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陳化成令敵人聞風喪膽 扼守吳淞炮臺犧牲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鴉片戰爭陳化成令敵人聞風喪膽 扼守吳淞炮臺犧牲

2014-08-08 16:31:38來源:海峽導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丙洲島上的陳化成雕像

  今天,2014年同安區全民健身日暨「陳化成」杯武術大賽在同安體育館隆重舉行。此次大賽為同安區第六個「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的「重頭戲」,是同安區舉辦的首屆武術大賽。該比賽由同安區文體出版局主辦,廈門市同安區體育總會承辦,同安區龍舟、龍獅運動協會與同安區南少林五祖鶴陽拳研究會及同安區天地緣武術俱樂部協辦。明天,同安體育館將舉辦2014年全民健身日暨「陳化成」杯大力士大賽,為期一天,該比賽為同安區「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之一。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一項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具有獨立體系和多種社會功能的運動項目,也是東方文化一顆燦爛的明珠。

  同安地處東南沿海,自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起至近代屢受倭寇、海盜和外夷的騷擾。民眾崇尚武術,不但為了鍛鍊身體,更為了保家衛國。自明至清,同安武術高手輩出,他們有的在家設館,收徒習武以保衛家鄉,有的棄農從軍,捍衛祖國海防。明清期間,同安武功人才輩出,武官將領之多,功烈之偉,冠於全省。清道光皇帝曾稱道:「同安為武功最盛之區。」目前在同安區流行的拳種有(南少林)五祖拳、太祖拳、大鶴拳、白鶴拳、白蛇拳、螳螂拳、龍虎拳、山東長拳、白蓮羅漢拳、萬派拳、北拳、自然門拳、南拳、太極拳、拳擊、猴拳(密宗派)、噴射氣功等十多個拳種派系。

  此次武術節,以清末歷史名人陳化成的名字命名。據史料記載,陳化成是同安丙洲人,鴉片戰爭中的抗英名將。他少時經常結友習武,擅長丈二矛,行伍出身,習水性、精武藝。累遷至總兵,曾任臺灣總兵、福建水師提督、江南提督等要職。在鴉片戰爭中抗英時,他扼守吳淞炮臺英勇戰歿。陳化成令敵人聞風喪膽,英國侵略者曾言:「不畏江南百萬兵,唯懼一人陳化成。」

  在陳化成犧牲之後,在上海、廈門等地都建有陳化成紀念祠等。為了紀念陳化成,2012年初,經過半年多的建設,陳化成的雕像矗立在同安區西柯鎮丙洲島上,該雕塑高17.56米、寬9米多,整體重量達1000噸,高度超過鼓浪嶼鄭成功像將近2米,僅次於吳夲雕像,是廈門第二高的石雕像。陳化成石質雕像位於丙洲島東面,拔劍出鞘眺望同安灣,「守護」廈門環東海域濱海新城區。陳化成雕像今後將成丙洲島的一大景觀名片。

  現在在丙洲,已經有不少小孩在丙洲南少林培訓基地開始學習五祖鶴陽拳。基地負責人陳建利說,過去他們在習武時,未學武,先習武德,現在他們在教授拳法時,同樣也是如此,希望他們的下一代可以尊師重道、待人以誠、恪守武德、不倚強凌弱,將陳化成的精神傳承下去。

  同安區通過舉辦「陳化成」杯武術大賽,紀念民族英雄陳化成的英雄事跡,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武術運動水平,集中推廣展示科學健身項目,營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發展。

  據了解,本次大賽共有丙洲社區南少林培訓基地、龍虎宮代表隊、西湖社區南少林培訓基地、羅漢山代表隊等六支代表隊136名選手參加「華山論劍」。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小4歲,年齡最長78歲。比賽為期一天。比賽項目包括南拳、北拳、太極拳以及個人全能等,所有大項目還細分為拳術、短器械、長器械等,其中拳術包括清風拳、雙鳥、古莊槌、五祖白鶴拳等二十多種拳種;短器械包括少林倚天刀、抗日大刀、二節棍、雙鐵尺、單刀等十多種兵器;長器械包括少林棍、少林齊眉棍、樸刀、苗刀等近十種兵器。

  相關新聞

  民族英雄陳化成登上郵票

  導報訊(記者 溫添賦 通訊員 葉秋碧 葉少靜/文 何東方/圖)為弘揚民族英雄陳化成的愛國精神,2014「陳化成」杯武術大賽紀念封和個性化郵票在8月8日舉行首日封交接儀式。「民族英雄陳化成」郵票的發行讓同安有了一張「活名片」。

