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隨著線上線下一體化進程的加速,數據化運營已然成了每家零售企業的必備能力,不過對於大部分傳統企業來說,自己打造一套智能零售系統並非易事。
於是,一部分傳統企業選擇與線上巨頭牽手,接入其輸出的一套零售解決方案,不過,也有一部分企業仍然希望能有一套自己的系統來保持數據的獨立性,打造自己的商業閉環,而這正是奇點雲這家公司看到的機會。
成立於2016年12月的奇點雲,是一家網際網路數據智能技術服務公司,專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並將其應用於商業領域,通過兩雲一端(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智能門店)的架構為客戶提供「數據+工具+大腦」三者結合的服務和產品,幫助傳統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
奇點雲在做的事,拿奇點雲創始人張金銀的話來說就是,
「讓實體商家擁有淘寶一樣的數位化運營能力」。
從toG到toB
在阿里有著12年工作經歷的張金銀是一個技術老炮,他曾歷任阿里雲大數據事業部總監,阿里集團第一任數據安全小組組長。他也是阿里巴巴集團第一個數據倉庫建立者,阿里巴巴集團消費者信息庫(TCIF)創立者,阿里雲大數據平臺數加創始人,阿里雲ACM第一人,擁有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領域近20項專利。
而他所帶領的的奇點雲團隊背景同樣強大,核心骨幹分別來自於阿里巴巴、螞蟻金服、IBM、華為等公司。
奇點雲創始人張金銀
2017年3月,奇點雲獲得了湖畔山南資本和前阿里巴巴CEO陸兆禧個人合計1600萬元首輪投資,也是迄今為止陸兆禧投資的唯一一家數據智能服務初創公司,而陸兆禧看中的就是這個團隊,據說,陸兆禧在了解創始團隊後只用了半小時就決定了投資。
大數據從2011年發展至今,在商業化落地方面,應用場景的選擇和對目標市場判斷一直是關鍵兩點。雲端小鎮和新零售是奇點雲在創業之初就看中的兩個方向,而目標方向的選擇則來自於團隊對市場的預判和對自身擅長的考量。
自特色小鎮發展培育的政策出臺以來,全國各地的特色小鎮就如雨後春筍般長出來,《中國特色小鎮2017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各省提出的特色小鎮創建計劃,加之403個全國兩批特色小鎮試點,全國至少有2000多個省級及以上特色小鎮。
在張金銀看來,這個數字還將在短期內快速增加,他認為,未來三年全國將產生超過4000個的特色小鎮,從中也將孵化出大量的創業公司。一方面政府有提高園區治理效率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園區接觸到更多的企業客戶。
「中國政府是一個很願意給企業機會,也願意在新技術、新方向上去嘗鮮的政府,所以也越來越有意願為新的技術去買單,所以我們就有了雲端小鎮這條線。」 張金銀說道。
目前在政府端,奇點雲在做的主要是,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去輔助整個小鎮的管理,拿奇點雲最近在杭州的未來科技城項目來說,這個科技城包含了27個園區幾千家企業,所以對於管委會的管理來說難度很大。
而奇點云為管委會提供的一套管理系統,通過對稅務、工商等企業公開的數據的抓取,可以讓管委會一目了然的看到企業的經營狀況,同時可以直接在系統中看到企業的流動的情況,不再需要人工進行錄入。
讓實體商家擁有淘寶一樣的數位化運營能力
在雲端小鎮之外,新零售也是奇點雲看好的一大方向,而這一方向的選擇,也與團隊的基因有很大關係。在阿里與零售打了12年交道的張金銀認為,線上線下融合的時代已經到來,而通過用機器替代人工、用數據幫助人去做更好的決策,將對整個零售效率的提升帶來很大助力。
基於這樣的思考,奇點雲依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三大技術,通過智能門店IOT,企業級網際網路架構,數據智能、人臉識別、物品識別,動作識別等前沿科技,向實體零售商輸出三種能力:智能零售技術方案、大數據技術服務、無人零售解決方案。
