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雨後的河南新縣,空氣清新。9月17日,記者踏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來到了新縣田鋪鄉田鋪大壪。依山傍水、錯落有致,青石為路、小巷幽深,黃牆黛瓦、豫風楚韻,在這裡,沿著曲折別致的村間小路,可以看到綠水映青山、山水掩村落的魅力所在。
乳豆腐、山野菜、甜玉米……穿過進村所見的一片晾曬場後可以看到村民韓光軍家名為「壹玖捌貳」的小賣部門外掛著一排寫了商品名字的牌子。店鋪內老式的貨架,獨特的店名,在這裡容易讓人勾起過往的記憶。習近平總書記到了田鋪大壪後,走進的第一家店鋪便是這裡。
「總書記到我的店裡後,我告訴總書記,自從村裡打造古村落之後,店內的商品既賣給村民也為遊客服務,我們還把山裡的乳豆腐、山野菜等做成了產品賣給遊客。」韓光軍說著格外興奮,「總書記問得很細,也很平易近人,非常關心我們的生活,與我們老百姓是心連著心。」。
如今,來田鋪大壪的遊客多了,韓光軍家所售賣的貨物也增加了,服務也在提升,這讓他每年有四五萬元的穩定收入。「現在村容村貌變化真是太大了,真是感謝黨和政府為我們提供這麼好的一個經營平臺,讓我們一個小店養活了我們一家人,也讓全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韓光軍還說出了自己打算,接下來我會把小賣部的生意堅持做下去,把貨物豐富一些,把小店整理的更加整潔衛生,並進一步提升文明服務的程度,給村民和遊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田鋪大壪,創客雲集。早在2015年,田鋪大灣三色農耕園藝合作社與上海蔓鄉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整合雙創資源,利用中國傳統村落的地理優勢、建築特色,打造以大學生創業、農民工返鄉就業為主的創客小鎮,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個以「創客」為主題的新型美麗鄉村示範點。同時,也傳承民間藝術、促進民俗文化資源可持續發展,使古色古香的傳統村落現代生活和創新元素融入到鄉村旅遊。
34歲的彭芳珍原來生活在新縣縣城內,2016年看到田鋪大壪招募創客後,便來到這裡進行發展,在村裡開了一家主要售賣手工藝品的店鋪,名為「匠心工坊」。彭芳珍主要是帶著附近村莊的留守婦女進行手工鞋墊縫製、虎頭鞋製作等純手工製品,然後回收進行統一在店內銷售。
在「匠心工坊」手工藝品店外,擺放著一對對名為「五穀豐登」「喜上眉梢」「年年有餘」的鞋墊。「當看到總書記來到我們的攤位前,當時我真是激動,總書記很和藹地和我對話,之後我帶著總書記到店鋪內參觀,後來總書記還掏錢買了三雙鞋墊。」彭芳珍說著依然是滿面笑容,「總書記來到我們的店內,對我們進行了鼓勵,我們的生意以後也會越來越好的。」
在田鋪大壪古村落建設中,2016年返鄉創業的韓光瑩是第一家在村裡建民宿的村民,並起名為「老家寒舍」。之後,韓光瑩還牽頭成立了民宿合作社,帶動了村裡11戶村民開辦民宿,實現了村民在家門口創業的夢想。
一幢兩層的樓房和一個農家小院構成了「老家寒舍」民宿店,斜頂瓦房呈現了豫南民居的典型風格,上下加起來6間房屋,有堂屋、臥室、茶室、廚房、餐廳、衛生間等。「我們的房間入住率在60%以上,在假期期間更是一房難求。以前從來沒想過村裡能有今天的變化,之前的年輕人都是外出,現在年輕人都慢慢地回來了。」韓光瑩介紹。
習近平總書記在田鋪大壪時,到「老家寒舍」內參觀,並詢問了發展特色旅遊和推動鄉村振興的相關情況。他指出,搞鄉村振興,不是說都大拆大建,而是要把這些別具風格的傳統村落改造好。要實現生活設施便利化、現代化,能夠洗上熱水澡,村容村貌要整潔優美。
「我給總書記介紹了我們的紅色家史,並和總書記報告了村裡民宿發展的情況。」韓光瑩說,「總書記來了,讓我們更有信心,更有幹勁了!接下來合作社將按照民宿裝修檔次請第三方進行評級,統一接單分配經營,來接收更多的遊客,讓鄉親們的日子更加紅紅火火有奔頭。」
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田鋪大壪也作出了探索,幹了45年竹編的餘品林和新縣吳陳河鎮邱氏皮影演唱隊都被請到了村裡。
在「不秋草」工藝店內,餘品林正坐在院子內編竹籃。幹了一輩子竹編的餘品林動作很嫻熟,他已經設計創造出了60多種竹編產品。「總書記到我們這後,看到我編的產品還誇了我。」餘品林高興地告訴記者,「現在黨的政策好了,給我家帶來了富裕的生活,讓我這個年過花甲的老人有了創業的機會,我願意在我有生之年,努力創造更多的竹編產品,盡心盡力把竹編技術傳承下去。」
「今年每周二、周六過來演出,供前來遊玩的遊客欣賞。」在「文化驛站」內,邱氏皮影演唱隊副隊長邱樹兵介紹,總書記曾說要支持和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好傳承人,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我們對皮影都有著特殊的興趣和感情,希望皮影能發揚光大,對於皮影傳承我們也會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政府支持下,全力以赴。
在2014年,田鋪大壪被河南省財政廳確定為「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實現了村組道路修繕、雨水汙水集中入管網處理、垃圾集中清運、村組道路綠化亮化等,這為田鋪大壪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次總書記肯定了我們的發展,說我們鄉村旅遊發展的好,要讓我們繼續把革命老區的優勢資源利用好,讓山區走這種致富之路。」田鋪鄉黨委書記邵燕激動地說,「有了總書記的鼓勵,我們一定會好好幹。目前,田鋪大壪發展創客小店只有20多家,民宿僅有11家,我覺得這個數字還比較少,我們需要發展更多的民宿和農家樂,讓吃住遊玩串起來後,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才能讓遊客流連忘返。同時,我還會對現有小店經營提升,對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對村民規範引導。」
對于田鋪鄉來說,擁有許世友將軍故裡的紅色旅遊資源,山區綠色旅遊資源更是豐富,以田鋪大壪為代表的民國初期建成的豫南民居等古色旅遊資源凸顯。邵燕介紹,「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在大深山裡面,自然稟賦非常好,同時新縣縣委提出用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總書記肯定了我們走鄉村旅遊的路子,這給我們很大的鼓舞,下一步,我們把紅綠古三色旅遊串起來,把整個田鋪鄉作為一個點,作為一個景區,來打造全景田鋪。」
內容: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培奇 範亞旭
視頻:張健楠 付小桐
圖片:新華社
監製:杜蘭萍;編輯: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