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商店」會改變實體零售嗎?

2021-02-25 中外管理雜誌

文|李海丹

從全球趨勢來看,「無人商店」的探索已經四面開花,逐漸形成風口之勢,對下一步線上線下融合必將產生深刻影響。

最近,星巴克發給其員工的一封公開信顯示,星巴克將在美國西雅圖總部大樓內開設專門的移動下單支付商店,該商店內將不設收銀員崗位,從而測試何種支付模式才能最好地為顧客提供便利的服務。

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讓消費者自助下單的「無服務員」模式,受到不少商家和創業者的青睞。從目前的全球趨勢來看,「無人商店」的探索已經四面開花,逐漸形成風口之勢,對下一步線上線下融合必將產生深刻影響。

「自助結帳」悄然興起

零售業藉助網際網路工具,建立了「智能零售+體驗式消費」的商業模式。在歐美國家的很多賣場,往往設有「無人收銀通道」,如果顧客不願意排隊等待,選擇在機器上通過掃描貨物結帳即可。但它們普遍還沒有跨出「無收銀員」的一步。

2015年,杭州一家名為華潤萬家的便利店和北京的一家全時便利店試驗了無人收銀模式,顧客買完東西後自行計算付費金額、自助結帳,隨後這一模式在國內賣場大量湧現。

到現在,「無人商店」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拓展。2016年12月,亞馬遜宣布將開設一家無須排隊結帳的實體店——Amazon Go。顧客只需要在進門時刷一次二維碼,拿上想要購買的商品,就可以大搖大擺地走出商店。其原理是,在顧客購物過程中設立了智能識別系統,而當其穿過特別設立的「交易區」時,該店的智能系統會自動識別消費者身份,並從中算出用戶的花銷並從顧客的亞馬遜帳戶中扣款。

除了購物系統的智能化,有些商家也設法將結帳機「智能化」。同樣是在去年12月,日本松下集團聯合日本線下連鎖零售商店LAWSON推出了一套完全自動化的自助結帳機,機器可自動幫助顧客完成裝袋和計價步驟。

「無人商店」向垂直領域滲透


如今,「無人商店」已受到垂直領域的零售商的青睞。比如:近日一家名為Wheelys的瑞典公司表示,將在上海建立「無人咖啡商店」。商品信息將關聯在手機App上,顧客只需要進入商店掃描產品代碼,就可以購買商品。Wheelys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MariaDe La Croix表示:「我們相信在未來5-10年內,無人商店應該能成為普遍的現象。」

在中國,攜程推出了「自助入離機」,藉助這一自助終端,顧客能夠像自助值機一樣,在酒店自助辦理入住、離店等。具體來說,就是由於該智能終端配備了人臉識別系統,顧客辦理酒店入住時,只需在終端上刷身份證,不僅自動查驗其身份信息,也會同步匹配訂單信息。在此過程中不需要經過酒店前臺,便能在短時間內辦好入住手續。

值得一提的是,「無人商店」的問世源於行動支付方式的廣泛應用。傳統零售的支付行為需要顧客到收銀臺去結算,而近幾年支付方式得到了數位化的改革,尤其是中國消費者已經普遍接受直接通過掃碼的方式來完成支付,這無疑給這一環節的「無人化」探索帶來了巨大的變革風口。

「最好的支付就是忘掉支付」

「無人商店」的優勢,在於顧客購物之後無需排隊,可在無人櫃檯自助結帳,不僅方便,而且可以節省超市過多的人力成本,並提升運營效率。但與此同時也引發了人們的種種擔憂。

第一種擔憂是,如果機器和算法越來越多地取代人類的勞動,可能會造成更多零售從業人員的失業。第二種擔憂是,「無人商店」如果在中國大量出現,可能會因為消費者的誠信或道德上的問題,而面臨「失控」的狀況。因此,「無人商店」的發展是有前提條件的。

