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美國用MD-82擠掉運10,如今這樣對C919,航發依舊被卡脖子

2020-12-15 阿五說事

國產運20作為國產三種大飛機之一,和C919以及鯤鵬AG600並稱為國產大飛機三劍客。當然,在定位上運20是軍用平臺,C919負責民用,而AG600則是特種機。不過老軍迷都知道,這一刻實際晚來了40年,因為1980年9月,運-10二號機就已經試飛成功了。

雖然運-10的下馬有各種原因,但最主要的一是經費不足,二是為和麥道聯合生產的MD-82讓路。雖然通過聯合生產,我們也見識到了當時國際化的飛機生產技術和工藝,但是如何設計大飛機,這是圖紙上永遠不會寫的,美國人也是永遠不可能相授的。

而因為運-10的下馬,大飛機設計團隊天各一方,國產大飛機設計能力至少中斷了20年。當然如今C919和運20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不過如何避免C919成為另一個運10,其實還非常值得大家思考,因為C919今天面對的很多東西和運-10當年何其相似。

目前C919已經進入了適航階段,但是獲得美國的適航證卻困難重重,不斷拖延。還記得MD-82在1987年7月2日實現首飛,同月26日就獲得適航證,這速度簡直是天差地別。這足以證明,美國就是想把C919扼殺在襁褓之中,就像當年用MD-82對運10做的一樣。

2020年初還一度傳出美國想要禁售LEAP-X1C發動機,這正是C919客機的發動機,此舉或是想打擊國內出生的民用科客機工業。當然這也是影響了美國GE的利潤,由於GE正陷於財務困境之中,這個提議最後不了了之。但是隨著局勢的不斷惡化,美國始終是卡住了C919的脖子,關鍵時刻如果出現禁售,這個打擊將不亞於當初用MD-82擠掉運10。

雖然C919也有一款國產發動機,也就是CJ1000A,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該發動機的首批剛進入原型機試製階段,還沒有試航試飛。按照一般航發的開發規律,一般是先研究核心機三大件,包括高壓壓氣機、燃燒室和高壓渦輪。核心機完成點火後達標後,在研發搭配的渦扇和低壓渦輪,然後組合成技術驗證發動機,確定總體設計、工藝、氣動結構等等。

所以CJ1000A短期還不能真正滿足C919的用途,保守估計試飛順利也要等2025年才能投入,這還要保證在油耗和全壽命的關鍵參數上一切順利。

而且和軍用航發不同,CJ1000作為民航航發,技術上也存在一定鴻溝,例如風扇葉片還未採用複合材料,僅使用單一鈦合金,導致結構重量偏重。而發動機重量減少1公斤,飛行器的載荷就能增加2-3公斤,這對於商載而言就意味著經濟效益。不過國產軍用複合葉片技術是已經成功了,看何時能用到CJ1000上面吧。

而且C919的其他方面也面臨著卡脖子,比如通用電氣提供了航空電子系統;霍尼韋爾提供了飛控和電傳;柯林斯負責通信導航系統以及數據鏈;美國鋁業提供了一半以上的材料。雖然說商用客機技術是可以開放的,全球資源配置可以讓製造成本更低,畢竟是要追求利潤的。但是這些技術如果一味依靠國外企業,在如今的局勢下,也不用多說,如果他們一起斷供,那麼C919的命運不見得會比運-10更好。搞全球採購可以,但是每種技術至少要有國內備份,這樣一旦出事才能心中不慌,方能讓C919茁壯成長。

之前也曾有軍迷朋友提到,相比以運20這種運輸機做載體,學習美方經驗,使用客機做預警機載體更為合適,言下之意就是可以考慮C919。固然客機做特種機載體優點很多,如P-8A等等,有著油耗低滯空時間長,還有空間寬敞,執行任務舒適度更高等優勢。但是看看C919的國產化程度,這種全球採購,國產化嚴重不足的狀態下,用C919做預警機載體,那麼設備全部要重新換,就沒有什麼意義了。這也是影響其成為預警機載體的重要原因。

畢竟美國用客機做載體,是因為他們自身的民用航空和軍用航空是一體的,而波音早已壟斷了半壁江山。我們還是實實在在的用運20吧,也別管什麼空間和舒適了,至少是絕對放心的。

而就C919本身來說,本著一款商用客機來說,國產化程度也要加強,如今的情況大家應該都懂,卡脖子的事情可不是狼來了。如要避免運-10的命運,自主技術和國際採購兩條腿走路方不失為萬全之策!

