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丨河南省新縣田鋪鄉:大山深處這道「壪」趟出鄉村振興路

2020-12-25 大河網

  河南省新縣田鋪鄉田鋪大壪。(新縣宣傳部供圖)

  大別山,青龍嶺。群山深處,碧水環繞,黛色瓦片、蜜橘色屋舍錯落蜿蜒,別有一番豫風楚韻。

  這裡是喜摘「窮帽子」、邁步小康路的河南省新縣田鋪鄉田鋪大壪。

  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窮窩窩」,而如今,窮山村念響「旅遊經」,成了遊人如織、創意十足的「創客小鎮」,村民們也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2019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這裡考察調研,他走進一家家小店,與百姓手拉手、嘮家常、問冷暖,並留下了殷殷囑託。

  2019年12月,人民網記者實地走訪這個「從無人知曉到萬人聚焦」的古村落,探尋這個世外桃源的旅遊致富密碼。

  「壹玖捌貳」小賣部。(人民網霍亞平攝)

  「全域旅遊」喚醒百年古村落

  雖已隆冬時節,但走進大壪,只見遊人如織,好不熱鬧。「壹玖捌貳」小賣部裡人來人往,店主韓光軍比以前更忙了。

  「自從總書記來後,我的小店一下子就火了,經常有遊客站在總書記當時站立的位置拍照留念。」韓光軍興奮地告訴記者:「總書記很平易近人,非常關心我們的生活,問得很細,他一直把咱老百姓擱在心裡。」

  「壹玖捌貳」小賣部名字很洋氣,東西很接地氣。乳豆腐、山野菜、甜玉米……這些土特產都是遊客喜歡的「香餑餑」。

  「自從打造旅遊古村落,慕名來村的遊客越來越多,小賣鋪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連野菜都成了寶貝。」韓光軍樂呵呵地說。

  田鋪大壪的變化與幾年前新縣開展的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密不可分。

  和很多貧困村一樣,田鋪大壪一度守著綠水青山,卻找不到飯碗。綠水青山,怎麼變成金山銀山?新縣人找到了答案:鄉村旅遊是最好的助推器。

  乘著新縣全力打造「縣城+九鎮十八灣」的全域旅遊「東風」,田鋪人奮力開啟脫貧致富新路徑,闊步邁向鄉村振興新徵程。

  2014年起,新縣先後投資2200多萬元對田鋪大壪進行保護性修繕,田鋪鄉政府與田鋪大壪村「兩委」著手村莊改造建設,發展鄉村旅遊。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居住環境得到綜合整治,人工溼地、大塘花田面目一新,原始風貌應留盡留。

  短短幾年,田鋪大壪就實現從「破舊古村落」到「旅遊名村」的華麗轉身。

  「咱這窮山溝能成旅遊景區,擱以前誰信?以前村裡都是坑坑窪窪的土路,旱廁、豬圈、垃圾到處都是。現在村子變化真是太大了,真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韓光軍說。

  「總書記叮囑我們,發展鄉村旅遊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把傳統村落改造好、保護好。」回想起總書記考察調研時的情景,田鋪鄉鄉黨委書記邵燕感慨道:「總書記心裡始終牽掛著我們,他就像我們的親人,對大壪的振興和發展十分關切。我們一定會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田鋪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好。」

  「匠心工坊」手工藝品店的店主彭芳珍。(新縣宣傳部供圖)

  「農民創客」返鄉創業助力脫貧

  「那天總書記走進店鋪參觀,和藹地詢問我小店的經營情況,當時我真的激動,我主動向總書記介紹起店內鞋墊的寓意。總書記很喜歡我店裡的鞋墊,自己掏錢買了三雙。現在店裡的鞋墊特別搶手,銷售量是原來的幾倍。」彭芳珍回憶起和總書記對話的情景仍然沉浸在喜悅中。

  彭芳珍是「匠心工坊」手工藝品店的店主,店裡售賣各式各樣的鞋墊、虎頭鞋、老布鞋等手工製品,令人目不暇接。

  「這些手工繡品都是村民一針一線自己繡的,他們繡完我去收購,拿到這裡賣。」彭芳珍告訴記者:「幾年前,我剛返鄉創業時,走遍周邊的十裡八村也收購不到幾雙好鞋墊,村民們都不相信鞋墊也能賣出好價錢。」

  像古村裡的年輕人一樣,彭芳珍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北京打工,2016年,回鄉探親的彭芳珍被家鄉的變化所感染,決定返鄉創業,成為時下最流行的「創客」。

