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下的行業略顯浮躁,大多是趕潮流,成功的很少,最後只留下市場一片凌亂。聚焦小事物,掙錢雖少,卻也能成大企業。晨光就是一直默默做著「小事物」,如今成立30年,成為了行業領先者。
有網友去年用晨光10塊錢的速幹筆,在晨光的「背面不易滲墨」紙上寫字,然後他又用日本筆芯和廉價筆芯做實驗,發現他們在晨光紙上,竟然都比晨光自己的筆表現好。
於是對晨光提出靈魂一問:我是該罵你們家的紙,還是該罵你們家的筆?
其實,關於這條去年的知乎提問,當時很多網友也列出了很多答案。但現在再次被提起,似乎讓我們想起了這個默默無聞30年的文具企業,是如何成了行業的隱形冠軍?
晨光創始人陳湖雄說:我希望中國未來能湧現出更多深耕各自領域的偉大企業,在一米寬的行業領域內做到一萬米深。
草根逆襲,成為一代筆王
陳湖雄生於1970年,老家是廣東汕頭,從小聰明伶俐,除了不愛學習,其他都很好。參加三次高考,最終也沒有考上大學。
說來也巧,他找了幾份工作都沒有安定下來,直到做文具推銷員,不愛學習的他從此與文具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能順利賣出文具,陳湖雄找了學校附近的所有小賣部,通過和他們合作成為了公司優秀銷售員,就這樣一路下來做到了地區總代理。
10年的摸打滾爬已讓陳湖雄在文具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999年,金融危機的到來讓很多文具廠關了門,作為總代理的陳湖雄一下子失去了上遊廠商。無奈之下,他想到了自己創業,於是來到了上海,希望通過這裡的資源擁有一片天地。
創業之初,陳湖雄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雖有豐富的銷售經驗,但讓自己制筆,還是頭一次。第一筆訂單就賠了30萬,當時這個金額算是不小的費用了,陳湖雄沒有因此而放棄,硬著頭皮和廠裡的老師傅找出問題所在,成功按時交付了訂單。
陳湖雄常說:一支筆看似簡單,單筆頭的製造就有 20 多道工序,別看筆頭上這一個小小的球珠,我們有一整個科研團隊在研究它,加工精度和加工難度不亞於精密手錶零部件。
對於品質,陳湖雄一直是嚴格要求,就像對待生命一樣,於是才有了晨光今天品質卓越的產品。
經過陳湖雄多年的摸索,晨光文具逐漸被人們熟知,身為推銷員出身的他依然採用和學校附近便利店合作的方式,並把這種模式推廣到了全國。隨著需求升級,晨光除了制筆,也開始生產其他文具用品,並成為很多辦公必備的工具。
2015 年,晨光文具正式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晨光從一家做筆的小文具廠成長為市值259億的上市公司,業務更是遍及全國,擁有七萬多家門店。陳湖雄的身家也達到了112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筆王。
而對未來晨光文具的發展,這位筆王並沒有因為現在取得的成就就停滯不前,在他的規劃下,晨光的下一步就是升級,進入中高端市場。畢竟日趨變化的社會和未知的市場環境,總得保持一定的警惕性,誰也不敢保證原地踏步的人會不被拋下。
深耕文具行業30年,成了行業的隱形冠軍
2019年晨光文具年報中顯示,實現營業收入111.41億元,同比增加30.5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60億元,同比增加31.39%。
面對如此不錯的業績,晨光文具也表示當前的市場競爭壓力太大了,公司的傳統核心業務面臨著90後、00後的個性化需求變化推動的新產品需求變化的挑戰。隨著國內人口結構變化,出生率下降,傳統核心業務靠銷售數量增長對收入的貢獻減弱。
晨光一直以來沿襲務實低調的風格,幾乎很少接受媒體的採訪,他們長期致力於內部建設,以做企業、做實事為主。晨光認為只要產品質量出眾,研發創新力量強大,在全國各地建立深入的渠道網絡,同時在連鎖零售業務謀求發展,將產業鏈的上下遊完全吃透,晨光文具就會保持中國文具第一品牌的地位。
如今,很多的企業為了市場佔有率,生產的產品越來越沒有邊界。陳湖雄認為企業要多元化,前提是現有領域要做得夠專業,如果自身的領域都不夠專業,別的行業也只是投機取巧,到最後可能會失去自我。每個行業都有隱形冠軍,中國企業首先是做好自己。所以,創業一定不要過度地追捧所謂的風口。
30多年時間,晨光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文具生產商之一,光中性筆的產量一年就超50億支,目前晨光在全國覆蓋超過8.5萬家零售店,產品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9年總營收破百億。
晨光文具在行業內做到市場佔有率、品牌知名度、營收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國內第一,但一直保持低調行事的作風,不斷完善自身的短處,一心埋在自身領域中。晨光文具三十年專注幹一件事情,今天的成功與自身的價值觀是密不可分的。
創業最難的是堅持,每一個企業都是獨一無二,只有專注深挖行業,才會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