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逗!拷問中國式家庭教育

2020-12-17 大河網

  《鬥媽大全》激戰「虎媽」、「狼爸」——

  □記者 趙珊

  核心提示

  近期,繼「虎媽」、「狼爸」之後,一部《鬥媽大全》將中國的家庭教育再次推向前臺,有人說,或許它是對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一次小顛覆,也有人說,它只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往前走了一小步。就此,本報記者分別採訪了幾個孩子和家長,他們對「鬥媽」各有所想,而教育界專業人士也對此各有所思。

  聞背景

  新

  人小鬼大,鬥媽?逗媽?

  第一招 你的老媽罵你的時候,你可以:看著其他的地方,想別的事情。不管,不聽。性質:硬。註:不能經常用。

  第二招 你的老媽罵你,不讓你看其他地方的時候,你可以:找媽咪身上的閒事。性質:硬。註:不能經常用……

  「這是一本書,專為6~12歲天天被家長罵的小孩編的」。近日,一本《鬥媽大全》在微博和網絡上迅速躥紅,令網友稱奇的是,作者竟是兩個北京的四年級小女孩,稚嫩的筆觸和配圖讓這本《鬥媽大全》詼諧十足,二十餘招「鬥媽」招式令人忍俊不禁,不少網友看完都大呼「了不得!」

  據了解,《鬥媽大全》的作者之一叫噹噹。雖說噹噹是因為媽媽拿她和別人比較,受了委屈,才創作了《鬥媽大全》,但事實上,噹噹與爸媽相處得一向都比較好。噹噹的爸爸表示,對噹噹的家庭教育一向都比較寬鬆。

  不少網友表示,或許正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噹噹才能夠創作出這樣讓人捧腹大笑卻又忍不住深思的《鬥媽大全》吧?與其說是「鬥媽」,倒不如說是在「逗媽」。雖然說噹噹的媽媽不小心成為了反面典型,但能夠教出這樣的孩子,卻也讓其他家長羨慕不已。

  「鬥媽」主角之

  1

  孩子說

  讚美如陽光,溫暖孩子心

  周奕彤,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第二小學五(4)班學生,老師們都說,這是一個很有思想的孩子。

  看完《鬥媽大全》,周奕彤也有自己的觀後感。她說,大家在笑的同時,也應該看到一個擺在老師、家長面前的教育問題:如何培養出健康優秀的孩子。現在中國式教育存在好多弊端,如「棍棒底下出孝子,打罵才能出成績」。就像美國「虎媽」,她也有兩個孩子,雖然都考上了哈佛大學,但是靠什麼?是靠打罵!打罵雖然能催促孩子進步,但家長想過孩子的感受嗎?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過多的批評,只會使他們失去信心。

  周奕彤說,現在的孩子人小鬼大,家長有計策,孩子有對策,一來一往,結果只會兩敗俱傷,家長更生氣,孩子更不爭氣。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賞識教育,作為父母,不應用打罵的形式教育孩子。記得一位教育學家說過「讚美猶如陽光」,只有多去鼓勵,欣賞孩子,激發孩子的自信,把每個孩子的優點放大,缺點縮小,擺事實,講道理,一定會得到最佳的回報。

  當然,作為小學生,也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做個讓家長放心的孩子,就自然不會受到批評,那麼「鬥媽」的招式也就無用武之地了。

  「對家長來說,『鬥媽』難道只是小孩子胡鬧嗎?不是。」鄭州市金水區廟李小學五(2)班的王曉慧看完《鬥媽大全》後,覺得很有趣,她表示,這也是當前家庭教育的真實寫照。王曉慧說,相信每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但可以用合理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們也一定會服從。當家長們不斷責罵孩子時,其實是在給他們施加很大的壓力,家長不要總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應該給孩子們自由,這樣孩子們的成績不但會更上一層樓,性格也會變得活潑開朗。

  「剛看到此等大作時,很是震撼!現在的小孩子真是了不得啊!」面對這兩個四年級小女生,鄭州市金水區廟李小學六(1)班的徐志轉以「老大哥」自居。他說,現在的家長太想讓孩子成才了,就對他們很嚴格。他真希望天下的父母們能不再對小孩子使出「獅吼功」,不再拿孩子與其他人比,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很多優點,只是家長沒有發現而已。

  「鬥媽」主角之

  2

  家長說

  換位思考,用心引導

  林偉奇,鄭州一位普通的上班族,一位14歲男孩的父親,平日裡對教育孩子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他說,作為一名90後中學生的家長,深感教育孩子是一門深厚的學問,急躁不得,武斷不得。現在的孩子生活在科技時代、資訊時代,比起當年同齡的父母輩,不知要聰明多少倍,他們思想活躍,認知超前,喜歡個性化思維。但孩子畢竟是孩子,常聽有些家長抱怨:「我有我的政策,他有他的對策,孩子太調皮了,不僅不聽我的意見,還和我對著幹,氣死我了……」