「無人商店」和人工收銀將相得益彰

對於第一種擔憂,正在探索「無人商店」模式的日本線下連鎖零售LAWSON作出聲明和表示:自動結帳機器的推出,是希望自動結帳機能夠簡化複雜的零售業。不需要收銀員掃描商品並將貨品裝袋,這會讓整個線下店更加省時省力。松下官方則表示:充分利用物聯網和機器人技術,可以打造出更好的生活方式,打造出更好的線下零售店的服務和物流解決方案。從這兩個角度來看,這種模式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線下零售業的工作人員。

追溯起來,收銀相關的自動化並不是新興事物,自動收銀臺的存在已經有20多年,只是還沒有變成一個主流常態。但人工收銀在短期內很難被取代,畢竟在面對發現、阻止盜竊行為和其他的一些突發事件或者實體店的運營管理上,就現有的技術,機器仍然不及人類。

信用體系是「無人商店」的發展依託

而華潤萬家和全時便利店兩家超市的例證是對第二種擔憂的一場測試。據兩家超市的統計,經過一整天的無人化運行,華潤萬家的便利店在當天總共賣出了1.67萬元的商品,收到顧客的自助付款大約是1.37萬元,但應收帳款和實際收款相差了3000元。

有專家提出,「無人商店」將會是未來零售業發展的一大趨勢。但如果在中國發展,還需要基於成熟的信用體系。這樣很多社會服務、商業服務都有很大的優化空間,消費者也能因此享受到更大的便利和權益。網際網路信用將在未來發揮巨大作用,未來的網際網路信用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將形成新的藍海。

人工智慧進一步助力「無人商店」完善

就發展本質而言,全球性的「無人商店」探索是對線下零售業人力資源的整合與變革。同時,隨著人工智慧、機器視覺等新興技術的進一步完善,「無人商店」的落地應用也將更為廣闊。

今年2月,芝麻信用和億百科技聯合共同推出名為「take go」的無人商店和信用結算系統。億百科技創始人陳海波說:「未來零售一定是基於人工智慧、機器視覺等技術支持的智能零售,智能零售帶給顧客的體驗可以比有人服務更好更快捷,比如人店對話。最好的支付就是忘掉支付,不用現場支付。」 

「無人商店」是新技術在線下應用的產物,而其進一步完善,也必然在新一輪的技術進步中完成。未來,在行動支付領域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國市場,必然是「無人商店」應用的全球潛力市場。

來源:中外管理雜誌

線上支付,立減一千,僅限五席!

