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支匈奴後裔,至今保留匈奴民俗,還有人會匈奴語

2020-12-12 騰訊網

2014年曾舉行過一次世界匈奴人後裔大會,今年12月7日我們曾文章《世界匈奴人後裔大會》,2014年舉辦了第一屆,去年,2018年8月11日,由匈牙利圖蘭基金會主辦的第十屆"世界圖蘭庫裡臺大會「在匈牙利布高茨市開幕。共有3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第十屆世界圖蘭庫裡臺。

為什麼叫世界圖蘭庫裡臺大會?

"圖蘭"則是對當今阿爾泰語系和烏拉爾語系諸多與古代匈奴由親緣關係的現代民族的統稱,"庫裡臺"一詞在突厥語中的含義是"集會",在蒙古語和匈牙利語中也有此詞彙,而且是相同的發音和含義。故世界圖蘭庫裡臺大會被漢字翻譯為世界匈奴人後裔大會。根據有關報導,明年將舉辦下一屆大會。

現在又很多的國家或民族自稱是匈奴人後裔,被稱為圖蘭。因為歷史上有一部分匈奴人進入中原,現在從網絡上,就可以找到一些地區發現匈奴後裔的報導。但根據報導看,大多已經失去了原民族特色,也就是被稱為」漢化「,並且大多被登記為漢族。

@viracocha 給我們提供了一條信息,他的留言是:

「南溪古寨的村民基本上都是匈奴後裔,當地的很多老人都會說匈奴語。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可是國內學術界對南溪古寨的匈奴後裔的研究幾乎為零。

強烈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組織專家到當地進行調查研究,這是搞清匈奴語謎團的重要機會。」

我以為@viracocha 能了解更多的信息,就問是否是當地人?

@viracocha 回復是:

「不是,我以前在網上跟一個當地人聊過天,他告訴我,他們村的人兩千多年以來很少跟外族通婚,還流傳著很多匈奴時代的傳說,還有一首《匈奴歌》祖祖輩輩流傳,還說就是使用匈奴語演唱,可是國內對此缺乏研究,我覺得如果認真研究一番,應該會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如果@viracocha提供的信息屬實,確實是一條很重要的信息。

我用百度搜索安徽南溪匈奴這幾個關鍵詞,確實有很多文章。那些互相傳抄的文章咱們就不說的,都是比較粗淺的描寫。也有旅遊者親自去體驗,我感覺可靠程度還是非常高的。

安徽南溪古寨打出的旗號就是:「大山深處最後的匈奴部落」。該地180多戶、780多人。據說當地百分之七十都姓金,是匈奴屠休王之子———金日殫的後裔,另外百分之三十是娶進的媳婦。

現在當時開放旅遊也,主打的就是匈奴風情,連當地餐館都寫著匈奴風味。

濟史館章華明的博客裡寫道:

「為我們講解的是當地的名人金誠志,他甚至還會說幾句匈奴話。當然,我不懂什麼匈奴話,但相信他不會騙人的。他佩戴著和我日常接待時所用的一樣的擴音器。他說,以前我們對自己是匈奴人後裔的身份比較敏感,現在政策好了,我們不僅可以公開說了,還可以演出老祖宗傳下來的戲了,可開展特色旅遊了。」

當地建有金氏宗祠。並保存有族譜,族譜最早修建於明朝萬曆年間。

族譜中還珍貴地保存有他們先祖匈奴屠休王之子———金日殫的畫像。

據說因為休屠王打了敗仗,擔心回匈奴受處罰,就和渾邪王協商共同降漢。降漢途中,休屠王突然反悔,又被渾邪王所殺。休屠王后代沒有依靠,只能跟隨渾邪王投降漢朝,那次總共有4萬餘人降漢。

到了唐代,金氏族人來安徽為官,後來發生著名的黃巢起義,其後裔為避禍亂來到池州南溪深山中築寨定居,並便修建了祠堂,祭祀祖先。

中科院院士,上海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教授曾帶研究團隊對南溪古寨的金禮華、金義明、金巖方三位金氏家族成員進行DNA抽取,希望通過基因檢測來分析他們是匈奴後裔的可能性,但後未看到公開報導的結果。

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於2013年03月18日寫有文章《安徽南溪古寨:大山裡的「匈奴部落」》進行報導:

「村裡還保有很多源自草原匈奴部落的習俗,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三和一些重要節日,村民們都會進行祭祀活動,祭祖驅邪祈福、祭地「安苗」,大家圍著篝火載歌載舞。插秧季節,就剩最後一塊田的時候,會把田裡的泥巴往東家身上糊,這叫「糊倉」,寓意稻穀滿倉。」

