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上海:獨居老人家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2020-12-11 澎湃新聞

點讚!上海:獨居老人家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2020-12-10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愛祖國 愛水務 愛海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朋友們

昨天晚上

這條衝到微博熱搜榜單第二名的信息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

你有看到嗎?

↓↓↓

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具體情況吧~

通過安裝在樓道裡的水錶,

獨居老人的安全指數可大大升級。

「水錶」和「老人安全」看似沒有關聯,

但在「一網統管」平臺,

隱藏背後的邏輯清晰可見

——當獨居老人家中

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時,

系統會判斷老人家中有事,

並及時向居委預警。

居委幹部接報立刻上門走訪,

確認情況。

在江蘇路街道,

獨居老人收穫「智能四件套」,

讓無微不至的關懷,

包裹上了科技的外衣。

長寧區江蘇路街道城運中心內,「一網統管」平臺大屏幕上數據跳動。這裡實時顯示著轄區內13個居委會每日接報案件數、案件內容與處理進度等信息。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今年6月起,江蘇路街道開展為老服務應用場景試點工作,提升轄區內智慧養老服務水平。

江蘇路街道社區服務辦主任季梅介紹,試點工作從疫情期間安裝智能門磁中受到啟發,將新型智能設備和手段應用到服務養老中去。街道將智能水錶和門磁的終端接入「一網統管」平臺,獨居老人一旦超過24小時未開門或12小時用水情況低於0.01立方米,後臺就會預警,這些情況將及時反饋給街道和居委。在收到政務微信的信息警報後,居委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

張阿婆家參與了試點,家中新增了智能設備。「本來,街道裡與我結對的志願者就經常上門陪我聊天。現在安裝了『四件套』,也是為了我的安全著想。」

張阿婆(左一)和志願者李春(左二)

張阿婆口中的「四件套」是本次「一網統管」平臺嵌入為老服務的新功能。通過安裝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和智能讀水錶儀四件智能設備,打破了街道以往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電話、上門關愛獨居老人的傳統模式,全面輻射轄區內所有獨居老人的安全監測雲管理。

從事街道志願者工作5年,李春習慣了平時上門探望獨居老人。一個人負責五戶老人的生活安全,有時也分身乏術。她告訴記者,前幾日一直沒見到阿婆,敲門也無人應答,由於擔心阿婆有意外,她通過系統後臺數據確認了老人家中仍有用水,暫時放下心來。

隨著現階段「一網統管」的全面推進,江蘇路街道針對轄區內1200餘名獨居老人,積極探索和拓展為老服務應用場景的全新功能,通過智能化手段服務獨居老人的居家養老,緩解其生活中常見的居住安全、身心健康等問題。