  教育孩子,凡事決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林偉奇說,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換位思考,用心引導。

  《鬥媽大全》激戰「虎媽」、「狼爸」——

  (上接B10版)

  為了證明自己的「引導理論」,林偉奇舉了一個很小的例子:他家孩子上小學時,經常哈腰駝背,他和妻子無數次提醒孩子挺胸抬頭,保持良好姿態,可孩子根本不聽。有一次開家長會,林偉奇故意彎腰弓背走進教室,孩子回來後,一個勁兒地抱怨他,在公眾場合不注意形象,讓他在老師同學面前沒面子了。林偉奇趕緊抓住機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孩子真的就改掉了身上的壞毛病,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林偉奇說,事實也證明,凡是把自己的觀點生硬地強加給孩子的家長,必定是家庭教育的失敗者。

  鄭州的另外一位家長黃非,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個性獨特的人,喜歡一些特立獨行的東西。他說,看了《鬥媽大全》,的確很有意思,但覺得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我們處在一個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尤其是網際網路的出現,使小孩子從小就能接觸和大人相差無幾甚至更多的信息,而接觸的信息越多,大人和孩子的認識的偏差也越大,這是很正常的,所以就會產生更多溝通的困難。

  換一個角度想,《鬥媽大全》不也是孩子們面對家長一些教訓和嘮叨,自己想出來的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家長不妨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總結、完善這些「鬥媽」技巧,讓孩子有一份被尊重、理解的感覺,讓父母和孩子多一些平等、有效的溝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一起成長。

  「鬥媽」主角之

  3

  教師說

  獨特方式,傳遞孩子心聲

  「如果站在孩子們的角度,放平心態去和孩子們交流,《鬥媽大全》裡充滿了童趣的畫面表達的是孩子們平淡真實的生活,是孩子們內心對愛和理解的真切訴求。」鄭州幼兒師範學校教師王彩鳳說。

  當今社會,孩子們大多還被拘泥於學校上課和回到家裡寫作業這樣的兩點一線生活中,而且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往他們腦子裡灌的都是學習、作業和成績等。在這樣的生活環境裡,出現《鬥媽大全》並不奇怪。表面看孩子們是在設計著軟硬兼施的「鬥媽」方法,表達了壓力之下的縱情心態,但在這些詼諧的畫面背後大人們看到了孩子們平淡真實的生活,看到孩子們在這樣平淡的生活中還保持著天真、可愛和自由自在的世界。就像網上評論說「與其說是『鬥』,還不如是『撒嬌』,在其背後是對愛的呼喚,是對理解的呼喚,更是對獨立和尊重的呼喚」 。

  因此,王彩鳳呼籲,希望父母都能夠多關心孩子,多聽聽孩子用類似《鬥媽大全》這類獨特語言表達的心聲!

  金水區廟李小學教導主任陳喜玲看待這件事情很冷靜,她表示,對於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吸其精華,棄其糟粕。

  陳喜玲說,剛看到「鬥媽」時,著實吃了一驚,靜靜想來,有了心靈的震撼,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家庭教育,這是為人父母者應當靜下心來沉思的。

  作為教師及家長的雙重身份,陳喜玲認為,傳統的家庭教育方式並非完全過時,有時也是必須的,但對於家庭教育,她更認同的是,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習慣。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不但學習效率會提高而且會使他們終身受益。」

  而要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就需要家長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因此,家長一定要找到一個好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為孩子營造和諧學習氛圍的同時,也能贏得孩子對父母的尊重。

  4

  「鬥媽」主角之

  專家說

  教育孩子,從尊重做起

  怎樣才能使教育深入孩子的心,乃至影響他們的行呢?鄭州市文化路第二小學書記方進說,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高尚的品德,應從尊重做起。

  尊重孩子,就要深入了解他們,根據兒童的天性來進行教育。很多父母之所以批評孩子,埋怨孩子,原因就在於不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總是用成年人的眼光、心理去感受孩子、要求孩子。家長有沒有想過,對於成年人,如果遇到失戀、下崗或是婚姻變故,估計需要很長時間療傷。可是,當孩子考試失敗了回來,很多家長不是把孩子罵一頓就是打一頓。孩子還在哭,家長便在吼叫著:必須馬上給我學習去!想想看,孩子考試失敗了,他自己正在承受多大的挫敗感,不但沒有得到安慰、鼓勵、陪伴、理解,卻要挨一頓打罵。這個時候要他學習,他能學得進去嗎?成年人自己受到傷害了,還知道需要一個療傷的過程,而對於孩子,家長卻很少去用心體會他們受到的傷害。

