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老伴過世了,子女不在身邊,居委會幹部不可能時時看護,高齡獨居老人的生活安全如何保障?
昨天下午,虹口區歐陽路街道的工作人員走進81歲的任阿婆家,為她家的電錶安裝一款智能斷路器。
這塊小小的晶片嵌入電錶後不會額外耗電,還能自動分析老人的用電習慣,從而生成個性化的用戶畫像。
一旦發現老人家裡長時間無用電或者用電異於往常,系統立刻通過算法分析異常原因,並推送給提前設定的緊急聯繫人。
同時,平臺對於老人用電安全也會有告警提示。一旦發現用電量過載過荷,系統會自動斷電,從而減少獨居老人由於用電不當引發火災等事故的發生。
考慮到任阿婆的老伴前不久過世了,女兒又遠在臺灣,居委幹部江正義和街道老齡幹部周雅莉主動擔任起了緊急聯繫人,一旦收到平臺推送的異常提醒,他們將第一時間趕赴老人家中查看老人的生活狀況,第一時間為老人提供幫助。
這款智能斷路器是真真切切立過功的!
據負責研發的微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顧立庭介紹,智能斷路器最初在天津應用時,就曾發現一名老人家中用電情況異於往日,系統自動啟動預警程序,通知老人的子女,幫助他們及時找到了外出迷路的老人。
安裝完成後,任阿婆發自肺腑地說:「高科技的東西我雖然不太懂,但街道的關心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鄰居得知用意後也忍不住點讚:「這倒真是個辦法!」
虹口區歐陽路街道社區服務辦主任吳迪表示,歐陽路街道雖然面積不大,但轄區內老齡化程度位居虹口區第一。孤老203人,高齡(80歲以上)獨居老人1311人。這次,他們選擇了10戶試點安裝智能斷路器,均為高齡獨居或是孤老殘疾人員,後續還將視效果進一步推廣。吳迪介紹,長期以來,歐陽路街道開展了送餐到家、老夥伴結對、市民驛站等各類助老為老活動,「也希望科技手段和人性關懷能夠相輔相成,為老人帶來更全面更細緻的看護。」
為獨居老人操心的
還有長寧區江蘇路街道
街道將智能水錶和門磁的終端接入「一網統管」平臺,獨居老人一旦超過24小時未開門或12小時用水情況低於0.01立方米,後臺就會預警,這些情況將及時反饋給街道和居委。在收到政務微信的信息警報後,居委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
張阿婆家參與了試點,家中新增了智能設備。「本來,街道裡與我結對的志願者就經常上門陪我聊天。現在安裝了『四件套』,也是為了我的安全著想。」
張阿婆(左一)和志願者李春(左二)
張阿婆口中的「四件套」是本次「一網統管」平臺嵌入為老服務的新功能。通過安裝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和智能讀水錶儀四件智能設備,打破了街道以往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電話、上門關愛獨居老人的傳統模式,全面輻射轄區內所有獨居老人的安全監測雲管理。
隨著現階段「一網統管」的全面推進,江蘇路街道針對轄區內1200餘名獨居老人,積極探索和拓展為老服務應用場景的全新功能,通過智能化手段服務獨居老人的居家養老,緩解其生活中常見的居住安全、身心健康等問題。
在上海養老,滿滿的安全感!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陸佳慧 周慧婕 湯永怡
圖 片 | 陸佳慧 周慧婕
視 頻 | 周慧婕 徐易飛 湯永怡
編 輯 | 陸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