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威折戟新能源陷騙保醜聞 瘋狂併購巨虧近25億 變賣資產難自救

2020-12-23 每日資本論

文/華夏商訓

近日,京威股份經過對合併範圍內的資產盤點和測算,京威股份公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預計計提減值總額約20.28億元,受此拖累公司全年淨虧損達24.77億元,幾乎將2012年上市7年來的利潤全部虧完。

對於業績大幅度下滑的原因,京威股份表示,主要受到公司商譽減值和對外投資減值的影響所致。

公開資料顯示,京威股份成立於2002年,是由北京中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德國埃貝斯樂股份有限公司發起成立的汽車內外飾、關鍵功能件及智能電子系統的綜合製造商和服務商,於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

京威股份是一家中德合資的乘用車內外飾件系統綜合製造商和綜合服務商,主營業務為中高檔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2015年起,京威股份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啟了併購之路。從幾大主要新能源汽車計劃的規模來看,總投資額已經超過300億元。2019年7月,北京威卡威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威股份」)正式宣告終止所有新能源整車項目的開發。這也讓京威股份成為第一家明確表示退出新能源整車業務的企業。

瘋狂併購陷入騙保醜聞

京威股份傳統業務主要是為中高檔乘用車提供內外飾件系統、關鍵功能件、智能電子集成控制系統的產品配套研發和服務。

201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爆發期,資本蜂擁進入產業鏈,京威股份也在同年開始涉足新能源汽車業務。而最簡單易行、見效又快的方式就是收購。據相關媒體粗略統計,自2015年至2017年兩年時間內,僅交易金額過億的收購案就有五起。

2015年8月,公司發起收購無錫星億塗裝環保設備有限公司48%股權,交易對價1.28億元,收購增值率達672%。無錫星億生產用於汽車、電子、裝飾等領域的生產線線及廢氣、廢水處理等環保設備,公司希望藉助收購,向智能裝備製造行業延伸。

同日,公司還以7億元對價全資收購了吉林華翼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吉林華翼主業是汽車零部件和內飾的生產銷售。根據公司的設想,併購後,京威股份可將部分產能轉移至吉林華翼,快速實現在各地布局生產基地的目標,產生協同效應。

2016年6月,京威股份以5.52億元收購了深圳市五洲龍48%的股權。值得一提的是,京威股份入股的該公司,被曝出醜聞。目前,五洲龍公司已經多次被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企業,8名犯罪嫌疑人日前均已移送公訴部門審查起訴。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為了謀取巨額補貼,2015年12月,五洲龍高管通過中介人員,偽造蓋有某公司印章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報告》,輾轉委託一家二手車交易公司代辦上牌事宜。拿到154輛車的相關證件後,五洲龍立即向國家及深圳地方申請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574萬元。此外,根據財政部此前發布的騙補處罰結果來看,五洲龍還要按問題資金承擔50%的罰款,即2787萬元。

2016年和2017年,公司分別以10.5億元和1.15億元的交易價格,收購了江蘇卡威汽車工業集團35%股權以及蘇州達思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3%股權。而此時,經過兩年左右的大發展,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無論是總量還是估值,都已接近高點。以上幾次超億元的收購,再加上2015年之前對福爾達、秦皇島威卡威以及威卡威密封件的收購,總收購對價約達43億元。

折戟新能源 變賣資產求生

成也擴張,敗也擴張。這句話用如今稍不注意便有退市風險的京威股份上再合適不過。公開資料顯示,公司在過去一年內出售了旗下11家子公司,其中包括曾為公司貢獻了顯著利潤的福爾達系公司——福爾達、福宇龍和福泰隆。據中國經營報報導,京威股份還是在折價的基礎上變賣了上述三家企業,相比較第一次出售的評估值,三家合計降了6.78億元。

折價變賣資產源於公司負債纍纍卻資金不足的狀況。自從2015年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京威股份的債務大幅增加。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年末負債總額6.94億元,資產負債率14.24%;2018年,京威股份年末負債總額為34.33億元,負債總額增加了將近4倍。此外,京威股份2018年年報顯示,流動比率 87.06%,速動比率44.93%。從兩個指標來看,其償債能力著實不理想。

3月6日,公司披露《關於2019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對多項減值計提進行了說明。商譽減值方面,公司表示,2015年收購華翼汽車產生了3.67億元商譽。2019年,受中美貿易摩擦、環保標準切換、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因素的影響,公司汽車零部件配套銷量相繼下降,預計短期內不能達到原銷售目標,且由於老舊設備升級改造等影響,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決定計提2.61億元商譽減值。

事實上,京威股份自2015年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後,淨利僅僅「輝煌」了兩年便開始大幅下滑。財報顯示,公司2017年、2018年淨利分別同比下滑50.16%、71.2%,2019年更是下滑2815.61%,虧損近25億元。