相關焦點

  • 美國禁止發動機出口,C919客機被卡脖子,重蹈運10的覆轍?
    路透社2月16日報導稱:美國政府考慮禁止LEAP- 1C大涵道渦扇發動機出口,報導內容指出此舉意在封殺C919客機,讓C919客機沒有發動機可用。這極有可能意味著C919客機被卡脖子,甚至C919大飛機的生命將走向終結,更有甚者稱:C919客機將重蹈運10的覆轍。
  • 斷供發動機就能卡住C919?C919不等於運10,現在我們手裡有底牌
    一說到民航大客機很多老一輩的軍迷都會感到」痛心疾首「,曾經的運10一度讓我國的大飛機夢變得觸手可及,但在自研不如買的思想指導下,加上運10本身技術的缺陷,我國的大飛機運10最終黯然退場,國內民航市場拱手讓給了波音、空客,這一讓就是35年,直到2017年C919試飛成功,我們才終於在大飛機領域重新起航。
  • 美國或在C919成功前最後一刻斷供航發!中國長江-1000A能否救火?
    報導宣稱,唐納·川普總統正在考慮將中國國有商業飛機公司加入到89家飛機製造商和航空公司中,此前路透社透露稱,美國即將宣布將89家中國航空航天以及其他領域的公司列入「與軍事活動有聯繫」的企業清單,限制其購買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
  • 還敢對C919卡脖子?長江1000A渦扇將裝機試飛,讓美國人失望了
    C919目前的發動機選擇了國際供應商,是由美國通用電氣和法國賽峰合作的LEAP發動機,這臺發動機推力為13噸,性能非常優異,也是波音-737MAX和空客32Neo都在使用的動力。然而,發動機再好也是美國主導的技術。到2020年年初時,美國有人就提出要對華禁運LEAP發動機,理由是要打擊中國民用客機工業。
  • C919發動機被卡脖子,美國威脅令人捏把汗,中方早有預案準備
    例如美國就在今年2月聲稱考慮禁止通用電氣公司(GE)向中國出口Leap-1C,雖然最終GE在4月獲得該發動機的出口許可,但這起事件還是讓許多人捏了一把汗。C919作為一種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窄體幹線客機,為參與全球市場競爭,採用的是國際通行的分工合作研製方式,採納各國先進技術為我所用。
  • 從運10到C919,中國大飛機經歷了多少磨難?
    雖然運10採用了部分美國零件,比如使用了美國發動機,但其國產化程度高達96%,配套的國產發動機渦扇8於在1982年4月在波音707上試飛。但因要與美國麥道公司合資,而美方的前提條件就是運10下馬,另外應美國方面的要求,還拆毀運10第三架原型機及其生產線,並將在研發運10過程中形成的技術團隊解散,徹底摧毀了中國研發大飛機的能力。
  • 國產航發水平如何?僅次於美俄主流發動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渦扇-10系列發動機的可靠性能已經得到驗證,經過了包括殲-10、殲-11、殲-16以及殲-20在內多款現役戰機的試飛檢測。 我國雖然已經在航發項目的一些重點領域取得一定突破,距離歐美航空工業強國還是存在著不小差距,殲-20、運-20以及還在研製狀態中的轟-20和殲-31,依舊存在航發總體性能不足等問題
  • 最先進大飛機波音與國產大飛機C919有無差距?結果出乎意料
    資料圖國產大飛機c919下線,媒體民眾都熱血沸騰。c919無疑是中國民族工業復興的圖騰。c919被國內稱為大飛機。其實對比國際同類產品水分比較大。C919最大載客量190座,對應其後兩位數字19。c919最大起飛總重72.5噸,最大直線航程4075公裡。c919是標準的中短程幹線客機。與歐美對應競爭型號是美國波音公司的波音737和歐洲空中巴士公司的A320。和已經服役幾十年的兩位前輩級客機相比,c919的優勢是噪音低,乘坐舒適性好,節省燃油,全新的材料和設計,新電子設備和駕駛設備。
  • 外媒:美或在中國C919成功前最後一刻斷供航發!
    報導宣稱,唐納·川普總統正在考慮將中國國有商業飛機公司加入到89家飛機製造商和航空公司中,此前路透社透露稱,美國即將宣布將89家中國航空航天以及其他領域的公司列入「與軍事活動有聯繫」的企業清單,限制其購買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
  • 千呼萬喚始出來,C919首飛成功,運-10可以瞑目了
    ▲如今我們的閱兵由於早期中國飛機大都走仿製路線,因此這些飛機無一例外都有濃濃的蘇聯味道。這些飛機能稱得上不落後而且足夠大的只有運-8和轟-6。戰鬥機雖然靈活善戰,但是燃油裝載量和噸位限制了其活動範圍,並且戰鬥機除了戰鬥和巡邏,對民用市場幾乎沒有幫助。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空中加油技術首先由英國提出,用於跨大西洋商業航空飛行。
  • 國發研製迎來井噴,運20不再擔心卡脖子,中國軍民大飛機有底了
    現如今,中國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國產發動機井噴時代。運-20經過多年礪劍空天,終於網上曝出了消息,它開始換裝了國產渦扇-20發動機。另一款C919飛機的標準配置CJ1000A發動機,也準備開始換裝在伊爾-76飛機上進行試飛。而除了上述2種發動機之外,中國還至少有6種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正在緊鑼密鼓的研製當中。
