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之島、音樂家的搖籃——鼓浪嶼

2020-12-12 我就是我寫我所想

在中國,鋼琴密度最大的地方,就是,鼓浪嶼。小小的鼓浪嶼,有鋼琴600臺,如果你去過鼓浪嶼遊玩,在你漫步在各個角落的小道上,是會不時地聽到悅耳的鋼琴聲、悠揚的小提琴聲、輕快的吉他聲,還有動人優美的歌聲,同時,加上海浪的節拍,在這種環境中,怎不令人沉醉?而且,其音樂已成為了鼓浪嶼最為絢麗的風景線。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的西南面,與廈門島只隔一條寬不過千米的鷺江。鼓浪嶼原名為「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在明朝的時候,才改稱為「鼓浪嶼」。

在鼓浪嶼這個小島的西南方,有一塊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它為「鼓浪石」,鼓浪嶼也因此而得名。

這一小小的島,音樂人才輩出,在我們所熟知的範圍裡,蜚聲樂壇的鋼琴家有許斐星、許斐平許興艾……中國第一位女聲樂家、指揮家周淑安,聲樂家、歌唱家林俊卿,男低音歌唱家吳天球,著名指揮陳佐湟…………這一方小小的土地,可以說是音樂的沃土!

其實鼓浪嶼剛開始只是一個小村子,人口也特別少,島上的人大部分都過著半漁半農的生活。直到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被迫開放通商口岸,當時的廈門就因此而開放通商口岸,而鼓浪嶼因其地理位置原因而成為了英、法、德等13國的「公共租界」。大量的外國殖民者進入鼓浪嶼,這裡也由此開始了巨變。

19世紀中葉,西方音樂隨著殖民者的入侵,基督教的傳入,進入鼓浪嶼。

有史料記載:從1846年1月5日起,每一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在廈門的禮拜堂都會舉行「中國每月音樂會」。在1878年禮拜堂添置了第一架管風琴,這是西洋樂器在鼓浪嶼出現的最早記錄。

1913年,鼓浪嶼出現第一架鋼琴

因為鼓浪嶼地區外國殖民者居多,教堂也普遍存在,教堂音樂也幾乎隨處可見,鋼琴夜因為教堂音樂的緣故,逐漸普及到學校、社會、家庭。也因此鋼琴在鼓浪嶼的大多數人家中都普遍存在。

在鼓浪嶼,悠揚的海島風情樂曲,讓人不禁駐足聆聽。薄薄的海霧籠罩下的鼓浪嶼,置身於中,感受到的,是沉靜溫柔,沒有城市的喧囂與焦慮,只有滿滿的沉靜從容!

這裡,就是鋼琴之島、聲樂的沃土、音樂家的搖籃!