  相對於其他人,鄭州創奇潛能開發學校校長郭昌博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事情。他說,《鬥媽大全》的出現引發了大家對「散養」還是「圈養」的思考,那麼,教育孩子究竟應該「散養」還是「圈養」?事實上,「養」的形式不是核心,「望子成龍」是家長們的心願,「長大成為棟梁之才」也是眾多孩子內心深處的追求,從這點上講,兩者的目標本質上沒有矛盾,而恰恰是家長急於求成的心態和教育方法不當造成了矛盾的升級。所以,就有了 「孩子出問題,責任往往在家長」等話題。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天賦,作為家長和老師,最大的職責就是,研究教育規律,分析孩子個性特長,設計針對性的教育方案,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孩子的個性和特長,尊重孩子,培養出人格健全、才智出眾的一代新人。

相關焦點

  • 「鬥媽」激戰「虎媽狼爸」拷問中國式家庭教育
    近期,繼「虎媽」、「狼爸」之後,一部《鬥媽大全》將中國的家庭教育再次推向前臺,有人說,或許它是對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一次小顛覆,也有人說,它只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往前走了一小步。就此,本報記者分別採訪了幾個孩子和家長,他們對「鬥媽」各有所想,而教育界專業人士也對此各有所思。
  • 「中國式逗小孩」毀了多少無辜小孩?請幫幫你的孩子,勇敢制止!
    01中國式逗小孩:大人在笑,小孩在哭自從E媽懷上了二胎,我就開始告訴Evan仔,媽媽肚子裡有一個寶寶,將來會是你的弟弟妹妹024種常見中國式逗小孩方式家有寶貝的孩子,都總難免遇到這類的「中國式逗娃」的人。
  • 營造教育新生態 重塑中國家庭教育的世界話語權
    在李儒奇看來,在世界歷史長河當中,中國是家庭結構最穩定、家庭教育典籍最豐富、家庭教育理論最深入、家庭教育成功案例最多、家風家訓家譜傳承最悠久綿延的國家。中國更曾累計長達千年領先世界,並且僅用不到200年時間就重回世界強國之列。世界家庭教育之話語權,本在我中華。
  • 「中國式」逗娃暴露大人的殘忍,只顧取悅自己,卻傷害了孩子
    幾乎有90%的親戚在串門看別人家小孩的時候,總會心血來潮要逗一逗他。而且周圍的大人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看著孩子疑惑、糾結甚至恐慌的表情,他們還覺得很可樂。相信現在不少年輕人,在小時候都有這種不愉快的經歷。
  • 中國式的家庭教育,乖孩子才是好孩子
    如趙薇的《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大爆之後,中國式青春片全成了千篇一律的狗血,虐戀、墮胎、打架,層出不窮。主角李玩(張雪迎飾演)是一位13歲的少女。打完後,父親把李玩拉到身邊,說了中國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打你,那是因為我愛你,爸爸每天這麼忙,你怎麼就不懂事呢。」父母們總以愛的名義綁架我們,他們認為的理所當然,往往會對我們造成驚濤駭浪的傷害。
  • 2020中國家庭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2、中國家庭教育市場規模  家庭教育行業覆蓋人群規模龐大,目前中國學前幼兒及中小學生人數約2億(約佔 15%),家長(父母)數量約 3.4 億(約佔 25%),其中50%家庭平均年教育支出 1萬元以上。  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家庭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預計同比增長19.6%,保持穩中向好發展趨勢。
  • 2018中國家庭教育十大熱點
    學術層面,北京師範大學發布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有溫暖的家」是學生心中「人生最重要的事」;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的學術年會倡議新時代新家風,指出家風建設對社會和諧與民族復興具有根基意義;兩岸家庭教育學者熱議隔代教養利弊,認為祖輩教養的確是很多家庭的剛需,但父母是教養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更是鐵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四省一市成立長三角家校合作研究與指導聯盟,共建家校合作的教育環島
  • 「家庭教育中國行」 系列公益講座舉行
    本報12月8日訊(記者吳雨倩)為了讓廣大家長學習家庭教育,培養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7日上午,「家庭教育中國行」系列公益講座走進海口。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為海口師生們帶來了題為《做好父母,放飛孩子》的大型勵志公益演講。現場座無虛席,俞敏洪聲情並茂的演講獲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
  • 如何科學育兒 中國家庭教育論壇討論新課題
    2012中國家庭教育論壇暨中國家庭教育公益人物頒獎時間:2012年8月29日·上午地點:中國職工之家·報告廳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與會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在這個秋風送爽、飄香的時節舉辦2012中國家庭教育論壇暨中國家庭教育公益人物頒獎活動!
  • 別讓孩子輸在家庭教育上
    圖片來源網絡家庭教育包括:親職教育、子職教育、兩性教育、婚姻教育、倫理教育、家庭資源內與管理教育容、其他家庭教育事項。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根據家庭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根據對家庭教育的規律性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家庭教育實踐的基本要求。它是在家庭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對施教過程中各種矛盾關係的認識和處理的基本規則。