過去,實體零售相線上零售最大的痛點,就是消費數據的缺失,每一家門店都像是散布在各處的「黑盒子」,走進門店的消費者是誰、不同的消費者喜歡怎樣的商品,門店都無從得知。
而奇點雲提供的智能零售和大數據技術方案,就是想幫助門店實現對線下數據的採集和量化,從而讓實體商家擁有淘寶一樣的數位化運營能力。
拿奇點魔鏡這款線下導流產品來說,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和人臉識別技術,智能設備從顧客進店的一刻開始,就開始通過記錄每一位顧客的動向軌跡和個人喜好。
通過雲AP&攝像頭,系統可以獲取到顧客的設備信息和在門店的行為軌跡,從而可以得到實時的客流數據。密度熱力、人群動線、貨架檢測等技術來可以幫助門店識別到消費者在店鋪內的行為,從而為門店的選品、商品陳列提供參考。
同時基於顧客基礎信息(性別、年齡、服飾風格等)識別、行為、訂單及支付信息生成的用戶畫像,幫助商家第一時間知曉顧客的消費動態,洞察顧客的消費需求,進行精準的全域營銷推送。
在張金銀看來,線下對於用戶數據的抓取要比線上更加有優勢,在大數據的冷啟動方面也相對更加容易,因為在線下可以通過視覺識別「看到」消費者,而不止是停留在一些相對模糊的數據信息。
比如對於首次進店,沒有歷史數據的消費者,系統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和圖像識別等技術,定位人臉關鍵點,準確識別消費者的性別、年齡、種族、表情、飾品等10多種人臉屬性大類,以此來推測用戶的需求。
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FaceID技術,奇點雲的智能技術目前已經實現用戶的臉就是會員ID,攝像頭在捕捉到顧客後,會針對每位顧客生成一個Face ID,Face ID、手機號、會員號、在線支付之間是彼此打通的,掃臉即可完成支付和消費數據的上傳。
這一項技術也被應用到了奇點雲的無人零售解決方案中,去年底,無人貨架企業領蛙發布了一款辦公室智能貨架,這款貨架就是由奇點雲研發的,Face ID的引入可以大大降低損耗率這個無人貨架最大的痛點。
消費者刷臉進入貨架區後,智能貨架系統會自動進行商品識別並追蹤商品軌跡。當消費者拿走零食離開時,系統會自動扣款,而且Face ID也會成為支付憑證,這可以減少一些以用戶忘付、漏付等情況,從而控制商品貨損。
上個月,奇點雲還與美菱發布了由雙方共同研發的「奇點魔櫃」冰櫃版,這是一款可以實現刷臉開門、即拿即走的智能冰櫃。值得一提的是,這款可容納200件商品的冰櫃,售價不到自動販售機的50%,這使得規模化鋪設成為可能,從而也將幫助無人貨架業態拓展更多的品類和場景。
除了無人貨架,奇點雲也在做一些無人店的落地。據張金銀透露,奇點雲目前已經在幫助一些地產商、零售商做無人店的搭建,最近的一個項目就是與碧桂園的合作,碧桂園今年規劃將在全國布局300-500家無人店,目前部分無人店已經對外營業。
在張金銀看來,無感知、強體驗、去手機化將成為未來無人零售的幾個發展方向,而目前市面上一些沒有防盜設置的無人貨架將是不可持續的。
「現階段無人貨架考慮的首先是市場的問題,而不是貨損的問題,所以他把市場放在貨損的前面。當這個市場只有第一名,其他的都退出了,那時候他就去考慮貨損的問題,而通過AI技術去解決貨損問題將會成為未來的方向。」 張金銀說道。
張金銀認為,不管是無人貨架還是無人便利店,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區別只是在於場景,無人便利店主要面對的是社區,無人貨架面對的主要是相對封閉的辦公室,不同的場景需要不同的無人零售解決方案。
據張金銀透露,奇點雲目前也研發自由度相對更高的無人貨櫃——奇點魔盒,來補充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之外的場景,張金銀預計,這款產品將在春節之後面向市場投放。(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謝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