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錶不走自動預警,「智能」也能關照老年人 | 長城評論

2020-12-14 長城網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趙志疆

  「水錶」和「老人安全」看似沒有關聯,但在「一網統管」平臺,隱藏背後的邏輯清晰可見——當獨居老人家中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時,系統會判斷老人家中有事,並及時向居委預警。從今年6月起,上海市江蘇路街道開展為老服務應用場景試點工作,通過安裝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和智能讀水錶儀四件智能設備,打破了街道以往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電話、上門關愛獨居老人的傳統模式,全面輻射轄區內所有獨居老人的安全監測雲管理。

  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老齡化社會正在加速到來,養老事業不僅關乎公共福祉,而且關乎每個人的未來。

  毋庸諱言,相對於人口老齡化進程中龐大的養老需求來說,國內的專業養老機構仍存在很大的數量缺口。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的養老體系,不僅代表著一種政策性方向,而且也是多數老年人實際的選擇。居家養老的核心不在於「居家」,而在於「養老」,關鍵是實現養老服務的專業化和社會化——即使足不出戶,老年人依然能享受到貼心的照料和細緻的呵護。

  在一個越來越「老」的社會裡,獨居老人無疑是最令人放心不下的群體,除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如何滿足之外,他們的安全和健康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長期以來,街道社區對獨居老人的關懷大多是通過點對點的形式來實現,或登門拜訪,或電話溝通,都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過,點對點幫扶最大的軟肋在於效率低,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數量本就有限,那些老年人聚集的老舊社區,往往會令他們疲於奔命。在此過程中,如果老年人有事外出,服務人員難免會「撲空」;如果老人不願意被攪擾,服務人員難免會遭遇「閉門羹」。

  以此為背景,通過在老人家裡安裝智能設備,可以實現養老服務的「點對面」響應,不僅可以大大提高養老服務的速度和效率,而且也可以減少對老年人生活不必要的打攪——在不影響老人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和質量已經瞭然於胸。在各種「雲」服務層出不窮的當下,安全監測雲管理無疑是最體貼關照老年人的一朵「祥雲」。

  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此後,「智慧養老」逐漸駛入發展快車道。「智慧養老」的第一步,就是對老年人的生活實現遠程監控。如果獨居老人超過24小時未開門,或者12小時沒有用水,系統就會發出預警,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可以及時調查,儘早介入,避免意外情況發生。養老護理人員短缺的情況普遍存在,「智慧養老」最大的優勢就在於,能夠以最少的服務人員,實現最全面的監護,提供最快捷的服務。無論是從提高工作效率,還是從提高老年人獲得感的角度看,這一理念和做法都值得在更大範圍推廣應用。

  身處網際網路時代,老年人往往被視為「技術難民」,「智慧養老」模式的出現使人看到,只要養老服務更加「走心」,老年人一樣能享受到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居家養老有四大需求:健康、安全、生活和文化。在不斷滿足老人健康和安全需求的同時,希望「智慧養老」能在滿足老人生活和文化需求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既要「安」,又要「享」,這是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時也應該成為網際網路+智慧養老努力的方向。

