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空人"收入英文辭典 由拼音和希臘詞組成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國"太空人"收入英文辭典 由拼音和希臘詞組成


2008年09月27日 11:02 來源:解放日報

發表評論

  當中國人即將邁出太空第一步的時候,一個以中文為詞根新造出的英文單詞「Taikonaut」(「太空人」),也在世界各地關於「神七」的報導中頻頻出現。新單詞是漢語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臘詞「naus」(航行者)組成。西方媒體越來越多地用這個新詞來稱呼中國航天員。

  這個誕生不久的英語單詞已被收入主流英文辭典中。在牛津簡明英語辭典第11版中就有「Taikonaut」,並解釋為「專指中國航天員」。英文朗文辭典也收錄了這一詞彙。與此對應的是「Cosmonaut」,專指蘇聯和俄羅斯的航天員。

  「『太空人』被西方接受,並收錄到主流英文辭典,反映出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日益增強的科技影響力和國家整體實力。」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教授陳琳說。

  (據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

編輯:張哉麟】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由中國大學的英文名稱 淺談漢語拼音的發展歷程
    最近Z博士關注了一下中國大學在國際上的排名,發現有很多大學的英文名稱比較特別,查閱了相關資料後發現這些特別的命名方式和漢語拼音的發展歷程緊密相關,下面就讓Z博士跟大家分享一下吧。中國大學的英文名稱大部分是以所在地的漢語拼音和學校的行業特點來命名的,比如xx理工大學大的英文名稱一般是xx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x工業大學的英文名稱基本都是xx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x師範大學的英文名稱一般是xx Normal University.
  • 港報:內地大學英文譯名改用拼音引熱議
    享有很高聲譽的中央民族大學原本使用「Nationalities」作為「民族」一詞的翻譯,但該校在2008年成為首批「改名」高校之一,直接使用拼音「Minzu」表示「民族」一詞,英文校名被改為「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人們熱議的焦點是,無論是為了增強民族自豪感還是文化認同度,在英文譯名中加入拼音的做法是否會導致學校的本意無法得到清晰的傳達。
  • 中式英語風靡全球:Long time no see進辭典
    不少人還發現,外國人創造的中國「拼音單詞」還有城管「chengguan」、動車「don’train」、走著瞧「Go and look」等。調查顯示,有72.2%的網友表示贊同中式英語的使用,他們認為「中國式英語既有趣又被大家口耳相傳,說不定有一天老外也這樣說呢」。
  • 蘋果手機無線充電用的是「Qi」 英文裡漢語拼音越來越多了
    不過近年來,歐美逐漸改用漢語拼音,就算「j、q、x」「z、c、s」對他們來說,不知如何開口發音。本文下列詞彙,參考收入英語流行語的urban dictionary,以及牛津詞典等。Rou Jia Muo民以食為天,先從如今風靡美國的肉夾饃開始說起。顯然,剛開始把這個單詞介紹到英語世界的仁兄,自己的漢語拼音沒學好。因為「饃」應該寫作「Mo」。
  • 蘋果手機無線充電用的是「Qi」,英文裡漢語拼音越來越多了
    不過近年來,歐美逐漸改用漢語拼音,就算「j、q、x」「z、c、s」對他們來說,不知如何開口發音。本文下列詞彙,參考收入英語流行語的urban dictionary,以及牛津詞典等。Rou Jia Muo民以食為天,先從如今風靡美國的肉夾饃開始說起。顯然,剛開始把這個單詞介紹到英語世界的仁兄,自己的漢語拼音沒學好。因為「饃」應該寫作「Mo」。
  • 漢語拼音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和英文字母那麼像?
    漢語拼音是現代中國人學認漢字最重要的輔助工具,但當我們接觸到英語後會發現,漢語拼音和26個英文字母幾乎一樣,為什麼漢語拼音和英文字母這麼像,他們有什麼關係?事實上,拼音字母本就是借用拉丁字母(以英文字母為代表)的形式而制定的一種拼注符號。
  • 獨家專欄---【談詞論字】「中國面」的英文
    在這些源自星馬的外來詞之中,char kway teow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念出來的感覺很像我熟悉的閩南語,細讀詞條,果不出所料。該詞的詞源明白指出,說char kway teow 來自中國的福建話 (Hokkien,即閩南語),就是「炒粿條」。
  • 孩子學英文的自然拼讀 和中文的拼音會混?
    首先,因為英文的自然拼讀和中文的拼音不是同一類型的事物,不能放在一起類比。英文的自然拼讀並不是獨立於英文這種文字系統之外的一套東西,而是基於英文的一套關係規則——我一會做具體闡述。中文的拼音卻是獨立於中文這種文字系統之外的一套讀音標註系統。
  • 福娃國際譯名正式更名 由英文改成漢語拼音
    福娃完全解密 原型可愛各有獨特象徵   北京娛樂信報:日前,記者從北京奧組委證實,去年11月發布以來曾一度受到爭議的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國際譯名「Friendlies」已於上周正式更改,新的英文譯名漢語拼音
  • 《牛津英語辭典》最新一季新增詞彙