在對外投資減值方面,京威股份表示,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影響,使得連續5年銷量增幅超50%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2019年出現了銷量下滑。公司參股的包括深圳市五洲龍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卡威汽車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長春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均受到嚴重打擊,2019年產銷量大幅縮減,甚至有部分工廠停產。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京威股份近幾年業務發展來回調整、不斷受挫,在不停收購和出售資產中損失巨大,但「傷痛過後」對外收購的步伐似乎仍未停止。去年下半年,京威股份再次公告,籌劃收購一家德國企業Marlok Automotive 50%股權。新浪財經注意到,雖然交易金額只有75萬歐元,但標的公司2018年至今一直虧損。

對於此次收購的目的,公司聲稱旨在實現橫向一體化戰略布局上,藉助標的公司在汽車聲音警報系統、車輛高級音響設備、高端乘用車頂燈模塊產品,進一步拓寬汽車電子產品產業鏈,提升資產與業務規模和市場拓展能力。

截至3月11日發稿,京威股份每股3.11元,市值僅有46.8億元。

相關焦點

  • 京威股份瘦身自救難上難 變賣資產維持生計
    這一年,福爾達為京威股份貢獻利潤1996.03萬元。秦皇島威卡威少數股東49%股權為京威股份貢獻利潤2048.02萬元。依靠併購,2014年至2016年,京威股份的日子過得很滋潤,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均增長。
  • 京威股份新能源造車夢「折戟」:虧損近25億元 多家子公司停產
    黃粱一夢,曾立志在新能源造車領域幹出一番事業的北京威卡威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002662.SZ,以下簡稱「京威股份」),日前在董秘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確認了新能源造車夢「折戟」,公司放棄了新能源業務,回歸零部件主業。
  • 4年300億打水漂?京威股份新能源項目成「黃粱一夢」
    多年蹣跚之後,最終京威股份對新能源整車領域的跨界投資還是失敗了。  7月17日,京威股份發布公告稱,決定將停止新能源整車業務的開發建設,並同意對秦皇島德龍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德龍汽車」)予以註銷。
  • 四年布局打水漂:從「買買買」到「大甩賣」 京威股份夢斷新能源造車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京威股份在新能源汽車風口中顯現出的欲望和掙扎,成為對這句話最貼切的呈現。但所幸的是,抽身而出的京威股份也算的上及時止損,還不至於陷得太深。   2015年,京威股份出資認購5.52億深圳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的48%股份,2016年6月出資10.5億認購江蘇卡威35%股份。三個月後,深圳五洲龍被曝新能源騙補,京威股份受到拖累股價大跌。但這並未影響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2016年8月,京威宣布擬進行海外生產基地的布局,募集不超過70億建設年產10萬輛的德國高端電動汽車研發生產基地。
  • 四年布局打水漂:從「買買買」到「大甩賣」,京威股份夢斷新能源造車
    同時終止的還有旗下參股公司——深圳市五洲龍與江蘇卡威的股權交換重組計劃,以及以該重組為前提的對長春新能源35%股權的轉讓。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京威股份在新能源汽車風口中顯現出的欲望和掙扎,成為對這句話最貼切的呈現。但所幸的是,抽身而出的京威股份也算的上及時止損,還不至於陷得太深。
  • 新能源擴張拖累資金鍊 京威股份成本價出售寧波項目資產
    4月13日晚間,京威股份(002662)公告稱,公司因在新能源產業戰略發展調整的需要,擬分別與北京致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北京致雲」)、上海弘吾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弘吾」)籤署《股份轉讓協議》,將公司持有的寧波京威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下稱「寧波京威電池」)27%股權按照公司原始出資額5.4億元(即公司已出資金額5.4億元)轉讓給北京致雲;將公司所持有的寧波正威投資管理中心
  • 一年內近百億資金投向新能源 京威股份藉資本平臺上演「變身術」
    從2億元認購長春新能源汽車股權、5.52億元收購深圳五洲龍汽車48%的股權,到10.5億元收購江蘇卡威35%股權,再到融資70億投資德國新能源基地,以及與寧德時代等電池和充電領域企業的合作,借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東風,京威已經在國內和海外同時布局起新能源的版圖。但與此同時,近百億的密集投資和新能源市場的風險使業界對京威股份的資本運作前景觀望氛圍濃厚。
  • 為免退市 京威股份剎車止損:終止其德龍新能源整車項目
    在此消息發布前,這一整車項目已經籌劃近1年半的時間,但前期僅進行了土地的平整、夯實。與此同時,京威股份方面表示,其在德國的子公司——德龍汽車有限公司因未正式註冊成立,也未實質投資,故終止後續一切工作;此外,未來京威股份計劃將持有的新能源整車公司長春新能源、深圳五洲龍、江蘇卡威的參股股權擇機轉讓。
  • 向新能源領域再砸160億 京威股份擬建整車基地
    3月15日晚間,京威股份公告稱,公司擬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年產30萬臺高端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並以自籌資金在秦皇島新設全資子公司秦皇島德龍汽車有限公司(下稱「德龍汽車」)。該項目包括年產30萬臺高端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及與之配套的三電系統和增程器生產基地,並在汽車生產基地內設立研究院,擬用36個月建設完成。
