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追求產量到提升價值,創意農業重構傳統農業產業體系
文/章繼剛
新零售模式、認養模式、共享模式、農產品跨境電商、創意農園、稻田公園……作為推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產業倍增和旅遊倍增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與發展方式,創意農業推進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批產業集聚發展、利益聯結緊密、配套服務完善、組織管理高效、示範作用顯著的創意農業示範園和田園綜合體,實現多模式融合、多類型示範,並通過複製推廣先進經驗,加快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了農業價值鏈、拓展了農業多種功能、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農業已經不是過去單純的第一產業,其內部也出現了一二三產業的劃分,而且向後延伸到農產品加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全產業鏈條融合發展的創意農業。發展創意農業,重構和提升傳統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有利於引導農業產業由生產向加工、流通、服務等產業縱向延伸,農業功能向休閒觀光、農事體驗、文化傳承、健康養生等領域橫向拓展,促進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加快構建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實現產業興旺的總要求。這與鄉村振興戰略高度契合、高度一致。
優美的田園風光和創意農業吸引著大量消費者,品農家飯、幹農家活、觀農家景、買農家貨的鄉村旅遊逐漸興起。傳統農業在有效提供農產品的同時,也提供生態產品,滿足人們對綠色生態的消費需求,實現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從追求產量到提升價值,將文化、旅遊、科技、體育與農業要素相融合,開發、拓展傳統農業功能,實現全鏈條增值,是農業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後的必然選擇。
如何激發農村活力,用創意農業做好促進農民增收的大文章?在中國檸檬之鄉安嶽,農民不再盲目種植檸檬,而是把檸檬和鄉村旅遊、檸檬深加工、檸檬文化結合起來,推進肥水一體化、農業機械化、管理科學化、市場信息化、交易電算化、物流冷鏈化、監管現代化等一系列創意農業新技術、新方法,構建全國檸檬生產、加工、營銷、研發、文化五大中心,大力提升品牌價值、文化內涵等附加值和軟實力。安嶽立足創意農業,以建設科技研發全國一流、檸檬品質世界領先、產業鏈條健全完善的世界級檸檬產業基地為目標,打造龍臺國家檸檬產業特色小鎮和寶森檸檬文化旅遊特色小鎮「兩個核心」,建設檸檬加工基地、檸檬良種苗木繁育基地、檸檬標準化種植基地、檸檬文創旅遊基地「四大基地」,將檸檬轉化為形式多樣、形態優美,更具審美情趣和生態內涵的農創品,提升了安嶽檸檬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安嶽縣建立和完善切實可行的質量追溯體系,規劃建設「兩帶五區」,即:檸檬綠色高效種植示範帶、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帶,檸檬標準化種植區、加工物流集聚區、科技研發創新區、文創與休閒旅遊區、綜合服務與新型主體孵化區。安嶽以推動檸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為主線,構建檸檬從田頭到餐桌、從初級產品到終端消費無縫對接的產業體系,通過加強川渝區域合作,共同打造「檸檬金三角」。安嶽目前開發生產出檸檬面膜、檸檬濃縮汁、檸檬香精油、檸檬皮油等高附加值產品,檸檬酒、檸檬醋、檸檬飲料、檸檬茶、檸檬酒、檸檬化妝品、檸檬保健品、檸檬洗滌劑、檸檬乾片等18多類39多個產品,種植規模、產量和市場佔有率均佔全國80%以上,贏得了「中國檸檬看四川,四川檸檬看安嶽」的美譽。
如何促進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與休閒觀光(垂釣)、農耕體驗、文化傳承、健康養老、節慶採摘、科普教育深度融合,打造體驗型業態?竹林被譽為「第二森林」,貴州省赤水市以竹護綠、以竹造物,從種竹、賣竹到賞竹,以竹興旅、以竹富農,2019年竹業綜合收入佔赤水GDP總量的50%左右,財政和農民收入50%以上來自於竹業。在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推進竹產業從提供初級產品向初加工、精深加工轉變,開發竹編、竹雕、竹簧、竹宣紙、竹絲畫簾、竹油紙傘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竹農文旅深度融合,延伸竹資源價值鏈。赤水市通過舉辦竹文化節、竹生態旅遊節、竹博覽會、竹林體育、獨竹漂等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促進加工增值、服務增值、旅遊增值,產生乘數效應,實現竹生態旅遊業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一根翠竹,挑起赤水市守住生態底線的大梁。
怎樣用文化創意賦能農產品,讓農產品越來越有「文化氣息」,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在貴州省織金縣,把不起眼的南瓜銷售到日本、韓國等消費市場。織金縣把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作為重中之重,利用文創思維推動南瓜產業發展,用精深加工提高南瓜身價。織金引進企業建設集蔬菜加工、冷凍、保鮮、烘乾、庫存、運輸和銷售一體化的現代高效農業全產業鏈加工園區,提升南瓜附加值。經過加工的南瓜粒和南瓜條賣到8元至10元一斤,南瓜子油市場價高達60元一斤,織金南瓜躋身產業高端。織金縣與貴州大學開展校企產品研發合作,共建貴州大學南瓜產品研發中心,研發更多南瓜新產品,南瓜產業迅速成了助農增收主要的短平快項目。全縣15萬畝南瓜覆蓋農戶4.95萬戶17.83萬人,可帶動貧困戶1250戶4550人增收致富,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走特色現代農業之路,用創意農業的力量推動農業與文化、科技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意義深遠。要進一步發展好參與式、體驗式、娛樂式、康養式創意農業,用文創思維重新認識、激活、塑造鄉村,增強創意農業產業滲透力、輻射力和帶動力,推動「美麗生態」向「美麗經濟」轉變,讓農戶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促進農戶直接受益、均衡收益。
(作者系中國創意農業理論創始人)
本文由章繼剛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轉載或者引用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章繼剛總主編:《全國創意農業精品教材暨鄉村振興叢書》,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
參考文獻:
1、章繼剛:《田園革命》,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
2、章繼剛:《創意農業學》,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