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隨老蔣逃到臺灣的3個軍閥大佬最終結局如何?令人唏噓!

2020-12-25 洋洋說史

民國時期,人民渴望新的生活,渴望民主統一,尤其在以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成功了之後。百姓們原以為美好的生活就在遠後了,可是他們還是低估了軍閥大佬們的力量。畢竟人人都有私慾,何況還是手握重兵的軍閥。儘管最終經歷了抗戰,軍閥力量參與到戰爭中,也損失慘重,但畢竟地位不輸蔣介石,跟隨著蔣介石一群逃到臺灣的3位軍閥大佬,最終都結局如何呢?

以桂係為首的軍閥頭子白崇禧一直讓蔣介石忌憚不已,曾數次差點將蔣介石拉下馬,蔣介石雖痛恨他多年,但是也不敢貿然處置白崇禧。

白崇禧此人相比較蔣介石,其實更有民族大義,他和蔣介石不和多年,卻在面對日本敵軍時,主動寫信給蔣介石,希望一同抗日。而蔣介石卻曾下令先對內後對外,二人心性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1949年,桂軍受到共產軍人的強烈打擊,已經潰不成軍了。白崇禧自知若是再不逃走,就必死無疑了,當下決定不再反抗,選擇飛往臺灣。其實白崇禧並不想去臺灣,但留在大陸不現實,無奈只能選擇前者。晚年的白崇禧過得毫無尊嚴,終日被監視,身上的職責也是虛名,無任何實權。若是昔日還有部下,蔣介石跟白崇禧得維持著表面上的情誼,或早將眼中釘拔了。

馬步芳在西北地區尤為有名,在他帶領下,馬家軍曾也勢如破竹,只可惜選擇的人錯了,敗局早定。1949年,馬家軍受到重創,馬步芳和家人一同逃亡臺灣,但蔣介石卻數落他回來,認為馬家軍的失敗都是拜馬步芳所賜,讓他繼續回到戰場應敵。馬步芳豈能忍?

最終馬步芳沒有接下蔣介石的命令,而是逃到了沙特。雖擔有沙特大使的美名,但是再不敢踏入故土一步,否則必死無疑。

陳濟棠手握廣東軍政權力,幾乎將整個廣東以南地區拿捏在手中,這令蔣介石非常忌憚。而陳濟棠也意識到蔣介石對他的信任不在,不如擁護白崇禧將蔣介石拉下馬。但以失敗告終。陳濟棠無奈逃到歐洲,不過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正是用人之際,蔣介石只能不計前嫌,繼續重用陳濟棠,而陳濟棠也不負所托。但逃到臺灣後的陳濟棠也依舊沒逃出蔣介石的掌控,終日惶惶,最終病逝,享年63歲。