相關焦點

  • 上海為獨居老人設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裝置
    近日, 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引發熱議,據工作人員介紹,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一網統管」平臺就會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除智能水錶外,獨居老人家中的門磁報警系統、煙感報警系統等都能第一時間發出預警。
  • 上海:獨居老人家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上海:獨居老人家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2020-12-10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果有一天 我老無所依 請注意看看我家水錶有沒有在走
    近日,上海市一街道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會自動預警一事在網上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在社交平臺上引發了3.7億的閱讀和2.7萬的討論,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老齡化和獨居老人這個話題。(社交平臺上的熱搜截圖)根據媒體報導,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動自動預警,網友邊表揚邊質疑:孩子去哪了
    日前,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轄區內的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水錶,水錶只要在12小時內的讀數低於0.01立方米(長時間不用水情況下)就會自動預警,隨後居委會會在第一時間上門探視。據介紹,街道此次為獨居老人家裡安裝的智能設備將接入「一網統管」平臺,除了智能水錶外,還有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以及紅外檢測,目前該街道已經為轄區內1200餘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四件套」,通過智慧科技讓老人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 上海再次因關懷上熱搜,會喊救命的水錶,獨處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
    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網友們紛紛表示做法很好,值得全國推廣,做示範作用。
  • 【地評線】智能水錶和「公雞下蛋圖」都是真切關懷
    一則是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轄區內1200餘名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另一則,是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王友帆,為一位83歲病患準備了手繪醫囑。由於老人不識字,王醫生在紙上畫了公雞、太陽和月亮,對應早中晚三個時間段。
  • 讓新技術成為老年人的「守護人」
    如果12小時內用水量低於0.01立方米,系統將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或社區志願者會立刻上門探視。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網友紛紛點讚。「非常有安全感」,獨居老人最怕「一旦有閃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 智能儀表解鎖新技能,科技讓「空巢老人」不孤獨
    科技的發展讓老年人越來越孤立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些思路的改變和創新,讓老年人也能享受科技發展的成果,讓新的技術也成為服務老年人群體的工具。通過該模塊精準識別區域內空巢老人用戶,並將老人當前用電數據與其日常用電習慣進行實時擬合計算,第一時間感應異常狀態並及時推送消息給社區服務站,助力開展定向社區關懷,確認老人狀況,7*24小時不間斷保障老人安全。12月9日,人民日報官微發布了一篇《上海: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的推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智能水錶升級?IC卡藍牙智能遠傳水錶可實現手機繳費,可查看閥門
    目前國內供水已從機械轉向智能時代,隨著十三五計劃的推進,在這個智能時代對於用戶需求和管理需求逐漸的新增,下面現編專門針對藍牙遠傳水錶給大家羅列下它的功能特點。藍牙遠傳水錶防護等級:IP68防護設計(IP等級不懂的,可以留言給小編,單獨發一篇軟文細細說來);行動支付:微信小程序連接藍牙水錶(10米之內)即可充值繳費
  • 社區治理|一天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水錶會報警 給老人增加一道...
    12月9日,記者從長寧區江蘇路街道了解到,最早發出提示信息的,竟然是街道為老人家裡安裝的智能水錶。老人如果在家,總得用水。水錶沒走,意味著老人家裡可能「有情況」。一天之內,智能水錶的讀數一旦低於0.01立方米,街道城運中心的「一網統管」平臺就會自動生成案件,從政務微信上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由居委會安排人員立刻聯繫老人、上門探視,並將探視情況上報給街道。
  • 這0.01立方米的水「能救命」!
    近日,一則「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的報導登上了全網熱搜,微博閱讀超過4億次,獲超30萬點讚,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中新社等主流媒體紛紛打CALL!做兩頓飯、給魚缸換一次水簡單洗幾件衣服……對於家住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87歲的張美霞老人來說這0.01立方米的水「能救命」在報導中,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的張奶奶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
  • 新聞1+1丨智能水錶,怎樣「守護」獨居老人?
    一塊智能水錶,如何為獨居老人安全增加保障?智能水錶、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上海正在探索一個什麼樣的老年人服務網絡?《新聞1+1》連線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黨工委書記 戴濤;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共同關注:智能水錶,怎樣「守護」獨居老人?
  • 深挖智慧養老模式下的「銀髮經濟」:智能監測催生看護新模式
    12月中旬,上海推出新舉措,一則「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報警」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這意味著,智慧養老在相關政策扶持下已經逐漸走向臺前,相關技術企業加速迭代智能養老設施,市場也給予了智慧養老較高的期待。
  • LoRa無線遠傳水錶已經成為智能水錶中的王牌一員
    預付費水錶已經火遍大江南北,不同功能的水錶可以給供水部門在不同的工作中提供不同的援助,如IC卡水錶。 該水錶能為供水部門提供簡單的修訂量功能,還能為供水部門提供預付費功能,減輕供水部門收費工作中的壓力。
  • 如何正確讀出水錶數?水錶怎麼讀?水錶的正確讀數方法圖解
    水錶是測量水流量的儀表,大家在日常生活都會遇到,但是大家看著水錶裡面大大小小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水錶讀數怎麼看圖解,水錶讀數怎么正確看。第一種 ,常見的字輪和指針的聯合方式顯示讀數。
  • 無線遠傳LORA水錶是什麼樣的智能水錶?
    目前我國很多地方採用將水錶安裝在用戶室內或管井中,每月水錶入戶抄表收費給用戶帶來很多麻煩,給抄表人員帶來煩惱,造成很多不必要麻煩。為了有效解決入戶抄表收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今後住宅的發展要求。
  • 寧水集團以智能水錶為核心 打造智慧水務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商
    寧水集團董秘馬溯嶸告訴記者:「目前智能水錶在一線城市推進速度較快,今年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落地了多個智能水錶項目,同時水錶智能化逐漸開始往縣市級下沉,趨勢明顯,如蕭山、淳安、寧波等地,都已開始啟動智能水錶招投標項目,此外,新疆、拉薩等地廣人稀的偏遠地區也開始鋪設智能水錶。」
  • 物聯網智能無線遠傳水錶的原理及設計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物聯網智能無線遠傳水錶。 內容說明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錶物聯網管理,特別是物聯網智能無線遠傳水錶。 發明背景 物聯網智能水錶與其綜合管理系統的通信路徑為:數據通過上層多級通信設備,通過 Internet 網絡,到達物聯網智能水錶綜合管理系統。由於遠程通信技術和物聯網技術都存在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問題,因此物聯網智能水錶的信息安全管理存在極大的風險。
  • 萬全區北辛莊村安裝494套智能水錶
    近日,張家口市萬全區水務局為北沙城鄉北辛莊村安裝494套智能水錶,讓該村成為全區首個安裝智能計量設施的村子,這一舉措有效改變了傳統 「漫灌式」用水方式,更開啟了農村「智能節水」之路。一直以來,北辛莊村由於地勢不平, 水壓不足,一到用水高峰期,地處高處的村戶家中就吃不上水,經常導致該村間歇性停水, 給村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 儀表最新專利 一種低功耗無線智能遠傳水錶及其工作方法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低功耗無線智能遠傳水錶的工作方法。發明背景目前,國內生產的智能水錶大都是在原有的機械計量儀表基礎上加上具有預付費功能的測控器來實現,這種計量智能儀表是可靠地將機械錶的表徵流量的計數信號轉化為電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