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對地球氣候至為重要,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更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這片雨林遍布動植物,但卻成為了人類禁區,它到底有多可怕呢?
它的面積超過了550萬平方公裡,抵得上兩個印度了,雖然降雨量十分豐富,但全年悶熱潮溼,溫度也在20度以上,亞馬遜雨林有「世界動植物王國」的稱號,即使現在地球環境不斷惡化,但在亞馬遜雨林裡也能發現很多新型的動植物種類,成為了許多生物探險家的天堂。
「生命禁區」的來歷
那為什麼亞馬遜雨林成為了「生命禁區」呢?科學家認為,正是因為亞馬遜雨林的動植物種類十分豐富,在悶熱潮溼的環境裡更容易滋生害蟲細菌,人類一旦進入雨林中很容易感染疾病。在熱帶雨林中,有很多的劇毒生物和大型食肉動物,如果人類不小心暴露在他們面前,被咬上一口,有很大的可能就一命嗚呼了。在亞馬遜雨林中隨處可見密密麻麻的螞蟻,劇毒的蛇蟲和大型蜘蛛,這些都讓人類感到害怕,就像世界上最毒的箭毒蛙,生活在亞馬遜雨林中,一旦被盯上,那就只能祈禱了。
熱帶雨林中的水
雖然這些動物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在惡劣未知的環境中,人類難免感到害怕崩潰。但仍然有一些膽大的探險家,為了尋找珍稀生物不惜來到熱帶雨林中,如果人類一旦決定要前往亞馬遜雨林,一定要帶好充足的食物與水,雖然熱帶雨林的水資源十分豐富,但這些水中都含有大量的細菌微生物,是不能直接飲用的。如果在雨林中不小心迷了路,沒有充足的體力,又怎能走得出去呢?
進入亞馬遜雨林是一場賭注,即使有人攜帶了充足的水和食物,穿上了厚重的探險服,但仍然會遭遇意外,如果沒有人及時救助,在偌大的雨林中,很有可能會丟失性命。
人類對雨林的破壞
亞馬遜雨林固然可怕,但人類對雨林的破壞力也不容忽視,隨著熱帶雨林面積的減少,動植物的棲息地也在被破壞,很多的珍稀動物也在慢慢減少,如今森林覆蓋率已經不足60%了,罪魁禍首便是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