  2015年,田鋪大壪成立了三色農耕園藝農民專業合作社,並與上海一家旅遊管理公司合作,搭建起河南省首個「創客小鎮」。「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不僅讓「返鄉創客」回得來也留得住,更讓鄉親們的荷包真正鼓了起來。

  「合作社與專業的旅遊公司聯合,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合作社的資源優勢、公司的品牌經營和附加值最大化優勢。村民們通過房屋、土地、資金要素資源入股合作社,人人都是股東,都能享受到鄉村旅遊發展帶來的紅利。」邵燕說。

  與「匠心工坊」一樣如雨後春筍般發芽生長的,還有一間間由老宅改造而成的竹編店、古韻茶社、咖啡館、主題商店和特色民宿等。目前,創客小鎮裡陸陸續續開了20餘家特色小店,幾十套院子租金直接帶給村民收益,還解決了幾十名村民就業難題。

  據統計,2018年田鋪大壪旅遊綜合收入1500多萬元,吸納就業120餘人,其中包括1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村民,全村村民人均增收1.8萬元。

  「回鄉創業這條路選對了!我對現在的生活特別滿意!」彭芳珍由衷地感慨,「回家了,既能照顧老人孩子,又能開店掙錢,日子就像這牆上的『福』字一樣紅火!」

  「創客小鎮的大門一直敞開,歡迎敢想敢做的創客們來大壪實現創業夢想。」邵燕熱情地告訴記者:「我們把創業平臺留給所有返鄉農民和大學生,讓大家既能入股分紅又能在家門口打工就業。現在村莊建設得更加美麗,村民的日子也更加滋潤了。」

  「老家寒舍」民宿老闆韓光瑩。(新縣宣傳部供圖)

  「民宿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最近幾個月,在田鋪大壪經營「老家寒舍」民宿的韓光瑩,日子變得像上了發條一般。本來已到淡季的「老家寒舍」,現在依然賓客盈門,老韓心裡美滋滋的。他自豪地告訴記者:「總書記來後,一撥又一撥遊客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不少遊客點名要住我們家。」

  「老家寒舍」是老韓將自家舊宅改造而成的。2016年,在韓國務工的他看到老家打造「創客小鎮」的報導後,毅然選擇「返鄉」。

  「當我向總書記說起,我是壪裡第一個開辦民宿的村民時,總書記十分高興,他認真地聽我介紹了民宿的設施、經營發展、入住率情況等,並叮囑我要好好幹。」一字一句,老韓熟記於心,並付諸行動。

  如今,在老韓的牽頭下,村裡成立了民宿合作社,帶動了村裡15戶村民開辦民宿,擁有了40個房間,幫助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創業的夢想。

  創客小鎮的興起帶動了田鋪大壪旅遊產業的發展。在全域旅遊的推動下,大壪的民宿業發展得如火如荼,成為引領大壪「美麗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老韓告訴記者:「有了總書記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幹勁兒了!接下來合作社將重點發展特色民宿,按照市場化的民宿裝修檔次,邀請第三方評審組進行等級評級,對民宿的評級要進行動態管理,更好地服務遊客,把田鋪大壪的民宿的品牌越做越響。」

  「目前,田鋪大壪民宿僅有15家,這個數量我覺得是遠遠不夠的。下一步我們會以民宿產業為基礎。爭取將吃住遊玩串起來,打造生態旅遊產業鏈。」邵燕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總書記肯定了我們的發展,說我們鄉村旅遊發展得好,我們只有持續深化鄉村旅遊扶貧富民,鄉村振興的新跨越,才能不負總書記的囑託!」

