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微電影紀錄片《黃河中山橋的誕生》出爐

2020-12-11 蘭州日報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譙喜龍 通訊員 馬牧群 張勍 文/圖/視頻

為紀念黃河中山橋誕生的110周年,近日,蘭州工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玖更數字創意工作室團隊的10名成員,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用時半年對黃河中山橋的建造過程以及歷史發展進程進行還原,創作了數字微電影紀錄片《黃河中山橋的誕生》,再現中山橋110年來的恢弘歷史畫卷,真實還原中山橋鮮為人知的歷史。

中山橋的誕生——紀念中山橋建成110周年

一條河,是華夏兒女的母親;

一座橋,是兩岸人民的福音;

黃河,我們的母親河;

養育了神州大地上的人民,她的兒女;

甘肅蘭州是我國唯一一座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

黃河滋潤了黃土高原,同時也阻隔了黃河兩岸人民的交流;

民間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門關」的歌謠;

為了黃河兩岸之間能夠進行來往,

從古至今蘭州百姓採取了許多措施;

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德曾因軍事需要在黃河上修建浮橋,但由於自然環境的因素,每逢春季冰雪消融,浮橋就會遭到破壞。

洪武十八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在現中山橋的位置修建了著名的鎮遠橋。鎮遠橋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橋」今天仍矗立在鐵橋南岸的將軍柱正是鎮遠浮橋500年興衰史的唯一見證。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十一日,甘肅洋務總局與德國泰來洋行籤訂黃河鐵橋包修合同。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二十一日,黃河鐵橋的建設正式得到了清政府的認可。

鐵橋的全部建橋材料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從德國走海運到天津,由京奉鐵路運到北京豐臺火車站,再由京漢鐵路運到河南新鄉。從新鄉取道西安,分36批,用馬車運到蘭州。由於運輸道路的崎嶇不平與運輸工具的限制,歷時5個月,終於將400萬斤的建橋建材運到了黃河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908年初春,鐵橋動工。

在鐵橋建造接近尾聲時甘肅布政使毛慶藩決定,為使其更加巍峨壯觀,在鐵橋南北兩端各建一座中華傳統式建築——牌廈。

1909年6月18日,兩座牌廈竣工。牌廈前後共懸名人匾額四塊:其中由陝甘總督升允題寫「第一橋」匾兩塊,分置南北橋頭;另有「九曲安瀾」、「三邊利濟」匾各一塊。為永久紀念這一偉大工程,在鐵橋兩頭立了兩塊石碑,由陝甘總督升允撰文記述鐵橋修建始末。

鐵橋的工程師是美國人滿寶本和德國人德羅,施工負責人為天津人劉永起。歷時3年建成。造價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僅運費耗銀二十萬四千多兩。

宣統元年七月初四(1909年8月19日)鐵橋竣工通行。

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第一橋改名中山橋。

1937年,日寇對蘭州進行了長達6年的瘋狂轟炸,期間他們轟炸的重要目標就是在戰爭期間起著重要運輸通道的黃河中山鐵橋,為躲避敵人的轟炸對鐵橋造成傷害,人們不得不將鐵橋的顏色由原來的桔紅色改為銀灰色。

作為黃河源上「第一橋」的黃河鐵橋將作為蘭州百年來的歷史背景和記憶底片,永遠烙在蘭州人的心上。

1989年蘭州市政管理處對鐵橋進行維修。同時,加寬了3人行道,裝飾了橋身,鐵橋煥然一新,同年,黃河鐵橋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在首屆絲綢藝術節期間,蘭州政府在橋頭立碑,第一次將鐵橋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象徵」。

2004年,中山橋結束了近百年的通車歷史,變成了永久性的步行橋。

金雁黃河大橋,是蘭州市第一座中承式鋼箱系杆拱橋,是連接城關中心區、雁灘組團區與鹽場分區、九州片區的重要橋梁。

2011年,中山橋迎來了建成後的第18次大修。這次大修除提高中山橋抗震能力和抗洪能力,加固橋墩外,還將讓這座百年老橋長高1.2米。工程完工後,將使這座百年老橋重煥青春,同時保證可靠使用50年。

小西湖黃河大橋,是目前國內最大跨徑的埃塔公路斜拉橋。

深安黃河大橋,蘭州首座全互通全立交景觀橋。

隨著時間的流逝,蘭州市區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觀、結構新穎、工藝先進、氣勢不凡的鐵路公路橋,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是溝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觀賞它,因為它像一部史詩,飧刻著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民燦爛藝術的畫卷。

如今,這座古老的橋梁依然橫跨黃河之上,與白塔山相呼應。「舉頭迎白塔,緩步過黃河。對岸兩山峙,中流意興多。」和諸多橋梁相比,中山橋的觀賞和紀念價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義。

