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溪古寨:走近匈奴後裔,體驗最原始的民俗生活

2020-12-15 旅行的路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和素質的提高,現在大家都會選擇旅遊出行的方式來放鬆自己,但是大地方的旅遊自然是不必少,小地方的旅行也會有很多驚喜,我從旅遊過幾次就開始想,其實有些小地方也有大地方的一些風採或者是說有比大地方更有值得欣賞的地方,更何況還不用和大傢伙擠人海,有時候去發現小地方真的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今天給大傢伙推薦的這個地方叫做南溪古寨,位於安徽池州市東至縣花園鄉的一個深山峽谷中,由於地形的原因,所以這裡一直生活得很封閉,很多古有的風俗也被一一保留下來了,這裡的村民大多數是以前匈奴人的後裔,因此這裡也被稱為「大山深處最後的匈奴部落」,村口有一棵千年古樟,古樟旁邊有一座石拱橋,這倒是給了村子增加了一種世外的神秘感。

這裡大部分人都姓金,村子裡大部分都是古舊的房子,徽式建築風格,也有幾處新房,可能是後來年輕人新添的,在這裡居住的除了幾個零星的年輕人之外,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紙,也是由於比較偏僻,所以這裡的條件不是很好,很多年輕人選擇放棄傳統的生活方式出去打工賺錢,這裡雖然由於村子富有特色,又極大地保存了一些傳統的習俗而得以被開發,但是來這裡的遊客也並不多,這裡的票價也只需45元。來這裡遊玩最純粹的山與水,還會看到老人家削竹子編竹籃或者編制其餘的生活工具。村子裡有99弄,88溝,所有水道呈S形,村子裡不僅僅是房子的布局讓人有一番尋味,房屋也是很奇特,房屋圍城的牆壁不是我們一般看到的直角或者圓弧,而是銳角,是不是覺得這種邏輯很是奇怪,據說這種尖尖突出的銳角是代表匈奴人驍勇善戰,這裡有一個比較的大的祠堂可供參觀,祠堂裡面一共99根梁柱,上面還雕刻著雲狀花紋,還有匈奴人騎馬打仗等場景。

除去這裡有的奇特建築風格和匈奴人的生活方式,再說到的便是這裡的小吃,都是地道有特色的農家菜,像是瑤池魚頭,仙寓筍,五味湯等。現在大家也都越來越喜歡往農家跑,看著最自然的風景,吃著最地道的小菜,仿佛是想追尋一種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如果喜歡農家的夥伴確實可以到這裡來短暫的休息一番,尤其是池州附近的夥伴,可以來一個短期的旅行,讓自己來這裡尋味一下歷史,放鬆一下大腦,品品這裡的農家菜。