相關焦點

  • 河南省新縣田鋪鄉:大山深處這道「壪」趟出鄉村振興路
    河南省新縣田鋪鄉田鋪大壪。(新縣宣傳部供圖)大別山,青龍嶺。群山深處,碧水環繞,黛色瓦片、蜜橘色屋舍錯落蜿蜒,別有一番豫風楚韻。這裡是喜摘「窮帽子」、邁步小康路的河南省新縣田鋪鄉田鋪大壪。田鋪大壪的變化與幾年前新縣開展的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密不可分。和很多貧困村一樣,田鋪大壪一度守著綠水青山,卻找不到飯碗。綠水青山,怎麼變成金山銀山?新縣人找到了答案:鄉村旅遊是最好的助推器。
  • 央媒看河南丨河南新縣: 畫裡鄉村不止有美麗鄉愁
    本報記者楊子佩夏先清  6月中旬的豫南大地下起陣陣急雨,驅車行駛在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周河鄉的盤山公路上,犬吠蛙鳴聲不絕於耳,古樹、老屋、小橋、流水漸次映入眼帘。環視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西河,仿佛置身於畫裡鄉村、夢中老家。  西河村曾是河南省級貧困村。
  • 河南新縣田鋪大壪創客小鎮鄉村旅遊發展紀實
    2019-11-18來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作者:李志剛河南新縣田鋪大壪創客小鎮(以下簡稱「田鋪大壪」)是習近平總書記今年9月走訪過的一個大別山區小山村。初冬的大別山,層林盡染,色彩斑斕。走進這個大山懷抱的小山村,記者發現,很多人家都掛著「光榮之家」的牌匾。田鋪大壪所在的新縣是知名的革命老區、將軍縣,上將許世友的故鄉,很多普通農戶家裡都有為革命獻身的烈士。
  • 信陽市:大別山鄉村文旅創客大會在新縣舉行
    紅城冬日添新彩,文旅為媒迎客來。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信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大別山鄉村文旅創客大會在新縣舉辦。此次大會主題為「匯聚創客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 古老鄉村的小康圖景(總書記來過我們家)——回訪河南新縣田鋪鄉田...
    離開新縣縣城,乘車進山,見綠緩緩湧上來,又緩緩伏下去。路如繩一般,甩入深山,串起一個個紅色景點。半小時後,閃出一道青龍嶺,挽著八十來戶,黑片瓦、黃泥牆,倒影在小池塘……「田鋪大壪到了!」  2019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沿著這裡的村間小路,走進一家家創客小店,了解鄉村旅遊、鄉村振興。在「老家寒舍」民宿店,總書記仔細察看服務設施,同店主韓光瑩一家圍坐,親切交談。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山深處有「新家」——大別山村繪出現代版...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鄭州7月9日電 題:大山深處有「新家」——大別山村繪出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剛送走一波遊客,有了片刻閒暇,韓光瑩坐在堂屋望著門外有些出神:盛夏時節,田鋪大壪總是瀰漫著化不開的水墨色,這個曾經拼命想要逃離的地方,現在竟這樣迷人。49歲的韓光瑩如今在老家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鋪大壪開了一間名叫「老家寒舍」的民宿。壪,在字典裡的釋意是指山溝裡的小塊平地。
  • ...大山深處有「新家」——大別山村繪出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鄭州7月9日電 題:大山深處有「新家」——大別山村繪出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新華社記者王丁、李鈞德、史林靜 八百裡大別山,橫亙在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這裡既有北國江南的風光旖旎,也有江南北國的豫風楚韻
  • 田鋪大壪的創客們(一)—百花園—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韓光瑩告訴總書記,他是紅軍後代、革命烈士家屬,近年來靠鄉村旅遊實現了增收,還帶動鄉親們發展民宿走上致富路。習近平總書記聽了十分高興。指出:「依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 新縣地處豫南大別山腹地,是河南省唯一的將軍縣,因紅揚名。革命戰爭年代,新縣是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這裡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三支紅軍主力。
  • 點靚多彩鄉村 開啟振興新篇——河南省信陽市新縣
    近年來,新縣圍繞全域旅遊發展目標,立足特色旅遊資源優勢,把鄉村作為旅遊發展的主戰場,將旅遊作為鄉村振興主抓手,堅持以科學規劃為引領,以特色產業為根基,以美麗鄉村為載體,緊扣「高品質」要求,創新「五個三」模式,走出了一條以鄉村旅遊帶動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扶貧攻堅看河南】新縣:特色產業助力脫貧