另外還保留、傳承匈奴舞蹈等文化。也就是說至今保留著匈奴的民俗。

據金長志說:「祖父輩平時說話有2/3是匈奴語,父輩能有1/3,到我這一輩只能說一些常用語,年輕人基本都不會說了。」

看來雖有會匈奴語的,但處於正消失的狀態。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皖南深山中發現匈奴後裔,至今保留祖先習俗
    然而,時隔2000年後,一支隱居在皖南深山中的匈奴後裔聚集村寨卻被人發現。這個名為「南溪」的村莊共有700多人,全為金姓村民。正因如此,當地旅遊部門正緊鑼密鼓地將這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寨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生活留有匈奴特色神秘的匈奴後裔所在地南溪是安徽東至縣下屬的一個偏遠村莊。
  • 安徽又一古村走紅,池州深山的神秘匈奴部落,至今保留匈奴民俗
    這裡一年四季風光優美,不僅有知名的九華山,還有隱藏在深山之中的徽派古村落。眾多文人雅士都曾在此駐足尋芳,留下了千餘首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為池州贏得了「千載詩人地」的美譽。今天就為大家說說位於池州一個很紅的古村落-南溪古寨。
  • 古代匈奴的後裔是哪裡人?匈牙利人是匈奴後代嗎?
    匈奴是我國古代秦漢時期生活在北方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部落,曾經十分強大,一度令華夏文明十分頭疼。但是匈奴被漢武帝擊敗之後,就從歷史上消聲滅跡了,曾經強悍的匈奴的後裔是哪裡人呢?
  • 匈奴人到底去了哪裡,蒙古是匈奴的後裔嗎?
    外國的話,整個中亞包括部分歐洲有很多地區都算是匈奴人的後代,尤其是匈牙利,首都廣場上還有北匈奴首領阿提拉的銅像。但是,注意,他們都只能算是匈奴的後代,匈奴這個族群早已消失。歷史上,匈奴曾經有兩次高光時刻,第一次是秦末漢初的時候,冒頓領導的匈奴帝國。
  • 匈奴是否還有後裔?專家:只要是這五姓之一,或許就是匈奴後代
    公元216年,曹操將南匈奴分為5部,安置在平陽郡(陝西、山西、河北一帶),至此,匈奴的單于王朝便終結。南匈奴人也隨之漢化,並隨著東漢末年的混亂情形紛紛湧入中原,在五胡亂華之後,進一步與各民族融合。 03 而在五胡亂華以及南北朝時代以後,匈奴就再也沒有以一個獨立的民族出現在中國的歷史上過。那麼,匈奴是否還有後裔?
  • 中國有一個偏遠的小村莊,住著一支匈奴後人,至今仍保留祖先習俗
    中國有一個偏遠的小村莊,住著一支匈奴後人,至今仍保留祖先習俗 對中國古代史稍微有所了解的人,對匈奴都不會陌生,尤其是漢朝與匈奴的交戰,更是讓人耳熟能詳。秦漢時期,匈奴是雄踞中原以北的一個強悍遊牧民族。
  • 匈奴的後裔今天在哪裡?陝北的匈奴人去哪了?
    姬胡是土著,地地道道的陝北人,在陝北這塊土地上已經生活了3000年。稽胡正是黃帝的後裔,商周時被稱作鬼方、獫狁、獯鬻、薰育、葷粥等,這些名稱是中原民族在不同時期對稽胡的稱呼,或是稽胡的一支。 狄,又叫北狄,分很多種,主要有白狄、赤狄、長狄,生活在陝北的是白狄。
  • 土耳其:認匈奴當祖先,這是想當華夏後裔?
    按照土耳其方面的說法,公元前209年,匈奴的冒頓單于按照十進位原則建立起土耳其陸軍的前身—匈奴大軍。 這不是土耳其第一次紀念陸軍建軍,土耳其陸軍建軍的紀念對象也經過調整。早在1963年的6月28日,土耳其將這一天定為陸軍成立紀念日,慶祝的是陸軍建軍600周年。因為在1363年的6月28日,奧斯曼帝國成立名為「耶尼切裡」的職業化正規軍。
  • 安徽南溪古寨:走近匈奴後裔,體驗最原始的民俗生活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和素質的提高,現在大家都會選擇旅遊出行的方式來放鬆自己,但是大地方的旅遊自然是不必少,小地方的旅行也會有很多驚喜,我從旅遊過幾次就開始想,其實有些小地方也有大地方的一些風採或者是說有比大地方更有值得欣賞的地方,更何況還不用和大傢伙擠人海,有時候去發現小地方真的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深山裡的他們是匈奴後裔?你看看他們的長相
    這樣的小橋入村還有兩座,被村民稱作「進村三把鎖」。這個神秘的村落叫「南溪古寨」,因村中人都姓金,又名「金家村」。一提到金家村,周圍村民都說早就如雷貫耳,傳遍了方圓數百裡之外,但奇怪的是金家村的來歷卻沒有一個人知道! 這村有170多戶村民,800多人。當地金氏言為匈奴人的後裔,他們的祖先是匈奴休屠王,來自大漠。
  • 令古人頭疼的匈奴人,到今天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有匈奴後裔?
