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馴化動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在一萬年之前,那時候的人們最先馴化的動物就是狗。那時候的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尋找一些幫手來幫助他們進行捕獵等活動,於是就馴化了狼。人們現在不知道當時的人類的祖先是怎麼樣馴化的狼,但是很明顯,公元前一萬年祖先們就已經完成了馴化。後來因為食物的需要,公元前8000年前,人類還馴化了野豬成為了家豬。同樣是在公元前8000年前,世界的其它地方的人類訓話了牛和羊。
這時候人類祖先的食譜就會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在食物的問題解決了之後,人們開始有足夠的能力向周圍拓展,探索。每天行走是一種非常辛苦的事情,也正是這種需要,人們馴化了馬。根據考古發現,最早馴化馬的地方是在烏克蘭,當時的人們為了滿足運輸和戰爭的需要,他們馴化了馳騁在草原的野馬。
但是在中國,那時並沒有馴化馬,馬直到春秋戰國才開始大量的飼養,但是在中華文明開始起源的時候,在三皇五帝的原始社會時代,有許許多多的神話都變現出了人們對於自己能夠有一種出行的代步工具的熱烈需求,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在神話故事中看到各種各樣的神仙都是會有自己的坐騎的,這就是一種當時人們的願望。這裡就先說說我們拜的財神趙公明的坐騎吧。
趙公明,道教的財神爺,也是我們平時經常拜的財神爺之一,香火非常的旺盛。在蜀地,道教是非常的流行,而人們都知道的是蜀地山高林密,山中的老虎非常的多,當地的民眾也是非常的崇拜老虎,尤其是一些少數民族。我們可以在許多的藝術作品中看到南蠻的大王經常是騎著老虎,可以看出他們極度的崇拜。
因此我們就可以看到,財神爺趙公明的坐騎是一隻黑虎。其實有許多的財神的坐騎都是老虎,但是趙公明的坐騎偏偏是一隻黑虎,又是為什麼?在《封神榜》中說,趙公明在路過一座大山的時候,突然間天地變色,陣陣邪風,從黑風中走出一隻黑虎。趙公明一看,立即就打算降服這隻黑虎,以免危害四方。於是趙公明記抓住黑虎的脖子。直接跨上黑虎的背上,從此黑虎就成為趙公明的坐騎了。
再說說這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就是老子,當初老子騎著一隻青牛出關的故事流傳至今,所以他選擇的坐騎是大青牛。而在《西遊記》中,有一集就是太上老君的青牛偷偷下界跑到金兜山。他想吃唐僧肉,所以就利用太上老君的金鋼琢抓住了西天取經的唐僧師徒。孫悟空打不過,只好去請太上老君出手,才降服青牛。
傳說中騎著青牛的老子出關,就再也不見蹤影,這些故事給人們留下一個解不開的謎團。因為在許多的電視劇中,人們都看到的是高官顯貴出門都是騎馬坐轎,只有平窮人家才會騎著牛出門。但是據說,在魏晉時期,因為當時道家的風行,當時的文人才子都不屑於騎馬,他們認為騎馬的都是一些凡夫俗子,是沒有什麼文化水平的。他們認為只有像老子一樣騎牛,才能彰顯高貴的道家氣質。也正是因為牛始終都是不慌不忙的樣子,這和道家追求自然的想法非常的相近,所以很多的道家名士都選擇了騎牛而不是馬。
還有一位財神爺,他的坐騎也是非常的特別。做為一個財神爺,他的名字並不一定為人所知,但是一說到他的坐騎,那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許多的商家店鋪都會在他們的櫃檯前擺上一個,來乞求能夠財源廣進,財運亨通。這就是三足金蟾。
財神爺劉海的座下為一隻三足金蟾,是他曾經自己降伏的。相傳劉海自由家中貧寒,每日靠上山打柴為生。有一次他在一口泉水旁邊看到了一隻三足金蟾,背金腹白,後來他娶一妻梅姑,但是梅姑是狐狸精,這是三足金蟾化身為一道人,要騙梅姑的金丹,被識破之後劉海降服老道人,並且得道升仙。之後他的坐騎就是這隻金蟾。金蟾會口吐財寶,劉海就用這些財寶來幫助那些貧窮人家,所以也就被民間稱為了財神爺。