  • 作業幫攜手全國網校共建家庭教育服務平臺
    中新網1月21日電 近日,中國家庭教育學會、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在中國婦女活動中心共同舉辦了全國網上家長學校改版升級啟動儀式暨研討培訓會。教育科技企業作業幫作為家庭教育志願聯盟成員代表,出席了活動並接受了由主辦方頒發的成員證書。
  • 中國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評選 寧德郭正光吳明榮上榜
    記者從寧德市婦聯獲悉,第二屆中國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推薦活動頒獎儀式近日在京舉行,寧德市郭正光、吳明榮獲「第二屆中國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榮譽稱號。  郭正光,原寧德師範學院附小校長,他長期從事家庭教育研究與公益服務,90年代初創辦家長學校開始,每年不間斷給家長授課,並深入學校、家庭調查研究,開展針對性的家教講座。
  • 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好書推薦?
    家庭作為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環境場所,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無疑起著奠基甚至決定作用。而父母作為家庭教育當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對孩子的影響之深無可替代,因此想要孩子身心得以健康成長,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需要父母從孩子做好正確的教育和示範,以下便是我要推薦的幾本書。
  • ...家庭教育公益講座舉辦 推廣家庭教育理念,講述親子溝通的重要性
    「幸福父母 相伴成長」家庭教育公益講座舉辦 推廣家庭教育理念,講述親子溝通的重要性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7-11-14  責任編輯:公益中國
  • 家庭教育的內容是什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睿智燈塔
    家庭教育的內容是什麼,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是整個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它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無法取代的,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個學校。外在層面與知識、信息及專業有關,人們主要通過專業教育來學習和提高;而內在層面的教育主要是指人格、心態、德行、能力的培養,家庭教育在這個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iEnglish:通過解決學英語難題 構建家庭教育解決方案
    這也引發人們對家庭教育邊界問題的深入討論:一種傾向是,學校教育綁架家庭教育,其結果是家庭教育的職能被放棄,定位偏移,親子關係緊張。另一種則是一些行政部門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其中,但卻未能對自身定位、怎樣才能恰當、有效發揮作用做出慎重思考,越俎代庖做了超越邊界的事兒,擠壓了家庭教育的基本權利與職責。
  • 教育部:組織編寫《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家庭教育」將走進家庭
    日前,教育部有關部門著手啟動《家庭教育指導手冊》的組織編寫工作。編寫《手冊》的根本任務是「加強家庭教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目的是通過《手冊》,有效普及和引導家庭教育知識。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等相關家庭教育專家和部分中小學校長參加此次會議。
  • 家庭教育智慧多虎爸狼媽式教育不利孩子成長
    家庭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場所,而對於大多數只有一個孩子的中國父母來說,孩子的教育沒有經驗可言,要實現他們的夢,就是一場沒有彩排的演出。因此,當家長的要善於學習、及時總結,掌握家庭教育的智慧。智慧1、家長是孩子最忠實的老師。美國人赫伯特說過:「一位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教師」,事實正是如此。
  • 兩會加速家庭教育立法,璐瑤媽媽再次發聲
    有鑑於家庭教育在現代社會日趨重要的地位,2020年全國兩會第一天,一份民進中央提交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家庭教育發展的提案》備受關注,家庭教育立法已經被一提再提,現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而人民日報的報導《混合學習呈趨勢,技術力量補差距》一文也再次強調了家庭教育、在線教育的重要性。其中將大咖知識學堂的創始人璐瑤媽媽發聲家庭教育、在線教育、個性化教育的思想也收錄其中。
  • 《家的力量》英文本海外發行——揭開中國家庭教育文化向世界輸出...
    到目前為止,《家的力量》是中國第一本,且是唯一一本被翻譯為英文,並在海外出版發行的,凝聚著中國家庭教育精髓和智慧的,兼具理論性和落地實操性的原創書籍。《家的力量》英文版海外發行,揭開了中國家庭教育文化向世界輸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