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依山而建,內有「五絕」值得一觀

2020-10-13 少年的第一次旅行

曾家埡村是中國一個十分典型的傳統村落,其位於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劉家鎮內,這個村落有點名氣,是四川省「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但是全國知道的人並不多,而在曾家埡村旁邊有座馬鞍山,山麓之中又藏有一小山,名為金鳳山,金鳳山的山頭有一寺廟,名為馬鞍寺,這個寺廟知道的人就更少了。不過名氣雖小,它底蘊其實很深厚,是綿陽市現在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內有「五絕」更是非常值得一觀。

馬鞍寺修建於明朝洪武年,在清朝康熙年間重建,雖然現在是寺廟,但是馬鞍寺在最開始建造的時候並不是作為禮佛之用,其在最開始建造的時候,是本地的進士汪東洋主持的古龍橋書院,後面才在書院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整個寺廟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6000多平方米,是座獨特的閉合式建築群體。

寺內的古建築群都是依照中軸線呈縱向並列分布的,主要建築有樂樓、廣場、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玉皇殿等建築,兩側並排著13進廂房,所有的建築形成了一個兩進的閉合式的建築群,這種建築布局在四川省內的古代建築群當中極其罕見。整個建築群體造型古樸,門窗的雕刻簡單淡雅,又別具一格,簷柱細膩精巧,具有明顯的四川地方建築特色,這也正是馬鞍寺建築獨特之所在。

寺院正前方的樂樓,是清朝同治年間修建的,是四川省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戲樓之一,為兩層的樓閣式的建築,這也是「五絕」中的第一絕。樂樓的柱基有1.6米左右,下邊是短石柱,一起構成了特殊的高腳柱礎。中部則向外突出,兩側的耳室向內收縮,平面形狀呈凸字形狀,這也是馬鞍寺的一大奇觀。在耳室內牆上還繪製有民間的壁畫、戲班的題記,作為研究清代的戲劇文化、民俗文化提供重要的研究資料。

馬鞍寺內的壁畫當得上是寺內的第二絕,在四川很難看到數量如此眾多的壁畫,甚至可以說是十分稀少,其大多是以工筆畫為主。大雄寶殿內的壁畫是以諸天神佛為題材,仿照唐代吳道子的畫法,繪製技術高超,下筆細膩傳神,為研究佛教藝術提供了不少佐料。除此之外,在寺院內,只要是能作畫的地方,如牆壁、梁柱、挑坊等多處都繪製有壁畫,大部分以展現現實生活、戲劇歷史和神話故事為主,比如有名的劉海戲金蟾、姜太公釣魚、呂洞賓戲牡丹等等,還有部分壁畫則是繪製的花草樹木。

這第三絕便是寺內的清代石碑,其中大部分是記事碑和功德碑,其中最具有研究價值的當屬清朝光緒年間的義學碑,詳細記載了當時寺內創辦的義學宗旨、學規,這是一份研究清朝末年地方教育制度的珍貴歷史資料。馬鞍寺內還保存著文昌帝君的塑像,這是由一整塊檀木雕刻而成的。根據當地的民間傳說,在幾百年以前,當地的信徒把帝君請入馬鞍寺,走了幾天幾夜,就在安放入寺的當天晚上,文昌星突然大亮。不久之後,義學的修建者汪東洋就高中了進士,這也是第四絕。

寺內還有一顆香樟樹,距今400多歲,在樹根須上由長出了一顆小香樟樹,後來老香樟樹逐漸枯死,小香樟樹開始長大,為老樹遮風擋雨,當地的村民把這兩株香樟樹稱為孝心樹,又叫母子連心樹,寓意著生生不息,這便是第五絕。馬鞍寺並不起眼,如果不仔細看,會發現這就是觀感相當普通的民居建築,但是細細一看,馬鞍寺隱匿在山中叢林之間,仿若一處懸空的「山間蜃樓」。其藏身在馬鞍山內,在歷史的歲月中,留下了濃重的色彩,寺內瀰漫著一種慢節奏,舒緩又自然。

