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2018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發布

2020-12-21 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陸琦)11月22日,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編制的《2018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在廣東湛江舉辦的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發布。

結果顯示,2010~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年均增速3.8%。2017年比上年增長4.5%,總體表現穩中向好。2017年,海洋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9%,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9.7%。其中,服務業在海洋經濟發展中的主體作用不斷增強,海洋第三產業比重達到56.6%;海洋新興產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比上年增長10.2%。

2017年,海洋科技創新投入持續增大,重點監測的海洋科研機構中,科技活動人員比上年增長超過20%,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比上年增長7.9%,專利授權數比上年增長15.3%。

據悉,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包含了發展水平、發展成效和發展潛力3方面的29個三級指標,是對一定時期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量化評價,對於推動我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報》 (2018-11-26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2020江蘇海洋經濟發展指數》22日對外發布
    央廣網南京12月23日消息 記者從江蘇省海洋經濟監測評估中心獲悉,《2020江蘇海洋經濟發展指數》22日對外發布,這是自2018年以來江蘇連續第三年發布該指數。經測算,2019年,江蘇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達到143.8,比上年增長3.4%。
  • 東亞海洋文化和旅遊發展論壇發布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
    9月22日下午,在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承辦的2020東亞海洋文化和旅遊發展論壇上,《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2020)》(以下簡稱「指數報告」)正式發布。該指數報告預判,國際旅遊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恢復。
  • 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發布 青島名列前十
    9月22日下午,在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承辦的2020東亞海洋文化和旅遊發展論壇上,《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2020)》(以下簡稱「指數報告」)正式發布。該指數報告預判,國際旅遊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恢復。
  • 中國海洋經濟總量穩步提高 發展質量「多維度」提升
    長江商報消息 海洋生產總值超過8.9萬億元,對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率達9.1%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發布了《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超過8.9萬億元,同比增長6.2%。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9.1%,拉動國民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
  • 《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發布 國際旅遊有望明年恢復
    9月22日下午,在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承辦的2020東亞海洋文化和旅遊發展論壇上,《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2020)》(以下簡稱「指數報告」)正式發布。該指數報告預判,國際旅遊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恢復。
  • 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2020)發布,青島位列第九
    important}9月22日下午,在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承辦的2020東亞海洋文化和旅遊發展論壇上,《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2020)》(以下簡稱「指數報告」)正式發布。該指數報告預判,國際旅遊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恢復。
  • 2018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_新華網
    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簡稱中國海博會,由國家自然資源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我國唯一保留的國家級綜合性海洋博覽會、國際性經貿展會,是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海洋強國、實施軍民融合戰略、促進海洋經濟交流合作的重要經貿平臺,旨在集中展示我國海洋文明建設、促進各國海洋經貿交流、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 《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發布:國際旅遊明年下半年有望恢復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肖玲玲 李曉哲 實習生 林禕晨  9月22日下午,在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承辦的2020東亞海洋文化和旅遊發展論壇上,《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2020)》(以下簡稱「指數報告」)正式發布。該指數報告預判,國際旅遊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恢復。
  • 《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0》發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自然資源部12月10日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發布了《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總結了2019年全國和沿海地方海洋經濟發展情況。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超過8.9萬億元,同比增長6.2%。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1%,拉動國民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
  • 江蘇第三次發布!2020江蘇海洋發展穩步提高
    12月22日,在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領導下,江蘇省海洋經濟監測評估中心編制並對外發布《2020江蘇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這是自2018年以來江蘇連續第三年發布該指數。   經測算,2019年,江蘇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達到143.8,比上年增長3.4%。其中,發展水平指數為148.5,發展成效指數為142,發展潛力指數為139.4,分別比上年增長2.4%、6.2%、1.9%。總體來看,江蘇海洋經濟發展水平穩步提高,發展成效穩中有進,發展潛力進一步提升,總體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一是發展水平穩步提高。
  • 中國科技創業數字地圖在線發布—新聞—科學網
    值此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來臨之際,由中國科協主辦的「中國科技創業數字地圖與研究報告發布活動」,於5月29日在線上舉辦。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等與會代表在線啟動了數字地圖平臺。 本次發布的數字地圖基於知識圖譜技術,採用大數據分析對多源創新創業數據進行融合處理,抽取出雙創政策、高技術就業人口、研發經費投入、科創企業融資等90項反映中國科技創業發展的分析維度,形成雙創人才、雙創主體、雙創投資、雙創能力、雙創環境、服務載體等6個指標體系按地域進行呈現。
  • 國際旅遊明年下半年有望恢復《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2020)》發布
    中國山東網9月22日訊 9月22日下午,在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承辦的2020東亞海洋文化和旅遊發展論壇上,《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2020)》(以下簡稱「指數報告」)正式發布。該指數報告預判,國際旅遊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恢復。
  • 2020東亞海洋文化和旅遊發展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2020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發布
    9月22日下午,2020東亞海洋文化和旅遊發展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來自國內外的海洋文化、旅遊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通過線上線下共同參會的形式,圍繞東亞海洋文旅融通發展共享經驗、共商發展。論壇上同時發布了《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2020)》,對中日韓和東協9個國家的28個沿海(或島嶼)旅遊目的地進行量化對比,以期促進東亞及東協地區的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
  • 《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0》發布: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發布的《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超過8.9萬億元,同比增長6.2%。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1%,拉動國民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
  • 「中國海洋第一展」:2020海博會在深圳開幕—新聞—科學網
    10月15日上午,被稱為「中國海洋第一展」的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博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主題為「開放合作、共贏共享」。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洋環境預報系統、《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
    會上,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香港科技大學、海爾集團、北京郵電大學等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並發布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洋環境預報系統、《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18)》。來自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及相關單位的22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世界海洋科技發展前沿問題、國內海洋重大需求進行研討。
  • 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在青島發布,中國海洋科創排名躍居第四
    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在青島發布,中國海洋科創排名躍居第四 2020-12-19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內首個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數——《中國夜間經濟發展質量指數1...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袁雪飛報導 11月21日,記者日前從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上獲悉,國內首個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數——《中國夜間經濟發展質量指數1.0(2020)》在現場發布,北京、上海、重慶、成都、三亞、南平等地入圍2020
  • 北極藍皮書(2019卷)發布—新聞—科學網
    近日,《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9卷)發布會暨「北極前沿問題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舉辦。
  •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7》
    12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海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海洋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全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70507億元,比上年增長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