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興安嶺再現「虎嘯山林」 保護區識別出多隻東北虎

2020-12-19 人民日報

東北虎被稱為「叢林之王」,是世界級瀕危物種,曾經在我國東北地區廣泛分布,20世紀初,僅剩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有極少量分布。在20世紀80年代的科學調查中,小興安嶺地區一度宣布東北虎絕跡。而近幾年,隨著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的不斷推進,小興安嶺重現了「虎嘯山林」的景象——在地處小興安嶺北坡的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隻來自鄰邦俄羅斯東北虎不斷造訪,其中一些還在太平溝溝谷佔據領地。

最近,家住黑龍江邊的蘿北縣太平溝鄉金沙村的村民楊大江,在一天早起後發現了家裡遭遇了野生動物入侵,兩隻家養的狗在一夜間被咬死。接到報案後,當地森林公安和保護區人員根據現場留下的腳印和毛髮,很快認定是東北虎所為。

黑龍江省蘿北縣太平溝鄉金沙村村民 楊大江:老虎順東邊過來的,順東邊這塊道上進來的,狗窩這兒有一個那兒有一個,這個大狗咬死了,完了小崽叼走了。

記者:叼到哪兒去了?

黑龍江省蘿北縣太平溝鄉金沙村村民 楊大江:順這個山邊子上去了,連狗鏈子帶走了,帶走到這個山頂上它沒吃,狗鏈子我們找著了。

入戶「作案」的老虎,也隨之被保護區鎖定。它脖子上的電子項圈,保護區人員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很容易辨認出它來自一江之隔的俄羅斯,而它的身份也不久被查實,名字叫拉左夫卡,是一隻從俄羅斯遷徙入境的東北虎。

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張迎祥:拉左夫卡是在4月13日,俄羅斯方面就是有影像監測,它跨越中俄邊界線,俄羅斯方面的隔離牆,那個隔離的鐵絲網過來的。

拉左夫卡在俄羅斯保護區的追蹤以及跟我國互通信息過程中,來到太平溝保護區,作為一隻遷徙虎,它在太平溝自然保護區度過了半年食物豐足的時光,最近氣溫下降,拉左夫卡便開始懷念故土。

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人員 張迎祥:拉左夫卡是一隻母虎,帶著它的幼崽,當時大概是五六個月、六七個月這樣子,今年春天從黑龍江在開江之前就過來了,(最近它)一直在黑龍江岸邊,一直找機會想要回去。

想要回家的拉左夫卡一直在江邊遊走。而根據工作人員介紹,在拉左夫卡之前還有三隻俄羅斯東北虎是遊過黑龍江,登陸上岸來到我國的。工作人員從沿江一帶至保護區多方布設了紅外相機,它們的作用除了緊密跟蹤老虎的軌跡,以隨時對附近的村民進行預警外,也記錄下來多隻「過境虎」的傳奇影像。

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員 張迎祥:第一個從2014年開始,庫甲(東北虎名)過來,那個是太平溝保護區監測拍到的第一隻非常完整的東北虎影像,它是一隻雄性虎;等到第二隻虎(影像)取得的時候是2020年的3月5日,我們在巡護野外相機的時候,忽然發現地面的足跡,我們就跟蹤足跡,正好那個虎也走到了我們的紅外線相機前面,這樣很完美地在白天取得,那隻虎叫鮑裡斯。

根據俄羅斯方面提供的跟蹤信息,以及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影像,第二隻虎「鮑裡斯」不但自己來了,還帶了它的兒子「雷霆」。兩父子突破了「一山不容二虎「的傳統意識,佔據了太平溝的同一溝谷為領地,開始各自巡遊。而除了以上總計5隻有出處可查的東北虎被識別外,近半年時間,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紅外相機的數據中識別出總計多達9隻東北虎個體,其中4隻身份不明。

中國林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劉芳:在太平溝保護區通過保護區工作人員常年的監測,已經識別出9隻老虎個體,其中有3隻是戴著項圈的,那就說明在我們太平溝的範圍內,它是能夠給這麼多隻老虎提供一個非常良好的生活條件的,首先可以說明這個森林生態系統是非常好的。

跨境保護促進東北虎遷徙生態廊道形成

極度瀕危的東北虎來了,特別是來到已絕跡40年之久舊時領地,這不能不說是我國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的巨大成效。不過,東北虎不是一般的動物,它們體型大,捕食能力強又被稱為叢林之王。 它們的到來會給當地帶來哪些影響呢?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是世界上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之一,食物需求量大、習性兇猛,它們的到來曾一度讓生活在保護區的村民和工作人員十分緊張。