  據介紹,此次共發行2014「陳化成」杯武術大賽紀念封2000枚、紀念郵折1500冊,包含個性化郵票1500版,採用12枚主圖郵票、12枚附圖版式,主圖以個性化專用郵票《和諧》為主題,附圖分別為此次武術大賽的「會徽」、「陳化成塑像」、「陳氏宗祠」和「同安丙洲島」。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福建水師提督陳化成,在鴉片戰爭期間力戰英艦,保衛吳淞,英勇犧牲,一直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和精神支柱。

相關焦點

  • 劍指七寸: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吳淞戰役
    扼守吳淞口的大小三處炮臺  在1859年的鄭成功北伐南京後,這套為倭寇量身定製的防禦體系便已基本宣告失效。  鴉片戰爭爆發後,吳淞作為長江口的門戶和浙東防線的側翼,終於有機會得到重點關照。從1840年7月開始,擔任兩江總督的伊里布就先後向這裡調派過5000援軍。到了虎門陷落的1841年,這個數字又被短暫接任的裕謙給上升至7000人規模。火炮數量也穩步增加到總計250門,其中大部分是朝廷為應付危機而下令鑄造的新貨。
  • 逛吳淞炮臺灣溼地公園,體驗上海版九寨溝風光
    2013年3月,區政府經過科學論證,決定在原基礎上建設上海吳淞炮臺灣國家溼地公園。寶山扼守長江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明末清初,清軍入關後,控制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吳淞作為長江門戶,長期處於激烈的爭奪中。鄭成功率大軍進入長江,直逼南京,清朝政府受到極大震動。
  • 參觀吳淞炮臺灣和中共四大紀念館
    10月14日上午,風和日麗,參觀團一行49人,八點半坐車出發,九點半到達位於上海東北部、寶山區塘後路206號的吳淞炮臺灣國家溼地公園,接受體溫檢測和健康碼查驗後入園。上海吳淞炮臺灣國家溼地公園,是目前上海少數保存完好的沿江溼地之一,兩江交匯的獨特地理位置,造就了豐富的自然風光和歷史遺存。這裡原稱楊家嘴,因清政府在此沿江構築炮臺而得名「炮臺灣」。
  • 1937年日寇攻佔吳淞炮臺老照片,在這裡敵人的兩個聯隊差點被報廢
    這是一組抗日戰爭時期日寇攻戰吳淞炮臺的照片。吳淞鎮的爭奪是抗日戰爭中打得最激烈的戰鬥之一。(1937年9月1日,淞滬會戰,朝吳淞炮臺逼近的日軍炮兵部隊。)1937年8月23日,日寇第三師團一部分乘汽艇在吳淞鐵路碼頭強行登陸,並向吳淞鎮以南推進。當時中國上海守軍第11師一個團,教導總隊第二團和上海總警察總隊進行了頑強阻擊。日寇在海軍艦艇火炮的掩護下,連續不斷的向吳淞鎮發起猛攻。(1937年9月1日,淞滬會戰,朝吳淞炮臺進攻的日寇部隊。)
  • 吳淞炮臺灣國家溼地公園 寶山人都知道
    有這樣一個地方,寶山人都知道,這裡是上海的「水上門戶」,這裡曾經是一塊汙染嚴重的鋼渣地,而今,搖身一變,成了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五星級公園,在這裡,你可以觀日出、聽鳥語、聞花香,這裡就是——
  • 揭秘吳淞炮臺重炮之謎,曾是北洋水師艦炮,意圖東山再起的希望
    很多人對於抗戰的記憶已然模糊,然而吳淞炮臺重炮又將大家的思緒拉回到了從前。眾所周知,吳淞位於長江入海口處,既是鞏固上海的前哨陣地,也是扼住揚子江咽喉的哦之地,可以說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其對於我國海防的重要性則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自鴉片戰爭到光緒年間,我國都不斷擴建吳淞炮臺,將其打造為我國重要的軍事要塞陣地。
  • 遊寶山濱江,尋吳淞文脈,享河口景觀,一趟從白走到黑的旅程
    寶山濱江步道吳淞炮臺溼地森林公園位於長江交匯口的溼地公園在整個吳淞板塊裡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歷史上為了抗擊強敵的入侵,在這兵家必爭之地設立了防禦性的炮臺工事。為紀念民族英雄陳化成抗擊列強的不屈精神,這座炮臺被永久地保留了下來,英雄的故事也寫進了幾代人的課文中。讓這座公園多了幾分民族自豪感。
  •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野花滿徑 歷史在此積澱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的地理位置是獨一無二的,長江與黃浦江在此匯流入東海,是以有「黃金水道,三江交匯」的美譽。  僅用自然風光描述這座公園是遠遠不夠的,這裡曾經見證了清朝名將陳化成抗擊英軍、殉身炮臺的悲壯,也曾目睹了「一·二八」淞滬抗戰的歷史風雲,硝煙不再,記憶猶存。郊野公園的終點站,我們在這裡。
  • 上海吳淞炮臺溼地公園,春日「小九寨」綠意盎然,風景好還洗肺
    炮臺灣溼地公園位於上海市寶山區吳淞街道後塘路206號,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長江與黃浦江的交匯口,由溼地與陸地兩部分組成,總面積106.6公頃,其中溼地面積達63.6公頃,溼地率達60.3%,沿江岸線約2250米。