相關焦點

  • 無人商店來了 智能新零售時代來臨
    其中,無人商店最貼近一般大眾的消費生活,且具有顛覆電商平臺及傳統零售百貨業的實體經營模式,更受到商業市場的重視。分析這一波無人商店熱潮的興起,可追溯至2016年10月。當時美國新聞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導,在線零售巨人亞馬遜(Amazon)正規劃新型的零售實體店,並打算在10年內開設超過2,000家。
  • 亞馬遜「Plus版無人超市」來了! 新冠疫情下,無人零售商店能否升級...
    據CBinsights統計,超過150家公司正在使用機器視覺、物聯網、RFID等來進行自動化、免人工的實體零售。消費者偏好帶來的商機自助結帳和無人值守商店(如Amazon Go)的熱潮使消費者擺脫了他們最討厭的事情之一:大排長隊。儘管還不是主流,但這種「拿完就走」的體驗還是令許多購物者著迷的。
  • 無人零售領域再添新業態,無人奶茶店會是下一個競爭場景嗎?
    在這家無人奶茶商店中,黑石機器人公司為無人零售業態提供了一種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大眾化產品和服務體驗,讓大眾更深層次的認識了無人零售為傳統行業帶來的革新。同時,如何讓門店客流可識別、可觸達、可分析,這是解決實體零售升級的重要關鍵點。新零售的核心是數據的實時交互,黑石無人奶茶門店與黑石大數據平臺可實時對接回傳數據,將線上線下會員信息融合,實現全渠道的消費者數據運營。
  • 疫情當下無人零售勝利了 盤點2020年無人超市全國十大品牌
    受疫情的影響,無人零售的「無接觸」服務應勢而火了,相比嚴格控制分散時間段去人多的大型超市購物,人們更願意選擇智能無人貨櫃、自助結算設備或者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為主的實體零售中無人值守的超市,減少接觸而又更加便利購物。
  • 無人零售拉開「圈地」大幕 差異化競爭顯現
    隨著2016年亞馬遜高調宣布推出「Amazon Go」智能無人超市項目,無人零售概念正在成為網際網路擁抱實體經濟的又一熱門領域。目前國內近10座城市已出現無人零售「盒子」、商店、體驗館等多種形式的消費場域,各方「圈地」趨勢愈發明顯。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基於不同技術,各方布局無人零售的差異化競爭態勢明顯。
  • 新零售,電商與實體從相殺到相愛
    電商發力新零售的背景馬雲認為「純電商會越來越艱難,純線下零售會越來越艱難,零售線上線下互補,必須結合起來。其實我相信前半句表述的確是馬老師內心真正的焦慮與恐懼。所以有了「五新」趨勢的提法:新零售、新製造、新技術、新金融、新資源;並斷言抓不住這個趨勢,就會被淘汰,而淘汰你的其實不是技術,而是保守的、昨天的思想及不願意學習提升的惰性。
  • 疫情當下無人零售勝利了 盤點2020年無人超市全國十大品牌
    受疫情的影響,無人零售的「無接觸」服務應勢而火了,相比嚴格控制分散時間段去人多的大型超市購物,人們更願意選擇智能無人貨櫃、自助結算設備或者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為主的實體零售中無人值守的超市,減少接觸而又更加便利購物。
  • 亞馬遜試水無人超市 實體書單或顛覆傳統書店模式
    說到個性化的布置,亞馬遜實體書店裡的每本書前面都有一張卡片,上面會顯示書的評分星級、一段讀者在網絡上的評語等。實體店裡的圖書既按常規分類,也按讀者網站購買習慣分類,比如「亞馬遜網站用戶收藏最多的圖書」等。和傳統實體書店把圖書立置、書脊向外的方式不同,亞馬遜的實體書店更多採用封面朝著顧客的方式擺放書籍,讓顧客一目了然。當然,這樣也會佔據更多的空間,讓書店能呈現的書籍少了不少。
  • 【回顧】一周無人零售行業要聞!
    火星盒子的定位是改造存量市場,通過升級傳統商超和便利店的實體門店,實現店內掃碼購物以及無人收銀。玩法目前主要有兩種,針對 C 端的火星兔子,以及面向 B 端的火星惠。(36氪)      怎麼才能將這個零售市場做大?郭鵬程聯想到了智能售賣機。歷經近一年摸索,他聯合做了十餘年傳統配送的好友組建團隊,從機器研發到模式探索,他們於今年二月,正式成立「佔領鮮機」。
  • 亞馬遜的百億無人零售和貝索斯的人民戰爭
    亞馬遜的無人零售技術Just Walk Out即將成為他和沃爾瑪決戰線下的大殺器。近日,亞馬遜在其線下店面Amazon Go(採用了其最新的Just Walk Out無人零售技術)開業之後不久即宣布,全球第一家採用亞馬遜這一技術的第三方商店也將於3月內開業。
