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浴場的功能,可不僅僅是洗浴這麼簡單

2021-01-09 吳先生講故事

位於英國巴斯的古代羅馬浴場向前可以追溯到公元40年左右,羅馬入侵不列顛的時候。在其後的300年中,羅馬人一直在將它不斷完善,直到變成了今天,數百萬遊客參觀它時所看到的情景。

但是隨著羅馬帝國的由盛而衰,羅馬人在公元五世紀初離開不列顛,這個浴場終於慢慢被廢棄。可是巴斯在英語中的意思就是「洗浴」,沒了浴場難道改成「幹搓」嗎?

幸好在19世紀末人們重新發掘出了古羅馬的浴場,令人大吃一驚的是他們發掘出的可不僅僅是一個「澡堂子」,而是一個複雜的建築群。除了面積巨大之外,還包括一座寺廟及多個公共遊泳池,這說明了古羅馬人的浴場,絕不僅僅是洗浴這麼簡單(不像我們現在的洗浴中心就只洗澡)。

事實上,不光是巴斯的古浴場,散布古羅馬各地的著名浴場都至少擁有三種功能:

崇拜

羅馬人從來沒搞清楚溫泉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熱水會從地底下冒出來?按照古羅馬人的習慣,所有解釋不清的東西都歸於眾神,所以溫泉自然也是眾神的傑作。

通常在有溫泉的地方都會有寺廟或祭壇之類的場所。因為泉水是眾神的傑作,所以需要神的監督。所以人們視這裡為神聖的地方,會在這裡祈禱,希望神靈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如果他們生病了,也會在這裡治療。

巴斯浴場的最初據說就和一位王子有關。可憐的白馬王子得了麻風病,變成了麻風王子,被放逐到此放豬(讀的時候注意舌頭)。後來他發現豬愛在這裡打滾,他下來趕豬的時候自己也會在泉水中洗洗。時間久了竟治癒他的麻風病。王子又能騎上白馬去當國王了,後來就在這裡建了浴場。所以人們當然地認為這裡溫泉能夠祛病進而能夠消災。

放鬆

古羅馬的浴場面向所有各個階層的人們開放。有的收門票,有的乾脆免費。還有富豪經常會承包所有費用,讓所有人都能進來感受他們的慷慨。所以古羅馬人都愛洗澡,更愛溫泉浴場。人們經常將這裡當成放鬆身心的場所。而這种放松還包括了社交功能,相比於現在的咖啡館和茶樓,古羅馬人更願意在「澡堂子」中聊天談生意。

在帝國早期,浴室還是很注意「風化」的,哈德良皇帝還曾頒布法令,明確規定不同性別需要分別洗澡。但隨著後期皇權的衰落,浴場明顯混亂起來。據說即便是好人家的女子也有可能在大庭廣眾之下由奴隸伺候著沐浴,而並不覺得害羞。(民風如此比島國還彪悍)

清潔

說了半天其他目的,浴室的根本目的還是洗澡。當時的洗澡是有程序的,通常會到旁邊娛樂室中進行運動,然後先進熱氣室燻蒸,再洗熱水澡,最後還要到冷水中激一下,說是能增強體質。

