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虹口區推出支持旅遊企業振興措施,幫助旅遊企業克服因疫情造成的暫時困難,支持旅遊企業重拾信心、重振旗鼓、再出發。
北外灘夜景
北外灘濱江段及其綠地公園、虹口足球場、魯迅公園等都是上海人耳熟能詳的具有虹口特色的旅遊線路。
北外灘濱江綠地公園
虹口足球場
那麼,志在打造世界級會客廳的北外灘地區,其周邊到底還有哪些特色景點有待開發呢?那就讓小編來列舉幾處能夠深度挖掘、蘊含淵源厚重的歷史文旅線路吧。
黃浦路
繞過東方明珠眺望黃浦路
從外灘跨過外白渡橋,從橋北堍往東拐,進入一條不那麼起眼的小馬路——黃浦路,如今仍舊保持著昔日的韻味,浦江飯店、俄羅斯總領事館斑駁的外牆述說著陳年往事。距離這兩棟著名歷史地標建築不遠的黃浦路106號,建造於1911年,曾經是日本領事館、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中國分署。
虹口港
現今東大名路橋(原外虹橋)南望,左側紅色房子處為江南製造局成立原址。
虹口港位於虹口區境南側,亦稱沙洪、串洪,南起黃浦江,北至嘉興路橋接俞涇浦,河道原系上海浦北段。作為上海起源的地理坐標,上海浦沒有徹底湮滅;自元朝至今,它經歷了上海浦—沙洪—虹口港的變遷;它現今的具體位置在虹口區南部,仍與黃浦江相連。上海浦是上海從漁村走向通津大港,虹口從灘涂走向集市城區的親歷者、見證人。
山陰路
山陰路祥德路交界地帶的「越界築路」界碑
通往魯迅公園和地鐵站的山陰路274弄也是優秀歷史建築
117歲的山陰路,這條永不拓寬的馬路,安靜且自帶文藝氣息,充滿著濃濃的、熱鬧的煙火氣。山陰路擁有魯迅故居等許多著名的優秀歷史保護建築。
老場坊
音樂谷和1933老場坊(蔡康人 攝)
1933老場坊內部結構極具特色
1933老場坊原來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場,1933年,由工部局出資興建,著名英國設計師巴爾弗斯設計,建築面積3.17萬平方米,5層樓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音樂谷
SNH48星夢劇院
上海音樂谷位於虹口海倫路、溧陽路、四平路、周家嘴路的圍合區域,核心區域面積共28萬平方米,為AAA級旅遊景區。片區內俞涇浦、虹口港、沙涇港相交蜿蜒環繞,河道全長1200多米,形成了上海市區最為獨特的濱水社區形態,並保留8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橋梁,是上海唯一保存完整水系格局的歷史文化風貌地區
來源:周到上海 作者:武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