黑龍江省蘿北縣太平溝鄉金沙村村民楊大江:對,(當時很)害怕,這地方你說整也不敢整,動也不敢動,(山上)都是老虎誰敢去啊?不敢傷害它啊,(而)它要傷害咱們咱也沒招,不敢上山都在家裡待著那段時間。

而保護區人員更是嚴防以待,一方面要保護好「鄰邦客人」的安全,往山林中投放大量野豬活體,保證東北虎在山林中食物豐足,一方面更要緊的,是做好村民的安全防範和教育工作。

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 高振宇:我們進行了宣傳,從電視、廣播、汽車、條幅到入戶進行宣傳,就是告訴老虎來了,一定要是沒有特殊情況就不要上山了,注意安全。

此外,由於幾隻東北虎是在中俄兩國邊境之間互通往來,為了及時掌握它們的行蹤,做好安全保障和監測研究工作,保護區聯合多家科研單位,與黑龍江對岸的俄羅斯保護區也建立了及時溝通和相互協作關係。

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陳志剛:對面也是俄羅斯一個保護區,我們之間也有相互溝通,因為這些年經過監測,有些他們野化放歸的老虎,戴著項圈,過來以後通過咱們國家貓科動物研究中心,還有東北林業大學,還有省林草局相關部門,我們都及時相互溝通,完了進行相互配合監測。

記者跟著工作人員,實地勘察了東北虎的「登陸口岸」和遷徙通道。

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人員 張迎祥:夏季從這兒,對面就從那兒遊過來了,這個溝塘子就是有老虎,就是老虎,東北虎遷徙的一個通道,就是這條道,就是這個溝塘子。

記者:你們在附近監測到哪幾隻老虎?

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人員 張迎祥:庫甲在這裡監測(到)了,完了還有一隻就是太平一號,就是目前這個虎,咱們沒有名字,發現了一隻新的老虎從這裡過來了,另外今年春天,拉左夫卡帶著孩子,也是從這兒過來的。

為什麼俄羅斯的東北虎會不惜越境涉水,穿過重重障礙來到我國保護區,而在最近幾年這種現象尤為頻繁呢?

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陳志剛:咱們對面這條江就是黑龍江,黑龍江把這個興安嶺一分為二給切開了。

一衣帶水,隔河相望,形成了中俄兩國邊境極其豐富的動物種群和高度相似的生態環境。近幾年,在「嚴保護」的氛圍中,太平溝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擅長遊泳的東北虎和黑熊等,開始嘗試並逐漸頻繁地在兩岸之間遷徙活動。

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陳志剛:這些動物吧,因為動物沒有國界,它們夏天遊泳過來,冬天是走過去,冬天咱們就是千裡冰封了,就整個江面全部封掉了,它就從上面直接走過去了。2014年放生的老虎庫甲,就是從這兒,當時是遊過來的,後來是(從冰面)走過去的。

據了解,在太平溝內,至今已有三隻以上東北虎,已在溝內定居下來。一度在我國小興安嶺絕跡的東北虎,極有希望重啟它們歷史上的棲息版圖。

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陳志剛:它從俄羅斯過來以後,發現這塊領地有佔領的(其他老虎)了,它會向小興安嶺去輻射,這個地方經過專家的認定,已經成了東北虎遷徙的生態廊道。

