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是最美的人間煙火
原創作者:徐銀秋
從淘米煮飯到洗菜燒菜,廚房裡瀰漫著濃濃的油煙味,仿佛好久不熱鬧的家一下子沸沸揚揚,家頓時活躍了起來。廚房裡花生油在鍋裡滋滋作響,不時冒出了油煙,菜鏟在鍋裡翻飛,一會兒鹽一會兒調料,不一會兒,一碟血漿鴨出鍋,地方特色菜————血漿鴨香噴噴飄香滿屋。
在廚房的一邊,某同志正在洗菜,綠油油的蔬菜鮮嫩肥美,新鮮的蔬菜讓人覺得這大自然的饋贈遠勝雞鴨魚肉。對於城市人來說很難吃的上直接從土地上選拔出來的蔬菜,那種新鮮感帶著農村泥土的氣息。
這邊洗菜,那邊掌勺的同志已經洗好了鍋放好了油,等著蔬菜下鍋。某同志將水甩幹,把蔬菜倒入鍋中。這倆同志都是廚房能手,十碗八碟樣樣都會,那切菜的精煉,鍋裡菜鏟的翻飛,似乎讓人覺得新東方出來的專業學員。
你看,又是一頓美食!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家宴菜譜,滿屋飄香,有紅燒魚,燉雞,血漿鴨,牛肉,紅燒肉,涼拌魚腥草,涼拌鳳爪等等,說是十碗八碟不為過。每一樣菜色香味俱全,菜盤子各種各樣形狀,這都是一些家宴的家常菜。宴請的對象無非是老爸老媽各自的親朋好友,在家裡歡聚一堂。叔叔舅舅已經老了,舅舅頭髮花白,叔叔呢,深深地皺紋刻著歲月的痕跡,慈祥安靜,言語不多。再看看父母,頓時覺得人世間滄海桑田,他們的渾身上下,充滿了多少人生閱歷。一屋子人,長輩一桌,年輕人一桌,孩子們嬉笑打鬧,熱火朝天。他們或是拉著家常,或是閒聊外邊的所見所聞。彼此之間都是親朋好友,宴席之間互相推杯換盞,但誰也沒有強行敬酒,「我先幹,你隨意」的狀態。某同志不喝酒也不抽菸,一邊打招呼一邊自顧自的吃飯,其他某同志也是這狀態。宴席上飯菜豐盛,愛吃的不愛吃的由你選擇。
這是春節家裡宴請親朋好友的家宴了。都有這個習慣,每一年春節,你來我家,我去你家,禮尚往來,互贈禮品。有提著新年禮物的,有紅包代替的,也不在於你拿多拿少,人來了就好。春節也就這段時間大家聚在一起拉拉家常,一年到頭,兄弟姐妹,親戚朋友各奔東西,或為夢想或為生計,家裡都是孩子老人守著老家,這大概也是中國春節最普遍的現象。正因為如此,家裡的灶臺一般人都是冷冷清清,一個人是懶得做飯,人多了去餐館。千裡傳音,萬裡飄搖,家永遠是家,一家人聚在一起,這樣的日子不多。
可不是麼?不僅是家人團聚,就是普通朋友家裡小聚,也覺得溫馨,一種家的感覺油然而生,此時被款待者覺得自己有一種莫大的殊榮,能在好友家裡歡聚,一起划拳哥倆好。平時的下館子那顧得上家裡的冷灶臺?若是有一天你能請他家宴,也不必太豐富,家常菜就好,對方便覺得這是最高級別的款待。
還記得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對於孤身一人獨自漂泊的外地人來說,去朋友家吃飯,一種深深地友情不在杯中也在飯中。
聽說我要去,她忙活了一個上午,前一天就計劃著菜譜,買食材,調料,精心準備,煲湯鍋裡飄來了陣陣清香!這是牛肉燉蘿蔔!裡面放了茴香,八角,胡椒等等,我是不會做飯做菜,一旁靜靜地等待,一邊嘮嗑家常,有說有笑。朋友一盆一盤的往桌子上端來,一邊熱情的招呼我吃!席間,朋友說「你不吃辣椒,我就沒放了」
朋友倒是細心周到,還記得我不吃辣椒。不吃辣椒是我這幾年的習慣,在廣東待久了,倒覺得粵菜的美味。滿滿一桌子,清一色的素炒居多,完全按我的口味做菜,頓時讓我感動不已。這是我多年的朋友,從畢業到現在互相扶持,不分彼此。
於是我突然想起,我多久沒吃過這樣的家宴了!商務應酬時不時觥籌交錯,請客吃飯成了商務中必不可少的社交方式,常常一句我買單說得豪氣沖天,我請客說得義薄雲天,不容拒絕,江湖哥們,牛逼哄哄!很多人在應酬和拼搏之間應接不暇,山珍海味啥沒吃過?虛情假意而不失禮儀的微笑下盤算著生意成本,到底是群英會還是鴻門宴?其實,外面的口味再好也吃不出家裡的味道,我們常常請客吃飯問一句吃什麼菜?於是九大菜系絞盡腦汁,只為一個共同目的合作。只是一番菸酒卡拉之後,還是覺得最美的人間煙火還是平常的家宴!家宴才知道你你的口味愛好,母親的味道,是家的親情,親朋好友歡聚一堂,那是一個家族的團結一致此時一想,家宴才是最高級別的款待。香甜細膩的大米飯,滿口香的小菜,都是潛藏的深情與用心!一起回憶一路走來的過往,唇齒見淡淡的清香!
其實,主人和客人都清楚,家宴從製作到吃的過程都是主人勞心勞力,而這恰恰是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家是心靈的港灣,而家宴製作過程中廚房裡表達的愛與情意。所以家宴是最美的人間煙火,也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級別的款待!
「朋友,到我家裡來,我好酒好菜招待」而最好的往來則是下次去我家裡吃!
將朋友請到家裡,親手下廚做個好菜,回到中國傳統的家文化!這是一種情懷,如果有人宴請你,請你欣然前往,但是別忘了禮尚往來,以禮相待「下次來我家!我做飯!」因為禮尚往來,你來我往中,家宴是最美的人間煙火!
二都河文學與你說
二都河是一條最美的河流,是漵水的一個小支流,而漵水是沅水的一個小支流,沅水是長江的一個支流,最終匯集,滾滾東流。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徐銀秋,女,1986.06月出生,湖南邵陽新寧人,畢業於湘潭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以文字的形式傾訴,我以我手寫我心。重拾時光的碎片,記錄人生生活!
《二都河文學》
創作不易,請多支持,
你的閱讀與轉發是我寫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