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來源:人民日報、新民晚報

↓↓↓可能你還想看↓↓↓

◇阿拉上海又又又又又獲A級!水利部2019—2020年度水利建設質量工作考核結果公布!◇奔湧吧「後浪們」 | 水務青年說③:護水執法者◇歷史上的今日 | 2020年12月7—13日◇縮減環節,讓服務更走心!「海域使用審批一件事」改革了解下~◇喜報 | 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原標題:《點讚!上海:獨居老人家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為獨居老人設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裝置
    近日, 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引發熱議,據工作人員介紹,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一網統管」平臺就會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除智能水錶外,獨居老人家中的門磁報警系統、煙感報警系統等都能第一時間發出預警。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動自動預警,網友邊表揚邊質疑:孩子去哪了
    日前,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轄區內的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水錶,水錶只要在12小時內的讀數低於0.01立方米(長時間不用水情況下)就會自動預警,隨後居委會會在第一時間上門探視。據介紹,街道此次為獨居老人家裡安裝的智能設備將接入「一網統管」平臺,除了智能水錶外,還有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以及紅外檢測,目前該街道已經為轄區內1200餘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四件套」,通過智慧科技讓老人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 在上海居家養老有多安全?81歲獨居老人忍不住點讚!
    據負責研發的微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顧立庭介紹,智能斷路器最初在天津應用時,就曾發現一名老人家中用電情況異於往日,系統自動啟動預警程序,通知老人的子女,幫助他們及時找到了外出迷路的老人。安裝完成後,任阿婆發自肺腑地說:「高科技的東西我雖然不太懂,但街道的關心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
  • 上海再次因關懷上熱搜,會喊救命的水錶,獨處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
    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網友們紛紛表示做法很好,值得全國推廣,做示範作用。
  • 老人獨居容易出意外怎麼辦?一個新裝置上線,網友:求全國推廣
    獨居正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獨居老人還是會面臨許多生活中的不便。對於這些老人,除了給予力所能及的關愛與幫助,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近日,一些故事和做法,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
  • 3000萬中國獨居老人如何優雅地老去?上海這個操作真好!
    老人似乎被數字時代遺忘。因為沒有一臺智慧型手機,他們無法展示健康碼,被醫院、景區拒之門外。雨雪天,儘管他們向計程車招手,卻因為沒有從打車App端下單,沒有司機願意停下車載客。老人與技術之間的隔閡開始融冰。不久前,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這一舉措上了熱搜,消解了很多老人被時代遺忘的焦慮感。
  • 如果有一天 我老無所依 請注意看看我家水錶有沒有在走
    近日,上海市一街道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會自動預警一事在網上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在社交平臺上引發了3.7億的閱讀和2.7萬的討論,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老齡化和獨居老人這個話題。(社交平臺上的熱搜截圖)根據媒體報導,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
  • 上海一街道為獨居老人家安智能水錶 12小時不用水會報警半年接報近...
    今年6月,街道工作人員來到張奶奶家,告訴她準備給她家安裝一臺智能水錶,如果家裡12小時內的用水沒超過0.01立方米,就會發出警報到社區工作人員的手機上,社區人員就會聯繫老人並核查老人的情況。社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江蘇路街道共有獨居老人1200多名,安裝智能水錶的半年時間裡,他們共接到了告警近三十次。
  • 一個小舉動就可以觀察到獨居老人?網友:這個操作,值得推廣
    來源:中國新聞網(ID:cns2012) 近日,上海一項針對獨居老人的「小福利」在微博上刷屏: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 這個超級實用的惠民新舉措不僅廣獲老人家的好評,網上的眾多80、90、00後年輕人也紛紛舉手:「申請全國推廣!」「申請給'單身狗'也安一個!」
  • 水錶不走自動預警,「智能」也能關照老年人 | 長城評論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趙志疆  「水錶」和「老人安全」看似沒有關聯,但在「一網統管」平臺,隱藏背後的邏輯清晰可見——當獨居老人家中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時,系統會判斷老人家中有事,並及時向居委預警。
  • 新聞1+1丨智能水錶,怎樣「守護」獨居老人?
    一塊智能水錶,如何為獨居老人安全增加保障?智能水錶、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上海正在探索一個什麼樣的老年人服務網絡?《新聞1+1》連線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黨工委書記 戴濤;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共同關注:智能水錶,怎樣「守護」獨居老人?
  • 83歲老人公共浴池洗澡被拒!如何解決獨居老人養老困境?
    △圖片來源:看看新聞獨居老人連洗澡都成了問題?針對這一群體的生存困境,上海精細化智慧養老的小舉措,對獨居老人而言可謂是莫大的安慰。前不久,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給一些獨居老人的家裡,安裝了「會報警」的智能水錶。
  • 智能儀表解鎖新技能,科技讓「空巢老人」不孤獨
    讓儀表「開口說話」,精準幫扶空巢老人2019年6月,全國首個電力雲計算服務獨居老人模塊在浙江杭州拱墅區上線。通過老人家中安裝的智能電錶,不僅能研判獨居老人家中用電是否異常,反饋與正常情況的偏離率,還可以通過神經網絡算法,智能化判斷老人是否在家等情況,讓獨居老人獲得社區全天候的關注、關愛。
  • 【地評線】智能水錶和「公雞下蛋圖」都是真切關懷
    近日,兩則關於老人的新聞引發了廣泛關注。一則是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轄區內1200餘名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另一則,是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王友帆,為一位83歲病患準備了手繪醫囑。
  • 社區治理|一天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水錶會報警 給老人增加一道...
    早晨,居委幹部和志願者叩開了一名獨居老人的家門。得知老人一切安好,昨天確實出門去了,他們才放了心。獨居老人一直是居民區裡的重點關注對象。但這一次,居委幹部和志願者是收到提示信息後,才上門探視老人的。12月9日,記者從長寧區江蘇路街道了解到,最早發出提示信息的,竟然是街道為老人家裡安裝的智能水錶。老人如果在家,總得用水。
  • 0.01立方米讀數的「智慧」用心,上海養老工作下足「繡花功夫」
    日前,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轄區內1200餘名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消息一出,網友紛紛喊話:全國推廣!不進門就能掌握老人情況「這幾天都沒看到張阿婆,打電話也不接,急死人了!」江蘇居民區的孫阿姨是一名與獨居老人結對的志願者,由於近來聯繫不到自己結對關心的對象,便前往居委會反映情況。
  • 前瞻智能家居產業全球周報第95期:海爾智家H股即將上市,上海為獨居...
    人民日報點讚NB-IoT應用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12日晚,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上海: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的推文,不到3小時的時間,超過500萬人看了這個視頻,收穫了15萬以上的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