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寇攻佔吳淞炮臺老照片,在這裡敵人的兩個聯隊差點被報廢

2020-12-19 福寧客

這是一組抗日戰爭時期日寇攻戰吳淞炮臺的照片。吳淞鎮的爭奪是抗日戰爭中打得最激烈的戰鬥之一。

(1937年9月1日,淞滬會戰,朝吳淞炮臺逼近的日軍炮兵部隊。)

1937年8月23日,日寇第三師團一部分乘汽艇在吳淞鐵路碼頭強行登陸,並向吳淞鎮以南推進。當時中國上海守軍第11師一個團,教導總隊第二團和上海總警察總隊進行了頑強阻擊。日寇在海軍艦艇火炮的掩護下,連續不斷的向吳淞鎮發起猛攻。

(1937年9月1日,淞滬會戰,朝吳淞炮臺進攻的日寇部隊。)

在這場防守戰中,抗日軍隊雖然在吳淞鎮以南的張華浜激戰中擊斃日寇多人,但終因自己傷亡頗重,被迫撤退到泗溏河一帶。

(1937年9月4日,淞滬會戰,朝吳淞炮臺進攻的日軍步兵部隊。)

24日和25日兩個晚上,抗日軍隊第八十七師、三十六師各1個團,在第三十六師師長宋希濂的指揮下,連續出擊,將日寇第三師團第六聯隊擊退。最後抗日軍隊第六十一師趕至吳淞鎮增援,加強了防禦。

(1937年9月4日,淞滬會戰,被日軍轟炸的吳淞炮臺守軍的兵營宿舍。)

28日,日寇第三師團在飛機和軍艦炮火的支援下,再次向吳淞鎮發起猛攻,抗日軍人英勇抵抗,與其激戰3天,終因眾寡懸殊,裝備差距太大,傷亡甚多,被迫於31日撤出吳淞。

(1937年9月4日,淞滬會戰,佔領吳淞炮臺的日軍部隊。)

據日方檔案顯示,其第68聯隊第4中隊在我軍的猛烈火力進入下,根本無法靠近我軍陣地,負責協助第68聯隊作戰的第43聯隊雖然經過一番激戰後攻下了獅子林炮臺,但在隨後的戰鬥中同樣遭到抗日軍隊的重創,兩個大隊長一死一傷,攜帶的炮彈也消耗殆盡,若不是軍艦和飛機的支援,其根本無法攻下炮臺。可見當時的戰況有多激烈。

1937年9月4日,淞滬會戰,站在吳淞炮臺大炮旁的日軍後藤伍長。

其實在吳淞的這一戰之中,雖然最終以日寇佔領吳淞而告終,但是日寇在與抗日軍隊的戰鬥中也被重創,其猖狂氣焰逐減。到了31日,日寇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不得不請求日軍參謀本部增派五個師團以上兵力增援。