    圖為新縣田鋪鄉田鋪大壪一隅。  4月27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委網信辦主辦的「學習踐行十九大助力決勝全面小康——網絡名人看河南」一行來到了信陽市新縣,先後參觀了田鋪鄉田鋪大壪創客小鎮和搜斛鐵皮石斛種植基地。  「以前村落很破敗,經過美麗鄉村建設,基礎設施變好了,環境面貌都好了,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韓光瑩,也是「老家寒舍」鄉村民宿的負責人說。
  • 信陽鄉村遊「紅透」大別山 光山十寶賣斷貨 新縣民宿房難求
    今天起,本報推出「金秋相『豫』好還鄉」系列報導,通過「走馬老家鄉路,品味人情風土」,展現河南鄉村蓬勃發展面貌,抒發我們熱愛家鄉、謳歌家鄉的熾熱情懷。「總書記深入到新縣田鋪大壪,他指出,依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
  • 「獨家」行走在總書記剛剛來過的田鋪大壪,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
    秋日雨後的河南新縣,空氣清新。9月17日,記者踏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來到了新縣田鋪鄉田鋪大壪。依山傍水、錯落有致,青石為路、小巷幽深,黃牆黛瓦、豫風楚韻,在這裡,沿著曲折別致的村間小路,可以看到綠水映青山、山水掩村落的魅力所在。
  • 助力鄉村振興的追夢人 ——記九三學社社員、上海蔓鄉文化旅遊集團...
    2015年下半年,趙亮接受新縣委縣政府邀請,前來新縣投資,助力鄉村振興。靜考察論證,趙亮計劃在新縣鄉村打造一家集吃、住、玩的村莊酒店。當時,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鄉土建築與傳統村落保護專家羅德胤也受新縣縣政府邀請,在做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經考察,他們選定了西河村。這個村已保護性開發一年多,因一條穿村而過的「西河」而得名,已有 800 餘年歷史。趙亮本想只開發一家鄉村酒店,考察後決定整體運營西河村。他先將村裡「老糧倉」升級改造成一家咖啡廳,隨後又在村外打造出河南首家帳篷酒店。
  • 鄉村民宿催生新縣「美麗經濟」 - 今報網 東方今報官方網站 河南...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章繼軍 張亮/文圖都說田鋪大壪民宿是新縣民宿發展的一個縮影,「老家寒舍」也算是田鋪大壪民宿發展的見證。新縣田鋪鄉「老家寒舍」民宿店主韓光瑩算是田鋪大壪第一個吃螃蟹的。從韓國務工回來後,他結合田鋪大壪鄉土風情,融入韓國民俗特點,自己規劃設計,歷時半年,對原有的老房子進行翻新裝修,開辦田鋪大壪第一個鄉村民宿。
  • 豫融媒|旅遊扶貧的新縣實踐
    但換個角度看,這些地方又往往蘊涵著豐富的旅遊資源。落實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旅遊為抓手和載體,以高質量黨建為保證,完全可以走出一條脫貧致富、帶動縣域經濟大發展的路子。發展全域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新縣就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新縣之路體現了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是讓中原更加出彩的生動實踐和典範。
  • 踐行囑託爭出彩 · 溫暖的迴響|「全景田鋪」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習近平□河南日報記者 胡巨成 李筱晗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秋風染大別,山川漸斑斕。9月6日傍晚,秋日夕陽如綢緞般鋪灑在新縣田鋪鄉田鋪大壪的山水田園上。「去年總書記就是站在堂屋這個位置,拉著俺老母親的手,勉勵我們說,依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總書記的話,讓我鼓足了勁。去年底,我對『老家寒舍』進行了星級化改造提升,為的就是更好展現鄉村旅遊的獨特魅力,為遊客提供更加舒心的服務。
  • 中國鄉村旅遊新殺出一匹「黑馬」,人們都往這跑,深秋旅遊真火爆
    中國鄉村旅遊新殺出一匹「黑馬」,它就是河南省大別山區新縣田鋪鄉田鋪大壪這個長廊下坐了幾位遊客,人們一下子認出來了,她們竟是河南的豫劇表演名家。來吧,咱們相聚大別山,在田鋪大壪,共享這秋天的美好,共同體驗鄉村振興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變
  • 遊鄉村、逛田園、看美景,新縣旅遊「五一」假日有點「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通訊員 聶建武黃毛尖上看杜鵑,芍藥園裡車馬喧;親子戲水郭家河,古村新意西河灣;春風十裡丁李灣,田鋪大壪夜闌珊……「五一」小長假期間,山水紅城新縣風和日麗
  • ...奔小康」「大別山為什麼這樣紅」系列報導之一,走進河南新縣田...
    這期間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又有著哪些動人的故事?大河網近期走進大別山深處,走訪河南新縣、安徽金寨、湖北紅安3省「將軍縣」的3個村莊,一同探尋「大別山為什麼這樣紅」。河南新縣田鋪大壪:「紅」配「綠」搞活鄉村經濟 看「創客」小山村如何「紅透」大別山位於大別山北麓的新縣,是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也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