相關焦點

  • 鼓浪嶼為何又被稱為「鋼琴之島」,這座博物館告訴你答案
    位於廈門市鼓浪嶼景區菽莊花園「聽濤軒」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就是這樣一個所在。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於2000年1月落成,佔地45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專門展示世界各國名古鋼琴的專業博物館,共分2個展館,上下兩層,館內40多架古鋼琴都是愛國華僑胡友義先生所捐贈。
  • 在鋼琴之島漫步海灘,鼓浪嶼是不可多得的一處
    在廈門島的西南面,有一處地方名曰「鼓浪嶼」,其原名是叫做「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在明代的時候才改名字為」鼓浪嶼「,往後這個名字就定下來了。鼓浪嶼的得名還和當地的一處礁石有關,在島嶼的西南方便有一處礁石,高達兩米,中有洞穴,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音像擂鼓,因此人們將它稱之為「鼓浪石」。
  • 鼓浪嶼為何又被稱為「鋼琴之島」,這座博物館告訴你答案
    位於廈門市鼓浪嶼景區菽莊花園「聽濤軒」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就是這樣一個所在。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於2000年1月落成,佔地45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專門展示世界各國名古鋼琴的專業博物館,共分2個展館,上下兩層,館內40多架古鋼琴都是愛國華僑胡友義先生所捐贈。
  • 中國最美的城區,「鋼琴之島」——鼓浪嶼
    「中國最美的城區」、「鋼琴之島」——鼓浪嶼如同武漢的黃鶴樓,桂林的象鼻山,杭州的西子湖......鼓浪嶼,是廈門的標誌。「鼓浪嶼四周水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嶼遙望著臺灣島,臺灣是我家鄉。」300多年前,這裡是鄭成功駐紮軍隊,操練水兵的基地,日光巖上一聲號角,3萬神兵千舟競發。一舉將葡萄牙侵略者趕下大海,收復了寶島臺灣。今天,高大威武的鄭成功塑像眺望著臺灣的風起雲湧,象徵著我們統一祖國,收復臺灣的決心。鼓浪嶼,是捍衛我們民族的尊嚴的壁壘。
  • 廈門鼓浪嶼,一個浪漫的鋼琴之島,被譽為「萬國建築博物館」
    說到廈門我相信大家都不知道, 廈門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旅遊城市, 廈門最有名的景點是鼓浪嶼,每年有數百萬遊客來玩,鼓浪嶼是廈門市思明區的小島,位於廈門島的西南角,與廈門島隔海相望, 鼓浪嶼的真名是圓沙洲、圓洲仔,島西南海灘有兩米多高,裡面有洞穴巖礁,每次漲潮,海浪拍打巖礁
  • 廈門「鼓浪嶼」
    鼓浪嶼位於福建廈門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明朝改稱「鼓浪嶼」在島的西南方有一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鼓浪嶼有許多幽谷和峭崖,沙灘、礁石、峭壁、巖峰……格外美麗。
  • 「鋼琴之島」、「音樂之鄉」,是年輕人必去的一個地方
    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鳥語花香,無車馬喧囂,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AAAA」級旅遊區、「ISO14000國家示範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素有「海上花園」之稱,又有「萬國建築博覽」、「鋼琴之島」、「音樂之鄉」的美譽,2005年榮膺「中國最美城區」榜首。
  • 風姿綽約的鼓浪嶼,有「海上花園」,「鋼琴之島」等美稱
    鼓浪嶼是廈門最有名的島嶼,位於福建省廈門島西南角,與廈門市隔海相望,獨特的歷史使這個小島擁有哥德式教堂、羅馬式噴泉、中西合璧的別墅,因此也獲得了「萬國建築博覽」的榮譽,在廈門,小鼓浪嶼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人們還稱她為「鋼琴之島」、「音樂之鄉」、「海上花園」。
  • 鼓浪嶼旅遊景點大全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面,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明朝改稱「鼓浪嶼」。乃因島西南方有一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鼓浪嶼有許多幽谷和峭崖,沙灘、礁石、峭壁、巖峰,外形奇麗俊秀,其街道縱橫交錯,清潔幽靜,空氣新鮮,島上樹木蒼翠,繁花似錦,小樓紅瓦與綠樹相映,格外漂亮。鼓浪嶼有許多濃烈的歐陸風格的建築,被稱為是建築的博覽館.鼓浪嶼被稱為是「音樂家搖籃」,「鋼琴之島」,漫步海灘上經常會聽到鋼琴的美妙的音符傳來,鋼琴聲與海浪聲相互應答,音樂,已成為鼓浪嶼一道絢麗的風景線。另外這裡還是明末英雄鄭成功屯兵的地方。
  • 廈門鼓浪嶼,一個浪漫的鋼琴之島,被譽為「萬國建築博物館」
    說到廈門我相信大家都不知道, 廈門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旅遊城市, 廈門最有名的景點是鼓浪嶼,每年有數百萬遊客來玩,鼓浪嶼是廈門市思明區的小島,位於廈門島的西南角,與廈門島隔海相望, 鼓浪嶼的真名是圓沙洲、圓洲仔,島西南海灘有兩米多高,裡面有洞穴巖礁,每次漲潮,海浪拍打巖礁