相關焦點

  • 漳州南炮臺1937-1938抗戰風雲 擊日艦驅逐日寇
    原標題:漳州南炮臺1937-1938抗戰風雲 擊日艦驅逐日寇   日寇來襲 痛擊敵艦   站在嶼仔尾炮臺那尊仿製克虜伯大炮旁,頭髮花白的謝永傑撫摸著長長的炮筒,自豪地說,從小就聽伯父李青山講過,擊沉日軍「箬竹」艦的那一炮,是他開炮的,「他是我爸爸的結拜大哥,抗戰時是嶼仔尾炮臺的炮長。
  • 1937年日寇鏡頭下的京漢鐵路,它由慈禧批准修建卻一直多災多難
    這是一組抗日戰爭時期日寇活動在京漢鐵路上的老照片。京漢鐵路原名盧漢鐵路,也叫平漢鐵路。因為最早是計劃從盧溝橋建到武漢的,所以叫盧漢鐵路,後來又把北邊的起點改為北京的前門,而當時北京叫北平,所以又叫平漢鐵路。
  • 天通庵車站舊址探訪 在虹口區打響的淞滬抗戰第一槍-吳淞,上海...
    「『淞滬鐵路天通庵站遺址勒石』是2007年9月由虹口區人民政府設立的,其目的是教育人們勿忘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虹口區文史館的工作人員在現場向記者講述了淞滬鐵路的來歷和80多年前發生在這一帶的抗戰歷史……  淞滬鐵路始建於19世紀末,1875年,以英國怡和洋行為首組建了「吳淞道路公司」,買下了今河南路橋堍到吳淞一帶的土地,並將建造鐵路的器材從英國運到中國私自築路
  • 80多年前,常州曾經飽受戰火塗炭-日寇「百人斬」從這裡開始
    《東京日日新聞》向井敏明、野田毅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在上海打響,100多公裡外的古城常州也未能倖免於難從1937年11月30日起,日本《東京日日新聞》連續三次報導一則消息:第16師團步兵第20聯隊兩個少尉軍官向井敏明、野田毅進行殺人比賽。這就是震驚中外的日軍「百人斬」。這兩個殺人狂魔從無錫出發,在途經常州,攻打南京的途中,相約進行了一場屠殺百人的比賽。
  • 老照片下真實的日寇:日寇強行闖入百姓家中,圖5向日寇求饒的百姓!
    接下來給大家整理了一組日寇侵華戰爭期間的老照片,以此來揭露日寇在華醜陋嘴臉,希望通過這些照片來提醒國人以史為鑑,勿忘國恥,時刻牢記歷史。 日寇迫害中國同胞 1937年12月,日寇攻佔杭州城後,在城內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自由活動」,實則是日寇在城內進行的一系列燒殺搶掠行動。
  • 鴉片戰爭陳化成令敵人聞風喪膽 扼守吳淞炮臺犧牲
    鴉片戰爭陳化成令敵人聞風喪膽 扼守吳淞炮臺犧牲 2014-08-08 16:31:38  今天,2014年同安區全民健身日暨「陳化成」杯武術大賽在同安體育館隆重舉行。此次大賽為同安區第六個「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的「重頭戲」,是同安區舉辦的首屆武術大賽。
  • 參觀吳淞炮臺灣和中共四大紀念館
    2020年10月14日,秋高氣爽,菊黃桂香,我高興地參加了真如鎮街道僑聯結合「不忘初心 同圓夢想」主題教育組織的參觀活動,參觀了上海吳淞炮臺灣國家溼地公園和中共四大紀念館
  • 吳淞炮臺灣國家溼地公園 寶山人都知道
    有這樣一個地方,寶山人都知道,這裡是上海的「水上門戶」,這裡曾經是一塊汙染嚴重的鋼渣地,而今,搖身一變,成了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五星級公園,在這裡,你可以觀日出、聽鳥語、聞花香,這裡就是——
  • 逛吳淞炮臺灣溼地公園,體驗上海版九寨溝風光
    2005年,寶山區政府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在此建造溼地公園。2013年3月,區政府經過科學論證,決定在原基礎上建設上海吳淞炮臺灣國家溼地公園。吳淞作為長江門戶,長期處於激烈的爭奪中。鄭成功率大軍進入長江,直逼南京,清朝政府受到極大震動。第二年(順治十七年)江南總督郎廷佐奉命在黃埔江西岸吳淞楊家嘴口修築炮臺,駐炮最多時有大炮175門,故得名炮臺灣又稱西炮臺。
  • 80年前老照片,日寇在太行山上行軍,血地裡群眾被迫迎接日寇
    1938年2月26日由日寇拍攝於山西戰場上的一組照片,雖然沒有刀光槍影,沒有血腥的屠殺。但所有的一切暴行都藏在照片的背後,每一個出鏡的日寇都是沾滿了中國人民鮮血的劊子手。
  •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野花滿徑 歷史在此積澱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的地理位置是獨一無二的,長江與黃浦江在此匯流入東海,是以有「黃金水道,三江交匯」的美譽。  僅用自然風光描述這座公園是遠遠不夠的,這裡曾經見證了清朝名將陳化成抗擊英軍、殉身炮臺的悲壯,也曾目睹了「一·二八」淞滬抗戰的歷史風雲,硝煙不再,記憶猶存。郊野公園的終點站,我們在這裡。
  • —張老照片,發現柏頂炮臺
    「柏頂炮臺」消失百餘年    柏頂炮臺,最早見諸中國官方檔案是光緒二十年(1894)四月的《李鴻章奏校閱海軍事竣折》。是年4月,3年一度的北洋海軍校閱舉行,其間的4月15日,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巡查威海軍港及陸地海防設施。