相關焦點

  • 四川綿陽最美13處古村落,羌漢融匯風情別樣古韻延綿
    漫步在鐵爐村,放眼望去,一幢幢民居坐落於自然而成的九大灣中,各自依山而建,順應自然又不拘泥於形式,整體風格與三山九灣地形地貌、自然環境和諧統一,棬子樹、香樟樹、古柏樹等古樹散落在村落古建築群中
  • 蜀道咽喉,綿州古城,四川綿陽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
    綿陽古稱綿州、涪城,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地處涪江中上遊地帶,建於西漢,距今已有2200餘年的歷史。綿陽市是歷史文化名城,素有「蜀道咽喉」、「劍門鎖鑰」之稱。這裡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舒適的園林城市環境,以及遍布綿陽境內的奇山秀水、歷史遺蹟、風情民俗。
  • 四川一座寺廟,是四川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築群之一
    四川寺廟旅遊業在四川很多人文風景區中,寺廟旅遊業的發展較為突出,由於四川歷史豐富,很多城市都有寺廟分布,而且在一些寺廟的旅遊人氣、香火旺盛程度上看,它們都能代表一個城市的文化景觀了,當然,由於寺廟發展之間的特色不同
  • 道縣發現明清古建築群 保存完好的有120多棟
    沙田村的明清古建築群。 何紅福 攝 華聲在線3月15日訊(記者 唐善理 通訊員 何紅福 何東升)在道縣仙子腳鎮沙田村,近日發現明清古建築120多棟。古建築群集中在村子中央,現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宅120多棟,至今仍有人居住的有80多棟。這些古民宅特色不一,有的獨家獨廳兩邊開門,有的四五廳合一、四面有門,有的是兩層結構,有的是三層結構。其共同點是,每棟房屋都有精緻美觀的門屏、細緻靈活的窗欞、靈巧生動的飛簷、巧妙實用的天井等。
  • 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建築群,位於美麗的湖南,環境優美依山而建
    流華灣村這個古村落坐落在湖南資興市的三都鎮,這個村落是資興市保存最為完好的湘南古民居群,這個古村落有著四百餘間的古建築房屋,整個村落佔地面積也是相當的遼闊,根據查證這個古村落初建於明代時期,距今約六百多年的歷史文化傳承。
  • 江蘇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被譽為「金陵第一古街」,不是夫子廟
    高淳,地處南京市最南端的區,素有「南京的南大門、南京後花園」的美譽,其歷史非常悠久,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擁有世界最古老的人工運河「胥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時至今日依然發揮著航運作用,還發現有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古老村落。
  • 綿陽十大好玩的地方
    綿陽十大好玩的地方綿陽,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古稱「涪城」、「綿州」,是享譽世界的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故鄉。自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設置涪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後因城址位於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
  • 美麗四川—靚麗綿陽
    綿陽,別名涪城、綿州,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東鄰廣元市的青川縣,南接遂寧市的射洪縣,西接德陽市的羅江縣是黨中央、是國務院批准建設的中國唯一的科技城,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成渝經濟圈七大區域中心之一。因城址位於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
  • 自駕遊之山西平遙古城,古建築群保存太好了,怎麼玩最盡興呢?
    ,且保存極好,並且還有我國最古老的明代古城牆。關於景點,平遙古城有很多第一,凡是翹楚,都值得拜訪,撿重點羅列如下:平遙縣衙位於古城中心,始建於北魏,後數次修葺,目前內部保留建築多為明清風格。縣衙坐北朝南,佔地2600平方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縣衙,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四大縣衙之一。
  • 高淳老街,江蘇省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人少,值得細細咀嚼
    高淳即位於最南端,距南京市市中心約100公裡。網上有調侃:南京的南是哪裡?城南!就是江寧!最南溧水啊!最最南當然要數高淳!高淳雖不是什麼旅遊勝地,也沒有人山人海的熱鬧場面,但它還是有一兩個景點值得細細回味、咀嚼的。其中一個最著名的就是高淳老街。
  • 張谷英古建築群
    歷經幾個朝代的風雨硝煙,張谷英村先後建成房屋1732間,佔地五萬多平方米,天井206個,廳堂237個,至今仍大部分保存完好。房屋大都是依山而建,伴溪而築,到處是曲徑通幽,小橋流水,棟宇相連,氣勢恢宏,成為村落建築中的一種特殊景觀。古村的建築採用中國傳統的磚木結構,規劃匠心獨具,設計巧奪天工;遠觀簷廊銜接,樓閣參差;近看天井相連,復道縱橫。睛不曝日,雨不溼鞋。