  • 最大國產飛機比C919大三倍,引發兩大航發巨頭爭搶,拋出誘人條件
    我國的航空工業的發展距今也有近百年的歷史了,第一架自主研發的飛機「馮如一號」1909年在美國升空,得到了美國的官方肯定,這也是我國航空事業發展的開端,隨著新中國成立,我國軍用飛機也慢慢開始研製並有一些成果,但民用大飛機的發展之路就相對有一些曲折。
  • 從運十到C919 中國距離大飛機之夢再進一步
    5月5日,承載著中國大飛機夢想的C919型噴氣式客機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成功首飛,從二十年前下馬的「運-10」項目,到首架投入運營的支線客機ARJ21,再到如今首次飛上藍天的國產大飛機C919,中國的大飛機研製走過了怎樣的道路?。「現在我宣布,C919大型客機首飛圓滿成功!
  • 美國一招切斷大飛機命脈,C919命運將向何方?絕不重蹈運10覆轍
    圖為LEAP1C航空發動機日前,一個重磅消息傳遍海內外:美國或將突然對賣給中國的LEAP系列航空發動機下手,而這一招很可能切斷國產大飛機C919的命脈,儘管後來被美國方面否認,但也引發思考在紛至沓來的討論中,有俄羅斯網友發出提醒:別忘了俄羅斯研發的SSJ100、MC21客機被歐美處處打壓的歷史教訓,但有一點毋庸置疑:中國航空工業界絕不會重蹈運10的覆轍。
  • 我國航發技術不如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穩拿世界第三沒話說
    舉個簡單的例子,殲20隱身戰機、運20運輸機、直20直升機等,都是我們中國新時代武器裝備的最好代表。但長久以來卻還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國防軍工業,我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因為起步較晚,一直落後於西方先進世界,由此給大家留下了我們中國航空發動機領域還存在很大技術短板的印象。但事實上,我們中國的航發技術真的技不如人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穩拿世界第三沒話說。
  • 460部俄制航發即將消耗完,運20接下來用啥?渦扇18穩了!
    作為我國研發的第一款大型運輸機,運20的意義是不言自喻的,運20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我國遠程兵力投送能力,接下來新的大型預警機、加油機等特種機型也要依靠運20這款優秀的平臺。雖然是對大型運輸機的第一次嘗試,運20的各項性能卻十分成熟,尤其是剛剛過去的一年,運20頻繁出鏡執行了眾多運輸任務,展示出性能穩定可靠。
  • 美國航發的神話還能走多遠?一個月內,兩架美軍軍機引擎爆燃
    最開始是美國海軍各類「辣穿視網膜」的操作,不是操作失誤相撞、趴窩,就是船員心有不滿故意縱火,尤其是「好人理察」號,直接燒了4天4夜,十幾億美元憑空蒸發。隨後就是美軍全球軍事基地開始被疫情「攻陷」。如今,美國的空軍也開始折騰么蛾子了。
  • 中國3.0版梟龍打破沉默,巴鐵大手筆買50架,國產航發緊急上馬
    在頂級殲20禁止出口、殲10外銷又遲遲無法取得突破的情況下。「梟龍」自然就成了中國新時期戰鬥機出口的責任擔當。不過,除了巴鐵、緬甸、奈及利亞裝備外,梟龍的出口可謂雷聲大雨點小,讓人操碎了心。如果說先前批次的梟龍是又小又腿短不好賣,如今成飛可是一口氣把梟龍改到了3.0版本,相控陣雷達、雙座外加空中受油管全有了。而且加量不加價,性價比還是最高的,附加條件還是沒有的。放心買放心用。事實上,3.0版本的梟龍就是為巴鐵量身打造的。靠成飛成熟的戰機生產體系,已經開始小批量生產。
  • C919頻傳捷報卻是外國發動機,為何不使用運20發動機
    而就在前兩天,C919才剛剛完成第三次試飛,10月3日早上,C919大型客機101架機在浦東機場完成了第三次試飛!試驗完成了初識操縱檢查、起落架收放、側滑、橫縱向動穩定性等48個試驗點內容。另外一個重大喜訊11月2日,解放日報.上觀記者拍攝到兩架國產大飛機C919的同框畫面。當日,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製造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對第二架C919大型客機兩臺發動機進行了點火試驗。
  • 運10客機一定要下馬嗎?堅持下來運20也不會這樣累,C919會提前
    排除政治因素,當年我們努努力,也許能夠成功研製一架大飛機,比如轟8轟炸機,但成功研製一架能夠商業運營的客機,無論技術、市場還是理念,都存在無法彌補的不足的。運10採用的美國JT3D發動機我國自行研製的渦扇8第四,當時我國航空工業並不具備完成一型客機的質量控制水平和製造工藝,比如運10的第一臺發動機耗用了200套的材料才挑出一套合格的葉片來,報廢材料多達4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