  • 與正道分手拋售新能源股權 京威股份陷「錢荒」緊急變現求生?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曉林 2018年4月18日,京威股份(北京威卡威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實體)發布「關於轉讓寧波電池項目及寧波整車項目公司股權的進展」的公告,稱已於4月16日與北京致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天齊鋰業巨虧近60億年報被出具非標,債臺高築股價腰斬,控股股東...
    2019巨虧超28億,300多億有息負債壓頂,股價大跌流動性緊張會否引爆債務危機?》詳細介紹了當下天齊鋰業面臨的窘境,然而如今來看,情況似乎並沒有改善,反而有進一步加深的跡象....2019年巨虧近60億,一季度虧5億資料顯示,天齊鋰業是中國和全球領先的集上遊鋰資源儲備、開發和中遊鋰產品加工為一體的鋰電新能源核心材料供應商。
  • 京威股份寧波政府押寶新能源 聯手輸血正道汽車百億巨資
    (全景圖片)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曉林  9月29日,北京威卡威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本公司」或「京威股份」)發布公告稱,已與寧波市奉化區人民政府、香港正道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星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星控」)共同籤訂了《投資協議》,三方將在寧波市奉化區投資建設一個年產30萬臺的清潔能源整車生產基地
  • 京威股份寧波政府押寶新能源 聯手輸血正道汽車百億巨資
    (全景圖片)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曉林  9月29日,北京威卡威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本公司」或「京威股份」)發布公告稱,已與寧波市奉化區人民政府、香港正道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星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星控」)共同籤訂了《投資協議》,三方將在寧波市奉化區投資建設一個年產30萬臺的清潔能源整車生產基地
  • 資本狂客蔡小如:陷21公司40億併購泥潭 達華智能15億債務靠甩賣...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2年接過父輩權力棒,蔡小如推動達華智能瘋狂併購,幾年之間,成功完成了對21家公司收購,涉足第三方支付、金融租賃、保險等類金融領域,耗資超40億元。與此同時,他還出資11.2億元控股了另一家公司金萊特。  大肆併購之後,經營業績突然大變臉,股價大幅下跌、併購標的業績未達預期,債務高懸的達華智能也面臨著較大償債風險。
  • 平倉危機「逼停」勤上股份 併購商譽減值風險難消
    跨界轉型和外延併購,已被諸多A股公司視為重要的發展邏輯。尤其是在原有主業下滑、行業景氣度下降之時,持續跨界併購頻頻造就資本新貴。但伴隨豪賭跨界併購進入業績兌現期,資金端、資產端部分隱患和風險開始逐一暴露。勤上股份(更名前為「勤上光電)4月26日起已緊急停牌,主要是由於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關聯人部分質押股票接近平倉線。
  • 京威股份:剝離寧波項目資產 「快進快出」動力電池
    4月14日,京威股份發布公告稱,北京威卡威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京威股份」或「轉讓方」)為布局和發展新能源整車產業,在寧波參與設立了鈦酸鋰電池項目和清潔能源整車項目,並分別持有寧波京威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京威電池」)27%的股權、寧波正威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寧波正威
  • 正道集團聯姻京威股份,擬120億造新能源汽車
    同日,曾在中國汽車圈叱吒風雲的仰融一手打造的香港正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正道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有新動作,與京威股份(002662.SZ)共同籤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正道集團與京威股份雙方擬在原合資公司的基礎上,擬將合作領域擴展到電機、電控、增程器,並共同研發生產清潔能源整車,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 80億雷王天神娛樂:4年90億併購13家公司 增發86億
    眾所周知,文化傳媒行業因為輕資產屬性,在併購的時候極容易產生高商譽問題,又引領了2014年-2016年併購潮,自然成為此次商譽雷的重災區,截至目前有超過20家文化傳媒公司引爆商譽雷,其中不乏明星企業,比如影視娛樂第一股華誼兄弟2018年的預計虧損就接近10億元。
  • 京威股份:對深圳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回覆公告
    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星億」)全部股權,價款1.6億元,向北京致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致雲」)出售持有的聯營公司寧波京威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京威」)和寧波正道京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道京威」)全部股權,價款合計5.6億元。
  • 京威股份:股權投資終止確認的恰當性仍需論證
    京威股份於2018年籤訂股權轉讓協議,向無錫泓億商務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無錫泓億」)出售持有的聯營公司無錫星億智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無錫星億」)全部股權,價款1.6億元,向北京致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出售持有的聯營公司寧波京威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和寧波正道京威控股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價款合計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