情況。

【安嶽淨慧寺造像】

淨慧寺整個造像全部被妝彩,這尊南宋時期1.2米高的數珠手觀音像,描述大足北山的媚態觀音,大約在1999年左右全部被妝彩。

南宋的資中東巖,甚至兩次遭受兒童式妝彩,文物價值大打折扣。

【安嶽縣木魚山摩崖造像】

木魚山摩崖造像,2007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菩薩面部很早有風化。

但是有些人為了評省保,拿水泥給菩薩補臉,看這佛像優美的體態,再看這兩張臉。。。歷史的神韻徹底毀了……

2000年左右千佛寨觀音原貌

補臉後的觀音,真我佛慈悲……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金鳳山摩崖造像】

除了安嶽石窟,四川很多默默無聞的摩崖造像,也都都被如此改造。

例如廣安縣金鳳山摩崖造像。

這裡宋代造像數十尊,尤以水月觀音石刻最為精湛,距今千年,仍神態逼真。因背倚假山夜月,垂眼俯瞰渠江江水而得名。

而改造後的水月觀音……

這是來的青樓女子?這服飾難道是搖搖車的經典配色?

周圍造像的畫風倒是也是非常和諧,這是國家級佛學幼兒園???

是一波令人窒息的操作!

對此,當地文物保護部門如此回應——

【馬鑼困佛寺摩崖造像】

此造像位於四川省樂至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民間俗稱「睡佛」或「臥佛」。

原造像雙眸微睜,嘴唇輕閉,非常安詳端莊,四周有頂禮膜拜弟子20尊

作哀戚狀。

妝彩後的臥佛兩條彎彎的粗眉,加之圓潤的面龐,有一種女版蠟筆小新的感覺。

網友們紛紛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在網上曝出遍地慘案的情況下,微博@文物醫院 發出聲明,表示「沒有經過雕鑿的修復都是可以恢復到原狀的」,真是萬幸!

前些年,這樣的事情也曾發生過。

遼寧省朝陽市景區內一處清代壁畫,經過「修復」基本面目全非,網友戲稱小人兒書都比這畫得好!

這波「連環畫修復」最後處以「50萬元罰款,限期恢復原貌」。但經過這樣的神來之筆,怕是仙女下凡也不能恢復原貌了。

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修復,不僅僅是一種破壞,更是會造成文物歷史研究價值的巨大缺失,甚至是斷代。說嚴重些,這就是對歷史的破壞!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這麼美的造像,如何捨得呢?

對於歷史遺蹟特別是建築物方面,國際上通行的修復原則是「以舊補舊」,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的原貌。

現代人如何修復文物殘存的身體,同時還保持它千年前的風貌,是非常考驗審美的,能在千年後遇到合適的修復師,也是極為難得的。

在《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第二集中,故宮木器組的修復師傅進行的是一尊「遼金時期佛像」的修復工作。

這尊木雕佛造像已經金漆薄弱殘存,但基本保存完好,而佛像其中一個手指頭已經斷落。

修補工作是非常細緻的展開,根據斷痕,把手指頭重新做一個接上。然後「隨色」。要基本上做到和原來的統一。

「以舊補舊」並不那麼簡單,修補師採用的是「自然」的方法,他們把這些灰塵做到手指上面進做舊,讓它和其它指頭無異,更加自然一些。

僅僅是一根斷指,也需要和身體其他部分無異,更何況有些需要修復的是整尊被風化的身體!

與文物修復相比,與文保普及相比,培養人對歷史的敬畏,培養大眾對歷史文物的審美,更加任重而道遠!

所以,要修復的,不只是文物,

還有對待文物的心態吧!

