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西方自文藝復興開始,思想逐漸由神性轉向了人性,開始給予對於人的全面的肯定,神話中的世界逐漸成為人們現實中的事務。
這一時期,文學、繪畫、雕塑等很多藝術作品呈現出赤裸的欲望追求的發展趨勢,反映著人自我意識的覺醒。
浴場之於羅馬,是一種習慣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植根於羅馬人靈魂深處的文化傳統。
01羅馬共和後期,浴場實用主義的轉變
共和前期,由於羅馬主要以農耕經濟為主,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相對較為惡劣,同時羅馬也處於強敵環繞的緊張局面之中,這一時期的羅馬人艱苦樸素,有著節儉堅韌的美德。
而這種精神品質反映在浴場文化之中,體現為一種崇尚實用、節約的風俗。居住在羅馬城的市民是不經常洗浴的,因為當時羅馬城內的供水相對十分困難。
這一時期人們的洗浴主要是為了個人身體的清潔和健康原因的考量,加上各種條件的限制,人們只是簡單清洗勞作的胳膊和大腿,而全身清洗的頻率往往是9天一次。
這一時期的浴場很少見到華麗裝飾或者獨特設計,只是為了滿足簡單的生理需要,當時浴室多建造為陰暗狹小,設施相對簡陋,展現著實用主義的特徵。
直到公元前312年,阿皮安·克勞狄建築了第一條飲水渠道,將活水引入到了羅馬城內,全盛時期的羅馬市,有9條大的引水渠道,每天將100萬立方公尺的水引進到城市之中,以供羅馬大小850各浴池使用。從此之後,貴族們開始每周洗澡一次以上。
到共和末期至帝國初期,羅馬人的洗浴習慣發生了顯著變化,洗浴成為了古羅馬人生活的不可或缺,受到了社會上不同年齡、性別階層的喜愛。
同時,隨著私人別墅的興起,有錢的羅馬市民還建造私家浴場,古羅馬的貴族極其重視沐浴,這從羅馬浴室建築宏偉壯麗的豪華規模就可以得到反映。
02奢靡之風下,浴場走向豪華宏偉的風格
羅馬在第三次布匿戰爭中全面勝利,使得羅馬的外在威脅得到解除,同時廣袤的土地更是帶來了無數的財富和努力,使得羅馬一躍成為社會財富的聚集地。
財富的增長使得羅馬道德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奢靡浪費之風在社會上蔓延開來,物質享受和奢侈浪費成為了羅馬人的主要目標。
羅馬貴族更是在這種風氣的影響之下,將建築裝飾與個人財富多寡和身份地位的高低聯繫起來。在這種影響之下,這一時期浴場由實用性向奢華高調轉變,一改過去陰暗狹小的格局而變成宏偉的建築風格。
羅馬的公共浴池最早出現在地中海沿岸的希臘化地區,其建造特徵鮮明地受到了希臘化的影響。
由於浴場的功能多樣,因此其建築結構也相對較為複雜,但浴場建築的結構大致分為三個部分,主體部分、外圈部分和露天部分,主體部分包括一系列洗浴房間,如蒸汽浴室、熱水浴室、溫水浴室和冷水浴室,主體兩邊設置有理髮間、更衣室等。
而在主體建築之外,對稱分布著遊泳池、運動場商店、演講室等,露天部分則設置了噴水池、雕像等進行裝飾。
例如圖拉真浴場,規模宏大,浴室修築在整個建築的中心,成為兩條橫穿軸線的交匯點,浴室的周圍,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各種功能的房間,以供使用。
在圖拉真浴場的規模上,羅馬一系列的皇家浴室都越發宏偉,卡拉拉浴場佔地約20公頃,可同時容納2600人洗浴,各種裝飾也更加美觀豐富。
03玩樂場所,民眾逐漸形成娛樂至上的心態
大量浴場作為公共娛樂場所被修建,使得洗浴在羅馬市民生活中佔據著主導地位。在浴場之中,羅馬市民不僅是清潔所需,更多是為了滿足休閒娛樂的目的。
羅馬市民在進入浴場之後,現在更衣室內脫去衣服,然後換上輕便的運動服,然後到體育館內進行鍛鍊和運動,這裡經常進行摔跤、打球、打拳、跳高、體操等體育賽事。
除此之外,這裡還有玩骰子和下棋的房間,繪畫及雕塑的藝廊,還有圖書館、閱覽室等等,在浴場人們可以花費一天的時間在這裡休閒娛樂,羅馬市民在浴場縱情談笑,談論著羅馬政事和街邊閒話。
