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瓷器製作歷史悠久,產量龐大。從古到今流傳下來和已經出土的瓷器藏品不計其數。時代不同,瓷的風格樣貌也就隨之不同,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特定的特點。即使在相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窯,製作的瓷器特點也有所不同。但是每個時代總有那麼些人為了謀取私利,運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大量地複製偽品,真真假假,魚目混珠。
如何面對風雲莫測的瓷器收藏市場?就成了每個收藏愛好者的一大難題。本文從瓷器的定義入手,帶領大家一起來認識下我國瓷器的相關常識,為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國瓷器打好堅實的基礎。
瓷器,由中國古代首先發明,經過長期燒制,後來傳遍世界各國。中國瓷器有以下特點:
1.用細膩潔白的特殊泥土做原材料。中國最優質的瓷土當屬景德鎮附近高嶺村的白土,也稱高嶺土。
白土
2.瓷器都施有耐高溫的各色釉。
3.燒制火候高。普通陶器燒制溫度一般在600到800攝氏度,而瓷器通常都在1200攝氏度以上,有些甚至高達1300-1400攝氏度。由於溫度高,燒成以後的瓷器用手叩之則發出清脆的金屬聲音。
千百年來,中國瓷器燒制從低級到高級,燒制工藝和技法不斷提高,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有些更成為具有高欣賞價值的藝術品。
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燒制陶器的實踐中通過改進原材料、提高燒制溫度以及在表面施釉等技術革新,創造除了原始青瓷。【胎質薄,硬度高,胎釉緊密結合,吸水率低的商代釉陶被人們稱為「原始瓷器」】
商代中期開始出現的原始青瓷,為中國最早的青瓷。東漢時期青瓷進入早期階段。青瓷是在胚體上施含有鐵粉的釉,在還原氣中燒成的。由於鐵的呈色作用,呈現青色。如果還原氣掌握得不好,則為偏黃褐色。唐代的越窯、宋代的官窯、汝窯等都是以燒造青瓷而出名的。
青瓷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接下來的文章,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去認識各朝各代一些有特色的瓷器。喜歡古玩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我後面的文章。
農民工聽世界,有你,有我,有大家,世界更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