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萊德天氣預報
周二 晴天 07°C-20°C
周三 多雲 08°C-21°C
周四 多雲 09°C-20°C
周五 晴天 09°C-21°C
周六 晴天 09°C-20°C
周日 多雲 09°C-20°C
周一 多雲 10°C-22°C
澳大利亞元VS人民幣
中行折算價:510.95
發布時間:北京時間11:42:22
編輯 | A.
最近,生物界有些「無法無天」
有些物種開始任性泛濫...
此前,丹麥生蠔長滿海岸
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出緊急「求救信」!
丹麥首相拉爾斯·勒克·拉斯穆森更表示:
非常歡迎中國遊客到丹麥品嘗生蠔!~
太平洋生蠔這種新物種入侵到丹麥這片樂土之後,對海岸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丹麥駐華大使館 圖
一邊的生蠔還來不及吃,三文魚又泛濫了
5月6日,據澳大利亞廣播電視臺ABC報導,澳西南部有一個名叫Parry Beach的海灘。那裡的海水清澈透明,溫暖舒適,是一個很大的捕魚場。由於環境得天獨厚,每年的四五月份,這裡都能吸引多達3000噸的野生三文魚。
3000噸是什麼概念呢?
就是你可以完全不用動手,只是站在那裡
一批一批一批一批一批的
三文魚就會隨著海水自己衝到岸上來!
而這些三文魚是大名鼎鼎的「Australia's wild salmon - 澳洲野生三文魚」,一個個長得都白白嫩嫩,活蹦亂跳的。但這裡的漁民卻愁壞了,因為這些三文魚根本沒人吃。於是新聞報導說,只怪當地人不會做。
澳大利亞廣播電視臺ABC網頁截圖
於是,從朋友圈開始,所有吃貨都坐不住了!紛紛表示,吃不完算我輸!
然而,這種野生的三文魚和現在澳洲市場上賣的三文魚其實不一樣。
澳大利亞野生三文魚,其實不是三文魚!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澳大利亞本地的所為三文魚,一共有四種,但都不屬於鮭鱒魚科,而是屬於另外一個不相干的科----澳鮭鱸科。
其中,澳鮭鱸屬下的魚類主要包括以下4種:
1. Arripis truttaceus 英文名俗稱Western Australian Salmon;
2. Arripis trutta 英文名俗稱 Eastern Australian Salmon;
3. Arripis georgianus 英文名俗稱 Australian Herring;
4. Arripis xylabion Paulin 英文名俗稱 Northern Kahawai;
這次的報導出自澳大利亞ABC NEWS,題目是Australia's wild salmon stocks are healthy, but no-one's biting。既然原文題目中用到了wild salmon野生三文魚(鮭魚)的說法,那我們就尊重作者的意思吧。
澳大利亞三文魚的名字中雖然有Salmon 這個單詞,但是它離鯡魚這個種類更近一些
(你有沒有聯想到一些有『生化武器』之稱的瑞典鹽醃鯡魚罐頭……)
不止西澳,這種魚其實在澳大利亞很多地方都有分布。
這裡泛濫的三文魚肉體是紅色的,腥味比較重。
不止如此還很肥!
廚師當然不會沒事拿這種沒人愛吃的魚練手了
所以這魚本身就不值錢
大多數捕撈起來的的都用來做寵物食品或是魚餌了
話說就有人曾在西澳那個海灘附近釣上過,然後給別人了,理由很簡單:「這玩意兒根本沒法吃!」
澳洲人也多吃貨,不想白白浪費的就上網發帖問,但是早就有身先士卒的吃貨得出了無奈的結論:基本這就是貓糧!
總之結果就是怎麼做也不好吃
放在菜單上也沒人點
久而久之澳洲人對這些野生三文魚
全部都失去興趣了…
因為野生三文魚數量太多,影響到野生龍蝦的繁衍,所以當地漁民以50美分(約人民幣3.5元)一公斤的價格,把三文魚賣了做龍蝦餌料。
澳洲一些專家看不下去了,給出的結論是——強烈建議把「怎麼做澳洲野生三文魚」,寫進學校教科書!學吃、學做三文魚,要從娃娃抓起!
事情說到這裡,是不是該派「中國吃貨」的人出動去拯救世界了?但這次,還是有網友比較冷靜↓↓↓
所以雖然我們都知道
老外不吃而我們吃的東西很多
老外不會做而我們會做的東西很多
但是!
請滿腦子想著申請三文魚籤證
然後來做刺身、壽司、煙燻的同學們
還是先苦練廚藝
然後再來解決這個難吃的物種吧……
上一次,丹麥「不經意的」抱怨「生蠔泛濫成災」,引得中國網民摩拳擦掌,頗有「路見生蠔拔刀相助」之意。
沒想到,新華社記者實地探訪以後發現,這其實是當地為發展旅遊開發的「農家樂」項目,由導遊帶領遊客在退潮後去淺灘溼地上撿拾生蠔。
報導引述丹麥科技大學貝類研究中心負責人延斯·彼得森教授的話稱:
太平洋生蠔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瓦登海出現,其擴散蔓延會跟利姆水道地區的本土歐洲生蠔和貽貝爭奪生存空間和食物,還有可能傳播寄生蟲和疾病,因而會帶來「潛在的威脅」,但目前還稱不上「生態災難」。
此外,旅遊部門還警告說,不管有沒有導遊帶隊,遊客食用生蠔風險自負。不少吃貨的紛紛表示被「套路」了……
回到澳洲「三文魚」,果殼網主筆、科學松鼠會成員@瘦駝 就此事在微博上發表觀點:
澳洲「據說」泛濫了的「三文魚」根本就不是漢語語境裡的三文魚。三文魚是鮭形目的,澳洲三文魚(Australian salmon)其實是鱸形目澳鮭鱸屬(Arripis)幾種魚的俗稱。因為魚肉氣味刺鼻質地粗糙所以商業價值不大,年商業捕撈量只有幾千噸規模。絕大部分都被做成了澳洲龍蝦養殖的飼料,其實把低價值魚獲做成飼料是非常環境友好的做法。
其實小編覺得,關於「吃」這件事情,全世界都一樣,還是得多一份真誠,少一些套路。
畢竟↓
當然
訂了機票打算吃到「滅絕」的親也別桑心
澳洲比這美味的東西多到數都數不過來
--推廣--
推薦閱讀
阿德萊德生活:咖啡館 | 下午茶 | 餐館 | 美食 | 甜甜圈 | 日料 | 越餐 | Costco零食 | 釣魚限定 | 戶外運動 | 摘水果果園 | Sunday Market | 交規罰款 | 報稅 | 養老金 | 澳洲奶粉 | 幼兒保健品 |
南澳大利亞旅行: 周邊旅行 | 免費租車 | 澳寶鎮 | 龍蝦鎮 | 藍花楹 | 全國旅行 | 最美廁所 |
新阿德專稿,轉載請署名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