相關焦點

  • 安徽一支匈奴後裔,至今保留匈奴民俗,還有人會匈奴語
    "圖蘭"則是對當今阿爾泰語系和烏拉爾語系諸多與古代匈奴由親緣關係的現代民族的統稱,"庫裡臺"一詞在突厥語中的含義是"集會",在蒙古語和匈牙利語中也有此詞彙,而且是相同的發音和含義。故世界圖蘭庫裡臺大會被漢字翻譯為世界匈奴人後裔大會。根據有關報導,明年將舉辦下一屆大會。 現在又很多的國家或民族自稱是匈奴人後裔,被稱為圖蘭。
  • 安徽大山深處的「匈奴古寨」,祖先是匈奴休屠王,後逃難到此定居
    匈奴,是生活在北方的一支強悍的遊牧民族,曾經在歷史上戰功赫赫,其鐵騎橫掃亞歐大陸,最終被漢朝所滅。如今,在南方一處深山裡,卻有一個匈奴後裔村落。這個古村落與匈奴存在什麼關係呢?我們一起走進安徽東至縣南溪古寨看看。
  • 南溪:最後的匈奴部落,今已有1100多年卻鮮為人知
    圖註:南溪古寨村落群南溪古寨:大山深處最後的匈奴部落圖註:南溪古寨建築古寨始終保持匈奴獨特的文化習俗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溪古寨中生活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後來金日磾的後裔則是因避戰亂,部分人逃到了山東文登叢家硯,改為叢姓。另一部分則是逃到了安徽池州的東至縣南溪,即是今天的南溪古寨。
  • 有點徽派風格古村落,一座城堡卻很奇特,原來村民全是匈奴的後裔
    晨起順手拿起房間桌上的一本書,翻了翻,被一篇介紹南溪古寨的短文吸引,然後打聽了一下距離縣城不遠,毅然決定去看看。之所以被吸引,是因為介紹裡說南溪古寨是一座居住著匈奴後裔的古村落。站在村口四望,南溪古寨三面環山,只有一條路通達村寨,地形十分險峻,據說自古有「九龍戲珠」和「金線吊寶葫」之稱。村口前的兩座山,形若烏龜,人稱「金龜守天門」。
  • 安徽又一古村走紅,池州深山的神秘匈奴部落,至今保留匈奴民俗
    這裡一年四季風光優美,不僅有知名的九華山,還有隱藏在深山之中的徽派古村落。眾多文人雅士都曾在此駐足尋芳,留下了千餘首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為池州贏得了「千載詩人地」的美譽。今天就為大家說說位於池州一個很紅的古村落-南溪古寨。
  • 藏在深山裡的千年古村,就在安徽池州,是「最後的匈奴部落」
    而如今,南溪古宅之所以能重新走入人們的眼中,除了村落的景致好以外,更多的是因為它是「深山裡最後的匈奴部落」。與安徽省內其他古村落不同的是,南溪古寨的房屋建築雖然也帶有徽派建築的特色,但是卻並不典型。反而是特點鮮明的北方草原建築特色,更能讓人耳目一新。
  • 深山裡的他們是匈奴後裔?你看看他們的長相
    在中國,匈奴消失之謎也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 近年來人們通過DNA研究發現,蒙古人就是匈奴的後人,日本學者也認為自己的祖先是匈奴人。多年前,皖南東至縣南溪古寨也發現匈奴的後裔,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專家還曾對這些匈奴後裔抽取DNA進行檢測。圖為南溪古寨的村民,從他們的臉上,能夠看出匈奴人的遺痕嗎?
  • 深山裡的他們是匈奴後裔,不信你看看他們的長相
    在中國,匈奴消失之謎也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 近年來人們通過DNA研究發現,蒙古人就是匈奴的後人,日本學者也認為自己的祖先是匈奴人。多年前,皖南東至縣南溪古寨也發現匈奴的後裔,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專家還曾對這些匈奴後裔抽取DNA進行檢測。圖為南溪古寨的村民,從他們的臉上,能夠看出匈奴人的遺痕嗎?
  • 皖南深山中發現匈奴後裔,至今保留祖先習俗
    然而,時隔2000年後,一支隱居在皖南深山中的匈奴後裔聚集村寨卻被人發現。這個名為「南溪」的村莊共有700多人,全為金姓村民。正因如此,當地旅遊部門正緊鑼密鼓地將這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寨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生活留有匈奴特色神秘的匈奴後裔所在地南溪是安徽東至縣下屬的一個偏遠村莊。
  • 皖西南自駕最美風景道,探尋千年古村寨,大山深處最後的匈奴部落
    在安徽東至就有這麼一條美麗的彎彎山路,讓很多自駕遊的人痴迷。東至的地名都非常好聽,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南溪,是一個曾經被世人遺忘的古村寨,寨上居住的都是匈奴部落的後代,這裡2004年才通車,之前一直藏於花園裡鄉的深山裡,鮮為人知。相傳一千多年以前,一個匈奴部落為了避免戰亂,從遙遠的地方一路輾轉來到此地,在這裡世代繁衍,至今還生活著700多戶匈奴部落族後裔。因為全村居民都姓「金」,又叫金家村。