  • 零售行業2018發展趨勢:實體零售大有可為!
    導言:全渠道、雲計算、無人零售、新物種、社區便利店……2017年,中國零售業出現很多新的熱門詞彙。人們在為零售業所展現的生機和蓬勃發展而狂歡,又在為零售業隱在迷霧中的未來走向而迷茫。2018年,這個零售元年結束後的第一年,零售業將何去何從?  前不久,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
  • 第一批無人商店快死光了,買買買的未來在哪裡?
    雖然無人店無疑比起傳統商店有著強大的便利性優勢,如顧客無需排隊、快速識別、一刷即付等等,但它只是提供了一個全新但不成熟的無人購物體驗,而並沒有改變商業的核心——盈利。在這個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試驗和解決的過程,它們依然逃避不了門可羅雀的命運。這是一群時代先驅的試水,但也註定只是巨頭間的博弈遊戲。
  • 無人零售,幸福松鼠茶飲智能化的新零售未來
    品牌紛紛向實體下沉,諸如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葉草這樣的零食行業,在與茶飲的結合中衍生了許多新生產品。700億的市場規模,消費市場年增長率高達16%……在體驗消費時代,在客群年輕化迭代的今天,從未有一個品類像新式茶飲那樣,受到年輕人如此歡迎。
  • 沒營業員、商品拿了就走...馬雲的無人商店來了,它會是國民素質「照妖鏡」嗎?
    /來源|中國新聞網(ID:cns2012)近日,阿里巴巴的無人零售商店「淘咖啡」在浙江杭州開門迎客,引起巨大轟動,現場總是人山人海……在這家無人商店裡,購物流程非常簡單:掃碼通過閘機進入店內、選購商品、通過支付門離開商店、支付寶自動扣款支付。不必輸密碼付款、沒有營業員、商品「拿起來就走」!
  • 微容新零售無人售貨機
    微容新零售無人售貨機系統招募各種合作夥伴微容經過1年多的沉澱和經驗積累,微容開發的微容新零售無人售貨系統王者歸來,對無人售貨機做了革命性的改變和創新,不再只是需要到售貨跟前掃碼、現金、刷臉支付等才能購物的無人售貨機系統,從一個傳統道德實體購物工具升級為具有
  • 無人超市武漢上線 疫情後無人零售能否「翻身」?
    在專注於智能零售系統研發的北京卓唯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任飛翔看來,無人零售從火熱到寂寥,主要是因為尚不能回答大爺大媽「買菜更便宜了嗎」的問題。早期無人零售的賣點是更節約人力物力,提高效率。然而,對無人店本身來說,前期店面幾十個監控設備和後臺大量雲端部署都是不小的投入。
  • 實體零售的18個人工智慧應用場景
    儘管對於人工智慧熱潮究竟能走多遠仍處於激烈的爭論中,但與過往的兩次人工智慧帶來的對科技和市場的衝擊波相比,這一次的人工智慧浪潮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卻已大大超出了想像,並且實體零售和電子商務公司也都在不斷將人工智慧整合進自己的業務,並同時衍生出了「智能零售」這一全新概念。
  • 亞馬遜無人商店技術正向其他零售商出售
    2018年,亞馬遜推出了採用「Just Walk Out」技術的無人便利店「Amazon Go」,本著「無需排隊、拿完就走」的理念在當時掀起了一番熱潮。顧客可以下載相應的應用程式,掃描二維碼後走進商店,然後只需隨便拿起想要的東西離開,商品追蹤系統將自動為他們完成結帳。而現在,這一技術將不再是亞馬遜獨佔。
  • 阿里無人超市又來了,還帶了一眾新零售兄弟,就在上海!
    2017年,是中國新零售元年。這年,盒馬鮮生一躍成為「網紅級」產品,「盒區房」成居民購房關鍵指標。這年,阿里無人超市帶領中國「無人零售」從零到一,席捲千億風投關注產業。2017年,阿里新零售究竟做了什麼,它給億萬消費者帶來了哪些生活改變?
  • 沃爾瑪關店、大潤發賣身、宗慶後困惑,你還對新零售一知半解嗎?
    新零售、第四次零售革命、新物種、無人超市、智能便利店、OMO、B2B、區塊鏈、人工智慧。。。這些新名詞好像突然就跳到我們的眼前,它們似乎很遙遠,和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關係。.是啊,不過是幾個名人說的幾個時髦的詞語,有什麼大不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