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的地名看歷史變遷,「旺角」原來並不存在

2021-02-13 點知天下

春節將至,身邊很多客家鄉親已陸續返鄉。鄉下的許多舊時地名,譬如香山、鎮平、長樂、新安、歸善、程江,知道的人越來越少了。這些地方,即是現在的中山、平遠、五華、寶安、惠陽、梅縣。

在香港也一樣,許多地名的變遷都有故事,折射的是歷史滄桑。譬如港島和九龍的大多數地名,由英國人以英軍將領、政治人物命名,或直接從大不列顛的地方名移植而來,再音譯成中文。從地名已可窺見香港的百年殖民史。

地名除了因地緣政治或歷史事件而更改,也會因為地理與氣候特徵、改朝換代、風物民俗的變遷而改變。

舉一例,元朝時期編撰的《南海志》標註香港地名,今人看了也不知身處何方,譬如大步海如今叫吐露港;青螺角、荔枝莊即是現在的赤門海峽;元朗在古時稱為橫洲。大嶼山叫大奚山。清朝時,官府禁止原居民在錦山斬樹及建屋,故名禁山,後來才改稱錦山。

從前,九龍半島一片荒蕪,油尖旺一點也不旺。因為缺乏平原,不適合農耕,所以人煙稀薄。人丁相對多的是旺角村。原名芒角,因種滿芒草而名,及後被稱為望角,商賈雲集熱鬧起來了,才喚之旺角。

改名,有些是因應時代發展和鄉村市鎮化。聚居了眾多西人的愉景灣,昔日叫大白灣。多年前給發展商看中,發展成今天的度假式社區,但大白灣這個名稱,幾近被遺忘了。

附近有個地方叫陰澳,興建迪斯尼樂園之後,作為主題公園的門戶,陰澳這名字自然欠佳,已改名為欣澳,老虎巖原址興建徙置區,定名樂富,取其「安樂富足」之意。

另有一種情況,當一些基建工程、交通路線出現,地名與位置偏離導致「今時不同往日」。

例如港鐵出現前,荔枝角站是以前的長沙灣,美孚站才是人們熟知的荔枝角;銅鑼灣不在時代廣場一帶,而是現時的天后。 

新界鄉郊由於開發的地方較少,鄉村和山脈的名字沒太大變化,許多古地名沿用至今。但也有一些不明原因,說變也就變了。

譬如沙田這個地方,歷史上一直稱為瀝源。自從九廣鐵路在沙田村設站並以村命名。沙田就從一個村名變成整個區的稱呼。和沙田瀝源例子相似的還有黃大仙。該區的總稱一直叫竹園,按理說這名雅俗共賞,但不知何故卻消失了,現在整個區稱為黃大仙。

在拓植及農耕的歲月,客家人聚居的山地,叫的名字往往與農務和鄉村風物有關,且隨意性很大。從香港乘車返筆者的家鄉梅州,一路上能見許多難聽的地名,瘦狗嶺、打狗窩、鬼叫嶺、牛屎㘭,等等。今人聽起來甚至會覺得不雅,故而置換順耳一些諧音或近音字。香港較為人熟悉的例子,鹹田改為藍田,馬尿水改為馬料水,大尾篤改為大美督。

這類例子枚不勝舉。現在稱為九華徑的地方,以前叫狗爬徑,因位於陡峭山上,人與野狗上山皆似爬行,故名狗爬徑。清水灣半島西岸分為上流灣及下流灣,但下流灣寓意「怪怪吔」,現在已叫田下灣了。牛池灣以前叫牛尿灣,昔日是放牛的地方。自從香港政府建了「老牌公屋」並取了一個充滿陽光和希望的名字叫「彩虹邨」,牛池灣作為地名也可能湮沒在歷史的塵煙中。

在香港因不吉利而改名的地方不少。如吊頸嶺改為調景嶺,掃墓坪改為秀茂坪。現在的大貴灣,原來有個挺嚇人的名字叫大鬼灣。五桂山,以前叫五鬼山。

物是人非,時移境遷。地名改得好壞,見仁見智,筆者無從置喙。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地名變遷,承載著豐厚的人文歷史,所以記述下來很有必要。今人都知道荃灣深井燒鵝好味道,但當地客家村清快塘原名青蟈塘,知道的人有幾許?萬宜水庫是香港人周末遠足最好的去處之一,但有多少人會留意,水底下有一個薪火相傳了三百多年的客家村,名字叫爛泥灣。如今,名字與村莊都沈埋水底。

作者:林文映,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文章來源:思考HK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號立場無關