而中俄兩國跨境保護區的交流、合作,共同制定野生動物種群的監測方案等,也將對兩國促進野生動物以及自然環境保護產生重要的意義。

(來源: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東北虎回來了!黑龍江小興安嶺重現「虎嘯山林」景象
    近幾年,隨著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的不斷推進,小興安嶺重現「虎嘯山林」的景象。在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多次發現了來自俄羅斯的東北虎。最近,家住黑龍江邊的蘿北縣太平溝鄉金沙村的村民楊大江,在一天早起後發現兩隻家養的狗在一夜間被咬死。接到報案後,當地森林公安和保護區人員根據現場留下的腳印和毛髮,很快認定是東北虎所為。入戶「作案」的老虎,也隨之被鎖定。
  • 虎嘯山林,它們又來小興安嶺「串門」了!
    而近幾年,隨著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的不斷推進,小興安嶺重現了「虎嘯山林」的景象——在地處小興安嶺北坡的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隻來自鄰邦俄羅斯東北虎不斷造訪,其中一些還在太平溝溝谷佔據領地。最近,家住黑龍江邊的蘿北縣太平溝鄉金沙村的村民楊大江,在一天早起後發現了家裡遭遇了野生動物入侵,兩隻家養的狗在一夜間被咬死。
  • 小興安嶺首次找到東北虎吃熊珍貴影像證據,現場留有虎的臥跡
    東北虎被稱為「叢林之王「,是世界級瀕危物種,曾經在我國東北地區廣泛分布,20世紀初,僅剩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有極少量分布。在80年代的科學調查中,小興安嶺地區一度宣布東北虎絕跡。而近幾年,隨著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的不斷推進,小興安嶺重現了「虎嘯山林」的景象。
  • 黑龍江:東北虎戰「熊瞎子」,誰是贏家?
    「叢林之王「,是世界級瀕危物種,曾經在我國東北地區廣泛分布,20世紀初,僅剩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有極少量分布。在80年代的科學調查中,小興安嶺地區一度宣布東北虎絕跡。而近幾年,隨著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的不斷推進,小興安嶺重現了「虎嘯山林」的景象。近日,科研人員更是首次拍到老虎吃活熊的影像。
  • 東北虎獵殺黑熊!多個罕見畫面入鏡
    東北虎被稱為「叢林之王「,是世界級瀕危物種,曾經在我國東北地區廣泛分布,20世紀初,僅剩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有極少量分布。在80年代的科學調查中,小興安嶺地區一度宣布東北虎絕跡。而近幾年,隨著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的不斷推進,小興安嶺重現了「虎嘯山林」的景象。
  • 小興安嶺首次拍攝到東北虎吃熊證據 萬萬沒想到熊居然也在老虎的...
    這是科研人員進行的一次黑熊個體識別的實驗,據了解,由於黑熊體表缺少便於個體識別的花紋,它們胸前的白色圖案成為 可以區分個體的參考。     為了誘使它們露出胸前的花紋,科研人員便設計了以上的實驗方案。這隻極其配合的小熊也因此深受科研人員的喜愛。然而,不久之後,這只可愛的小熊,卻被東北虎獵殺並吃掉大部分。
  • 黑龍江小興安嶺林區發現野生東北虎足跡
    經黑龍江省科學院專家鑑定,基本確定足跡應為一隻身長大約2.5米的壯年雄性野生東北虎所留。  這些疑似老虎足跡是3日被發現的,當地養殖場的一頭牛被咬傷。9日,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專家趕到現場,進行了實地勘察,基本確定「嫌疑人」為一隻身長2.5米左右的壯年雄性野生東北虎。  據介紹,東北虎足跡多發現於冬季的雪地上,本次出現在秋天而且是鬆軟的泥土上實屬罕見。
  • 「全球老虎日」特別關注‖「圈養」東北虎,何時回歸山林?
    東京城東部老爺嶺地區,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奮鬥管護站區域內在2018年10月22日首次發現野生東北虎活動蹤跡。2018年12月18日小興安嶺地區發現東北虎的足跡,並採集到了老虎的毛髮。經專家現場勘測,推斷是一隻成年雄性東北虎。
  • 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種群恢復,「虎嘯山林」重現東北林區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們這些自然生態系統中的旗艦性物種得到了恢復,比如東北虎、東北豹、雪豹的種群都得到了恢復,目前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範圍內有27隻東北虎、42隻東北豹。」他介紹說。應該說,呼嘯山林又重現在東北林區。
  • 東北虎】