  • 四川平武銀嶺村:藏在深山的古村落
    四川平武銀嶺村藏在深山的古村落胡 宇銀嶺村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豆叩羌族鄉,古稱「銀灣堡」,清中葉後稱「銀灣裡」,是綿陽首批13個最美鄉村之一。村內有千年紅豆樹、大清同治四年建築的羌族木製吊腳樓民居建築群、張家祠堂、皇親例贈古墓群、藏寶洞等歷史遺蹟和自然景觀。千年紅豆樹傳統吊腳樓張家祠堂銀嶺村氣候條件適宜茶樹生長,茶業在當地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有老式茶園2200多畝,新式茶園1400多畝,生態觀光茶園300多畝。
  • 雲南麗江束河古鎮保存最完好的古驛站
    麗江 束河 古鎮 束河 古鎮是至今 麗江 壩子保存完好的古驛站,進入 束河 古鎮,你可騎馬直抵 束河 中心集市,在這裡你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一個類似大研鎮古城四方街,聽說這裡在趕集的日子裡異常熱鬧,曾是 麗江 皮毛交易集散之地。
  • 遊覽四川之宜賓名勝古蹟
    由於所處地理位置較偏僻,古鎮保存完好,民風樸實。古鎮四面臨街的小龍溪發源於老君山,溪水清澈見底。河上所建的龍華涼橋與古鎮同樣古老,橋的造型別具風格,橋上瓦屋上掛滿了各種書法的匾額,展現出名家風範。出古鎮過涼橋,便來到了丹霞洞。丹霞洞主要是在懸崖峭壁上鑿成,石窟分別有玉皇洞、古佛洞、老君洞、關聖洞等。
  • 【關注】竇圌山雲巖寺、青林口古建築群、老君山硝洞遺址...
    漢平陽府君闕是國內現存的漢代石闕中保存最完整的雙墓闕,也是研究漢代建築、雕刻藝術、宗教和社會生活的珍貴實物。 青林口古建築群 青林口古建築群位於江油市二郎廟鎮,清代川北集鎮風格。
  • 四川一景區走紅,被稱綿陽版「深山故宮」,距市中心約184公裡
    說到我國著名的古遺蹟景觀,故宮可以說是堪稱之最,在我們的心目中也佔據著無法代替的地位,儘管經歷了百年的風雨,但仍然完整地保留在北京境內,展現了自己的宏偉壯觀的規模,也正是因為故宮的名氣,我國境內的很多的古建築景觀都會以小故宮來稱呼,這些建築或是在建築規模,或是在建築的華麗程度上,或多或少的都與故宮有幾分的相似之處,因此稱之為小故宮
  • 羅馬萬神殿,是古羅馬帝國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建築之一
    羅馬萬神殿,是古羅馬帝國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建築之一,始建於公元前27年。羅馬帝皇修建此用來供奉希臘諸神。此建築也被被米開朗基羅稱為天使的設計。建築十分壯觀,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不把建築底部切掉全是人頭。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萬神殿,是羅馬保存下來的最完整的古老的無梁大殿,大殿內中心穹頂有一個圓形的洞,這是大殿內唯一的採光地方,靠太陽光線形成的光柱照亮大殿。大殿內地方不大,人非常多。非常棒,莊嚴肅穆!周邊有許多餐館和咖啡館。萬神殿內有較詳盡的耶穌受難圖。陽光從穹頂的圓孔中傾瀉而下,洗刷罪孽、減輕苦難。入夜,安靜祥和。
  • 臨海一座古城,為防倭寇而建,卻成了浙江保存「最」完好的所城
    臨海一座古城,為防倭寇而建,卻成了浙江保存「最」完好的所城在A級景區泛濫的今天,到處都是景點,這個那個,大大小小,看得是眼花繚亂,傻傻分不清。中國古城很多,像山東臺兒莊古城、四川閬中古城、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安徽歙縣徽州古城等等,它們的名氣很大,愛好旅遊的人們基本上都知道。其實值得一玩的古城並非只有它們,有些古城名氣雖然不大,但是卻別有一番風味,比如說桃渚城。臨海市的一座古城,當年為防禦倭寇入侵而建,時隔多年,歲月變遷,它卻成為了浙江省保存最完好的所城。
  • 紫霄宮:武當山八大宮觀建築群的主體,保存最完整的宮殿之一!
    周圍山巒天然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霄福地"。紫霄宮是武當山保存較完整的皇家廟觀建築群。同時也是武當山保留比較完整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紫霄宮為武當山歷史上的道教宮觀之一,屬全國道教重點開放宮觀。1932年,第二次革命戰爭時期紅三軍司令部所在地,賀龍元帥曾居此。1982年02月24日,紫霄宮作為皇家廟觀建築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戰場遺蹟「釣魚城」將建遺址博物館
    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戰場遺蹟「釣魚城」將建遺址博物館 2018-10合川區供圖   中新網重慶10月23日電 (記者 鍾旖)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戰場遺址——位於重慶市合川區的釣魚城擬通過新建釣魚城遺址博物館、籌拍《釣魚城》歷史題材影視劇、建設範家堰遺址保護展示工程等方式全面展現釣魚城歷史。  23日,記者隨大型紀錄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體行動文化旅遊考察團走進重慶合川區獲悉以上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