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英國有許許多多美麗的小城,但能與巴斯媲美的少之又少。初到巴斯的人一定會驚嘆於這裡的建築,由蜂蜜色的巴斯巖修建的整座城市,雄偉壯觀,古典端莊,風格統一,這是喬治王時代的建築風貌,這是英國18世紀的建築師老約翰·伍德和小約翰·伍德的傑作。
說真的,我到了這座小城之後,只感到兩隻眼睛不夠用,一邊周圍打探,一邊拍攝,一邊行走,這些18世紀的建築物真是太壯觀了!我非常驚嘆經過這麼多年的洗禮,整座城市古街道,古建築都保存得非常完好無缺。
巴斯位於倫敦往西97英裡(156公裡)處。Bath是英文沐浴、浴池的意思,在公元60年左右,羅馬人因為巴斯的溫泉資源,在此建造了浴池和神廟,因此而得名。
這座城市還有一處特別著名的景點就是這裡有一座積澱了兩千年歷史的古羅馬溫泉浴場,事實上,「巴斯」這座城市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帶著疑惑帶著新奇去看一下這座建於古羅馬時期的溫泉浴場。
早在古羅馬人到達這裡的時候,就發現了巴斯的優質溫泉,然後在這裡大興土木開始修建溫泉浴場,巴斯也正是因為溫泉浴場的優勢而出名的。雖然巴斯城市不大,但是這裡因為古羅馬人的喜愛,在這裡修建了很多的有意思的建築,現在我們在這裡依然能探尋到古羅馬的痕跡,有的建築甚至比倫敦都要略勝一籌。
當我們緩緩走進這座古浴室的時候,的確被這裡的建築物的奢華程度給驚呆了,試想想,這些建築物都是二千年前所建造的,而且得以保存下來真是一個奇蹟。
羅馬浴場是當時的古羅馬人修建的,其中比較有價值的就是它們在這裡修建的宮殿式浴場,在當時,這裡不僅僅是作為浴場,而且是羅馬人的社交場所,這座羅馬浴場現在我們依然能看到,只不過因為這裡是見證了巴斯古城歷史的重要建築。
相傳當時治好了國王的麻風病
這個國王浴池大有來歷:傳說公元一世紀,有一個叫BLADUD王子,在雅典讀書後,染上了麻風病,被放逐到巴斯養病。
有次他發現豬羊們在一處泥塘裡打滾,注意到了在旁邊的溫泉。於是經常去泡溫泉,每次洗浴回來後,渾身舒服,隔了一段時間竟治好了他的麻風病。而且渾身的皮膚還變得柔柔嫩嫩,其繼承王位之後,下令挖井打通泉眼引入溫泉水,大興土木建起了古羅馬風格的專屬浴池,而這個最大的浴場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這片土地,這裡所有的景色都向遊客們展示著那段光輝燦爛的文化。
後來,他做了國王,不忘巴斯那個神奇的溫泉,便下令挖井把溫泉水從地下抽上來,蓄到石砌的巨池中,大興土木建起了「國王的浴池」和廟宇,每年都要帶著王公貴族來洗浴幾次。
如今,在熱氣騰騰的古老浴池旁,還保存有國王當年洗浴的「寶座」和他的塑像。
如今古羅馬浴場成為一個博物館,每年都有不少的遊客從世界各地來參觀這些奢華的浴池。
國王浴池,羅馬浴場在巴斯城的標誌建築,位於城中心,泉水是從三千米的地下噴出來,溫度常年保持46.5度,既可飲用,又可治病,據說對某些神經系統疾病和皮膚病有療效。
其實,說起澡堂子,讓我想起小時候在東北的澡堂子,東北的冬天室外的溫度實在是冷得出奇,根本不能在家裡洗澡,只能定期到所住的大院澡堂子洗澡,那時候的澡堂子比較簡陋,分男女浴室,女浴室只有淋浴,男浴室有泡澡的大池子,上面漂了一層「油膩膩的泥」,每個星期天,大家都會湧進澡堂子洗澡,這是我對澡堂的最初印象,等我遷居到南方廣州的時候,就和澡堂子無緣了,南方人由於天氣炎熱,養成了天天洗澡的習慣,即使冬天也會在家裡洗澡,這些都是題外話。
博物館內分上下兩層,首先咱們會先在二樓觀看,放眼看去池邊的階梯、石頭基座都是羅馬時代的遺蹟,平臺上的雕像則是19世紀為紀念凱撒大帝等人的雕塑。而浴池則是位於地下6公尺,作為全世界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羅馬溫泉浴場,偉大的廟宇和洗浴設施至今仍流淌著天然的溫泉,從300米地下湧出的溫泉,汩汩不息,水溫常年保持在46.5度左右,散發著淡淡的硫磺味。
這裡的溫泉水裡富含的多種礦物質,被當地居民加以提煉,製成天然無汙染的護膚品。
難得來到一次浴池之城,很多人都想要感受一些古羅馬的帝王享受。不過巴斯的古羅馬浴池在成為博物館之後,只能參觀,不允許下水和伸手觸碰水,如果需要可以前往米涅瓦溫泉浴場感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