相關焦點

  • 1949年,逃到臺灣的4個軍閥大佬都是誰?人生結局如何?
    前言: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帶領中國進入民主主義時代,但由於這次革命的不徹底,民國時期的政權並不統一,雖然東北易幟促成形式上的統一,但中原以外的地區大都被地方軍閥勢力所控制,不過令人可敬的是,抗戰爆發後,他們求同存異,凝聚一心,建立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
  • 1949年末,四名逃到臺灣的軍閥大佬都是誰?最終結局如何?
    1949年末,隨著國民黨腐朽統治的全面崩潰,蔣介石帶領著殘兵敗將逃到了臺灣,其中就包括以前和蔣介石對立過的那些軍閥大佬們。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四個逃到臺灣的軍閥大佬,這些曾經和蔣介石有過爭鬥的人,到了臺灣之後會有什麼的境遇呢?後來都是什麼樣的結局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1949年大陸解放,這4位軍閥大佬逃到了臺灣,後來結局如何?
    導語: 說起軍閥,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民國時期的中國可以說就是被各個軍閥的控制的。今天要說的就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的四個軍閥大佬的姓名以及他們最後的結局。下面就來具體講一講這幾個軍閥吧!
  • 1949年,張發奎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在歷史的描述中,蔣介石是一個容易猜忌和多疑的人,他雖然惜才卻把忠誠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面對這樣一個幾次三番變卦的部下,蔣介石卻數次原諒張發奎,並且也有過對他委以重任的經歷,足見張發奎的手段不一般,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張發奎的結局
  • 1949年,吳國楨逃到臺灣,四年後被蔣介石追殺,最終結局如何?
    1949年1月,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結束後蔣介石第三次下野,在浙江溪口老家居住一段時間後,蔣介石率領國民黨殘部逃到臺灣。剛到臺灣之際,蔣介石迫切希望得到美國的援助,開始重用與美方關係較好的兩個人:一個是孫立人,另一個便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吳國楨。
  • 1949年,蕭毅肅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的晚年結局怎麼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正式投降,14年的抗日戰爭以中國人民取勝而告終。日本宣布投降後,侵華日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作為投降代表在湖南省芷江縣正式向中國投降,史稱「芷江受降」;中國方面,主持芷江受降典禮的受降官名叫蕭毅肅。
  • 「空軍總司令」周至柔,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周至柔出生於1899年,是浙江臨海人。周至柔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雖然成長於這樣的家庭,但周至柔的母親並沒有放鬆對他的教育。讀書開闊了周至柔的視野,1919年,周至柔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返回浙江加入浙軍。周至柔就讀的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就讀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期間,他認識了人生中的貴人陳誠。
  • 63代「天師」張恩溥,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因為得到了民國政府承認,所以張恩溥在1949年時選擇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63代「天師」張恩溥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的結局。江西上清鎮有一座「嗣漢天師府」,這座天師府就是正一派掌教天師居住的地方。天師府位於江西龍虎山下,正一派所有的天師都曾在這裡講經傳道,包括63代「天師」張恩溥,江西龍虎山也由此聲名遠播。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各自結局如何?
    1932年,復興社正式成立,此後中國經歷了軍閥混戰、抗日戰爭等一系列戰事。經過一系列戰爭的洗禮,蔣介石的十三太保結局迥異,尤其是1949年後,十三太保中有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還有兩人早逝。那麼,作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他們各自的結局如何呢?
  • 四川軍閥,被逼無奈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怎麼樣?