  • 安徽這處與世隔絕幾百年的古村,竟是「最後的匈奴部落」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便是位於安徽池州市東至縣的一個少有人知的千年古村,叫做南溪古寨。南溪位於安徽省東至縣花園裡鄉南溪村境內的一個深山峽谷,距縣城34公裡,大山深處生活著800多戶神秘的匈奴部落族後裔,至今已有1100多年歷史。這裡又被稱為金家村,全村除了一兩戶是外姓之外,其餘的都姓金。
  • 安徽南溪古寨:大山裡的「匈奴部落」
    匈奴拴馬石。  這裡是安徽「最後一個匈奴部落」,他們的祖先來自蒙古大漠。現代文明的衝擊下,他們的語言在慢慢消失,習俗也不再那麼受族人重視……    距安徽池州市東至縣城25公裡的花園鄉南溪村,一個群山懷抱的深山峽谷裡,生活著180多戶、780多人,他們是匈奴休屠王后裔,被稱為大山裡「最後一個匈奴部落」。
  • 千年古寨,大山深處生活著800多戶神秘的匈奴部落族後裔
    距離安徽省東至縣城30公裡的大山深處有一個古村落,南溪古寨。池州南溪古寨又叫金家村,位於安徽省東至縣花園鄉的深山峽谷中。村後有九條山脈俯衝而下,蜿蜒到村口,盤成三個圓丘,形似九龍戲三珠。此地的村民多為匈奴人的後裔,因此南溪古寨被稱為「大山深處最後的匈奴部落」。 201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安徽省第四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南溪古寨入選其中。據文字記載,這裡村民的祖先來自蒙古大漠,他們是匈奴休屠王后裔,漢武帝時代的大將霍去病率三萬騎兵,大敗匈奴,俘獲二十萬人,帶回關內,以後定居在陝南地區,繁衍後代。
  • 池州這個深山中的千年古寨,是最後的匈奴部落,深秋美得別有韻味
    在安徽省池州市的深山峽谷中隱藏著一個神秘的古村,由於地處偏僻、交通阻塞,長期保持著相對封閉的與世隔絕狀態,完好地保存了村落的原始狀態。更為與眾不同的是,這個古村的村民多為歷史上神秘消失的匈奴人的後裔,因此被稱作是「大山深處最後的匈奴部落」。這個神秘的古村就是南溪古寨。
  • 安徽這個千年古寨,被譽為「最後的匈奴部落」,知道的人卻不多
    安徽省在我國有較高的知名度,並且由於自古以來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也留下了很多豐富的旅遊資源,很多名人都到此駐足,留下了足跡,古時王安石和蘇東坡都曾在安徽任職,同時這裡還是我國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的發生地。
  • 東至大山深處最後的匈奴部落-南溪古寨
    +開欄語 近日,池州日報新媒體中心隆重推出《醉美池州古村落》系列短視頻,第一期《大山深處最後的匈奴部落》介紹的便是我們東至縣花園鄉的南溪古寨,下面就請跟隨鏡頭,一起探訪文明古蹟,觸摸歷史真實的精神家園。
  • 歷史上的匈奴,在現代是哪個少數民族?
    匈奴的起源,最早在關於匈奴的記載在夏朝,夏朝人將匈奴稱之為「葷粥」,商朝則將之稱為「鬼方」,周朝則為「獫狁」。戰國之後,才將統稱為匈奴。司馬遷在史記就曾提到:「自三代以來,匈奴常為中國患害。」但從民族來源、種族特徵、居住區域、生活習俗、基因分析、語言特點等多方因素證據去考察、我們可以發現匈奴人與蒙古人是為一脈相承的民族。換句話說,匈奴是一個不同部落和種族組成的聯盟,但聯盟的核心或者聯盟的統治民族應當為蒙古族系統的部落。
  • 南溪古寨:大山深處第八十四代匈奴後裔人的生活
    南溪古寨距離我生活的小城不遠,驅車高速疾馳50分鐘,國道慢悠半個小時,就基本接近目的地了。經過兩座很古老斑駁的橋,南溪古寨就倏然在我的眼前。南溪古寨位於安徽省東至縣花園裡鄉南溪村境內,相傳一千多年以前,一個匈奴部落為了避免戰亂,從遙遠的地方一路輾轉來到此地,在這裡世代繁衍,至今還生活著700多戶匈奴部落族後裔。
  • 現今的匈牙利人,真的是匈奴人的後裔嗎?這個民族已經徹底消失了
    後來,一部分匈奴不想再過逃亡的日子,於是,選擇歸順中原王朝,漢朝將他們安置在了關內。這部分匈奴人跟當地人融合,成為了鮮卑人、契丹人。還有一些匈奴人被漢軍擊敗後,他們無法在蒙古高原生活,於是,選擇了西遷,沿著河西走廊一直走,最後,他們究竟去了哪裡,史料中沒有相關記載。可能他們跟中亞民族融合了,也有可能他們被當地人消滅了。
  • 安徽池州最美的幾大古村古鎮,人少景美,你去過幾個?
    祠堂是皖南古祠堂的典型代表。宗祠佔地面積53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24.2平方米。前門上掛著一塊「嚴祠」的大牌匾,前門上掛著一塊「富春堂」的牌匾。後堂有一座祭壇和兩個東西兩翼。祠堂所在的鹽家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根據該村收集的燕家族譜,燕家村民是東漢著名隱士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