浴場周邊的房間中還有「下活」,有按摩的,還有一種用特製的刮刀在後背「刮背」的,有些類似我們的「搓背」,估計膚質不同,搓不動,只能刮。

相關焦點

  • 古羅馬浴場興衰記
    浴池建造得非常簡陋,人們的洗浴方式也非常簡單。羅馬人每天清洗因為幹活而弄髒的胳膊和大腿,要隔上許多天才會進行一次全身清洗。古羅馬浴池是從古希臘的公共浴池演變而來的。熱愛競技的古希臘人認為,洗浴不僅能清潔身體,而且可以放鬆心情,振奮精神,磨鍊意志。因此,古希臘公共浴池大多採用冷水浴。古希臘人甚至為每個體育場安裝了簡易浴池,以供運動員在運動後衝涼。
  • 古羅馬的公共浴場是當時建築中功能,結構和施工技術最複雜的一種
    古羅馬人對洗澡有特殊的嗜好,在很早以前,古羅馬人就建了許多極其考究的大型浴場,將沐浴溫泉作為養生與享受的一種方式。浴場在古代羅馬不僅是保持個人衛生的洗浴場所,還是一個具備休閒社會活動、交際等多重功能的公共場所,是一個由不同功用的建築組合而成的建築群,是反映古羅馬建築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古羅馬的公共浴場是當時建築中功能、結構和施工技術最複雜的一種建築群。
  • 浴場:古羅馬的精神文化,也是羅馬帝國由盛至衰的象徵
    而這種精神品質反映在浴場文化之中,體現為一種崇尚實用、節約的風俗。居住在羅馬城的市民是不經常洗浴的,因為當時羅馬城內的供水相對十分困難。這一時期人們的洗浴主要是為了個人身體的清潔和健康原因的考量,加上各種條件的限制,人們只是簡單清洗勞作的胳膊和大腿,而全身清洗的頻率往往是9天一次。
  • 古羅馬浴場
    事實上,羅馬的公共浴場的流行和羅馬政治有著強烈的聯繫。羅馬帝國統一後最重要的一個大事便是是每個城市的稅收,而為城市的工作的人則是市民投票選出的。 為市民服務的人,為了得到市民的投票,會做出很多私人的貢獻,比如從自己口袋出自投資羅馬公共浴場,維持浴場的設施等等。城市與城市之間由於是自治政治,也會出現競爭。
  • 古羅馬人為何這麼喜歡洗澡?有悠久的文化傳統
    在最初的歷史時期,古羅馬人一直從事著最古老而簡單的勞動——農業和畜牧業,他們講求實際,心地善良,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過著簡單而質樸的生活,那時候羅馬人整天忙於戰爭與勞作,洗浴對於他們來說是可有可無的事情。 第二階段:自從公元前 3 世紀中葉以來,由於物質條件的改善和與外部世界的接觸日益頻繁,有少數的羅馬人開始重視洗浴。
  • 探秘古羅馬最奢華浴場——卡拉卡拉浴場
    古羅馬浴場分三大類:溫泉浴場、私人浴場和公共浴場。公元4世紀羅馬就有浴場超過1000家,其中特大型的有11座。最大的公共浴場是能容納2000人的卡拉卡拉和容納3000人的戴克里先浴場,後者雖然遺蹟尚存,但大部分早已被改建成天主教堂、修道院以及博物館。
  • 古羅馬建築特點及功能
    古羅馬建築的類型很多。有羅馬萬神廟、維納斯和羅馬廟以及巴爾貝克太陽神廟寺宗教建築,也有皇宮、劇場角鬥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居住建築有內庭式住宅、內庭式與圍柱式院相結合的住宅,還有四、五層公寓式住宅。
  • 建在英國唯一天然溫泉上的古羅馬浴場,每天仍湧出46度的溫泉水
    浴場是古羅馬城市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去公共浴場洗澡,是古羅馬上流社會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當古羅馬軍隊的鐵蹄踏破一座又一座城池大興土木之時,也蓋起一座又一座的浴場。如今古羅馬帝國早已分崩離析,在許多國家還可以看到古羅馬浴場的遺蹟:雜草叢生的浴池,東倒西歪的斷壁殘垣,早已乾涸的排水系統……但英國小城巴斯的古羅馬浴場,卻一改往日的滄桑。
  • 古羅馬時期浴場可以男女共浴嗎?走進遺失的文明卡拉卡拉大浴場
    古羅馬腐朽的寄生階層玩樂的最重要場所是公共浴場。公共浴場興起於希臘化時期,但大發展是在羅馬帝國時期,因為有了拱券技術,而且遊手好閒的人大大增加。公元2-3世紀,幾乎每個皇帝都在各地建造公共浴場,以籠絡公民們。僅在羅馬城裡就有11座大型浴場,小的竟有800多個。
  • 巴斯古羅馬浴場:沒有任何一個浴場,能比得上它!
    公共浴場是現代生活中日常放鬆和沐浴的常去場所,然而就這麼一個地方,你知道最早什麼時期就有了麼?說起浴場我們不得不說到一個城市,這就是英國城市:巴斯。這座英格蘭西南的小城市常年遊人如織,它以其豐富的古建築和博物館劇院旅遊資源而聞名。而真正使得巴斯揚名在外的是靠其溫泉文化和古浴場而來的。
  •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羅馬浴場也一樣
