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今年各行各業的生意都不太好做,不過也有一些行業的表現十分亮眼。隨著餐飲業的復甦,火鍋這一行業的成績也格外「亮眼」。而火鍋店不愁生意的同時,賣火鍋底料的也大賺了一筆。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明星似乎更加熱衷於開火鍋店,甚至可以說火鍋店就是明星的「副業」。對於普通人來說,主業工資不夠滿足每個月開銷時,總會有人想著下班之後搞點副業,這時候一般都會選擇擺地攤賣賣東西。而明星就不同了,本身他們賺錢就比普通人容易很多,在這一背景下明星還是「扎堆」開火鍋店,又是為什麼呢?
像陳赫、鄧倫、薛之謙以及鄭愷等明星,都有自己的火鍋店。2012年的時候薛之謙就在上海開設了「上上謙串串香火鍋」,直到2019年的時候光是直營店就有28家了。
而最近一段時間陳赫的賢合莊,也在短視頻平臺爆火,一時之間也吸引了不少的年輕人前去打卡。看看陳赫開的火鍋店,也「暴露」了這行到底有多賺錢。將眾多門店加在一起,一天營收幾十萬是不成問題的。之所以明星都喜歡將火鍋店當成副業,主要和以下這3點原因是有關的。
獲客門檻低
火鍋在任何地方可以說都不會受到限制,也是受眾面最廣的一個美食。不管是辣鍋、菌菇鍋還是鴛鴦鍋,都有人喜歡吃,而且大部分人對火鍋都是無法拒絕的。因此選擇開火鍋店的話,不管在哪座城市都不會受到限制,相比其他餐飲店自然更加容易一點。
明星效應
這也是明星開火鍋店最大的優勢,一般來說有著明星效應在其中,很多人都會前去打卡。如果口味、價格還算合適,還容易留下不少老客。不過現在明星開火鍋店,也只有開業當天會到場,普通人想著藉機合影也沒有那麼容易。
技術門檻低
在眾多的餐飲種類中,火鍋可以說是技術門檻最低的一種。畢竟不需要太多的加工步驟,只需要有底料加上一些新鮮的食材,剩下的都交給消費者自行解決了。因此對餐飲沒有太多經驗的人,都會選擇開火鍋店。
保證底料的口味,配菜問題直接交給供應鏈就行了。只要前提將這些準備好,明星只需要拿上錢,對自己的店進行宣傳即可。
不過往往越是明星開的火鍋店,越容易被發現問題。雖然開設火鍋店的門檻很低,但是產品和服務還是最關鍵的。如果只是因為打上某個明星的噱頭,就不顧產品質量,消費者自然是不會買單的。明星靠著自身名氣給副業帶來了流量,同時也會讓人產生過高的期待值,最終的結局一般都是吃力不討好。
在明星熱衷於開火鍋店的同時,有一位明星直接息影專心經營火鍋去了,這位棄演從商的明星就是任泉。2016年的時候任泉就正式宣布息影退出娛樂圈,專心去創業投資。當時不少粉絲還為他感到惋惜,當然也都支持他的決定。
雖然看上去這一決定過於大膽,不過任泉一門心思放在經商上,取得的成績明顯要比隨便開個火鍋店搞副業的部分明星要好。畢竟他相對於演戲,更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一點很多明星都無法做到。
大部分明星開設火鍋店,也只是一時紅火。吃過一次的消費者基本都不會再去第二次,其實不管是開火鍋店還是做其他餐飲,明星效應只能當成輔助。最重要的還是保證產品和服務,而不是將粉絲當成賺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