在澡堂之中,羅馬市民還在此享受美酒佳餚,縱情聲樂之中,人們沉迷於奢靡之風。這一時期,浴場接待的客人也涵蓋了社會的各個階層,貴族們並不介意和平民們共同洗浴,浴場文化成為一種真正的全民娛樂活動。
民眾在這種情況之下逐漸沉溺於公共娛樂之中,他們越來越要求浴場提供各種新鮮的娛樂活動,有些浴場因為玩法老舊而備受冷落。浴場也逐漸成為了為民眾提供娛樂活動的場所,羅馬社會被娛樂至上的風氣所籠罩。
奢靡和頹廢之風瀰漫著整個羅馬,羅馬人曾經的艱苦樸素的美德已經消失,人們開始沉迷於宴會、洗浴和懶散之中,日益墮落。
04最後的狂歡,浴場文化走向衰亡
卡拉卡浴場的修建,是帝國最後狂歡的開始,這一時期帝國已經十分衰落。帝國正在浴場奢靡之中逐漸沉淪,以往羅馬人積極進取和無私奉獻的民族精神已然消失殆盡。
羅馬帝國在分裂為東西兩部分之後,局勢愈發混亂,同時在經濟上也越來越低迷,這一時期的貴族和官員逐漸失去了對於公共基礎設施的責任感和興趣,他們對於浴場的捐助和修繕已經出現了明顯減少的傾向,羅馬人的公共精神正在衰落。
羅馬在國勢日益衰落,社會矛盾日益尖銳之時,雖然羅馬統治者不斷採取壓制和迫害基督教政策,當時基督教儼然在這一時期不斷興盛。基督教利用民眾的悲觀心理廣泛傳播教義,在帝國各國地方得到迅速發展。
而基督教提倡禁欲主義給羅馬浴場的享樂主義致命一擊,基督教徒們宣揚肉體欲望為罪惡之源,身體潔淨就意味著靈魂的汙穢,清潔肉體意味著對於靈魂的褻瀆。
在基督教的影響下,羅馬市民的洗浴文化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浴場文化也逐漸走向衰亡。
05浴場文化,是把尖銳的雙面劍
羅馬浴室是羅馬人文明程度提高的一個標誌,羅馬市民在社會高度發展的情況下,他們日益重視生活的質量,洗浴自然而然受到追捧。
羅馬由於自然環境的影響,氣候潮溼導致很多羅馬市民患有風溼,而洗浴也提高了羅馬人的身體素質。在浴場裡,羅馬人盡情地消磨時光,同時也在這裡暢談自己的政治見解和文學藝術的看法,這其中蘊含著文明和精神的提高。
這一時期男女混浴習俗興盛,代表著一種社會風氣的開放包容,尤其是女權主義的興盛,女性能夠自由進出浴場和療養地,與男性在同一場所從事相同的娛樂活動,這也是文明進步的一種反映。
洗浴的發展在客觀上促進了當時羅馬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在建造浴場的過程中,建築技術和手工生產技術也有了很大提高,而浴室內部的豪華裝修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羅馬手工生產技術的提高。
當然,不能忽視的是羅馬洗浴文化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羅馬的滅亡。洗浴文化導致了社會之中道德淪喪,羅馬市民每日花費眾多時間在浴場之中,導致羅馬人缺乏訓練,養成了嬌弱的特點,缺乏戰鬥力。
過分地追求洗浴之風也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軍人逐漸懶散,沉迷於浴場的酒宴之中,逐漸墮落。
浴場文化的興盛,使得大量金錢和人力投入於浴場修建之中,羅馬在戰爭中積累的財富逐漸消耗,在本身社會農業勞動生產率低下的前提下,更加重了物質的負擔,農民稅收負擔加重,導致社會矛盾尖銳,這進一步導致了羅馬的滅亡。
浴場文化的興衰與羅馬精神的變遷有著緊密的聯繫,浴場文化的興盛和衰落淋漓盡致地展現著羅馬精神的發展歷程和羅馬帝國的興衰史。當然,浴場文化作為一種曾經在羅馬帝國全民參與的文化習俗,有著其發展的根基,也見證著古羅馬這個偉大文明。
浴場文化打開了我們認識羅馬的窗口,它深深融入在羅馬人的精神之中。如今散落在羅馬的浴場遺址,依舊高傲地展現著它曾經的風姿和傲慢,仿佛在告訴我們關於古羅馬的輝煌往事。
參考文獻:《羅馬史》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