    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在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了。匈奴人大約出現在公元前三世紀,屬於蒙古種族的一支。匈奴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民族混雜生活。匈奴這個國家滅亡後,同化於其他民族,歷時久遠,其民族特徵也逐漸消失,現在已經很難再找出一個典型的匈奴人。
  • 安徽南溪古寨:大山裡的「匈奴部落」
    族人表演歌舞。  這裡是安徽「最後一個匈奴部落」,他們的祖先來自蒙古大漠。現代文明的衝擊下,他們的語言在慢慢消失,習俗也不再那麼受族人重視……    距安徽池州市東至縣城25公裡的花園鄉南溪村,一個群山懷抱的深山峽谷裡,生活著180多戶、780多人,他們是匈奴休屠王后裔,被稱為大山裡「最後一個匈奴部落」。
  • 深山裡的他們是匈奴後裔,不信你看看他們的長相
    這樣的小橋入村還有兩座,被村民稱作「進村三把鎖」。這個神秘的村落叫「南溪古寨」,因村中人都姓金,又名「金家村」。一提到金家村,周圍村民都說早就如雷貫耳,傳遍了方圓數百裡之外,但奇怪的是金家村的來歷卻沒有一個人知道! 這村有170多戶村民,800多人。當地金氏言為匈奴人的後裔,他們的祖先是匈奴休屠王,來自大漠。
  • 安徽大山深處的「匈奴古寨」,祖先是匈奴休屠王,後逃難到此定居
    匈奴,是生活在北方的一支強悍的遊牧民族,曾經在歷史上戰功赫赫,其鐵騎橫掃亞歐大陸,最終被漢朝所滅。如今,在南方一處深山裡,卻有一個匈奴後裔村落。這個古村落與匈奴存在什麼關係呢?我們一起走進安徽東至縣南溪古寨看看。
  • 今天的北京話裡還有契丹人的影子?契丹人是匈奴人最親近的後裔?
    但是,在中國北方古代的少數民族中,哪一支離匈奴更近一些呢?回答可能只能是契丹。這除了史籍中的記載,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佐證。今天的一些學者認為,匈奴、宇文、契丹,三族同根、一脈相承。依據是宇文氏並非純正鮮卑,而是改名換姓的「匈奴人」。另《後漢書》載:「和帝永元中,大將軍竇憲遣左校尉耿夔擊破匈奴,北單于逃走。
  • 安徽這處與世隔絕幾百年的古村,竟是「最後的匈奴部落」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便是位於安徽池州市東至縣的一個少有人知的千年古村,叫做南溪古寨。南溪位於安徽省東至縣花園裡鄉南溪村境內的一個深山峽谷,距縣城34公裡,大山深處生活著800多戶神秘的匈奴部落族後裔,至今已有1100多年歷史。這裡又被稱為金家村,全村除了一兩戶是外姓之外,其餘的都姓金。
  • 當年的「匈奴」,如今何在?學者:這些姓氏的人很可能是匈奴後人
    在大約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後,夏朝的一支王族後裔帶著一些人逃到了北方,不斷打敗了那裡其他的民族,如月氏、樓蘭、烏孫等國,融合之後變成了匈奴族,它主要分布在阿爾泰山以東的鄂爾多斯高原,公元前3世紀左右時逐漸興起壯大起來了。 戰國時期匈奴人開始意識到了南邊富饒的中原,於是不斷來騷擾中原的國家。
  • 歷史上兇悍的匈奴,如今他們還有後裔嗎?學者給出的回答讓人意外
    匈奴的後裔是如今哪一個民族?很多喜歡歷史的愛好者都對古代的匈奴這個民族十分好奇,他們會問匈奴遷徙之後化為了哪個民族?其實在古代的時候我們可以確定後來歐洲的匈人基本上就是西遷的北匈奴的後裔,或者說他們在遷徙的過程中也融合了其他的民族,從而產生了歐洲匈人的後裔。但是如果你問現代的民族哪一個是匈奴人的後裔?
  • 匈奴:如今我還有後裔嗎?到了今天是哪個民族?
    匈奴人在遠古時期被中國史書稱為「葷粥」(xūn yù),因為越界搶劫被中原部落首領黃帝趕到了荒涼的草原,所以在商代又被稱為「鬼方」。後來,被西周史學家命名為「狁」(xiǎn yǔn)。直到戰國時期,才有了令人恐怖的名稱——匈奴。匈奴到了今天是哪個民族?公元前53年,匈奴發生內亂,分解為南北匈奴,我們來看看分解後,南北匈奴的歸處。南匈奴歸附大漢,居住在河套地區,為大漢戍守邊境。
  • 古時候的匈奴是現在什麼地方的人?長文詳解匈奴歷史
    ---《史記-匈奴列傳》在司馬遷的說法中,匈奴原來也是華夏族的一支,並且起源還比較晚,是夏桀被商湯所推翻,然後夏桀的兒子淳維逃跑了,帶著一支殘部到了漠北草原,從此這些人的後代就在草原上過期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這些人就是匈奴人的祖先。現在的學者一般認為,匈奴與商周時期生活在草原上的鬼方、昆夷、葷粥等部族其實就是同一種族,應該是很早就開始在草原上生活,並依水草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