註:文章素材來源於微博@許鑫NixUx,@南腔北調蜀 等

來源:北京日報新媒體京呈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比「土味情話」、「土味老爹」、「土味挖掘機」更可怕的「土味」是什麼?
    佛教自兩漢時期進入中國,在造像方面,先後經歷了魏晉時期帶有犍陀羅異域的風格:然而,他們躲過的時間,躲過了戰火,卻沒有躲過現代「美妝」,真真是令人窒息的一波操作……(圖片來源於網絡)   美妝前不僅是佛造像,土味審美已經滲透到小朋友的世界中了。
  • 千年佛像遭"毀容式"修復!網友:坑祖宗啊
    修復前↓↓↓ 修復後↓↓↓ 用一位行家的話說,修復前的佛像既有唐代粗獷古樸的刀法而修復後的佛像,一看就是用油漆直接刷了一遍,五顏六色,手藝和前些日子大火的河北易縣奶奶廟師出一門,把原本有的美全給毀了。@7封3閉1_DR:這能把古人氣活@遠見南山: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一把黃紫白三色洋牡丹:真是坑祖宗
  • 浙江永嘉霄梵寺現千年石刻佛像 保護供奉該何處安家
    經溫州市文物專家初步鑑定,該組石刻佛像是宋代建造的阿育王塔構件,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2011年4月17日下午,霄梵寺住持智覺法師與當地村民商討後表示:他們有意將該組石刻佛像移交給文物部門。聽到這個消息,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所長蔡鋼鐵和永嘉文物館館長潘浩很欣慰,他們說,智覺法師和當地村民這種積極保護文物的態度,值得提倡和鼓勵。
  • 周末徒步龍洞佛峪般若寺,發現一處石刻新遭人為損毀,令人痛心
    環翠亭周末,與友小聚棲雲居,然後另闢蹊徑,徒步羅圈峪,繞經茶壺泉、佛峪瀑布上遊,至般若寺遺址。般若寺位於南靈臺山之北側,為隋文帝時創建。山崖數十米高,刻有摩崖佛像和文字石刻數十處。般若寺摩崖石刻佛像多為隋開皇七年(587年)至唐乾元二年(759年)所刻。此時正是佛教在中國的鼎盛時期。隋唐時期,濟南佛峪般若寺與長清靈巖寺佛事交流頻繁,時有靈巖寺高僧來般若寺講經論道,一度香火甚旺。佛像雖有破壞,仍可見「褒衣博帶」之唐代佛像特點。
  • 大足石刻臥佛今日啟動修復 修復難度超千手觀音
    今日,位於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旁的世界最大石雕半身臥佛像——全長31米的釋迦牟尼涅槃圖,也就是人們熟知的臥佛啟動整體修復,預計整個修復工作將耗時8年完成。中國石窟研究界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說,大足石刻始建於初唐,至兩宋達到鼎盛,5萬餘尊石刻造像代表了公元9世紀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
  • 中國對這座千年石窟的修復,讓義大利文物保護專家點讚
    原標題:中國對這座千年石窟的修復,讓義大利文物保護專家點讚1000多年前,中國西南一處險峻的山崖中,傳來一陣叮叮噹噹的聲響。一群工匠在崖壁上斧鑿刀刻,一尊尊佛像破石而出……21年前,在非洲摩洛哥舉行的第2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那座山谷及其周邊山頭的5萬餘尊造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繼敦煌莫高窟後,中國第二個石窟類世界文化遺產。5年前,山谷中久負盛名的一尊造像,重新貼上100多萬張金箔,千年前的金光仿佛再現……這是屬於大足石刻的傳奇。
  • 千年石刻大道 石刻瑰寶在懸崖峭壁上一路綻放
    安嶽華嚴洞石刻造像。這些能工巧匠或許正是從安嶽遷至大足,六代獻藝不絕,大足石刻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他們功不可沒。   C石刻大道大佛﹃摩肩接踵﹄   成渝古道串起一條石刻藝術大道,它同時還是一條朝聖大佛之道。從成都出發一路向東,這條古道及附近區域超過10米高的大佛,就多達5座。   安嶽臥佛院,身長21.3米的臥佛,已在這裡的一片崖壁上沉睡上千年。
  • 北京環球影城土味宣傳片翻車,被網友群嘲:土成農家樂
    網友評論:@EX烤肉咖喱棒:就這宣傳水平……看來真是比園博園還荒涼都不敢照園區了@別問我他才是神奇海螺:環球就沒有一點點品控嗎??@痴人LENG:真是土它姥姥給土開門,土到姥姥家了@LuMinions:你們這個客群屬性的定位也太差了吧還有網友說,是不是宣傳經費太緊張了?以為是假號發的土味視頻。