  • 陳化成:鴉片戰爭中視死如歸,死後成為上海三大城隍神之一
    陳化成,字業章,號蓮峰,出生於福建廈門同安縣,是清廷著名水師將領,在鴉片戰爭中,力戰不退,怒斥主和派,最終率領官兵八十餘人,與英軍決一死戰,壯烈犧牲。童年時期,他前往臺灣追隨親族,因身材孔武有力、壯碩勇武而參軍,據說早年是一名軍旗手。「由行伍授水師把總」。
  • 上海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
    因其所處位置於著名的吳淞口,清朝時藉此地形建造水師炮臺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裡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原址為長江灘涂地以後如果有小夥伴們乘坐國際郵輪的話,我推薦你一定去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看看。
  •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二期開園[圖]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二期開園[圖] 2011年10月18日 經過再次擴容的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已全部建成並向遊人開放。10月17日下午,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二期開園儀式暨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區專場演出在吳淞炮臺灣公園貝殼劇場隆重舉行。
  • 抗戰時期:最厲害的「第一主力部隊」,曾令國內外敵人聞風喪膽!
    抗戰時期:最厲害的「第一主力部隊」,曾令國內外敵人聞風喪膽!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國擁有了一支最厲害的「第一主力部隊」,令對手聞風喪膽的之後將情況扭轉。這支部隊就是赫赫有名的東北野戰軍。很多人對東北漢子的印象是性格粗獷、不拘小節、驍勇善戰,這支東北野戰軍就是主要由身強體壯的東北漢子組成,雖然東北漢子身體素質很好,但是在戰場上這是遠遠不夠的,這支部隊經過了極為嚴苛的訓練。
  •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建成(組圖)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終於掀起了「蓋頭」,清新的空氣、滿目的森林,讓這片沉寂一時的土地充滿了生機。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位於寶山區東部,總面積為53.46公頃,背山面水,東瀕長江、黃浦江,西倚炮臺山,南迄塘後支路,北至寶楊路,沿江岸線長達1974.13米,其西南角就是著名的吳淞口。清朝時,藉此有利地形建造了水師炮臺,因此得名為炮臺灣。
  • 上海站|曾經的廢鋼渣堆場,如今是吳淞炮臺灣溼地公園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位於上海市寶山區東部,公園陸地面積約60公頃、灘涂溼地約50公頃,沿江岸線長達2公裡,背山面水,東瀕長江、黃浦江,西倚炮臺山,西南角就是著名的吳淞口。清朝時,藉此有利地形建造了水師炮臺,因此得名為炮臺灣。公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公園裡有一個考古發現的清朝大炮,經專家鑑定,它建造於清順治年間。」
  • 中國4大炮臺遺址,全部建在海邊,重要的海防屏障
    中國晚清時期,為了抵禦海外勢力,在海岸線附近大力建造炮臺,作為海防最有力的屏障。晚清時期,有4大海防炮臺,秀英炮臺、天津大沽口炮臺、上海吳淞炮臺、廣東虎門炮臺。在海口秀英區的一座山丘中,就是聞名遐邇的秀英炮臺。
  • 鴉片戰爭中,清朝愛國將領陳連升,如何死守沙角炮臺,直至犧牲?
    1838年擢增城營參將,1839年被林則徐選調,指揮官兵連續六次打退了英軍的襲擊和反撲,後調守沙角炮臺的重任;1840年6月,親率戰船五艘,圍殲進犯的英軍。保衛沙角陳連升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廣東省增城營參將,道光十九年(1839年)一月,陳連升隨欽差大臣林則徐到廣州禁菸。
  • 上海市寶山區文化設施簡介【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
    上海市寶山區文化設施簡介【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 來源:中國新聞網   選稿:陳薪羽  2013年5月22日 16:14   吳淞一帶作為長江門戶,因清政府曾在此建造水師炮臺,故得名「炮臺灣」。
  • 「一·二八」淞滬抗戰:堅守吳淞炮臺
    「一·二八」淞滬抗戰:堅守吳淞炮臺我堅守吳淞炮臺的官兵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