  • 上海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
    因其所處位置於著名的吳淞口,清朝時藉此地形建造水師炮臺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裡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原址為長江灘涂地,寶山區政府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在這裡規劃建造森林溼地公園。以後如果有小夥伴們乘坐國際郵輪的話,我推薦你一定去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看看。
  •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建成(組圖)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終於掀起了「蓋頭」,清新的空氣、滿目的森林,讓這片沉寂一時的土地充滿了生機。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位於寶山區東部,總面積為53.46公頃,背山面水,東瀕長江、黃浦江,西倚炮臺山,南迄塘後支路,北至寶楊路,沿江岸線長達1974.13米,其西南角就是著名的吳淞口。清朝時,藉此有利地形建造了水師炮臺,因此得名為炮臺灣。
  • 七七事變日寇老照片,侵華戰爭罪行圖,不忘歷史民族之恨
    這是收集的一組關於77事變的老照片,圖中是當年守衛盧溝橋的29軍戰士,在盧溝橋上,這名戰士注視著前方一舉一動,可是誰能想到,就是因為這座橋,掀開了全民抗戰的一頁。只此危難之時,方顯英雄本色!七七事變之後,日寇的軍隊踏上盧溝橋的場景,「七七事變」一開始的時候只是日寇在當時製造的一次不算太大的軍事摩擦。可是事變之後演變成了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七七事變後日寇進攻天津,圖為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在天津活動。隨著北平的陷落,天津也沒有保住。七七事變後日寇侵入天津,圖為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的增援部隊。
  •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二期開園[圖]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二期開園[圖] 2011年10月18日 經過再次擴容的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已全部建成並向遊人開放。10月17日下午,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二期開園儀式暨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區專場演出在吳淞炮臺灣公園貝殼劇場隆重舉行。
  • 穿越百年丨追尋吳淞大學城的印記
    茲聘先生暨樂文照、牛惠生、高鏡朗先生為接收委員,請即日前往吳淞政治大學接收,負責保管為荷。除分函外,合亟奉達。至希查照。此致顏福慶先生。張乃燕中華民國十六年七月廿一日」。留學歸國的美國耶魯大學醫學博士、著名公共衛生學家顏福慶任首任院長,1927年10月正式開學。建院之初,教師僅數人,學生一、二年級兩個班共29人。
  • 上海站|曾經的廢鋼渣堆場,如今是吳淞炮臺灣溼地公園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位於上海市寶山區東部,公園陸地面積約60公頃、灘涂溼地約50公頃,沿江岸線長達2公裡,背山面水,東瀕長江、黃浦江,西倚炮臺山,西南角就是著名的吳淞口。清朝時,藉此有利地形建造了水師炮臺,因此得名為炮臺灣。公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公園裡有一個考古發現的清朝大炮,經專家鑑定,它建造於清順治年間。」
  • 揭秘吳淞炮臺重炮之謎,曾是北洋水師艦炮,意圖東山再起的希望
    很多人對於抗戰的記憶已然模糊,然而吳淞炮臺重炮又將大家的思緒拉回到了從前。眾所周知,吳淞位於長江入海口處,既是鞏固上海的前哨陣地,也是扼住揚子江咽喉的哦之地,可以說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其對於我國海防的重要性則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自鴉片戰爭到光緒年間,我國都不斷擴建吳淞炮臺,將其打造為我國重要的軍事要塞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