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人在這裡快速成長
重慶三分院:一域化培養公訴人才做優刑事檢察
「扶苗計劃」中,重慶市檢察院第三分院資深檢察官帶領年輕檢察官辦理最高檢督導的林某案
10月15日,重慶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啟動了第9期針對全轄區公訴人員的「刑檢講壇」集中練兵活動。該院檢察長陸軍向記者介紹,自2016年啟動轄區公訴人才一域化培養五年規劃以來,堅持「業務工作、刑檢為重中之重,刑檢工作、人才為要中之要」的發展定位,大力推進轄區公訴人才隊伍「一域化培養」,通過馳而不息的抓實學、講、練,一批公訴人得到迅速成長,在今年6月舉辦的全市第七屆十佳公訴人暨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中,該院轄區4人參賽,3人獲十佳公訴人,1人獲優秀公訴人,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兩級院協同一域化培養
第三分院下轄五個基層院,因距離主城近,主城產生的虹吸效應,一度讓轄區多名市十佳公訴人等骨幹流失,甚至導致2016年全市十佳公訴人大賽時,該院派不出符合條件的選手參賽。培養一支政治過硬、業務拔尖的公訴隊伍,成為2016年該院新一屆黨組著力破解的難題。
陸軍在專門聽取轄區兩級院公訴隊伍建設情況匯報後,研究制定了「轄區2016-2020五年公訴人才發展規劃」,決定打破分院和基層院人才發展藩籬,跳出「一院一做法」的「散打」方式,兩級院協同推進公訴人才一域化培養,實現公訴工作「資源共享、人才共生、業務共強」的集約式發展。
此後,該院公訴部門統籌開展轄區兩級院公訴人的學、講、練、賽,推出「隔代」幫帶和「扶苗」計劃,採取實案實訓、定點對接、上派下掛等措施,著力促進轄區公訴人才融合發展。
實戰實訓有三大「絕招」
「公訴人指控曾某故意殺人,但關鍵目擊證人對曾某用左手還是右手捅刺被害人都記不清,因此該證言應該被排除,全案證據不足。如果你是公訴人,應做何解釋?」
「被告人半小時前踏上了今天的法庭,辯護人能不能告訴我們他第一步邁的是左腳還是右腳?難道因為我們不知道他邁的是哪只腳,就否認他上過法庭?同理,雖然證人記不清曾某到底是哪只手做出捅刺動作,但完全可以證實他捅刺過被害人,這符合人的記憶規律的一般原則。」公訴人答道。
這是日前該院公訴講壇上刑辯律師與公訴人的對話。
據該院檢委會專委鍾文華介紹,兩級院聯合培養公訴人有三大「絕招」,第一個就是公訴講壇(後改為刑檢講壇)。這是該院創設的一個集理論和實務、講和論於一體的綜合專業實訓平臺,由兩級檢察院公訴業務骨幹、公檢法實務專家及大學知名教授擔當師資,每年集中組織轄區公訴人員開展「專家答疑」「 經 驗分 享 」「公 訴 實務 」「 圓桌討論」等專題集訓。
「理論解析、庭審應對、實務答辯,每年刑檢講壇的三大主題內容,不僅讓我從容應對辦案中的難題,也讓我積累了公訴人大賽的競賽底子。」今年獲得全市十佳公訴人的該院檢察官李毅磊深有體會地說。
第二招是「三庭一會」的實質化應用。據鍾文華介紹,大要案件「檢察長庭」「觀摩庭」「示範庭」「庭後交流會」機制,更多著眼於庭審應對能力的「傳幫帶」。2017年初,在辦理劉某某故意殺人案中,為解決鑑定意見中的專業知識問題,該院申請鑑定人、有專門知識的人作為「控方證人」出庭,作為「示範庭」供轄區公訴人學習。
第三招是「隔代」幫教。鍾文華說,該院2017年推出「60後」帶「80後」、「70後」帶「90後」的「隔代」幫教。通過辦理重大疑難案件,年輕助理們得到迅速成長,其中3名助理檢察官成長為員額檢察官。
堅持類案共同研討集中辦理
「好的公訴人是案子餵出來的。」在該院分管副檢察長黃常明看來,通過因案帶人,以案訓人,是培養優秀公訴人的必由之路。為此,該院十分注重轄區兩級院公訴人員在案件中的系統性歷練,提出重大疑難複雜案件「一人辦理、全員提高」的目標,堅持類案全部門共同研討、集中辦理。
2018年,時任該院公訴處處長的鐘文華帶領辦案組辦理林某等11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突破了「含有大量淋巴結的豬護心油等豬副產品能否認定為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等法律適用」等疑難問題,利用檢察建議促進了轄區行政機關完善「地溝油」監管,被最高檢評為全國檢察機關「十大優秀掛牌督辦案件」。在長達半年的辦案過程中,多名年輕公訴人參與其中,事後有人感言,「有了這次經歷,以後敢獨立辦類似大要案了。」
該院還實施公訴人員的「扶苗」計劃,對於實訓辦案中發現的公訴好苗子,及時上掛下派。
「『扶苗計劃』解決了分院辦案人員辦案類型單一、案件數量訓練不夠,基層院辦案人員接觸重大疑難複雜案件少、協調指揮鍛鍊機會不多,兩級院公訴『好苗子』存在辦案短板和不足的問題。」該院分管副檢察長黃常明說。
五年來,兩級院累計600多人次在公訴講壇中同堂集訓,舉辦轄區兩級檢察院精品法律文書比賽70餘場,200餘名年輕檢察人在「隔代」幫教中得到幫助,100多名公訴幹警在「扶苗」計劃中成長。
「六十月弦歌不輟,五年間春華秋實。育人不易,人才培養永遠在路上。」黃常明說,該院第一個區域化「公訴人才培養五年計劃」即將到期。日前,該院啟動了下一個公訴人才五年培養規劃編制,其中「抓專業團隊建設、抓『案-件比』優化、抓辦案的『三重境界』實現人才隊伍建設和辦案質量提升的良性互動,讓辦理的每一起刑檢案件都能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成為共同願景」。
(本報記者李立峰 通訊員劉開倫 李毅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