  • 鼓浪嶼為何被稱作「鋼琴之島」「音樂之鄉」
    鼓浪嶼(英文:Kulangsu) 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 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民稱它為「鼓浪石」而得名。
  • 鼓浪嶼旅遊必看必玩,只有5%的遊客懂的玩轉鼓浪嶼
    聆聽鋼琴樂音的魅力鼓浪嶼被稱為「琴島」,音樂家的搖籃,在傍晚或清晨走在鼓浪嶼的小巷中都能聽到悅耳的琴聲,鋼琴之島、音樂之鄉需要用心去聆聽;探秘鼓浪嶼本土經典文化精髓在鼓浪嶼上有這麼一個景點,全國唯一一個以海洋魚骨為主題的景區
  • 2018年春節廈門旅遊必看,鼓浪嶼為什麼要限制遊客登島
    鼓浪嶼擁有一個「鋼琴之島、音樂之鄉」的美稱,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巖石、中有空洞,潮水拍打,聲似擂鼓,人們稱之「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小島面積為1.91平方公裡,常住居民不到2萬人,但平均每3戶人家就有一架鋼琴,鋼琴的普及率全國之冠,音樂家的搖籃;鼓浪嶼毗鄰廈門島,位於廈門的西南方,因「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被譽為海上花園;廈門鼓浪嶼是一處什麼景點?為什麼這麼有名?
  • 鼓浪嶼被稱為音樂家的搖籃,烏鎮,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典型古鎮
    鼓浪嶼,被稱為音樂家的搖籃,無論是在哪個森林中漫步,還是在小角落,從窗戶傳來的愉快的鋼琴聲、悠揚的吉他聲、優雅的小提琴聲、那動人的歌聲、遠處傳來的波濤聲,想想都覺得太美了,此外,這裡展示了文學和藝術青少年,古典樸素的建築物,等到下午太陽出來,懶惰,充滿文學氛圍的整個鼓浪嶼。
  • 舒婷亮相鼓浪嶼詩歌節 中外詩人共賞"詩頌琴島"
    2016鳳凰•鼓浪嶼詩歌節由鳳凰網、廈門鼓浪嶼管委會、廈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邀請了北島、舒婷、鄭愁予、維雅•庫普裡揚諾夫、瑪爾蓮娜•加布利揚、李道、田原、金泰城、金敃廷、金經株、墨普德、胡安•卡洛斯•梅斯特雷、洛爾娜•克羅齊、廖偉棠、顏艾琳、樹才、趙野、餘秀華、張定浩、李少君、汪劍釗、北塔等近百名國內外詩人,他們齊聚鼓浪嶼共話詩篇。
  • 「音樂之島」鼓浪嶼:不是只有鋼琴聲,亞洲最大管風琴也在這!
    前往廈門的遊客,很多都會嚮往著鼓浪嶼這一座名島。鼓浪嶼有著眾多稱號,比如它的萬國建築博覽,每一棟老別墅都擁有著許多故事。但你可知道,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鼓浪嶼其實也是一座音樂之島,這裡是國內鋼琴最密集的地方,也有著音樂學校、音樂團隊、西洋樂隊……和音樂有關的博物館、音樂廳等也是挺多。而這篇,說和天使一起這座鼓浪嶼管風琴藝術中心吧!早在很多年前,鼓浪嶼就開始的了音樂的起程 ,那時流行著南曲和錦歌,而錦歌則是如今廈門、漳州、臺灣等閩南地區的歌仔戲。
  • 鼓浪嶼,一座精神空虛的顛沛流離之島~
    鼓浪嶼,正在明目張胆的,被過度商業化;潛移默化中,已漸漸從原來的鋼琴之島消逝成「精神空虛」之島。我是有著舊情懷的人,尤其對一個時代非常的嚮往。如果可以穿越,我好想回到民國。去看看十裡洋場的大上海,更重要的是去看看鼓浪嶼民航時期的模樣。
  • 鼓浪嶼旅遊景點大全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面,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明朝改稱「鼓浪嶼」。乃因島西南方有一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鼓浪嶼有許多幽谷和峭崖,沙灘、礁石、峭壁、巖峰,外形奇麗俊秀,其街道縱橫交錯,清潔幽靜,空氣新鮮,島上樹木蒼翠,繁花似錦,小樓紅瓦與綠樹相映,格外漂亮。鼓浪嶼有許多濃烈的歐陸風格的建築,被稱為是建築的博覽館.鼓浪嶼被稱為是「音樂家搖籃」,「鋼琴之島」,漫步海灘上經常會聽到鋼琴的美妙的音符傳來,鋼琴聲與海浪聲相互應答,音樂,已成為鼓浪嶼一道絢麗的風景線。另外這裡還是明末英雄鄭成功屯兵的地方。
  • 海上花園,鋼琴之島,福建廈門鼓浪嶼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鼓浪嶼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地處廈門本島西南側,是一個寧靜美麗的小島。小島西南方向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上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時,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島上除了有日光巖、鼓浪石等觀光景點外,還匯集了各種特色的食鋪和商鋪,充滿了文藝範兒。
  • 兩代鋼琴演奏家隔空60年獲同一獎項:穿越60年的鼓浪嶼琴聲
    在第32屆斯美塔納國際鋼琴大賽中,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的吳哲嫻勇奪青年組冠軍。60年前,來自鼓浪嶼的殷承宗參加了同一賽事;60年後,17歲女孩傳承了鋼琴之島的傳統 穿越60年的鼓浪嶼琴聲 作為歐洲鋼琴頂級賽事之一,斯美塔納國際鋼琴比賽每隔兩年舉辦一屆,每次都吸引歐洲、亞洲等各國近百名鋼琴演奏者參加。為了紀念捷克著名音樂家斯美塔納,2002年後的比賽均在其故居所在地捷克的佩爾森(Plzen)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