    在五個兄弟姐妹中,楊森排行老大。中年後,楊森與蔣介石結為了親家,此後一直追隨蔣介石。在國民黨軍閥中,楊森一直活到了95歲,同時,他也成為了四川軍閥中活動空間最廣、經歷最複雜、壽命最長的一個。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楊森做了垂死掙扎,隨後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逃到臺灣之後,楊森的晚年結局如何?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鄧文儀,1949年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復興社主要有十三個骨幹成員,他們被稱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十三太保都是蔣介石的心腹大將,為蔣介石的崛起獻力獻策,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人就是十三太保之一,他的名字鄧文儀,此人在解放戰爭末期跟隨蔣介石逃到了臺灣
  • 「新疆王」盛世才1949年逃往臺灣,他的最終結局如何?
    1933年到1944年之間,西北軍閥盛世才開啟了自己對新疆長達11年的統治,他在任新疆主席期間,一手把持了新疆的軍事政治大權,用鐵血手段排除異己,被人稱為「新疆王」。不過,曾經的「新疆王」在1944年後逐漸眾叛親離,並在1949年後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
  • 「王牌軍」新六軍副軍長舒適存,1949年逃到臺灣,他的結局如何?
    新六軍成立於1944年5月,是在新一軍的新編22師基礎上組建而成。新編22師因為在印度接受了史迪威的訓練,配備了全副美式化裝備,武器與作戰思想都領先當時的國軍一大截,所以新六軍也被稱為王牌中的王牌。蔣介石曾經用「中國虎」三個字稱呼新六軍,足見新六軍有多麼優秀。
  • 抗日名將關麟徵,1949年定居在了香港,他後來的結局如何?
    後來,中原軍閥大戰爆發,關麟徵率領部隊先後參加了高辛集、柳河車站、南宮城等戰鬥,多次化解己方不利的戰局,在得到老蔣稱讚和賞識的同時,他的職務也不斷得到了升遷,當上了國民黨第四師第11旅的旅長。在關麟徵擔任旅長的時候,他手下有兩位團長,就是同樣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的杜聿明和張耀明,由此可見關徵麟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 蔣介石「五虎上將」,四人逃到臺灣,剩一人為何留在大陸?
    這五人可以說是個個都驍勇善戰,英勇無比。在確立蔣介石的軍閥混戰中,他們都有過突出的戰功。除此之外,「五虎上將」還屢被重用,後來都擔任過戰區司令以上的職務。但是讓很多人不解的,為什麼解放戰爭後,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四人逃到臺灣,剩下一人卻留在了大陸呢?
  • 杜月笙逃到香港後,看到了一份報紙,心有餘悸:慶幸沒有留在上海
    1949年杜月笙逃到香港,看了一張照片後,大笑道:幸虧我沒留在上海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百家號,這裡是「小嶽嶽帶你看歷史」。以前小編覺得他是個壞人,但是慢慢的了解發現其實他是個很愛國的人。雖然他是上海灘的大佬,但是在抗日的時候,他捐出了全部的家產買飛機,而且對紅軍也是諸多幫助,在上海淪陷之後,把自家的船隻全部炸毀,就是不給鬼子留下東西。在抗戰時期他可是貢獻很大的,但是在蔣介石敗退臺灣的時候,他沒有跟著去臺灣,而是去了香港。
  • 1949年杜月笙逃到香港,看了一張照片後,大笑道:幸虧我沒留在上海
    1949年5月1日,有一個穿黑衣的60歲老人含淚辭別了留在上海的黃金榮後,舉家登上了荷蘭寶樹雲號客輪,駛往香 港市。當其乘坐的輪船經過黃浦江,站在甲板上的老人看到其出生地浦東高橋(川沙廳)近在咫尺時,百感交集。流著淚,佇立船頭許久,唏噓不已。
  • 蔣介石的五虎將的結局怎麼樣?4個逃到了臺灣,1個留在了內地
    蔣介石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他之所以能在當時軍閥混戰的局面中立足,是因為他打敗了其他軍閥,令其心悅誠服。而蔣介石之所以能夠打敗其他軍閥,這離不開他手下的五員猛將。他們也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將,分別是陳誠、衛立煌、顧祝同、劉峙和蔣鼎文。
  • 「海軍總司令」桂永清,逃到臺灣後的最終結局如何?
    這樣不僅能延續臺兒莊大捷後的勝利,而且還能消滅日軍的有生力量,最終卻因為桂永清臨陣脫逃而功虧一簣。當然,戰後桂永清也受到了撤職查辦的處分。客觀來說,在蔣介石的嫡系大將中,桂永清此人比較奇葩,他曾數次違反軍紀,蔣介石甚至下令槍斃他,但是桂永清每次都猶如神助、大難不死,也算是命大。
  • 民國軍二代盧小嘉暴揍黃金榮,後去臺灣最終結局如何?
    舉個例子吧:據說蔣校長還沒發跡時,就曾拜在他的門下,後來黃金榮過大壽 ,老蔣還派人為老爺子祝壽。能獲得如此待遇,可見黃金榮的面子夠大吧,然而就是這位青幫大佬卻被一 名年輕人綁架並暴打。 誰這麼大膽?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他名叫盧小嘉,此人既不是道上的大亨,也不是富甲一方的巨商,而是 一個花花公子,然而他卻是一個標準的民國「軍二代」,父親是江浙地區大軍閥盧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