    美國政治活動家麥可·哈靈頓(Michael Harrington)在其1989年出版的《社會主義:過去與未來》(Socialism: Past & Future)一書中明確提到了一類人,即precariat(不穩定型無產者),他們的就業、收入和生活水平都缺乏安全感或不穩定性。
  • 【專訪】「21世紀的利瑪竇式人物」雷立柏(中):中國基督徒要開始...
    他頗像是一位「21世紀的利瑪竇式人物」,他一方面不遺餘力地推進拉丁語、希臘語和希伯來語三種西方古典語言原文的學習,並翻譯國外文學與宗教、神學著作為中文;一方面努力希望把中國頂尖的宗教與學術思想翻譯成英文與德文介紹給西方、並且努力讓中文走向世界。
  • 如何用搜狗拼音輸入法輸入希臘字母
    本篇介紹使用搜狗拼音輸入法輸入希臘字母右擊輸入法懸浮窗打開菜單-選擇軟鍵盤這裡有很多軟鍵盤,其中第二個就是希臘字母軟鍵盤,點擊打開第二次使用可以點擊輸入法懸浮窗上的軟鍵盤快捷鍵來快速打開缺點:使用這個方法要在20多個希臘字母裡面尋找,比較考驗眼力;輸入時必須打開軟鍵盤,輸入完再關閉軟鍵盤才能輸入其他字符。
  • 首部大型綜合旅遊工具書《中國旅遊大辭典》出版
    5月15日,在第二個中國旅遊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國旅遊大辭典》首發式在上海舉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大型旅遊工具書,具有創新性、權威性、實踐導向和國際化視野的特點,填補了國內外同類型辭書的空白。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上海市副市長趙雯出席首發式。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也許有人會問外文是不是和漢字一樣也是由音、形、義三要素所構成的呢?thank這個英文單詞的音標是θk,在字形上是由t,h,a,n,k五個字母組成,所表達的意思是謝謝。儘管每種文字都需要同時表達音、形、義三要素,不過根據各種文字對三要素所表達的側重點可以將其分為表形文字/象形文字、表音文字/拼音文字、意音文字/語素文字。
  • 拼音的背後是什麼
    拼音是中國開放後由英文字母改編而成的,用於輔助漢字的學習和連接中外。在近代史上,曾有以拼音代替漢字的運動,不過沒有成功,大概是以拼音代替漢字容易不知所寫為何。當然,拼音作為漢語,英語的橋梁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漢語中獨有的詞語,採用拼音的方法轉化為了英語單詞對於英語中的單詞,採用音譯的方法轉化為了漢語。拼音作為中華文化包容性的結果之一,在漢語的學習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讓人們更好地掌握讀音。拼音在計算機的使用上更顯重要。
  • 翻譯專家:外語詞直接嵌入中文使中文失去純潔性
    最近,中文出版物中直接嵌入外語詞的現象又在增多,對此,該怎麼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外語中文譯寫部際聯席會議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黃友義說,這種現象不符合國際慣例,可以通過兩種方法將這些外語詞「化」為中文使用。  現在,許多外語詞直接嵌入中文,使得中文失去了純潔性。黃友義說,國際慣例對外語詞都是「化用」的,而不是直接嵌入。
  •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出爐 中國特色菜用拼音
    經過長達一年的「烹製」,旨在解決外國奧運觀眾點菜難題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終於正式「出爐」,即將被送各國來華外賓的餐桌前。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是為提高奧運會期間服務接待水平,規範北京市飯店業、餐飲業菜單英文譯法,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和北京旅遊局編輯出版,對中國常見的2000餘個菜品、主食小吃、甜點、酒類的名字做了英文的翻譯。  正式公布的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中,包括中餐和西餐菜名譯法。
  • 路名英譯引廣州市民熱議 英文好還是拼音好?(圖)
    日前,由廣州市質監局公布的廣東省首部《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規範》徵求意見稿引起了市民的廣泛熱議。昨日,廣東省民政廳緊急約見媒體記者表示,廣東路牌是嚴格按照聯合國標準和國家法規翻譯的,規範採用漢語拼音拼寫,不得採用英文的譯法進行標註。  觀點PK  路名標註:英文好?拼音好?
  • 英文、拼音混搭 連雲港市區路牌頻現不倫不類
    中國江蘇網9月29日訊 「連雲港市區每條道路的路口都會有路名指示牌,但是中文路名下面的標識卻並不一樣,有的用英文標註,有的用拼音標註,還有英文和拼音混搭的,甚至同一條道路不同路段的標識都不統一。」
  • 為什麼我國有些城市的英文譯名並不是漢語拼音?
    對一個國家而言,地名的英文譯名規範與否,直接關係到從上到下的交流和理解。1977年,聯合國舉辦的一次地名標準化會議中規定了「名從主人」的原則,自此,採用漢語拼音為中國地名拼寫成為了國際標準。可是目前我國依然有一些地區或城市使用非漢語拼音的英文譯名,主要有以下兩種原因:尊重少數民族地區語言文化一些少數民族和邊疆地區,這些地方受民族文化的影響,地名是根據當地民族語言的音譯,直接被音譯過來的,故而沒有遵循拼音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