相關焦點

  • 特寫:香港旺角行人專用區十八年變遷
    中新社香港5月31日電 題:特寫:香港旺角行人專用區十八年變遷作者 曾平 龍曼已有18年歷史的香港旺角行人專用區因噪音難控很可能在今年被取消。資料圖:香港旺角街頭。中新社記者 洪少葵 攝大多數時候,專用區看起來是典型的香港街景:金店、食店、藥店、數碼店、服裝店,入夜後寫著繁體中文和英文的霓虹燈招牌交互閃爍。周末和公眾假期的夜晚,這裡開始顯現出與其他油尖旺街道的不同:唱歌、跳舞、雜耍、看相、作畫,每個攤位相隔不遠,各有圍觀者簇擁。
  • 香港地名考,道盡了百年殖民地滄桑歷史
    對於喜歡旅遊的朋友來說,香港是一個非常值得去的地方,這座著名的世界金融中心,美麗的東方之珠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人們前往,當我們去香港遊覽或者看港臺電視劇的時候常常會聽到一些奇怪的地名,街名,與大陸的命名方式非常的不同,其實這些很多都與香港長達156年的殖民地歷史有關
  • 衡陽名字的由來及地名在歷史上的變遷,你知道多少?
    生於斯,長於斯,對於家鄉,衡陽我們再熟悉不過,但衡陽歷史悠久,建城以來便有2000多年的歷史,若要問衡陽這個名字的由來,以及在歷史上名字的變遷,很多人便有可能「不識衡陽真面目」了,不知你知道多少呢?說起衡陽,則不得不提衡山,數千年來,「五嶽獨秀」的南嶽衡山一直與衡陽相伴而生,具有地理自然與歷史文化上的天然聯繫,不可分割。而衡山的由來,最早的記錄可追溯至戰國時期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當中記載,因其位於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衡山由此得名。而衡陽地域因位于衡山之南,山之南是為陽,故稱衡陽。
  • 從郵票的變遷看香港回歸的歷史
    一枚小小的郵票,方寸之間,見證一國歷史。許多人不知道,在香港正式回歸前,香港郵政署其實發行過一套「中性郵票」——過渡時期通用郵票,以代替停止發行的英女皇頭像普票,人們俗稱其為「中性郵票」。
  • 從古城的變遷看歷史,原來上饒還有個曾用名叫廣信府
    上饒,原來是不叫上饒的,而是叫廣信府。上饒縣只是廣信府所轄的一個縣。之後,又因為饒州與廣信府合併,才把上饒縣的"上"與饒州的"饒"併名,改稱為"上饒市"。
  • 香港名稱的來源,歷史的變遷,以及歸的精彩故事
    警方為了維護社會治安,進行教育,從來都沒有傷害過這些騷亂分子,畢竟我們國家是有法則的社會,中華悠久的歷史是我們的榮耀,包容,教育是我們的責任,希望香港的擾亂分子,停止你們愚昧的行為,祖國是美好的。不要讓別有用心的人把你們騙了。
  • 信封上的棗莊②:老郵戳見證薛城地名變遷
    一枚50年代的實寄封上的老郵戳見證了薛城的地名變遷。  見習記者 孟令洋  一封郵戳完整的實寄封就如一本令人回味無窮的書,讓你細細品味的同時,感受其社會大背景和時代的變遷。實寄封對於研究和印證地域行政劃分的史實有著重要的作用。近日,集郵愛好者的一枚蓋有「臨城」郵戳的實寄封佐證了棗莊薛城地名的變遷。  臨城位於山東棗莊市轄區,是現薛城的舊稱,是鐵道遊擊隊的發祥地之一。
  • 互動 | 著名的「旺角行人專區」將成歷史,香港確定下月「殺街」
    這種治「老賴」的辦法,你怎麼看?互動:著名的「旺角行人專區」將成歷史,香港確定下月「殺街」多年來,在香港旺角的西洋菜南街,每天都會有各種街頭表演,演唱、魔術、街頭劇、雜技齊聚路面。
  • 暴走香港街頭,探秘香港黑幫電影拍攝地之旺角
    離油麻地警署不遠就是TVB劇中傳說的香港黑幫地盤——旺角。有多少以旺角為名的影片,就有多少關於香港黑幫社團的恩怨情仇。一走進旺角街頭,就發現一位老人嘴裡叨著根牙籤,目光犀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像香港旺角這樣魚龍混雜的地方盤著很多的幫派、地頭蛇、混混,藏著打架鬥毆、賭博、高利貸、毒品交易這樣的勾當。《旺角卡門》、《旺角馬場》、《旺角揸FIT人》、《旺角黑夜》……,太多的香港黑幫電影以旺角為故事背景。
  • 電影世界裡的旺角:劉德華早已封神,其他都在追趕
    旺角是一個眾所周知的香港地標,這裡擁有全世界最擁擠的街道和最繁華的商業,在現實中是人頭攢動的旅遊勝地,在電影裡是充滿傳奇的熱血街頭。如同布魯克林,唐人街經常出現在美國電影裡一樣,旺角也是在香港電影裡出現過最多的地名,因為繁華熱鬧夜景豐富的特點,旺角成為了電影裡古惑仔們的必爭之地。
  • 香港旺角最IN的夜生活