    目前,全世界野生虎僅存不到5000只,大部分生活在印度和孟加拉。全球14個有虎國家建立了160多個老虎保護區,各國動物園或野生動物繁殖場所共養虎1300多頭。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林業大學馬建章教授是我國目前唯一從事野生動物保護研究的院士。
  • 黑龍江東方紅再現野生東北虎 跟拖拉機走幾百米
    東方紅林業局再現野生東北虎 跟拖拉機走了幾百米「配合」膽大林業職工拍照11月18日,東方紅林業局河口林場職工石春與工友們在山裡集材下來,同行的油鋸手首先發現了老虎這隻虎就趴在他們所乘坐的拖拉機跟前,大家連忙拿出手機進行拍攝。此時,老虎見到生人和車輛並不躲避,反而一直跟在拖拉機後面走了幾百米遠,大家猜測這隻虎可能是跟著野豬行動的蹤跡過來的。拖拉機手張建兵和朱孟昆介紹說,這隻東北虎的臉周圍長有白毛,身長將近2米,體重大概在150公斤以上。
  • 野生東北虎牧場內咬死黃牛 放牛人爬樹逃命(圖)
    當時,村民劉思華的一頭母牛突然失蹤,在他查看時,身後突然傳來一聲虎嘯,他回頭一看,距他50米左右的林間有一隻身長約1.8米的東北虎一躍而起。劉思華情急之下爬到一棵樺樹上大聲喊叫,直到這隻東北虎消失後,他才迅速跑回牧場。
  • 東北虎
    1951年在烏蘇里地區獵殺的一隻東北虎重達384公斤,被認為是世界最高紀錄。野生東北虎在我國原先分布在大、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廣大地區,建國初期還有約200只。而現在野生東北虎數量已不到20只,只分布在吉林長白山區和黑龍江小興安嶺幾個孤立的地區,比「國寶」大熊貓還要珍稀。   東北虎性情兇猛孤僻,喜歡獨居,各有一定的活動領地。
  • 小興安嶺首次找到東北虎吃熊證據 網友:不愧是萬獸之王
    小興安嶺首次找到東北虎吃熊證據 網友:不愧是萬獸之王 2020-10-27 14:37:32  來源:央視新聞
  • 小興安嶺原始森林公園,是一座被森林包圍的城市
    小興安嶺原始森林公園,是一座被森林包圍的城市,它被譽為「中國的林都」。在小興安嶺區,生長著紅松、落葉松、白樺等100多種樹木,人參、刺五加、五味子、黃芪等500多種名貴中藥材,和山葡萄、獼猴桃、蘑菇、木耳、蕨菜等山特產,在茫茫林海中還生息著東北虎、馬鹿、熊、飛龍等240多種珍禽異獸,儼如一個天然資源的大寶庫。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和好山好水,使伊春仿如一個無邊無際的天然大公園,裡面的風景點多不勝數。小興安嶺原始森林公園,位於黑龍江鶴崗南麓腹部五營區境內。
  • 小興安嶺首次找到東北虎吃熊證據:配合科研實驗的黑熊遭獵殺
    近日,小興安嶺太平溝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發現,此前配合科研實驗的黑熊遭東北虎獵殺。工作人員沿著熊被拖拽的痕跡,發現了熊虎打鬥的現場。
  • 虎臉識別、AI智能監測,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這套系統牛在哪?
    在過去,這是生態學家們保護野生東北虎的真實寫照。  一個夏日的午後,位於長白山支脈老爺嶺的森林深處,一隻野生東北虎慵懶地躺在草地上打盹。這一幕通過「天地空一體化自然資源監測系統」,被東北虎豹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專家們看在眼裡。這種實時高效的研究手段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 最前線 | 當東北虎迎面撞上新技術,英特爾把人工智慧帶到了原始森林
    根據近五年來,利用遠紅外相機在黑龍江和吉林兩省東北虎種群的系統監測顯示,中國境內2013-2017年,東北虎不同個體數量接近47隻,其中包括9個繁殖家族和16個幼崽。當東北虎的數量越來越少之時,保護野生虎迫在眉睫。但由於東北虎所處環境的複雜,以及跟蹤難度高,傳統的保護方法舉步維艱。
  • 野生東北虎現有多少只?人大代表告訴習近平:吉林有27隻
    「野生東北虎現在有多少只?吃什麼?」「種群能不能延續?」「野豬是在長白山一帶嗎?」總書記聽了代表介紹後,提出一串問題。得知吉林境內現有27隻野生東北虎,3500多隻白鶴,總書記說,這是好現象,關鍵是要遵循自然規律,把工作做紮實。習近平還向代表們了解黑土地綜合保護情況,同來自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委會的代表交流長白山生態保護問題,記下他們提出的意見建議。
  • 看看虎嘯非洲就明白了!
    看看虎嘯非洲就明白了! 虎嘯非洲,一個由多國參與致力於拯救和繁衍瀕危虎種的項目,位於南非老虎谷,老虎谷是一個專門把幾個牧場圍起來的園子,並不和外界接觸,裡面沒有其他食肉動物。該項目主要任務是繁衍虎種個體數量,野化訓練,以便讓它們能在野外自力更生。但遺憾的是前後操作將近二十年,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並沒有想像中的效果。後資金鍊斷裂,該項目也宣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