一條河見證了華夏民族五千年來的歷史興衰,

一座橋闡述了金城百年來的繁榮景象;

黃河鐵橋促進了西部的繁榮與發展,更是連接中西和向西開放的紐帶。

相關焦點

  • 蘭州學子用動漫再現中山橋的誕生
    「中山橋是黃河蘭州段最醒目的跨河大橋,也是遊客來蘭州的網紅打卡地。今年是中山鐵橋建成110周年,蘭州工業學院師生查資料、畫圖、建模,歷時3個多月時間完成的再現中山橋建造歷史的動漫作品《中山橋的誕生》近日發布,讓我們全面了解這座橋的前世今生。
  • 黃河之濱也很美,中山橋夜景
    黃河,一條母親之河,她奔騰向東,哺育著兩岸的華夏子孫。在她流經的地方,有一座橋,這座橋最初的名字叫「蘭州黃河鐵橋」,後面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橋」。中山橋始建於1907年,那時正是清朝時期,當時的皇帝是光緒帝。
  • 蘭州中山橋,它被譽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蘭州,黃河穿城而過。到蘭州,不吃一碗色香味美的牛肉麵,不到中山橋上走一走,既失去了品嘗美食的樂趣,也少了領略古絲綢之路上,這座城市的歷史風貌的際遇。而要感受到蘭州這座城市獨特魅力,最好在黃河落日餘暉下,來到黃河之濱,白塔山下,天下黃河第一橋的中山橋。
  • 中山橋,銀灘黃河大橋,雁灘黃河大橋,誰是蘭州夜景最美的橋
    說起夜景最美的黃河大橋,前幾年很多蘭州人和媒體都說銀灘黃河大橋是蘭州夜景最美的橋。蘭州馬拉松直播時央視CCTV5主持人也是這麼說的。銀灘大橋晚上猶如一隻站立在黃河之上開了屏的孔雀,夜景確實非常漂亮。後來深安黃河大橋通車,很多人又說深安大橋是蘭州夜景最美的橋。是不是最美我不知道,但深安大橋確實是蘭州交通設計最合理的大橋。而蘭州所有黃河大橋裡名氣最大的當然是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隨著這兩年蘭州市對中山橋景區的亮化,中山橋的夜景比以前漂亮了很多倍。尤其是有後面白塔山的襯託,夜景確實相當壯觀。
  • 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一個偉大的稱號
    奔騰的黃河水,拐了好幾個彎最終流入大海。這條河流被稱為母親河。因為她是養育中華兒女的聖神河流。華夏民族發源於此。在黃河之上有一座橋梁是整個母親河上第一座修建的橋,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中山橋的歷史要追溯到明朝,明朝洪武年間修建的。
  • 黃河之濱也很美丨蘭州地標——百年中山橋
    黃河之濱也很美,那到底美在哪呢? 我們將用系列短視頻為大家展示黃河在蘭州境內最美的那些節點。這一集我們來走過中山橋,看看這裡的故事。從白塔山上往下至中山橋,山勢巍峨起伏,蟠結城郊,拱抱金城,鐵橋連通兩岸,穩跨黃河百年有餘,身載著滄桑而來,它們都是時間的使者,有著華麗的過往和璀璨的明天。「黃啟炎傳,鐵漢秦章光隴坂 ; 河清海晏,橋虹耀彩衛金城。」110 年過去了,這座古老的橋梁依然橫跨黃河之上,與白塔山相呼應。
  • 百年黃河鐵橋中山橋變身「五色彩虹橋」流光溢彩 (1/4)
    百年黃河鐵橋中山橋變身/4) "← →"翻頁 9月26日晚,蘭州百年黃河鐵橋在五彩燈光映襯下如
  • 中山橋:金城蘭州黃河上一座百年歷史的大鐵橋
    當年的蘭州黃河鐵橋,如今的名字是中山橋,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的,中山橋位於蘭州市城關區,橫跨黃河,建於1907年,至今已經有一百一十多年歷史了,雖然今天蘭州市區黃河上已經橫跨起幾十座橋梁
  • 黃河中山橋歷經百餘年滄桑依然堅固 天下黃河第一橋名不虛傳
    到了蘭州,不光要吃蘭州牛肉麵,還要看看黃河中山橋,逛一逛白塔山,再去五泉山轉轉。中山鐵橋,百年紀念碑。我到蘭州的時候,就是在這裡吃的牛肉麵,中山鐵橋就在跟前,下面是黃河,那真是滾滾濁浪,緩緩流過,這裡還有黃河母親雕像,有水車博覽園,再順便去甘肅博物館參觀一下。
  • 蘭州中山橋
    「舉頭迎白塔,緩步過黃河。對岸兩山峙,中流意興多。」趙樸初的詩句頗能勾出人的遊興。和諸多橋梁相比,中山橋的觀賞和紀念價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義。興衰史的見證1955年中山橋原名蘭州黃河鐵橋,是黃河上修建最早的鐵橋,素有「天下黃河第一橋」的美稱。位於蘭州市區中心白塔山下,南接中山路、南濱河路,北連靖遠路、金城路,是蘭州市區重要交通樞紐工程。
  • 蘭州黃河鐵橋(中山橋)