    香港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銅鑼灣、尖沙咀和中環這三個站點而已。但當真正的香港人提及銅鑼灣、尖沙咀、中環的時候,或多或少會在他們臉上看到鄙夷。因為在香港,最IN的夜生活在旺角!  一、草根的天堂  銅鑼灣摩肩接踵的是遊客,旺角摩肩接踵的是本地人。
  • 廈門:地名變遷,承載城市記憶
    廈門地名的變遷,蘊藏著歷史文化、文脈的傳承。部分地名背後,折射的正是生動的廈門城市故事。不見天小區是廈門市思明區的老居住區。 楊珊珊 攝  摒棄「大洋怪重」  「東方巴黎」「新景國際城」「海景奧斯卡」「加州商業廣場」……近日,廈門31個地名被「點名」,被要求對名字進行整改。
  • 今年揚州新添207處地名 一批歷史地名在新時代「復活」
    「揚州是個好地方,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從這些路名就可見一斑。」馬先生讚嘆道。「今年我市新添了207處地名,一批歷史地名在新時代『復活』了。」市民政局地名處處長馮靜說,地名因描述地域歷史和文化而形成,向人們提示著當地自然環境變遷、人類歷史演進等信息,是文明的見證。「遍布揚州大街小巷的歷史地名,就像是一部活的史箋,是『好地方』的最好註腳。」
  • 旺角,「骨子裡的香港」
    從街頭到街尾,都一一嘗過……這叫「掃街」  核心提示  第一次對香港旺角留有印象,應該是在看王家衛那部導演處女作破舊的小樓緊錯,閃爍的霓虹燈,戶外廣告牌的鏽斑,樓下的茶餐廳支起的小桌,著布衫的隨意……香港旺角,絕對能帶給你不一樣的衝擊。比起繁華銅鑼灣,忙碌的中環,小資的蘭桂坊,如果有更大好奇想真切看到這裡最普通港人的生活,還有心底潛藏的江湖夢,那麼來旺角就對了。  一路上,會看到忙忙碌碌、上上下下的香港人,有些拿著報紙在讀,有些在街口茶餐廳喝一杯奶茶或者吃一口面。
  • 香港旺角吃喝玩樂全攻略 20
    燦記路邊雞海鮮飯店是九龍城一間歷史悠久的飯店,他們的招牌菜式是金牌路邊雞, 路邊雞選用農場新鮮雞,用秘制方法炮製,骨嫩肉滑...4、「越南人」旺角新開業的食店「越南人」,其名字和圓形招牌與隔鄰的「泰國人海南雞」極之相似,起初還以為兩間店爭生意爭到這樣出面,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屬同一集團的「兩兄弟」,店主更表示,「兩兄弟」往後還會陸續孖住一起打天下。
  • 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香港旺角
    我從小時候就非常嚮往的一個地方,就是香港,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從小就愛看香港電影,而且是很老的那種,可能我這個人就是很老套吧。(這就是我二十一被別人當做二十六七的原因,哼,別開玩笑了,那是你說話是你的長相,嗚嗚。)
  • 《旺角監獄》:香港電影回光難返,王晶式幽默日薄西山
    《旺角監獄》在上映之前,宣傳口號便有一句「王晶從影以來第一部話題CULT片」,吊足了我等屌絲的胃口。看完電影,港片還是港片,王晶還是王晶,但是「CULT片」是啥?宣傳策劃人請你站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古惑仔,黑幫,洪門,這些代表著香港電影最意氣風發的詞彙,也讓我們從《旺角監獄》裡莫名嗅出了一點點興奮與熟悉的味道。真正讓我難過的,無疑還是幾個小的細節。當由影帝張家輝扮演的瘋子輝替兄弟出頭,蹲進大牢三十年後出來時,他看到的是物是人非。其中有一個片段說的是他想去看電影,卻驚訝地發現原來的戲院早已人去樓空,只能獨自呢喃:香港人都不愛看香港電影了。
  • 到香港旺角,應該這麼玩!旺角十大必逛攻略
    第一位 旺角波鞋街旺角花園街(波鞋街)大家都知道的,可是整條街哪家非逛不可呢?當時是芝加哥啦~它是波鞋街中最歷史悠久的籃球旗艦店,以專賣限量版、珍藏版、特別版籃球鞋而聞名,成為喬丹鞋迷來香港必到之店。不過前兩年爆出,旺角波鞋街也有假貨,所以去買鞋的時候也要擦亮眼睛哦。
  • 香港的好吃的,旺角篇
    香港美食第二彈,Vicky來介紹我的大本營—— 旺角!
  • 香港書遊記:從銅鑼灣到旺角,樓上書店的各種困局
    那一年,曾起意會後去香港逛逛二樓書店,可惜當時沒辦好港澳通行證,未能成行。這一年,香港最有標誌性的英文書店——曙光書店,結束了它22年的歷程,宣告停業,成為香港書店不可抹滅的傳奇。差不多同時,和「曙光」共享一個單元兩間屋的青文書店也宣告歇業。這兩家一中一英,都有著二十多年歷史的書店同時關閉,宣告香港二樓書店一個時代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