  •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景區採取緊急措施保護文物 不文明旅遊何時休?由於一些千年佛像緊鄰過道,許多遊客伸手觸摸,甚至還有小孩鑽進護欄拍照,令不少佛像都被摸出了包漿。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這嚴重地違反了景區規定;保安人員則表示,佛像本來就在風化,遊客觸摸會加劇損壞。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都在批評遊客這種不文明並且損壞文物的行為。
  • 北京環球影城土味宣傳片,翻車了!被網友群嘲:土成農家樂
    網友評論:@EX烤肉咖喱棒:就這宣傳水平……看來真是比園博園還荒涼都不敢照園區了@別問我他才是神奇海螺:環球就沒有一點點品控嗎??@嘲唧唧嘲唧唧星人:low的打消了我買年卡的念頭@D3公社:說真的這宣傳視頻的質量跟我們老家大集上的廣告有一拼!
  • 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景區回應!
    由於一些千年佛像緊鄰過道,許多遊客伸手觸摸,甚至還有小孩鑽進護欄拍照,令不少佛像都被摸出了包漿。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這嚴重地違反了景區規定;保安人員則表示,佛像本來就在風化,遊客觸摸會加劇損壞。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都在批評遊客這種不文明並且損壞文物的行為。
  • 大學宿舍那些令人窒息的神操作,輔導員:你們是我帶過最野的一屆
    大學宿舍那些令人窒息的神操作,輔導員:你們是我帶過最野的一屆我們都知道在上大學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神操作,一般住校生都會給大家一人配備一把鑰匙的,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要是用的恰到好處,很多的學生不是忘帶鑰匙就是丟在那裡找不著了
  • 「龍捷石刻」陳氏兄弟:齊心念好「石雕經」
    近年來,龍捷石刻全力走品牌路線,著力於產品創新。哥哥陳耿龍作為龍捷石刻營運總監,弟弟陳杰是公司雕刻設計總監,兄弟倆共識一條心,即企業發展注重內在提升,產品開發注重歷史傳承,齊心念好「石雕經」,廣受業內人士好評。據了解,龍捷石刻雕刻種類涵蓋佛像雕刻、古建經幢、欄杆、照壁、家居瑞獸類、茶禪擺件、景觀小品等。
  • 大足石刻千手觀音主尊修復 2015年6月或完工(圖)
    昨日,大足,技術人員在修復千手觀音主尊。 記者 鄒飛 實習生 蔣興宇 攝  昨日,延續千年的民俗活動「寶頂香會」在寶頂山景區如期舉行,數十萬香客齊聚於此,場面壯觀。除新建了禮佛大道、牌坊、遊客服務中心外,景區還擴建了大足石刻博物館,新建一座佔地2萬平方米的博物館廣場,廣場上有趙智鳳塑像、陀羅尼經幢等石刻藝術作品。  據悉,本屆大足石刻國際旅遊文化節將持續到本月24日,期間市民不但可以看到豐富多彩的佛事、民俗活動,還能在渝西非物質文化旅遊商品展示交易活動中買到折扣誘人的旅遊商品。
  • 看了法國自由潛水大師的操作 這才是令人窒息!
    【觀察者網 文/趙可心】世界自由潛水大師紀堯姆•內裡(Guillaume Nery)最近的一波操作,可以稱得上「令人窒息」了。 準確地說,他的人生就是在第一口呼吸和最後一口呼吸之間。
  • 大足石刻彩燈展亮相臺灣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快來欣賞大足石刻別樣的美
    2月3日,在崖壁上久住千年的大足石刻,不遠萬裡,越過海峽,正式在臺灣世界宗教博物館亮相,給臺灣同胞帶來一場石刻文化盛宴。本次展出的文物包括中國國家一級文物宋代釋迦摩尼佛佛像、明成化年間石質鏤空香爐、水月觀音像、柳本尊佛像等多件大足石刻博物館重要藏品。
  • 大足石刻之大足石刻博物館
    大足石刻博物館位於大足寶頂山景區,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展陳面積近5000平方米,是一座集陳列展示、保護、收藏及服務於一體的公益性、
  • 千年石窟佛像竟被化了「彩妝」是誰做的?
    近期,有媒體報導,四川安嶽棲身石窟近千年的唐宋精美石刻造像被人用彩色油漆圖繪,原本古樸端莊的佛像,被彩漆刷得大紅大綠
  • 千年古堤之上,石刻遺存有了守護者
    千年古堤之上,石刻遺存有了守護者 2020-12-22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領略石刻佛像的神韻|東方佛都
    遊覽景區可欣賞規模宏大的摩崖石刻和各類佛像,領略佛教文化的神韻,品味人類技藝的歷史積澱。東方佛都為AAAA級景區,遊玩推薦指數4顆星:★★★★☆。,比如:十八羅漢洞、萬佛洞、地宮等;另一類是洞外的摩崖石刻、相關建築及風光,如:東方臥佛、連心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