    同樣,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在發展公共洗浴事業上,能和古羅馬的公共浴場相媲美。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畫家塔德瑪以描繪古代的日常生活而聞名。在他以羅馬浴場為主題的系列畫作中,《卡拉卡拉大浴場》為我們重現了古羅馬人極端享樂的日常生活。
  • No9:英國巴斯羅馬浴場(The Roman Baths)——探秘古羅馬人沐浴的場所
    英文「Bath」就是「洗浴」的意思,也是巴斯城市的起源及名字由來。巴斯的溫泉水發源於3000米深的地下,泉水中富含43種礦物質,既可飲用,又可治病。水溫常年保持在46℃,兩千年來,一直噴湧不息,至今每天都還能噴出127萬立升泉水。關於巴斯溫泉的由來有一個古老的故事。
  • 世界十大「地獄之門」之一,古羅馬「洗浴中心」,一起穿越時空吧
    它是古羅馬世界留下的遺蹟,見證了古羅馬的盛世。在這裡斷壁殘垣裡穿行,仿佛一個活生生的古羅馬,出現在大家的範圍裡,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走進這趟穿越之旅吧。希拉波利斯古城是一座古希臘城市,它坐落在土耳其西南部,棉花堡之上,其名字是希臘語意為聖城,城市地位可見一斑,它建於公元前二世紀的古希臘帕加馬王國。
  • 泡澡誤國:洗浴文化讓羅馬帝國走向崩塌
    與我們的澡堂子文化相比,古羅馬的浴場文化更正式,也更普及。中國澡堂文化的擁躉一般是老年人,泡澡是一種慢節奏的悠閒活動。羅馬人的浴場文化則是一種全民活動。古羅馬人不是在澡堂,就是在去澡堂的路上。很多歷史大事,都是人們在泡澡時周密策劃的。整個古羅馬歷史,就是一部洗浴史。
  • 古羅馬建築為何會具有大尺度、實用性、公共性、世俗性的特徵
    大尺度的古羅馬建築古羅馬的城基建設宏偉磅礴,在唐朝時期曾與長安媲美。大,是古羅馬建築的一個顯著特點。無論是巨大的角鬥場還是奧古斯塔納宮遺蹟,都能看出古羅馬建築的恢弘。就連卡拉卡拉皇帝建立的一個浴場都是巨大無比的,讓人驚嘆。
  • 卡拉卡拉浴場——古羅馬時代最豪華的浴場
    奧古斯都皇帝以及他以後的幾個皇帝開始大興土木,進行大規模的建築公共浴場是羅馬共和後期和帝國時期公共設施中的一項突出工程。尤其羅馬帝國時期,隨著各階層(主要是貴族階層)追求享樂生活之風的興起,沐浴成為上層社會必不可少的享受和活動。從共和初期起,羅馬城內的人口發展到150萬人。建築私人浴場在當時的羅馬城市中是司空見慣的。貴族階級和富裕人家有私人浴室,像小型室內遊泳池。
  • 2000年前古羅馬浴場開放,親身體驗真正的古羅馬浴場文化
    在山脈和綠樹的掩映中,有一座存在了2000年的古羅馬浴場仍在供人們使用——Hammam Essalihin水療中心。 雖然當地的交通不是很方便,但喜歡泡澡的朋友們可不會錯過這樣一個享受古羅馬浴場的機會,每年都有超過70萬的遊客前往Hammam Essalihin。
  • 古羅馬時代最豪華的浴場——卡拉卡拉浴場(Terme di Caracalla)
    隨後,古羅馬人的浴場造得越來越講究,成為功能、結構和施工技術最複雜的一種龐大建築工程,大型的皇家浴場除水溫冷暖不同的各種浴室外還增設圖書館、講演廳、遊藝室、運動場、小劇院、商店和健身房等,不僅供人沐浴,還是市民社交活動的中心,可容納的人數也很多,像現代的大型俱樂部,羅馬人到這些浴場不僅是為了洗浴,也是為了進行社交活動,在這裡閒談、交流信息、娛樂,有些陰謀也可能出自這裡的某個小室。
  • 巴斯羅馬浴場:是誰把城市命名為洗浴城?如何對付澡堂的偷衣人?
    巴斯修道院西南是古老的羅馬浴場,巴斯之所以叫巴斯(bath一詞在英語中有洗澡的意思),就是因為此地的這座聞名遐邇的羅馬浴場。不過別誤會,把城市命名為「洗浴城」這麼Low的事並不是羅馬人所為。其實那時候隨著五世紀初羅馬人的撤離,浴場早已逐漸淤塞廢棄。這幫糙人大概知道些羅馬人的古事,一拍腦袋就把這稱作「洗浴城」了,可能覺得這樣顯得比較有文化吧。我們國家也有類似的事:1959年黑龍江省委書記將新挖出石油的薩爾圖(蒙語意為月亮升起的地方)更名為大慶(慶祝建國十周年找到油田),也許覺得不這樣不足以表達獻禮之情吧。
  • 羅馬大浴場的男女共浴是怎樣消失的?
    ,其中有個地方是公共浴場。那個年代,異性共浴頗為流行,所以洗浴中心成了男男女女發展地上地下情人的絕佳場所。但是某年,某個羅馬皇帝頒布了一條禁令,不許男女共浴。於是歡樂多多的鴛鴦浴從此消失,男女只能分時段享用浴場了。以後的畫家,都只能靠想像來描繪那美豔的盛況。古羅馬大浴場到底是誰,頒布了這麼不歡樂的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