    當時在承建合同中,德國商行給出了「保固80年」的承諾,如今已經過去111年,這座鐵橋依然坐落在蘭州黃河上。蘭州黃河鐵橋,也被稱為「中山橋」,在蘭州的確算得上一個著名景點,也是中外遊客來蘭州旅遊時的必到之地
  • 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中山橋的夜景美爆了!
    在甘肅省蘭州市白塔山下的黃河上,有一座貝雷式鋼桁架公路橋,這是古老黃河上的第一座公路橋,號稱「千古黃河第一橋」,也是僅遲於上海外白渡橋的全國第 二座城市鋼橋。(圖片來自東方IC)該黃河鐵橋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宣統元年(1909年)六月竣工。
  • 蘭州中山橋是黃河上建設最早並保存至今的近現代鋼架梁橋
    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舊名鎮遠橋,中山橋位於濱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圖片拍攝於2019年5月3日)現如今的中山橋遊客不斷,夜間也是燈火通明,是蘭州的一大美景,也是橋色彩斑外衣 很多人都渴望來此尋找一種情懷。
  • 天下黃河第一橋甘肅蘭州中山橋,全部建橋材料從德國運來
    黃河從青海流出,一路浩浩蕩蕩奔向大海。黃河之上橋梁眾多,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的是甘肅蘭州中山橋。中山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蘭州黃河鐵橋」,當時與濟南道口鐵橋、鄭州鐵橋同列為黃河上三大橋梁。
  • 蘭州中山橋夜景!
    蘭州中山橋今夜無眠,霓虹閃爍,遊人如織,今夜無論你來自哪裡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來了,一定要去一趟蘭州中山鐵橋邊,在這裡目睹一下中山鐵橋的芳容,看一看濤濤東流的黃河之水,留下一張璀璨奪目燈光秀場的靚照。金城古建一條街畫眷,熠熠生輝。現代燈光確實能催生別樣視覺盛宴。
  • 百年鐵橋,中山橋!
    黃河中山橋,位於蘭州。中山橋又名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彩虹狀的鋼鐵橋身跨河而立,將蘭州市城區南北相連。黃河鐵橋修建於1909年清朝末期,已歷經百年。黃河中山橋,具有百年歷史的蘭州中山橋紅旗飄飄,遊人如織。
  • 疫情結束後,我要去打卡黃河上的第一座百年鐵橋——中山橋
    蘭州黃河鐵橋的由來: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德曾因軍事需要在黃河上修建浮橋,但由於自然環境的因素,每逢春季冰雪消融,浮橋就會遭到破壞。洪武十八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在現中山橋的位置用24隻大船,橫排於黃河之上修建了鎮遠橋,今天仍矗立在鐵橋南岸的將軍柱正是鎮遠浮橋500年興衰史的唯一見證。
  • 夜幕下的中山橋
    原標題:夜幕下的中山橋  「九曲安瀾逾百歲,三邊利濟到如今。」,這是一首詞對中山橋的新釋。我不記得這首詞出自誰手,寫於何年何月。只是每次站在中山橋上都會默念這首詞,感覺這樣更能切身感受中山橋厚重的歷史。  在蘭州若說黃河,必會提到中山橋。
  • 中山橋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黃河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
    中山橋又叫黃河鐵橋,有著悠久的歷史。走在鐵橋上的感覺有點像走在魔都外白渡橋的感覺,歷史的厚重從每一根剛管每一個螺絲釘間散發,不管是擺攤的、買小手藝的、還是漫步觀景的都顯得悠閒自得。鐵橋位於蘭州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 金城關前,穿過鐵橋就是蘭州白塔山公園。
  • 蘭州中山橋-天下黃河第一橋。這麼熱鬧的地方,不來虧了
    來蘭州,不見黃河是一件遺憾的事。在黃河之上,有一著名的橋,那便是蘭州中山橋。蘭州中山橋,又名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市濱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蘭州黃河鐵橋黃河鐵橋是個老橋。據記載,清光緒三十四年,蘭州黃河鐵橋工程正式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